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剛生下來,皇帝劉宏就決定大赦天下。
皇長子出生大赦天下本是題中應有之義,三公九卿們卻堅持勸說待下月皇子滿月大赦更妥當。東漢一朝,皇帝子嗣艱難,以前也有過妃子懷孕,不久就流產或生下來沒幾天夭折的情況。大臣們私下擔心前腳大赦文書發出,萬一後腳皇子夭折,豈不是鬧了個大笑話?
皇帝見說服不了三公九卿,卻也不打算讓步,命令尚書台將大赦文書先行寫好,打算一滿月就發出。從廬江太守再次請辭的盧植,擔任議郎,早就被皇帝從校訂熹平石經的東觀拉回來,出任尚書之一,這次承擔了擬寫大赦文書的使命。
若是皇長子能順利登機,盧植則異常的榮耀,就憑書寫大赦文書的情分,三公指日可待。可如果宋皇後能誕下嫡子,則皇長子與皇後嫡子之間的競爭,勢必把盧植牽扯進去。現在宋皇後還年輕,生孩子的機會大把大把的有,所以看好皇長子的人並不多,盧植接受了寫大赦文書,也與他新進尚書台,不熟悉情況有關。可以說收益與風險並存,目前來看風險大的多。
大赦之外,皇帝劉宏也沒有忘記大封有功之臣,提報何進為虎賁左陛長,負責一部分虎賁執勤,朝會時立於宮殿內左側,既能夠參加朝會、擴大交接麵,又能夠掌握兵權。補何苗為郎中,每日在何貴人殿廊外執勤,以保證母子平安。在何進提議下,升劉備為虎賁中郎,比六百石,雖然俸祿與何進一樣,其實是何進下屬,協助他掌握一部虎賁郎和虎賁衛士。
四月大赦之後,天下並不太平。首先是益州郡夷反,太守李顒進行討伐。
更大的問題是中原黃河南北,從春天到初夏仍然處於大麵積幹旱中。如果不能避免幹旱,各地很可能會群盜並起,對大漢帝國的基礎產生嚴重的危害。
去年差點下了罪己詔,皇帝劉宏決定今年率先行動,帶領三公九卿和群臣,親自到南郊舉行大雩(yu)儀式。
壇高十餘丈,從下到上每隔十步,站著一名郎官或衛士,顯得莊肅穆。
上台之後,皇帝首先念了一篇聲情並茂的祭文,其中做了六個方麵的檢討,接著表示一定改過自新,願意承擔上蒼的責罰,祈求上蒼降下大雨。
接著三次獻上祭品。樂隊演奏《雲門》之樂,童男童女各8名在兩旁一邊跳舞,一邊大吼“雩”,皇帝和百官也一同大吼“雩”。
這還不夠,主儀式結束後,皇帝率領百官返回,大司農和童男女就留在壇上,每天求雨數次。不久尚書台發出皇帝詔令,讓幹旱的郡縣長官帶頭舉行雩禮,演變成全國性的求迷信活動。劉備唯一能做得,就是通過說服盧植,在詔書不起眼的位置加上要求各地多建水庫、池塘、山坪塘,外加深挖河道、建設河堤。
到了五月,除了幾場小雨,旱情還是沒有得到整體得緩解。與重臣們合計之後,罷免太尉陳耽,以承擔大旱的責任。以司空許訓為太尉。
旱情雖然不如去年嚴重,可仍然在繼續,這個五月特別長,因為五月之後仍然是五月,潤的。
<a href="https://m.biquge.name" id="wzsy">biquge.name</a>
皇帝和重臣們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卻有一個人不甘寂寞。
永昌太守曹鸞上書:“被稱為黨人的這些人,有的年齡很大德行很深,有的是世族英賢,都適合做王室的股肱,和左右鷹犬。如今卻被禁錮,如同地上的稀泥一樣任人踐踏。四月大赦,謀反大罪都能赦免或寬宥,黨人到底有多大的罪,唯獨他們不能寬恕呢?”
曹鸞話鋒一轉:“這幾年屢屢出現洪水、幹旱等災害的原因,就是因為黨人沒有得到寬恕啊。應該對他們赦免,並給予很高的官職,以符合上天之心!”
本來這個奏章到不了皇帝那去,恰巧尚書令曹鼎休沐,於是直接被遞到皇帝書房。
張讓看到之後,急忙找劉備商議:“這個奏章遞不遞上去?如果遞上去,皇帝萬一同意了,感激曹家、宋家的人,就多啦!”
劉備:“你看前麵部分,無非是為黨人叫冤魂,這樣的奏章多了去,沒什麽大不了的。隻要諸位常侍能夠一起向皇帝說明意見,皇帝絕不會同意開放黨錮。”
早先劉備一直認為宦官誤國,畢竟大多數曆史書就是如此記載的。在大漢生活一年多以後,他的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看來,黨錮根本上是一場黨爭,一場排除異己的活動,同時也是減少做官競爭者的措施,如果開放黨錮,朝堂上、地方上則會充滿富有知識、德高望重、互相吹捧的黨人,如何能有劉備這種門第低微、依靠軍功向上爬者的立足之處?清流一樣誤國,北宋的狄青屢被清流攻擊,鬱鬱而終就是例證。
張讓:“你是說遞上去?就怕常侍們意見不一致,例如曹節。。。”
劉備仔細將奏章讀了五六遍,皺著的眉頭舒展開來:“不一致也沒關係。你看上半部分本算正常,皇帝即使不高興,最多也就是丟官去職罷了,或者隻是扔在一邊不看。然而下半部分,竟然將幹旱洪災與黨錮聯係在一起,就犯了大忌諱!去年幹旱、洪水有些大臣上書,要求皇帝下罪己詔,皇帝當時很不高興,若是皇帝承認了錯,不僅會影響威信,這些人還會步步緊逼、提出一個接一個的尖銳意見,把大漢所有問題都歸結到皇帝和諸位常侍身上。”
張讓怒道:“我是貪了點,但比起曹家算什麽?況且我貪的錢,總會有一部分用在陛下身上。曹家那些人,就說那個曹鼎吧,貪汙受賄上千萬錢,曾被押解到左校勞改。還有曹嵩貪的錢也絕對不少。洪水和幹旱,是上天決定的,怎麽能都算到我等頭上?”
劉備:“這就對了,張常侍何不告訴諸位常侍,若陛下同意曹鸞的奏章,就證明你們諸位常侍錯了,也證明陛下錯了,那些人掌握了重要官職,就不會翻舊賬?即使不翻,他們互相吹捧掌握了輿論,天天批評你們,就能好過?況且禁錮的多是孝桓帝一朝的老臣,這些人與陛下之間根本就沒有恩義,與諸常侍之間隻有仇恨,讓他們當官,不是給陛下和諸位常侍難堪麽?”
皇長子出生大赦天下本是題中應有之義,三公九卿們卻堅持勸說待下月皇子滿月大赦更妥當。東漢一朝,皇帝子嗣艱難,以前也有過妃子懷孕,不久就流產或生下來沒幾天夭折的情況。大臣們私下擔心前腳大赦文書發出,萬一後腳皇子夭折,豈不是鬧了個大笑話?
皇帝見說服不了三公九卿,卻也不打算讓步,命令尚書台將大赦文書先行寫好,打算一滿月就發出。從廬江太守再次請辭的盧植,擔任議郎,早就被皇帝從校訂熹平石經的東觀拉回來,出任尚書之一,這次承擔了擬寫大赦文書的使命。
若是皇長子能順利登機,盧植則異常的榮耀,就憑書寫大赦文書的情分,三公指日可待。可如果宋皇後能誕下嫡子,則皇長子與皇後嫡子之間的競爭,勢必把盧植牽扯進去。現在宋皇後還年輕,生孩子的機會大把大把的有,所以看好皇長子的人並不多,盧植接受了寫大赦文書,也與他新進尚書台,不熟悉情況有關。可以說收益與風險並存,目前來看風險大的多。
大赦之外,皇帝劉宏也沒有忘記大封有功之臣,提報何進為虎賁左陛長,負責一部分虎賁執勤,朝會時立於宮殿內左側,既能夠參加朝會、擴大交接麵,又能夠掌握兵權。補何苗為郎中,每日在何貴人殿廊外執勤,以保證母子平安。在何進提議下,升劉備為虎賁中郎,比六百石,雖然俸祿與何進一樣,其實是何進下屬,協助他掌握一部虎賁郎和虎賁衛士。
四月大赦之後,天下並不太平。首先是益州郡夷反,太守李顒進行討伐。
更大的問題是中原黃河南北,從春天到初夏仍然處於大麵積幹旱中。如果不能避免幹旱,各地很可能會群盜並起,對大漢帝國的基礎產生嚴重的危害。
去年差點下了罪己詔,皇帝劉宏決定今年率先行動,帶領三公九卿和群臣,親自到南郊舉行大雩(yu)儀式。
壇高十餘丈,從下到上每隔十步,站著一名郎官或衛士,顯得莊肅穆。
上台之後,皇帝首先念了一篇聲情並茂的祭文,其中做了六個方麵的檢討,接著表示一定改過自新,願意承擔上蒼的責罰,祈求上蒼降下大雨。
接著三次獻上祭品。樂隊演奏《雲門》之樂,童男童女各8名在兩旁一邊跳舞,一邊大吼“雩”,皇帝和百官也一同大吼“雩”。
這還不夠,主儀式結束後,皇帝率領百官返回,大司農和童男女就留在壇上,每天求雨數次。不久尚書台發出皇帝詔令,讓幹旱的郡縣長官帶頭舉行雩禮,演變成全國性的求迷信活動。劉備唯一能做得,就是通過說服盧植,在詔書不起眼的位置加上要求各地多建水庫、池塘、山坪塘,外加深挖河道、建設河堤。
到了五月,除了幾場小雨,旱情還是沒有得到整體得緩解。與重臣們合計之後,罷免太尉陳耽,以承擔大旱的責任。以司空許訓為太尉。
旱情雖然不如去年嚴重,可仍然在繼續,這個五月特別長,因為五月之後仍然是五月,潤的。
<a href="https://m.biquge.name" id="wzsy">biquge.name</a>
皇帝和重臣們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卻有一個人不甘寂寞。
永昌太守曹鸞上書:“被稱為黨人的這些人,有的年齡很大德行很深,有的是世族英賢,都適合做王室的股肱,和左右鷹犬。如今卻被禁錮,如同地上的稀泥一樣任人踐踏。四月大赦,謀反大罪都能赦免或寬宥,黨人到底有多大的罪,唯獨他們不能寬恕呢?”
曹鸞話鋒一轉:“這幾年屢屢出現洪水、幹旱等災害的原因,就是因為黨人沒有得到寬恕啊。應該對他們赦免,並給予很高的官職,以符合上天之心!”
本來這個奏章到不了皇帝那去,恰巧尚書令曹鼎休沐,於是直接被遞到皇帝書房。
張讓看到之後,急忙找劉備商議:“這個奏章遞不遞上去?如果遞上去,皇帝萬一同意了,感激曹家、宋家的人,就多啦!”
劉備:“你看前麵部分,無非是為黨人叫冤魂,這樣的奏章多了去,沒什麽大不了的。隻要諸位常侍能夠一起向皇帝說明意見,皇帝絕不會同意開放黨錮。”
早先劉備一直認為宦官誤國,畢竟大多數曆史書就是如此記載的。在大漢生活一年多以後,他的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看來,黨錮根本上是一場黨爭,一場排除異己的活動,同時也是減少做官競爭者的措施,如果開放黨錮,朝堂上、地方上則會充滿富有知識、德高望重、互相吹捧的黨人,如何能有劉備這種門第低微、依靠軍功向上爬者的立足之處?清流一樣誤國,北宋的狄青屢被清流攻擊,鬱鬱而終就是例證。
張讓:“你是說遞上去?就怕常侍們意見不一致,例如曹節。。。”
劉備仔細將奏章讀了五六遍,皺著的眉頭舒展開來:“不一致也沒關係。你看上半部分本算正常,皇帝即使不高興,最多也就是丟官去職罷了,或者隻是扔在一邊不看。然而下半部分,竟然將幹旱洪災與黨錮聯係在一起,就犯了大忌諱!去年幹旱、洪水有些大臣上書,要求皇帝下罪己詔,皇帝當時很不高興,若是皇帝承認了錯,不僅會影響威信,這些人還會步步緊逼、提出一個接一個的尖銳意見,把大漢所有問題都歸結到皇帝和諸位常侍身上。”
張讓怒道:“我是貪了點,但比起曹家算什麽?況且我貪的錢,總會有一部分用在陛下身上。曹家那些人,就說那個曹鼎吧,貪汙受賄上千萬錢,曾被押解到左校勞改。還有曹嵩貪的錢也絕對不少。洪水和幹旱,是上天決定的,怎麽能都算到我等頭上?”
劉備:“這就對了,張常侍何不告訴諸位常侍,若陛下同意曹鸞的奏章,就證明你們諸位常侍錯了,也證明陛下錯了,那些人掌握了重要官職,就不會翻舊賬?即使不翻,他們互相吹捧掌握了輿論,天天批評你們,就能好過?況且禁錮的多是孝桓帝一朝的老臣,這些人與陛下之間根本就沒有恩義,與諸常侍之間隻有仇恨,讓他們當官,不是給陛下和諸位常侍難堪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