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乒乓王朝,乒乓國度這樣的詞匯,年輕一點的國內球迷最先想到的隻會是中國隊。


    稍微有點歲數的球迷,會承認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瑞典五虎將建立了短暫的瑞典王朝。


    可放眼世界乒乓史,第一個建立乒乓王朝的,大家想不到,居然是歐洲小國匈牙利隊。


    1926年開始第一屆世乒賽以來,匈牙利男女選手每屆幾乎包攬世乒賽80%的金牌。


    這種現象持續了將近二十五年,才在五十年代,由發明弧圈技術的日本人,從匈牙利手中奪取世界乒壇最高榮譽。


    隨後日本隊對國際乒壇也進行了十幾年的統治。


    日本隊統治了整個五十年代之後,中國隊以榮國生奪得59年世乒賽男單桂冠為標誌,在整個六十年代,開啟了世界乒壇的中日爭霸時代。


    六十年代中日爭霸,開始的時候,日本隊奪得男團,女團,男雙,女單,女雙,混雙六項桂冠,中國隊隻有男單桂冠一項。


    可到了六十年代中後期,中國隊已經在中日爭霸中占據優勢,即將創建屬於中國人的乒乓王朝。


    可惜隨即國內進入特殊十年,乒乓球隊中止了國際參賽。


    也就是在這樣特殊的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以約尼爾,本格森,奧洛夫斯基創造的歐洲快弧打法,開始閃耀乒壇,重新從亞洲手中,奪回乒壇最高榮耀。


    中國乒乓球在乒乓史上世界第一次公認的統治級王朝,還得等到特殊十年結束後,休養生息幾年,進入八十年代,才是中國乒乓時代。


    如今的93年,是中國80年代乒乓王朝覆滅後,力圖再次雄起的年代。


    但同樣的,也是匈牙利隊經曆了曾經的王朝統治以及七十年代風雲再起後,第三次的卷土重來。


    約尼爾,作為本格森,奧洛夫斯基同時代的歐洲快弧之王,如今四十多歲的他已經不在巔峰。


    可他希望通過這場比賽,通過與今年鳳頭最勁的中國小子的對抗,回到他七十年代世界巔峰的時光。


    進入狼獾隊主場之後,感受著現場球迷狂熱的乒乓熱情,約尼爾也仿佛年輕了許多,球迷的呐喊就是他的養分,讓做賽前熱身的他度仿佛身體靈敏了許多。


    匈牙利遊騎兵隊,人如其名,球隊依靠的就是運動戰,遊擊戰的快弧精髓以及軍人般的頑強拚殺。


    晚上七點二十,狼獾隊與遊騎兵隊同時提交了前三場對陣名單。


    第一場,孔振東對決約尼爾。


    本格森暗暗點頭,這個排兵布陣,還是賭對了。


    約尼爾是兩支球隊中,年齡最大的一員。


    考慮到很有可能三場拿不下比賽,那麽在需要出戰兩場的情況下,約尼爾需要更多的休息時間,因此本格森賭約尼爾會打第一輪。


    相比較年齡小一點,過去兩年歐錦賽還在巔峰狀態的世界球王蘭克帕爾,本格森顯然希望孔振東在相對弱一些的約尼爾身上先勝一場。


    可惜比賽一開始,本格森就後悔了。


    作為同時代的老將,本格森覺得約尼爾也應該進入狀態非常慢才對,卻沒想到約尼爾今天卻在開場發球就給了孔振東一個下馬威。


    約尼爾的發球,是歐洲快弧三王者之中,最好的一個。這主要得益於他和中國直板傑出隊員李富貴長達十餘年的對抗。


    正所謂久病成醫。與中國隊員對抗年數久了,又是在最年輕,最易於吸收先進打法的年紀,因此約尼爾的發球,在歐洲選手裏,出類拔萃。


    約尼爾的發球,讓孔振東很不適應。它屬於非力量型的早期發球,球更注重旋轉與弧線的控製。


    約尼爾的發球,單純看球路,看旋轉,看落點,孔振東都覺得很一般。


    可是發球擊台後,球路與旋轉相結合,線路就變得飄忽起來。


    二次擊台後,球路,旋轉,落點三者產生完美的化學反應,孔振東的正手搶接完全錯過了最佳擊球時間點。


    孔振東連續幾個發球,都將球回了過去,可還是因為錯過了最佳擊球時機點,在約尼爾第三板開始的連續快攻下,應付的非常吃力。


    約尼爾五個發球結束,孔振東1:4落後。


    進入孔振東發球輪,他最先選擇的還是前三板發力攻打法。


    可是很快孔振東就發現,約尼爾與他一樣,都是接發球正手搶攻打法的鑒定捍衛者。


    他的接發球,一點都不像一個四十多歲的老將,更像是衝擊自己生涯第一個冠軍的初生之虎。


    孔振東調整多個球路的衝擊發球,都在約尼爾的經驗支撐下,準確判斷球路,隨之反擊,兩人在進攻主動權上輪番爭奪,孔振東最後拿下發球輪中的三分。


    3:7的比分,孔振東落後並不多,可是在隨後的交鋒中,他發現了更大的問題。


    同樣是歐洲快弧之王,孔振東發現約尼爾對比本格森與捷克奧洛夫斯基,在快的基礎上,對穩要求更高。


    約尼爾的擊球,球速雖快,卻不飄忽,依靠穿刺般的銳氣來與孔振東搏殺。


    一旦求穩,孔振東的搏殺在約尼爾嚴密的網中就難以突破。


    雙方的比分一直糾纏上升,可是約尼爾緊緊守著四分的優勢,直到第一局最後的關鍵分,孔振東都沒有能夠迫近分差。


    17:21,孔振東輸掉第一局。


    輸掉第一局,現場觀眾依舊掌聲雷動,給孔振東最大的鼓勵。他如今已經在狼獾隊收獲了許多鐵杆球迷,不因某一局或者某一場的成敗而責怪孔振東。


    局間休息,本格森也覺得孔振東的第一局打得沒有問題,他覺得孔振東擊敗約尼爾,似乎就隔著一層窗戶紙,一捅就破,隻可惜第一局對這張紙的判斷,卻遠遠不夠。


    第二局,孔振東先發五球。孔振東選擇突破窗戶紙的方式很簡單,依舊在最初交換發球輪的十個發球上。


    他無比認真,每一個發球都使盡全部實力去謀劃,去擊打,最後搶下四分,。


    接著在接發球輪,孔振東全發力正手快速搶接的戰術用到極致,在接發球輪搶下三分。


    前十球獲得7:3的領先,就仿佛是第一局局麵的對調。


    接下來的戰況也幾乎是對調。這一局變得孔振東努力尋求快速進攻中的穩定輸出。


    約尼爾一開始也是從容鎮定的與孔振東拚節奏,拚相持,兩人勢均力敵。


    比分像第一局一樣交替上升,直到孔振東將四分優勢保留到最後的關鍵球,約尼爾才一改球風,打起了快速搶攻,雖然最後五球,約尼爾的突然進攻讓孔振東很不適應,2;3落後。


    幸虧前麵孔振東積累的開局優勢得以保持,最終以21;19贏下第二局。


    前兩局1:1平,孔振東與本格森都露出了輕鬆的微笑。


    局分雖然是平局,可第二局的比賽節奏與狀態,都在孔振東最舒服的戰術節奏裏。


    開局快速領先後,與約尼爾打消磨球,打控製球,打膠著,除了是為了贏得第二局,也是為了消耗約尼爾的體力。


    約尼爾年齡雖然大,但能夠堅持歐冠,聯賽雙線作戰,並且打入歐冠八強,體能絕不是紙糊的。


    正常情況下,想通過三局兩勝的比賽打得約尼爾體能出問題是不可能的。


    可是前兩局的大段時間的多回合相持,確實影響到了約尼爾的體能和整個狀態節奏。


    第三局,約尼爾想贏球,就得改變開局被動與中後段的長時間多拍相持。


    約尼爾第三局開局階段就開始搶衝,爭取前十分的優勢。


    隨後也避免相持,想將進攻主動權保持到比賽結束。


    可是這種連續強衝,再連續進攻,保持進攻主動權的打法,比前兩局的打法更耗體能。


    更何況,這種打法,是在約尼爾適應了第二局的相持節奏後,強行切換的。


    作為老將,約尼爾在弧線與落點的變化上經驗豐富,可作為老隊員,節奏的改變確實是最難適應的。


    約尼爾的一衝到底,在前十球,甚至前半局,都取得了一定的優勢,以11:9結束前半局。


    可是到了決勝局後半段,約尼爾的體能終於還是出了問題。


    當然,沒有嚴重到體能的崩盤,可是在孔振東刻意加快的對決節奏下,顯得越來越力不從心。


    最終,孔振東第三局後半段越打越強勢,21:19,拿下決勝局的勝利。


    約尼爾拚盡全力,依舊輸掉這場比賽,有些心灰意冷的他搶先與孔振東握手,說道:“匈牙利的乒乓技術,看來還遠遠沒到重新崛起的時候,你還這麽年輕,我們不知道要等多久。”


    孔振東當然不好意思說匈牙利幾十年內都無翻身機會,隻是善意勸解道:“今天並不是中國隊戰勝了匈牙利隊,隻是咬牙拚出最佳狀態的我和一般狀態的您之間的較量,未來匈牙利的乒乓發展,還是靠培養體係與人才梯隊。”


    約尼爾點點頭,孔振東的話也切合他想當教練的意願,畢竟自己打不了多久了,匈牙利乒乓的未來,還得培養年輕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乒乓天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機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機胖並收藏乒乓天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