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振東開局雖然隻是3:0領先,可他的每一分,都是與李浩強勢對攻後,再在李浩疲於奔命中直接轟殺對方拿下的。


    孔振東接著發第四球,這一球李浩依然堅決的執行接發球搶攻,李浩細膩的橫板台內球功底得以展現,拿下這一分。


    陳偉星與劉振在場邊鼓掌呐喊。陳偉星道:“浩子,就這麽打,接發球搶攻要堅決,不能讓對方勢頭壓過你。”


    首都隊的教練組則有些傻眼,李浩這個隊員他們以前了解一些,反手因為沒有弧圈技術,所以苦練彈撥,節奏感很強,可是一直沒聽說對方有這麽好的接發球搶攻能力。


    洪教練嘀咕道:“怎麽對手偏偏是這樣的怪胎?振東那小子千萬別僅僅三把斧,氣勢被扳回去就不好打了。”


    孔振東也對李浩的反手接發球搶攻能力刮目相看。


    既然反手這麽容易起球,那我專打正手好了。


    孔振東第五球發正手位短球,卻沒想到李浩球拍一橫,手背朝外,快速前推。


    孔振東眼神一縮:糟了,居然在正手位反手快彈?


    有許多選手為了加強反手位的攻擊力,往往用移動步伐彌補,移動到反手位,用正手強打反手位的球,增大力量與殺傷力。


    可是李浩這種用反手直接接正手位的球,而且還是快彈對方反手直線,這一招在小球時代太少見。


    到了二十一世紀,濟科,範振東等反手狂魔,倒是有無論對方發球正手反手,都直接反手擰拉一板的新奇打法,可是在小球時代,正手拚力量,反手拚線路是鐵律。


    在小球時代,每一個突破鐵律的乒乓球手,都是偉大的。哪怕他隻是靈光一閃,在乒乓長河並未留下他的名字。


    孔振東反手快彈,快帶挑落多少高手,今天還是第一次被對手突襲反手三角區得分。


    丟了這一分,孔振東並不氣餒,正手位的反手快速突襲,不錯的思路啊!又學一招。


    交換發球權,比分3:2,輪到李浩連發五球。


    鄭教練有些擔心道:“李指導,振東發球局拿三分隻算是及格的表現呀,而且開局猛殺的勢頭也被對方打斷了。”


    李慕華見到孔振東凝視對方發球手腕的平靜神情,笑道:“隻要不亂,這個發球局可以搶回來的。你注意孔振東的腳步。”


    鄭教練一看,驚奇道:“居然是腳尖著地,雙膝微微前弓?對方還沒發球,他就做好搶的準備了?”


    接發球的時候,如果是準備與對方穩定相持,那麽會腳跟著地,便於地麵力的傳導。


    如果是準備接發球搶攻,則往往腳尖著地,隨時準備身形前竄,上台發力。


    李慕華等教練從孔振東的步伐,已經判斷出孔振東這輪接發球局,不準備熟悉對方球路或者求穩,而是在被對方接發球搶攻拿分後,馬上拚搶,把這一分搶回來。


    這不僅是比分的爭奪,更是勢的爭奪。


    孔振東對球勢的執著,的確超過在場所有教練。


    雖然乒乓球界一直有乒乓球越改革越接近桌上網球的嘲諷,但是乒乓球從技戰術到打法心理,與網球確實有許多相通之處。


    網球的賽製是發四球為一個發球局,先贏六局的算贏下一盤,女子三盤兩勝,男子五盤三勝。


    正是因為網球比賽,每一盤分得很細,一旦一個球員被破發發球局後,在下一局他絕不會保守應對,而是會拚盡全力的凶狠拚搶,力求盡快破發成功,將勢頭扳回來。


    在網球比賽裏,往往一盤比賽的勝負,就是比對手多破一個發球局而已。


    乒乓比賽因為交鋒節奏太快,所有教練與運動員都是把21分,當一局球來安排打法戰術。


    孔振東卻知道,正是這種思維定勢,導致21分製改革11分製之後,所有的球員與教練員都不適應。


    孔振東將21分製一局的比賽,切分為若幹發球局,每五球是一個發球局。整個比賽的戰術,要細化到每一個發球局的打法應對。


    一次發球局被搶,就必須在對方的發球局拿回來。


    這種將比賽細化為若幹段的做法,對未來11分製一局,兩球輪換一次發球的賽製來說,格外重要。


    孔振東沒有按其他教練以為的,對方第一個發球局,熟悉與求穩為主的打法。


    從第一個接球開始,就是幹!


    橫板台內短球技術?我孔振東怕過誰?


    孔振東與李浩完全掉了個。


    這場球觀眾看得大為過癮。


    發球搶前三板,往往是直板隊員的絕活,可是場上兩個橫板隊員,都沒有防守與過渡。


    往往都是接發球比發球打得還要主動。


    孔振東自己的發球局,被李浩搶了兩個,他隨後五個接發球搶攻,打成3個,帶著6:4的比分交換發球權。


    隨後的比賽,孔振東兩人上演接發球環節開始的對攻大戰。


    這種局麵的產生,當然也和孔振東與李浩兩個橫板選手發球威脅性一般有關。如果是劉國棒,瓦爾德內爾,波爾這樣的發球大師,對方就不可能這麽肆無忌憚的接發球搶攻。


    劉振笑著對陳偉星道:“嗬嗬,對方小鬼還是太年輕啊,和李浩拚起了一樣的接發球搶攻。接發球搶攻戰術,最重要的就是穩定性與成功率。李浩的十年功底,我們省隊第一,和他拚成功率,不是找死麽?”


    陳偉星苦笑道:“阿振,要算細節。我也覺得李浩反手穩定性絕對碾壓的,可是雙方搶攻了幾個來回了,你看分差,6:4,到11:9,到17:13,不知不覺,分差拉大了啊!”


    劉振此時才發現,對啊!兩人你來我往的搶攻,場麵上看似勢均力敵,那麽最後決勝的,就是穩定性與底蘊的累積了。


    最後居然是對麵12歲的小鬼擴大了領先優勢?


    陳偉星嘀咕道:“難道這個怪小孩,他的反手穩定性與台內功底,比十年苦練的李浩還強?這也太匪夷所思了!”


    最終,孔振東21:18,在這場搶攻狂魔的互搶中,孔振東驚險勝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乒乓天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機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機胖並收藏乒乓天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