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隊,加油!孔振東,加油!


    第四場比賽剛剛結束,場內觀眾的歡呼聲轉瞬即逝,整個球場都是對下一場的期盼。


    與第一輪麵對蘇北隊兩邊球迷規模差不多不同,這場比賽首都球迷是絕對碾壓內蒙的。


    可是前幾場首都隊打得太沉悶,或者說,打得太爛!球迷也很消沉。


    在孔振東第三場熱血逆襲與張磊的橫掃吊打之後,首都球迷的熱情也被徹底點燃。


    更何況,在即將進行的第五場比賽開始前,他們再次看到了熟悉的名字:孔振東。


    是那個90亞運會交流賽,先後挑落南韓兩個亞運冠軍的孔振東麽?


    是那個去年乒協杯豪言奪冠最後真的一路逆襲的孔振東麽?


    是那個賽前宣傳為首都隊替補,卻一路全勝,剛剛從崩盤邊緣拯救首都隊的孔振東麽?


    所有球迷原本以為第三場幹掉李浩的放肆逆襲,已經是十二歲天才少年在本次全國錦標賽的最後絕唱,卻沒想到第五場生死戰,他會再次出戰。


    洪浪識趣的關掉了攝錄機的音頻,因為葉影已經化身迷妹,放肆加油了。


    賽場邊觀眾的呐喊震翻天,可是場上的孔振東與陳偉星卻努力放空自己,眼中隻有彼此執拍的手腕以及跳動的乒球。


    嘭~嘭,陳偉星將球在球台上快彈兩下。


    孔振東曲腿,沉腰,重心壓低,可是和以前右手執拍手舉起來準備迎球不同,孔振東此時左手也舉了起來,左右手就仿佛拳擊運動員的起手式一樣,給對麵的陳偉星以巨大的壓力。


    陳偉星忍不住吐槽:這是準備打不贏球就暴打我一頓麽?


    孔振東此時擺出的是大球時代的迎球式。


    大球時代,因為更講究主動性,因此接發球前,整個身體更加前傾,更加具備侵略性。


    雙手上舉也有利於身體快速移動的協調,方便身體向前提縱。


    相反,小球時代的接發球,左手往往收縮在身側,隻有執拍右手仿佛手舉菜刀,隨時開切。


    陳偉星盡量不受幹擾,堅決的發正手位長球。


    此時才顯示出雙手迎球的優勢,孔振東身體快速退台,整個上半身的移動,比同時代的橫板運動員協調許多,也快了許多。


    孔振東半退台直接回拉,陳偉星展現自己正手反膠反手長膠的連續攻能力。


    陳偉星正手對拉一板弧圈,力量不是很大,可是回球線路卻很別扭,回球在球台的正中央,而且在出台與半出台之間。


    果然,每一個削球手都是手感大師,也是落點大師,陳偉星的正手沒有削球功底,可是落點依舊絕佳。


    孔振東反手快彈,給對方回了一個速度更快的中路球,也為難一下對方。


    孔振東做好了下一拍壓上台的準備,陳偉星作為正手弧圈反手削的球員,中路球總有一絲猶豫吧?


    你的猶豫就是我的機會!


    可是陳衛星完全沒有猶豫!


    怎麽會?怎麽既不是弧圈,也不是削球?


    陳偉星正手自下往上快速一兜,而且還兜出一板斜線,直奔孔振東的反手遠台。


    孔振東整個人都準備上台強攻了,對方卻兜了弧線詭異的長球。


    孔振東隻能改變發力,後退,反手快彈大斜線,攻對方反手。


    這是最遠的球路,對方需要最遠的腳步去回球,孔振東也贏得最多的時間進行發力後的還原。


    調整好身形與站位,為下一板擊球做好銜接。


    李慕華教練失望的搖搖頭:“振東做到了極限了,可惜啊,偉星真是個不可測度的天才!”


    孔振東的選擇對任何普通選手,都是最佳選擇,可惜,這個反手球正好送到了陳偉星的拍下。


    陳偉星樂了,從正手拉,到中路兜一板,再接反手削,這是他的連貫戰術,銜接自如,沒有一絲猶豫。他從容的用反手長膠削出這一球!


    來了!


    孔振東長籲口氣,眼神閃亮,他在反手彈陳偉星反手遠台時已經算到了這一球。


    這一板反手削是陳偉星的絕活,任何初次對戰的選手都會吃癟。


    可是孔振東在腦中反複回放了張磊第一場對決陳衛星的比賽,反複回憶著對方反手長膠的旋轉,與自己上輩子的諸多對手進行對比,尋找類似的旋轉與類似的應對打法。


    你自認為獨樹一幟的長膠,在我的記憶長河裏,根本就不是絕對特殊的存在。


    哪怕隻是第一個球,我也要在你最強一板上擊敗你!


    孔振東判斷好下旋程度,直接提拉大斜線,要用正手大斜線,讓還在反手位的陳偉星望洋興歎。


    嗤~這感覺不對啊!


    沒有乒球擊台的聲音傳來,孔振東的球直接出界。


    為什麽?這和我判斷的旋轉不一樣?


    判斷失誤麽?孔振東努力在大腦裏回放,不可能啊!


    陳偉星贏下第一分,並沒有特別興奮,隻是對著反手長膠呼了口氣,擦擦拍麵。


    這長膠好新。


    是了,他居然換了膠皮。


    雖然還是長膠,但絕對不是第一場麵對張磊的膠皮了。


    膠皮換了,旋轉也就截然不同了。自己提前的所有準備與判斷都落空了。


    得重新熟悉新膠皮的反彈性能與旋轉,這恐怕不是一局球能夠做到的。


    國際乒聯一直有規定,禁止球員一場比賽內,使用不同性能的膠皮進行比賽。


    也就是如果是連續單打比賽,可以更換球拍,但是兩個球拍膠皮性能必須一致。這種中途更換膠皮性能,產生截然不同的回球效果是不被允許的。


    可惜國際乒聯的規則裏,沒有限製一個球員在團體賽的不同場次,能否更換膠皮對戰不同對手。可能國際乒聯也沒算到陳偉星這樣怪叔叔級別的怪咖存在。


    第二個球,陳偉星依然先與孔振東打了幾板調度。因為正手可以拉,反手削,中路拉,削,兜都行。陳偉星武器庫夠豐富,因此孔振東控製球的優勢也沒打出來。


    這一球打到陳偉星削球後,孔振東選擇被動防一板,熟悉一下旋轉。


    陳偉星卻馬上利用機會,正手直接搶拉弧圈得分。


    雖然比分隻是2:0,可是陳偉星分別用反手與正手殺手鐧連續得分,孔振東看起來被壓製了。


    場邊球迷呐喊得更加著急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乒乓天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機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機胖並收藏乒乓天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