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宛如智障


    得到釋放是最舒服的時刻,猶如刑滿釋放一般。


    陳三在外麵捂著鼻子耐心等待,心中盤算著一會如何稟報陳伯約。


    聽著鳥兒鳴叫,竹葉被風吹響的唏沙聲,一邊**,身心都無比暢快。


    看一旁的竹簽,崔白默默從懷中掏出了紙,還好自己沒有忘記。


    用力的揉搓幾下,紙張變得柔軟,這招是當年欺負小學班主任女兒時才學到的絕招。


    “三哥,進來扶我一把,起不來。”


    陳三捂著鼻子抓著崔白的領子將其拉起,崔白才得以做完一件人生大事。


    強製要求陳三舀來一瓢水,洗完手之後崔白才放陳三走。


    再陳三走之前崔白再換了一本書,這次拿的是《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一共十六紀,上至周威烈王,下至五代十國。


    崔白打開書,這冊講的是唐,八十一卷中的第一卷,講的是李淵起兵之事。


    自小看著秦叔寶、陳咬金長大的,李二的發家史崔白自然熟的不能再熟。


    對李二有褒有貶,前世網絡上爭的如同是殺人父母的仇人一般。


    崔白心中自有評價,殺兄逼父是秦王府眾力而為,其中李二自然也有這份心。


    畢竟家裏打仗這事基本是他一個人幹的,憑啥就要讓給大哥。


    即位後李二勵精圖治,雖然有著皇帝的通病,可能把隋朝末弄垮的補回來。


    還說出“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樣一句話,證明了他起碼是個聰明的君主。


    看人這東西還是得從兩麵看呐。


    看了一眼窗外,發現陳三又出去了,這一天還真是辛苦。


    陳三找了一下發現陳伯約不在竹屋,陳氏告訴他,陳伯約帶著幾人上山去了。


    陳三隻好上山去找,路過前院時老吳頭湊上來問怎麽安排,陳三留下一句等我回來就往山上去。


    老吳頭帶著弟兄們坐在前院看著書院的大門,一個年紀與老吳差不多大老頭問:“頭,這書院可比鳳歧書院好多了。”


    一旁的一個後生補充到:“那是,你不看看書院的夫子,南山書院的夫子最低都是秀才,鳳歧書院的夫子才有兩個夫子是秀才,更別提南山書院還有一個舉人呢。”


    坐在大門邊上偷懶的齋夫一旁辯駁道:“孤陋寡聞,剛剛在書院擔任的陳夫子可是當了十幾年青天老父母的舉人。”


    能當上知縣的舉人可是了不得的人物,舉人通常也就能當個縣丞,主簿這樣的七八品官,知縣可是正七品。


    這南山書院有當過知縣的老爺擔任夫子那可是大事,說出去那是臉上漲光的,於是老吳頭開始套起近乎。


    “兄弟,來試試這貴州的煙葉,市麵上可不多見。”


    齋夫過煙杆試了一口,還挺好,話匣子一下就打開了。


    “剛才那個陳三就是大老爺的下人,你們是他帶著來的,真有事可不敢耽擱。”


    老吳頭這時候才明白,難怪兵書會如此客氣的對待一個下人,原來是大老爺的家仆。


    宰相門房七品官,這知縣門房怎麽也得是個典吏吧。


    算起來和兵書也是一個級別了。


    齋夫又道:“知道大老爺上山去做甚不?”


    老吳頭搖搖頭,這事他那知道。


    齋夫得意洋洋的說:“昨天夜裏我們上山尋人,大老爺的弟子給掉山洞裏去了。弄得腿斷了了,肋骨也斷了,這不老爺氣不過帶著院裏的弟兄上山就要給填了。”


    老吳頭再理理,比對陳三跟自己說的,那崔家公子就是掉落山洞的那個。


    陳三這是上山去找大老爺說城門口的事,老吳頭想到這抬手就是一個巴掌。


    洪亮的耳光聲響徹前院,齋夫給嚇愣了,急忙道:“老哥,我不就多抽了幾口煙,你也犯不著自己抽自己巴掌吧。”


    老吳頭陪著笑說:“沒事,我就是想起來忘記交代弟兄事了,你抽你抽。”


    齋夫白了一眼,把煙杆遞給老吳頭,自己往食堂去了。


    陳三走到半路就碰上了陳伯約,上前把事情說清楚之後才跟著往山下走。


    到了書院陳伯約看著懶散坐在地上的兵甲,厲聲道:“都起來,成何體統。”


    多年來自帶的官威嚇得老吳頭幾人連忙爬了起來,經常跟官老爺打交道的老吳頭一眼就看出了這就是大老爺。


    老吳頭上前說到:“見過大老爺,卑職奉命前來聽候差遣。”


    陳伯約臉色才好看了一些,對陳三說:“帶他們住到南山塔裏去,白天沒有事派幾人巡邏書院附近,每天夜裏安排出七八人著重守衛竹林。通知食堂,每天把飯食安排好了。”


    陳三應諾稱是,陳伯約徑直往書院後院去。


    一進後院就碰上了陳賀州,陳賀州州問到:“方才我聽說崔家遇襲,崔夫人二人無礙吧。”


    陳賀州知曉陳伯約對這個弟子的喜愛程度,不然不會為了一個學生墜洞就把洞給填了。


    陳伯約拉著陳賀州走到集義齋才說:“這事你聽何人提起?”


    陳賀州也知曉陳伯約的意思了,立刻說:“負責買菜的老何跟我說的,這會齋夫裏該傳起來了,我這就告訴他們不許亂傳。”


    陳伯約看著陳賀州離去,心中思考著該如何跟崔白提這事。


    本就受了重傷,再聽到這個消息,一個八歲的小孩怎麽能承擔的起。


    罷了,罷了,欲要乘風起,必要先承起重。


    鯤鵬尚能以龐大身軀直上九天,人豈能不如。


    走進書房,崔白早已經放下《資治通鑒》拿起論語。


    陳伯約還未開口崔白就先請了個午安,陳伯約不想再瞞著直接問:“你可知《逍遙遊》?”


    崔白暗道,這是必須背誦的好,在前世誰人能逃脫的了。


    “學生知道。”


    “你可知鯤多大多重?”


    崔白細細品味,這莫不是又來考我?回到:“鯤之重學生不知,亦無人能知。”


    可陳伯約目的哪裏是這個,接著問到:“鯤為何變鵬既能直上九天。”


    崔白一臉懵懂,自己師父到底要說什麽。


    陳伯約也不打算為難崔白,而且繼續說:“因為大,也重故而能借更多的風,這才直上九天,其實人亦如此。”


    崔白繼續懵逼中,可惜沒有表情包,不然少不了宛如智障這一張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國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冷的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冷的血並收藏大明國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