魔都。


    上矽產業,矽晶圓生產廠。


    網絡上有許多人認為芯片就是沙子造出來的,首先就是因為芯片就是由矽晶圓造出來的。


    而矽晶圓的一大原料,就是沙子,直接從自然界中開采就能夠得到。


    十分的便宜。


    當然,之後的加工,價格就絲毫都不便宜了。


    一塊12英寸的矽片,所用的沙子可能隨便去個河壩裏麵裝一桶就行了,雖然這也屬於礦石,屬於國家的,不過顯然國家也不可能去關心你弄這麽一桶,但是加工成可以作為芯片生產的矽晶圓,價格就直接高達六百多塊錢了。


    當然,一塊12英寸的矽片又可以切割成四五百塊手機soc芯片,而一塊芯片的價格,以高通的驍龍價格為例,則基本上又要比一塊12英寸的矽片高上個一兩百塊錢,而像蘋果和華威的自主設計芯片,因為他們是自用的,所以就完全是成本價了,當然,計算到他們的產品上,soc芯片所代表的價格就又相當高了。


    所以,技術越先進,能夠獲得的利潤也就更高。


    這就是為什麽說科學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


    “我們今年預計能夠達到30萬片每月的12英寸矽晶圓,全年就是360萬片,但是和國外差距還是很大,在份額上完全占不到多少,國內主要還是進口國外的矽晶圓。”


    “不過現在上麵又要求我們給你們一條,這條生產線每月產量是一萬片,價值很高的,林教授,您可好好對待啊,實在不行您給我打電話,我們公司出錢重新買回來。”


    工廠中,上矽產業的總經理餘建成對站在他身旁的人說道,語氣中不無抱怨和委屈。


    而站在他身旁的人,正是林曉。


    定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之後,便在政府的牽頭下,和上矽產業達成了合作。


    上矽產業拿出一條12英寸晶圓生產線和定光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一個定光半導體科技公司,而這條生產線就主要是給林曉用來研究的,這也是為什麽現在林曉從上京飛到了這裏來。


    至於這位餘總經理,委屈也就委屈在這裏,他們上矽產業作為打破華國12英寸0產量的第一家公司,又是國企,又有功勞又有苦勞,同時繼承國企的傳統,每年都在虧損,結果現在直接分出去一條價值十位數往上的生產線,那當然肉疼。


    聽到餘建成的話語,林曉隻是笑了笑,也沒有生氣,隻是說道:“以後你們就不會後悔了。”


    不過林曉旁邊還有一個人對於餘建成的話就不滿了,直接說道:“林教授是頂級科學家,你要是不相信林教授,你去給上麵反映啊,什麽都不想付出,咱們怎麽可能進步?”


    這個人叫做羅明,是如今定光科技公司的總經理,主要負責公司行政管理工作。


    林曉是公司的董事長,不過他顯然不可能去管理公司,這位羅明就安排過來負責這個工作了。


    當然,他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林曉的忠實粉絲。


    聽到有人質疑自己的偶像,那當然就不滿了。


    不過林曉聽到羅明這麽說,便哭笑不得地伸手製止了一下:“羅明,別這麽說,咱們和餘總也是合作者嘛。”


    “沒事兒,羅總說的也對,想要進步就得有付出。”


    餘建成擺擺手說道。


    他們的矽晶圓技術想要進步,肯定需要付出,這句話說的沒錯,他也知道,和林曉合作,就是對他們的生產線進行優化,看看能不能提高良品率和生產速度。


    但是上麵能賭,他可不好賭,公司管理的好不好,對他的績效還是有影響的,最關鍵的是,他們雖然是國企,但是公司裏麵也有一些私人股東,這些私人股東並不知道給林曉一條生產線的目的。


    所以可想而知,這些私人股東得知這件事情之後得有多氣急敗壞,到時候少不了得找他說話,雖然他也不怕,但是總歸有些麻煩。


    當然,其實也完全可以以上矽產業的名義聘請林曉擔任研究專家,隻不過因為林曉說不希望他的研究被合作方影響,所以上麵便直接“一刀切”了,直接將這條生產線切給了他,新的定光半導體科技公司,他同樣有著主導控製權。


    這也算是華國這種體製的優秀之處所在了,幹什麽東西都可以不計成本,而且現在也完全沒什麽成本損失,差不多就是個左手倒右手而已。


    林曉說道:“從頭到尾看看吧,你再給我說說當前咱們的主要問題在哪裏。”


    “好的。”餘建成點頭,隨後便領著林曉從他們的第一個步驟看了起來。


    第一步,就是一輛輛運著沙子的車開進工廠中,對這些沙子進行提純煉化。


    經過這個過程,就會得到大塊的純淨多晶矽,這些多晶矽的純度基本上就已經達到了99.999999999%,之後就是將這些多晶矽熔煉,再慢慢拉著一個棒,就是矽棒了,將矽棒打磨,切割,然後拋光,就成為了矽晶圓。


    這就是整個工藝流程,而其中的細節,便決定了良品率和生產效率。


    “我們在提純上仍然還有些問題,另外就是關鍵的拋光了,我們的超精密拋光機器都是進口日本的,而且不是那種最先進的,最先進的他們不給我們賣,所以別人拋光比我們快了三、四倍。”


    “基本上就這兩個關鍵問題。”


    “我們的問題主要出現在……”


    隨著餘建成講述著他們的關鍵問題,他們也從一開始的提煉間走到了熔煉間,在熔煉車間中,矽棒就生產了出來,一個1.5米長,12英寸規格的大棒。


    因為矽是一種半金屬,所以其色澤也和金屬一樣,隻不過顏色偏灰一點。


    直到最後,他們來到了最後的拋光機前。


    “就是這了,也是咱們最關鍵的問題,想要將矽晶圓加工到咱們想要的精度,咱們的拋光磨盤不夠先進,就隻能多磨一會兒,但是又要擔心磨盤磨久了發生熱膨脹,讓精度變得更差。”


    餘建成說道。


    林曉問道:“你們拋光液是傳統的二氧化矽膠體嗎?”


    “是的。”


    餘建成點點頭。


    “我知道了。”


    林曉不再多說。


    “羅明,回酒店吧。”


    “好。”


    羅明立馬應道。


    “餘總,在我的研究還沒有開始之前,這條生產線你們也還是可以用,生產出來的晶圓就交給你們公司進行代售了,不過等我要正式用到之後,這條生產線就要停止了。”


    “好的。”


    餘建成點點頭。


    不過,相比起他們直接損失的一條生產線,這點產量還是隻能聊以自慰了。


    於是他還是說道:“林教授,還是希望您能夠成功了,如果您真的成功了,哪怕我們把一半生產線都給你也完全沒問題。”


    林曉笑了笑,說道:“你等著好消息就行了。”


    他要是成功了,產量直接提高三、四倍,就算是生產線給了他一半,上矽產業的產量照樣能夠提高兩倍。


    當然,一切就看最終的結果了。


    而後,林曉便和羅明離開了工廠,當然,帶走的還有一個u盤,裏麵有著上矽產業12英寸矽晶圓生產工藝的所有資料。


    光是來這裏看一看顯然是還不夠的,完善的資料同樣也不能缺少。


    回到了酒店,林曉說道:“那就明天回上京吧。”


    “好。”羅明點點頭,又忍不住問道:“那,林教授,你對矽晶圓有什麽想法了嗎?”


    林曉笑道:“這是一個還需要更多思考的問題,你現在就問,我可沒有什麽能夠回答你的。”


    “哦,好吧。”


    羅明隻好點頭。


    林曉擺擺手,返回了自己的房間。


    回想今天所得到的信息,首先是提純問題。


    如果說拋光問題是硬件問題的話,提純問題就是軟件問題。


    道理行業內大家都懂,沙子也就是二氧化矽,讓它和碳反應,得到矽錠,然後矽錠和鹽酸反應生成高純度的三氯氫矽,之後就是通電析出多晶矽。


    在這個過程中就考驗工藝是如何避免雜質的。


    對於這一點,林曉可以發揮良好的“拿來”主義,通過現物索取,他已經知道了日本那邊的一家矽晶圓廠是如何進行提純的。


    那家日本矽晶圓廠算是最好的一家,他們的提純方法還是很不錯的。


    當然,照抄不是林曉的性格,經過這麽多月的思考,他已經想出了一個更好的方案,提純速度大概還能提升個10%左右。


    不過,拋光這個硬件問題,“拿來”主義就發揮不了了,畢竟人家日本本土企業,想要買頂級拋光機當然不是問題。


    “所以我現在有兩個方向。”


    “第一,研發一種新的磨盤材料,第二,研發一種新的拋光液。”


    拋光精度,考驗的就是材料問題,同時磨盤和拋光液二者不可缺一。


    比如磨盤材料的熱膨脹係數就必須精確,如果磨盤材料因為摩擦發熱膨脹,顯然會對最後的拋光精度造成影響。


    而拋光液則既是給磨盤散熱,也是利用內部的拋光粉小顆粒和材料表麵那些以納米為單位的突起進行打磨,畢竟最終的芯片就是在以納米為單位的製程上進行雕刻的。


    林曉經過了短暫的思考後,最後做出了選擇:“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尤其是拋光工藝不僅僅隻是用於矽晶圓打磨上,以後光刻機的光學透鏡,同樣需要對拋光工藝進行革新。


    過去在媒體的吹噓下,碳基芯片似乎成為了一個華國在芯片領域能夠實現彎道超車的新領域,但顯然,光是拋光工藝這個門檻,就足以繼續讓華國別想著去搞碳基芯片了。


    所以拋光工藝,同樣也是國外製裁華國的一個領域。


    在這個領域上完成突破,勢在必行。


    他打開了係統麵板,看了看自己還剩下的真理點。


    【283.5】


    相當高的一個數字。


    之後在解決光刻機各種問題的過程中,肯定還是會遇到一些問題,如果林曉實在解決不了的話,他就會考慮使用真理點。


    那麽多真理點,當然也得用。


    當然,他現在也想了解一下如果要解決他的問題,大概需要多少真理點,好做一個心理準備。


    “係統,能夠將矽晶圓拋光速率提升五倍,且表麵精度穩定在1nm左右的拋光磨具和拋光液組合,同時成本上至少不能超過當前的兩倍,需要多少真理點?”


    “根據宿主所在文明程度以及宿主的綜合能力評判,需要10真理點。”


    林曉頓時一愣:“啥?才10真理點?”


    居然這麽便宜了?


    他現在可是有將近300點真理點,這10真理點完全都不算啥!


    “係統你居然這麽看不起拋光工藝?”


    係統:“該要求不需要在尋找真理上完成突破,隻是宿主所在文明各種相關知識的排列組合問題,因此隻需要10真理點。”


    林曉:“……好吧。”


    “那你還不如幹脆送我。”


    係統;“……”


    沒有回複了。


    林曉思考了一下,然後又問道:“那如果是精度在50-100pm-rms的光學透鏡拋光磨盤材料以及拋光液呢?”


    係統:“需要11真理點。”


    林曉眼前逐漸亮了起來。


    才11真理點?!


    光刻機的光學透鏡磨盤的要求顯然要比矽晶圓的磨盤要求更大,結果才11真理點。


    “係統,我第一次發現你這麽可愛!”


    雖然係統對這些地球人類已有的技術不以為意,完全是“看不起”的態度,但是對於他來說卻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因為這意味著,他將能夠用更低的代價,幫助華國在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的製裁之中,完成突圍!


    想到這,他便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


    他要讓華國在至少未來的幾年內,造出他們自己的尖端芯片!


    “反正是突圍,從哪個方向不是突圍,那就先從拋光工藝上,完成第一次突圍吧。”


    而後,他便花了10真理點,直接兌換了矽晶圓的磨盤材料以及拋光液材料。


    下一刻,他的腦海中便湧現出了無數的知識。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全能學霸到首席科學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首席設計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首席設計師並收藏從全能學霸到首席科學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