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兵好奇的問李軍道:“你和洪濤是進攻型打法,孔振東說他自己擅長防守相持,你們壓著他打不是很正常麽?”
李軍搖頭苦笑道:“今天之前我也是這麽認為的。直到他剛剛說的球網高度與回球質量,我才恍然大悟。這幾年在部隊打球,因為條件限製,都是露天球台打野球,所以我已經習慣按照12厘米高度回球。”
郭兵猜到了李軍的意思,他驚奇道:“孔振東不會那麽傻吧?”
李軍笑道:“你已經猜到了,這根本不是傻,或許是驕傲吧!我和洪濤都是按照12厘米的高度回球的,可現在回想起來,孔振東的每一板回球都在15厘米以上。回球這麽高,當然給了我們扣殺進攻的機會,我們的進攻隻需要越過12厘米的磚塊即可,所以我們的進攻當然打瘋了。孔振東雖然一直防守,可他依然堅持每一板回球都在15厘米以上。”
葉小丫點頭道:“我明白了,現在孔振東與李秀哲都是在15厘米的正規球網下打球,那麽孔振東的每一球都是貼網過去的,李秀哲回球也得高於15厘米,就沒有那麽容易上手搶攻了!”
孔振東與李秀哲推擋了幾個球,適應新球後,比賽開始,李秀哲率先發球。
李秀哲左手反手一勾,球下落過程中,右手直板往斜下方一搓,標準的韓式搓板發球。
這種發球線路很直,可是球速非常快。
最恐怖的是,高速奔襲的乒球還被搓出了高速的旋轉。
乒球高速旋轉的直奔孔振東的反手位。
如果是前幾天麵對洪濤或者李軍,孔振東會習慣性的用自己的反手過度一板,通過落點控製調度對手。
不過麵對韓式打法,孔振東激起了更強的爭勝之心。
孔振東右手橫拍,反手位先向後引球,沒有做任何的旋轉處理,而是快速的一個彈撥,將乒球更為高速的反彈回去。
以更快速應對快速。
這是瑞典名將佩爾森的絕技。
南韓統治級大神劉南魁麵對中國選手,正手的爆衝總是占優取勝。可是麵對歐洲全麵派的佩爾森,立刻被吊打。
佩爾森因為與瓦爾德內爾共同打下瑞典王朝,而瓦爾德內爾的實力與成就又太過耀眼,因此佩爾森被稱為影子冠軍而被忽視。
實際上,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是佩爾森的巔峰期,上輩子這個時候佩爾森先後遭遇喪父之痛與慘烈車禍,葬送了巔峰期的競技狀態。
等到千禧年後,佩爾森雖然依舊活躍在國際賽場,被封為乒壇活化石,不過年邁的他僅僅是吉祥物一般的存在,難以有亮眼成績。
在克製韓國隊的諸多打法中,孔振東選擇借鑒佩爾森的方法,因為最簡單粗暴。
佩爾森的反手彈撥技術比起後期大球時代王亞軍,濟科發展出的反手擰拉技術當然差遠了。
不過在現如今小球時代,反手彈撥卻是效率最高的應對。
以超快的反彈,將對手的反手球逼回正手。然後佩爾森會用歐洲全麵拍淬煉的碾壓級的正手實力堂堂正正滅掉韓國對手。
前世孔振東之所以不能用這套戰術對付金哲珠,一方麵是佩爾森技術閃光時,上輩子自己已經有了成熟的打法體係,另一方麵,自己的正手比起金哲珠,並沒有佩爾森那麽碾壓級的實力。
孔振東正手碾壓不了金哲珠,碾壓李秀哲卻是輕而易舉。
孔振東這一球就是用快速彈撥,逼得李秀哲勉強回球擺短質量不高。
孔振東上台拉出上旋球,逼得李秀哲正手勉強推擋,然後孔振東正手扣殺得分。
標準的反手彈撥,逼回正手,正手扣殺的完整戰術。
在此之上,孔振東還加入了新的東西,就是每次擊球,都會喊著指導李秀哲應對,這種奇妙景象,第二球開始更為明顯。
第二球孔振東發球,他說道:“正手位短球!”
果然發了一個短球,李秀哲接球前,孔振東說道:“勾斜線反手擺短。”
李秀哲仿佛聽話般的勾一個斜線球,孔振東反手再次靈敏的直線彈擊,直接攻李秀哲的正手遠台接近擦邊的區域。
同時,孔振東道:“直線長球,半退台,回撥過來!”
李秀哲果然仿佛提線木偶般後撤步勉強把球回了過來,孔振東再正手扣殺另一個對角線得分!2:0
郭兵看著李秀哲仿佛提線木偶般的被孔振東操縱,興奮的道:“這小白臉這回咋這麽聽話呢?振東像教徒弟打球一樣呢!”
李軍苦笑道:“能不聽話麽?不聽話球根本接不住!”
仿佛是印證李軍的話,李秀哲惱羞成怒,第三球,第四球不按孔振東喊的方式擊球,結果一個球打飛,一個球下網。
孔振東的教導式打球還在繼續。
圍觀人中,最驚訝的就是體委孫主任,他曾經長時間練過乒乓球,雖然最終沒有出頭,可基本功底還在。
孔振東擊球後,孫主任都會把自己代入到李秀哲的位置,思考自己要如何應對,如何回球。結果驚奇的發現,隻能按照孔振東指導的回球,才能勉強回過去。
如果不聽話,要麽就打飛,要麽下網,李秀哲更有一個球不信邪的想要上手搶拉,結果發現球的彈速與預計完全不同,揮拍居然沒接到球。
那個球看得孫主任都心疼李秀哲的腰。全身發力,居然拉不到球,腰肌絕對被傷的不輕。
所有圍觀人都看明白了,孔振東與李秀哲這場球,根本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對決,而就像一個教練,在耐心的給弟子喂球,指引著弟子用各種技巧回球。
叛逆的弟子總有自己的想法,總想反抗走出新路子,然後被教練修理的慘兮兮的。
所有人看得津津有味,比分懸殊的來到15:0,16:0,17:0.這樣的對決已經沒有意義。領導們可以宣布停止比賽,可沒有人喊停,所有人都從孔振東的指導中獲益匪淺,他們喜歡看這樣的球。
比分來到20:0,所有人都等待著最後一球鼓掌和致敬。李秀哲已經被打得懷疑人生,希望盡早結束這煎熬。
這一球孔振東卻意外的回球下網。20:1
孔振東淡淡道:“教你最後一條,打球不能剃人光頭,局點球,得送一分!”
李軍搖頭苦笑道:“今天之前我也是這麽認為的。直到他剛剛說的球網高度與回球質量,我才恍然大悟。這幾年在部隊打球,因為條件限製,都是露天球台打野球,所以我已經習慣按照12厘米高度回球。”
郭兵猜到了李軍的意思,他驚奇道:“孔振東不會那麽傻吧?”
李軍笑道:“你已經猜到了,這根本不是傻,或許是驕傲吧!我和洪濤都是按照12厘米的高度回球的,可現在回想起來,孔振東的每一板回球都在15厘米以上。回球這麽高,當然給了我們扣殺進攻的機會,我們的進攻隻需要越過12厘米的磚塊即可,所以我們的進攻當然打瘋了。孔振東雖然一直防守,可他依然堅持每一板回球都在15厘米以上。”
葉小丫點頭道:“我明白了,現在孔振東與李秀哲都是在15厘米的正規球網下打球,那麽孔振東的每一球都是貼網過去的,李秀哲回球也得高於15厘米,就沒有那麽容易上手搶攻了!”
孔振東與李秀哲推擋了幾個球,適應新球後,比賽開始,李秀哲率先發球。
李秀哲左手反手一勾,球下落過程中,右手直板往斜下方一搓,標準的韓式搓板發球。
這種發球線路很直,可是球速非常快。
最恐怖的是,高速奔襲的乒球還被搓出了高速的旋轉。
乒球高速旋轉的直奔孔振東的反手位。
如果是前幾天麵對洪濤或者李軍,孔振東會習慣性的用自己的反手過度一板,通過落點控製調度對手。
不過麵對韓式打法,孔振東激起了更強的爭勝之心。
孔振東右手橫拍,反手位先向後引球,沒有做任何的旋轉處理,而是快速的一個彈撥,將乒球更為高速的反彈回去。
以更快速應對快速。
這是瑞典名將佩爾森的絕技。
南韓統治級大神劉南魁麵對中國選手,正手的爆衝總是占優取勝。可是麵對歐洲全麵派的佩爾森,立刻被吊打。
佩爾森因為與瓦爾德內爾共同打下瑞典王朝,而瓦爾德內爾的實力與成就又太過耀眼,因此佩爾森被稱為影子冠軍而被忽視。
實際上,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是佩爾森的巔峰期,上輩子這個時候佩爾森先後遭遇喪父之痛與慘烈車禍,葬送了巔峰期的競技狀態。
等到千禧年後,佩爾森雖然依舊活躍在國際賽場,被封為乒壇活化石,不過年邁的他僅僅是吉祥物一般的存在,難以有亮眼成績。
在克製韓國隊的諸多打法中,孔振東選擇借鑒佩爾森的方法,因為最簡單粗暴。
佩爾森的反手彈撥技術比起後期大球時代王亞軍,濟科發展出的反手擰拉技術當然差遠了。
不過在現如今小球時代,反手彈撥卻是效率最高的應對。
以超快的反彈,將對手的反手球逼回正手。然後佩爾森會用歐洲全麵拍淬煉的碾壓級的正手實力堂堂正正滅掉韓國對手。
前世孔振東之所以不能用這套戰術對付金哲珠,一方麵是佩爾森技術閃光時,上輩子自己已經有了成熟的打法體係,另一方麵,自己的正手比起金哲珠,並沒有佩爾森那麽碾壓級的實力。
孔振東正手碾壓不了金哲珠,碾壓李秀哲卻是輕而易舉。
孔振東這一球就是用快速彈撥,逼得李秀哲勉強回球擺短質量不高。
孔振東上台拉出上旋球,逼得李秀哲正手勉強推擋,然後孔振東正手扣殺得分。
標準的反手彈撥,逼回正手,正手扣殺的完整戰術。
在此之上,孔振東還加入了新的東西,就是每次擊球,都會喊著指導李秀哲應對,這種奇妙景象,第二球開始更為明顯。
第二球孔振東發球,他說道:“正手位短球!”
果然發了一個短球,李秀哲接球前,孔振東說道:“勾斜線反手擺短。”
李秀哲仿佛聽話般的勾一個斜線球,孔振東反手再次靈敏的直線彈擊,直接攻李秀哲的正手遠台接近擦邊的區域。
同時,孔振東道:“直線長球,半退台,回撥過來!”
李秀哲果然仿佛提線木偶般後撤步勉強把球回了過來,孔振東再正手扣殺另一個對角線得分!2:0
郭兵看著李秀哲仿佛提線木偶般的被孔振東操縱,興奮的道:“這小白臉這回咋這麽聽話呢?振東像教徒弟打球一樣呢!”
李軍苦笑道:“能不聽話麽?不聽話球根本接不住!”
仿佛是印證李軍的話,李秀哲惱羞成怒,第三球,第四球不按孔振東喊的方式擊球,結果一個球打飛,一個球下網。
孔振東的教導式打球還在繼續。
圍觀人中,最驚訝的就是體委孫主任,他曾經長時間練過乒乓球,雖然最終沒有出頭,可基本功底還在。
孔振東擊球後,孫主任都會把自己代入到李秀哲的位置,思考自己要如何應對,如何回球。結果驚奇的發現,隻能按照孔振東指導的回球,才能勉強回過去。
如果不聽話,要麽就打飛,要麽下網,李秀哲更有一個球不信邪的想要上手搶拉,結果發現球的彈速與預計完全不同,揮拍居然沒接到球。
那個球看得孫主任都心疼李秀哲的腰。全身發力,居然拉不到球,腰肌絕對被傷的不輕。
所有圍觀人都看明白了,孔振東與李秀哲這場球,根本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對決,而就像一個教練,在耐心的給弟子喂球,指引著弟子用各種技巧回球。
叛逆的弟子總有自己的想法,總想反抗走出新路子,然後被教練修理的慘兮兮的。
所有人看得津津有味,比分懸殊的來到15:0,16:0,17:0.這樣的對決已經沒有意義。領導們可以宣布停止比賽,可沒有人喊停,所有人都從孔振東的指導中獲益匪淺,他們喜歡看這樣的球。
比分來到20:0,所有人都等待著最後一球鼓掌和致敬。李秀哲已經被打得懷疑人生,希望盡早結束這煎熬。
這一球孔振東卻意外的回球下網。20:1
孔振東淡淡道:“教你最後一條,打球不能剃人光頭,局點球,得送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