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楊曖昧不明的態度,給袁術陣營造成了巨大麻煩,卻給袁紹和曹操帶來了天降福音。李傕再一次給了袁紹神助攻。
黑山軍部下有不少並州人,呂布、張遼、高順、侯成等人在並州都是響當當的人物,讓黑山軍中的一些並州人為之動搖,分化。
更有決定性的是呂布的絕世武勇,富有經驗的並州騎兵。
鞠義、高幹軍有胡騎、漢騎共數千,張燕亦有並州冀州騎兵數千,加上公孫範麾下幽州邊騎、烏桓騎兵,張燕、公孫範聯軍之騎兵不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在袁紹軍之上--這正是之前多次大戰,袁紹總兵力更多卻無可奈何的原因,機動性、情報獲取都不如張燕、公孫聯軍。
騎兵作戰,才不是諸多演義中兩將鬥戰數十回合。
馬速飛快,一分一合多半隻一刀一劍;馬匹顛簸,一箭射出差之毫厘,往往謬以千裏;陣中刀劍無數,兩騎相互碰撞一兩下就過了,絕對無法扭住不放。
快時,勝負隻在一瞬間,生死就是兩重天;緩時,追擊逃亡數千裏,深入大漠陷入沼澤,孤軍無援,馬走無路。蓋世霸王項羽,為水所困,難渡烏江、長江;龍城飛將如李廣,亦會失手就擒,迷失道路;絕世無雙霍去病,戰功滔天,喝了被汙染的水,英年早逝;蘇建高居衛尉、右將軍,一樣戰敗被俘虜;大將軍衛青,每戰多勝,卻不敢學霍去病之千裏奔襲,無後勤作戰。
故非武勇非凡者不能為騎兵統帥,非銳意進取者不能為騎兵統帥,非膽大敢死者不能為騎兵統帥。
呂布就是這樣一個有著非凡武勇、非凡膽氣之人,號稱飛將,譬如昔日李廣。呂布每次出營,都親自搏鬥,敵多則且鬥且走,敵等則率先衝突,敵少則在外彎弓壓陣。
呂布每次出征,皆斬獲頗多,張燕軍的斥候、公孫範軍的胡騎幾無三合之將。
袁紹此時還在與公孫瓚纏鬥,聽聞後大喜,派使者將冀州騎兵兩千交給呂布統帥,以協助鞠義、高幹、張郃攻打張燕、公孫範。
張燕軍無人可敵呂布、張遼等人,士氣就低落,反之冀州騎兵士氣高漲,個個像打雞血,不論膽量還是戰鬥技能,蹭蹭往上爆發。
之前,公孫範一直采用劉備的戰術--騎兵大範圍機動、包抄、穿插、切割,攻擊袁紹軍側翼後背、襲擊其糧道,或形成局部兵力優勢展開圍攻。這種避重就輕的作戰方式,曾經讓袁紹十分痛苦。
<a href="http://m.1200ksw.net" id="wzsy">1200ksw.net</a>
呂布之勇猛,徹底扭轉了鞠義軍的劣勢,這不僅是小規模戰鬥中的戰術作用。其麾下張遼、成廉、魏越、侯成等健將,每一個都是久在邊塞,善與胡騎追逐搏鬥的騎將,呂布麾下數百並州騎兵,每一個都相當於冀州騎兵什長以上水準。
呂布又換了一種方式,與張遼等人輪流帥領不同的冀州騎兵屯出征,在戰鬥中鍛煉騎兵突擊、包抄、騎射、追擊、隊列等多重技能,在他驚天武藝和過人勇氣影響下,在並州精銳狼騎言傳身教下,冀州騎兵們很快發現,原本厲害的張燕騎兵變得不再強大。
張燕亦善於騎射,馬術高超,又驍勇善戰,黑山軍、黃巾軍都稱“飛燕”“燕帥”。可這“飛燕”遇到“飛將”,立即顯現高下之分。張燕、公孫範帥精騎兵出戰了一兩次後,就不敢在帥少數騎兵出征。
換成大規模騎兵指揮上,張燕、公孫範也占不了優勢,兩人麾下騎兵各數千,看起來都有不少經驗。可實際上,張燕在邊軍服役時,隻是下級軍官,實踐經驗不少,理論知識匱乏;公孫範並不像公孫越那樣經常跟隨公孫瓚出征,在公孫瓚麾下,他不少時候負責後勤、軍隊組織訓練,而大規模騎兵作戰都是公孫瓚親自指揮,公孫範最多做側翼,經驗即使比張燕稍多,也多得也有限。
呂布不一樣,臧旻、劉備等北伐鮮卑之役,是竇憲之後最大規模的騎兵戰役,呂布當時已經聞名軍中,並在丁原麾下當過司馬、主薄等中級軍官,逐漸成長為丁原的副將,經常替代丁原指揮部隊。之後諸侯討董,呂布作為騎都尉、中郎將也多次指揮上規模騎步兵,既見過大規模騎兵戰役、騎步戰役,也作為將領親身經曆過、指揮過,勝仗、敗仗都經曆不少,對騎兵作戰、騎步配合的理解完全與公孫範、張燕不在一個層麵。
張燕對公孫範歎息:“要是白馬將軍在此,何懼呂布!”
公孫範:“兄長如今與鞠義、張郃等對峙於河間國,鞠義軍幾乎倍於兄長軍,不論如何也走不開。”
張燕:“難道真要第二次放棄常山郡?”
常山郡長史趙浮:“要是劉青州在此,我等必不用憂愁。就是我從弟子龍在此,即使遜於呂布,亦有一戰之勇!”
公孫範、張燕都有些羞愧,兩人自然可以帥兵一撤了之,但是常山郡支持己方、反對袁紹的趙浮、蘇雙等人如何是好?
。。。
公孫範、張燕殷切希望的公孫瓚亦有苦說不出
之前,跟張楊、袁術、張燕等約好一起攻擊袁紹的魏郡,扶持長安任命的新任兗州刺史金尚。
臨到頭來張楊和於夫羅變卦,與袁紹和解,把公孫瓚、袁術出賣了!
公孫瓚孤軍深入數百裏,落入圈套,被袁紹、袁譚、顏良、文醜等圍攻,袁譚新受降的二萬青州兵,與公孫瓚有東光之戰的仇恨,個個衝殺起來不要命。
公孫瓚大敗而逃,步兵損失一半,退回河間國樂成,袁紹派遣崔巨業追蹤而來,圍困樂成。
袁術日子也不好過
先是北上圍攻張邈亦不能下,而後張邈與袁術悄悄通書信,聲稱要投降,袁術真信了,放緩了進攻。曹操立即率領才投降的黃巾前來救援,坐失良機的袁術氣的捶胸頓足,可惜一時間難越黃河,更別提北上魏郡。
袁紹見兗州之圍已解,從容擊退來救援公孫瓚的甄儼、牽招軍,然後帥部分精銳到達常山國,援助此處的鞠義,與張燕、公孫範作戰。
這一戰都是半個月,呂布像前文所說立下無數功勞。
鞠義擔心自己的地位被呂布取代,私下對袁紹說:“呂布平日趾高氣昂,總是說我等的官職是假,他官職是皇帝任命,這是不能容忍之事!”
黑山軍部下有不少並州人,呂布、張遼、高順、侯成等人在並州都是響當當的人物,讓黑山軍中的一些並州人為之動搖,分化。
更有決定性的是呂布的絕世武勇,富有經驗的並州騎兵。
鞠義、高幹軍有胡騎、漢騎共數千,張燕亦有並州冀州騎兵數千,加上公孫範麾下幽州邊騎、烏桓騎兵,張燕、公孫範聯軍之騎兵不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在袁紹軍之上--這正是之前多次大戰,袁紹總兵力更多卻無可奈何的原因,機動性、情報獲取都不如張燕、公孫聯軍。
騎兵作戰,才不是諸多演義中兩將鬥戰數十回合。
馬速飛快,一分一合多半隻一刀一劍;馬匹顛簸,一箭射出差之毫厘,往往謬以千裏;陣中刀劍無數,兩騎相互碰撞一兩下就過了,絕對無法扭住不放。
快時,勝負隻在一瞬間,生死就是兩重天;緩時,追擊逃亡數千裏,深入大漠陷入沼澤,孤軍無援,馬走無路。蓋世霸王項羽,為水所困,難渡烏江、長江;龍城飛將如李廣,亦會失手就擒,迷失道路;絕世無雙霍去病,戰功滔天,喝了被汙染的水,英年早逝;蘇建高居衛尉、右將軍,一樣戰敗被俘虜;大將軍衛青,每戰多勝,卻不敢學霍去病之千裏奔襲,無後勤作戰。
故非武勇非凡者不能為騎兵統帥,非銳意進取者不能為騎兵統帥,非膽大敢死者不能為騎兵統帥。
呂布就是這樣一個有著非凡武勇、非凡膽氣之人,號稱飛將,譬如昔日李廣。呂布每次出營,都親自搏鬥,敵多則且鬥且走,敵等則率先衝突,敵少則在外彎弓壓陣。
呂布每次出征,皆斬獲頗多,張燕軍的斥候、公孫範軍的胡騎幾無三合之將。
袁紹此時還在與公孫瓚纏鬥,聽聞後大喜,派使者將冀州騎兵兩千交給呂布統帥,以協助鞠義、高幹、張郃攻打張燕、公孫範。
張燕軍無人可敵呂布、張遼等人,士氣就低落,反之冀州騎兵士氣高漲,個個像打雞血,不論膽量還是戰鬥技能,蹭蹭往上爆發。
之前,公孫範一直采用劉備的戰術--騎兵大範圍機動、包抄、穿插、切割,攻擊袁紹軍側翼後背、襲擊其糧道,或形成局部兵力優勢展開圍攻。這種避重就輕的作戰方式,曾經讓袁紹十分痛苦。
<a href="http://m.1200ksw.net" id="wzsy">1200ksw.net</a>
呂布之勇猛,徹底扭轉了鞠義軍的劣勢,這不僅是小規模戰鬥中的戰術作用。其麾下張遼、成廉、魏越、侯成等健將,每一個都是久在邊塞,善與胡騎追逐搏鬥的騎將,呂布麾下數百並州騎兵,每一個都相當於冀州騎兵什長以上水準。
呂布又換了一種方式,與張遼等人輪流帥領不同的冀州騎兵屯出征,在戰鬥中鍛煉騎兵突擊、包抄、騎射、追擊、隊列等多重技能,在他驚天武藝和過人勇氣影響下,在並州精銳狼騎言傳身教下,冀州騎兵們很快發現,原本厲害的張燕騎兵變得不再強大。
張燕亦善於騎射,馬術高超,又驍勇善戰,黑山軍、黃巾軍都稱“飛燕”“燕帥”。可這“飛燕”遇到“飛將”,立即顯現高下之分。張燕、公孫範帥精騎兵出戰了一兩次後,就不敢在帥少數騎兵出征。
換成大規模騎兵指揮上,張燕、公孫範也占不了優勢,兩人麾下騎兵各數千,看起來都有不少經驗。可實際上,張燕在邊軍服役時,隻是下級軍官,實踐經驗不少,理論知識匱乏;公孫範並不像公孫越那樣經常跟隨公孫瓚出征,在公孫瓚麾下,他不少時候負責後勤、軍隊組織訓練,而大規模騎兵作戰都是公孫瓚親自指揮,公孫範最多做側翼,經驗即使比張燕稍多,也多得也有限。
呂布不一樣,臧旻、劉備等北伐鮮卑之役,是竇憲之後最大規模的騎兵戰役,呂布當時已經聞名軍中,並在丁原麾下當過司馬、主薄等中級軍官,逐漸成長為丁原的副將,經常替代丁原指揮部隊。之後諸侯討董,呂布作為騎都尉、中郎將也多次指揮上規模騎步兵,既見過大規模騎兵戰役、騎步戰役,也作為將領親身經曆過、指揮過,勝仗、敗仗都經曆不少,對騎兵作戰、騎步配合的理解完全與公孫範、張燕不在一個層麵。
張燕對公孫範歎息:“要是白馬將軍在此,何懼呂布!”
公孫範:“兄長如今與鞠義、張郃等對峙於河間國,鞠義軍幾乎倍於兄長軍,不論如何也走不開。”
張燕:“難道真要第二次放棄常山郡?”
常山郡長史趙浮:“要是劉青州在此,我等必不用憂愁。就是我從弟子龍在此,即使遜於呂布,亦有一戰之勇!”
公孫範、張燕都有些羞愧,兩人自然可以帥兵一撤了之,但是常山郡支持己方、反對袁紹的趙浮、蘇雙等人如何是好?
。。。
公孫範、張燕殷切希望的公孫瓚亦有苦說不出
之前,跟張楊、袁術、張燕等約好一起攻擊袁紹的魏郡,扶持長安任命的新任兗州刺史金尚。
臨到頭來張楊和於夫羅變卦,與袁紹和解,把公孫瓚、袁術出賣了!
公孫瓚孤軍深入數百裏,落入圈套,被袁紹、袁譚、顏良、文醜等圍攻,袁譚新受降的二萬青州兵,與公孫瓚有東光之戰的仇恨,個個衝殺起來不要命。
公孫瓚大敗而逃,步兵損失一半,退回河間國樂成,袁紹派遣崔巨業追蹤而來,圍困樂成。
袁術日子也不好過
先是北上圍攻張邈亦不能下,而後張邈與袁術悄悄通書信,聲稱要投降,袁術真信了,放緩了進攻。曹操立即率領才投降的黃巾前來救援,坐失良機的袁術氣的捶胸頓足,可惜一時間難越黃河,更別提北上魏郡。
袁紹見兗州之圍已解,從容擊退來救援公孫瓚的甄儼、牽招軍,然後帥部分精銳到達常山國,援助此處的鞠義,與張燕、公孫範作戰。
這一戰都是半個月,呂布像前文所說立下無數功勞。
鞠義擔心自己的地位被呂布取代,私下對袁紹說:“呂布平日趾高氣昂,總是說我等的官職是假,他官職是皇帝任命,這是不能容忍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