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親上加親
最近胡秀才笑得快合不攏嘴了,因為他的娘子又懷孕了。
第一胎老郎中把完脈,含含糊糊的什麽也沒有說,結果生了個女兒。這次把完脈,卻明確告訴他是男孩,他胡海後繼有人了!
自從李麥香生了第一個小孩以後,家裏也恢複了正常的秩序,妯娌之間反倒沒有以前的那種隔閡。大嫂也拿出了做大嫂的樣子,在李麥香懷上第二胎的時候,經常幫她做些家裏的體力活。
人和人的關係有時候真的很奇怪,如果一直被人穩穩被壓住一頭,就會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反而能逆來受順,息了爭勝之心。一旦有了翻身的機會,就好像換了個人一樣,怎能做出一些出人意料之外的事情。
就如二個工作上配合默契,私下裏關係很好的同事,一旦有了一個提拔的機會,立馬就成了對頭,互相拆台了。
一旦提拔塵埃落定,有的能有重歸於好,正常的競爭倒也無傷大雅。也有的因此變成了一生的仇人,甚至毀掉了其中一個,這就令人振腕歎息了。
李麥香妯娌重歸於好,公公婆婆是最高興的,對小兒子夫妻的偏愛反而要少了一些,“手心手背都是肉”,他們基本上把一碗水端平了。
在全家人的嗬護中,小正英也快三歲了,她看起來就和一個小大人一樣,根本就不像隻有三歲的小孩,經常能幫母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小正英依然不笑,但並不影響她的美麗與可愛。也許是上一世的怨念太深,在潛意思裏對她的影響,也許是她的劫難和磨練還沒有完結,這是她對未來的恐懼。
李麥香又順利產下一個大胖小子,這可樂壞了胡海,他屁顛屁顛地跑到嶽父家報喜。
胡海嶽父李秀才這次也非常高興,主動要求參加這次的酒宴,還獻策讓胡海這次辦“十朝”,讓遠一點的親戚朋友也來參加,辦的熱熱鬧鬧的。
俗話說得好:“賺錢的三朝,賠錢的生日。”
胡海自然巴不得兒子的酒宴辦熱鬧一點,來的人越多自己得的禮物就越多。
雖然胡海沒有重男輕女的意思,不代表別人也沒有。這次兒子的“十朝”辦的場麵之大,就是在胡家灣也是少有的。較之女兒的“三朝”酒宴,熱鬧數倍不止!
胡秀才的嶽丈高坐“東角”,意氣風發,高談闊論,彰顯出他的博學多才,引得滿桌子人一陣陣奉承的話語。
與此相反,上次胡海女兒“三朝”時出盡風頭的李孟喜,這次卻是一幅低眉順眼的樣子,一直不開口說話,斯斯文文的吃飯,偶爾也會抿一小口酒。
胡秀才嶽父與大舅哥,是典型的“父子如仇人”,也許是李秀才對兒子的期望太高了,也許是他的教育方法兒子不能接受,反正他們父子二個就是互相看著不順眼。
李孟喜不止一次給妹夫訴苦:
“我就想不通,隔壁阿二大字不識一個,重活從來不做,平日裏都是遊手好閑,和父母說話也是甕聲甕氣的。但他父親不但不罵,還把好吃好喝的留給兒子吃。自己雖然十多年沒考上童生,但怎麽也算讀書人,平日裏都是知書達理,把家裏的事情也打理的井井有條,自己的父親怎麽就橫挑鼻子豎挑眼?不給自己個好臉色!”
在胡秀才看來,現在嶽父和大舅哥的心情最近有點倒過來了,以前是嶽父對大舅哥恨鐵不成鋼,經常橫加指責。
也許是嶽父對大舅哥已經失望到了極點,也許是年齡大了一切都看開了,現在反而能和兒子和顏悅色的說話了。
倒是大舅哥參加童子試次數越多,雖然學業沒有大的長進,但聽到的事情就越多,漸漸對自己的父親要求也高了起來。
今天有人傳:“那個和他一起考了十多年童生的小子,因為父親當官了,這次不但過了童子試,還被點為秀才!”
明天又有人傳:“那個當朝禮部尚書的兒子,大字不識幾個,忽然連過三關中舉了!”
相比較而言,那個被點為秀才的書生,是李孟喜的熟識,他可不認為人家比自己強,而是歸結於人家父親比自己父親強。
他氣得直咬牙:“自己怎麽就攤上一個這麽一個沒有出息的父親?如果他能中了進士做官,自己不就可以成為秀才了!”
大舅哥心底裏對嶽父的無能很是怨恨,在家裏經常毫無顧忌地和父親對吵,很讓胡海有點擔心。
好在李秀才家畢竟是書香門第,這場酒宴下來,他們父子看起來也是父慈子孝,沒有發生在家裏的那種父子對吵的情景。
想起嶽父和大舅哥那些事,胡秀才也唯有苦笑,嶽父家的那個隔壁阿二,胡海也是知道的,那純粹就是一傻子。
李孟喜看著挺聰明的一個人,怎麽就非要拿自己父親和當朝尚書相比?而又拿自己和一個傻子比!也真是奇葩!
胡秀才想起自己的兒女,胸中充滿了柔情,對自己父親的理解更深了一層。
自己的大舅哥也是有兒女的人了,怎麽就不能將心比心?理解自己父親嚴格要求自己的一片苦心!
“十朝”的酒宴隻有一頓,結束以後,大部分人都是告辭返家。
也有離家較遠,難得回來一趟的親戚,就會在家裏暫住一、二天。
胡家的女兒長得漂亮,在這一帶是出了名的。胡海有一個叫胡梅的遠房堂姐,因為人長得漂亮,嫁入了湘州府的大家族夏家,是家族一個很有身份的人,每次回家老族長都要親自見見。
這次回家走親戚,帶來了一個比胡海女兒大一歲多的兒子,剛好趕上了胡海兒子辦“十朝”,少不得送一份重禮湊湊熱鬧。
胡梅看著這個千嬌百媚的侄女,難得的是非常聰明懂事,玩耍之時都是讓著表哥,讓她非常喜愛。
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胡梅動了聯姻之念。
在這個蔽塞的小地方,同姓之間,也就是堂兄弟姐妹之間,是絕對不允許通婚的。但並不禁止姑舅兩姨表兄弟姐妹之間的婚配,在這裏被冠以“親上加親!”
這裏的娃娃親也是比較常見的,但凡是有身份的人家,都會給兒女提前定下一個娃娃親,大多是知根知底的,而且是門當戶對的人家。
最近胡秀才笑得快合不攏嘴了,因為他的娘子又懷孕了。
第一胎老郎中把完脈,含含糊糊的什麽也沒有說,結果生了個女兒。這次把完脈,卻明確告訴他是男孩,他胡海後繼有人了!
自從李麥香生了第一個小孩以後,家裏也恢複了正常的秩序,妯娌之間反倒沒有以前的那種隔閡。大嫂也拿出了做大嫂的樣子,在李麥香懷上第二胎的時候,經常幫她做些家裏的體力活。
人和人的關係有時候真的很奇怪,如果一直被人穩穩被壓住一頭,就會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反而能逆來受順,息了爭勝之心。一旦有了翻身的機會,就好像換了個人一樣,怎能做出一些出人意料之外的事情。
就如二個工作上配合默契,私下裏關係很好的同事,一旦有了一個提拔的機會,立馬就成了對頭,互相拆台了。
一旦提拔塵埃落定,有的能有重歸於好,正常的競爭倒也無傷大雅。也有的因此變成了一生的仇人,甚至毀掉了其中一個,這就令人振腕歎息了。
李麥香妯娌重歸於好,公公婆婆是最高興的,對小兒子夫妻的偏愛反而要少了一些,“手心手背都是肉”,他們基本上把一碗水端平了。
在全家人的嗬護中,小正英也快三歲了,她看起來就和一個小大人一樣,根本就不像隻有三歲的小孩,經常能幫母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小正英依然不笑,但並不影響她的美麗與可愛。也許是上一世的怨念太深,在潛意思裏對她的影響,也許是她的劫難和磨練還沒有完結,這是她對未來的恐懼。
李麥香又順利產下一個大胖小子,這可樂壞了胡海,他屁顛屁顛地跑到嶽父家報喜。
胡海嶽父李秀才這次也非常高興,主動要求參加這次的酒宴,還獻策讓胡海這次辦“十朝”,讓遠一點的親戚朋友也來參加,辦的熱熱鬧鬧的。
俗話說得好:“賺錢的三朝,賠錢的生日。”
胡海自然巴不得兒子的酒宴辦熱鬧一點,來的人越多自己得的禮物就越多。
雖然胡海沒有重男輕女的意思,不代表別人也沒有。這次兒子的“十朝”辦的場麵之大,就是在胡家灣也是少有的。較之女兒的“三朝”酒宴,熱鬧數倍不止!
胡秀才的嶽丈高坐“東角”,意氣風發,高談闊論,彰顯出他的博學多才,引得滿桌子人一陣陣奉承的話語。
與此相反,上次胡海女兒“三朝”時出盡風頭的李孟喜,這次卻是一幅低眉順眼的樣子,一直不開口說話,斯斯文文的吃飯,偶爾也會抿一小口酒。
胡秀才嶽父與大舅哥,是典型的“父子如仇人”,也許是李秀才對兒子的期望太高了,也許是他的教育方法兒子不能接受,反正他們父子二個就是互相看著不順眼。
李孟喜不止一次給妹夫訴苦:
“我就想不通,隔壁阿二大字不識一個,重活從來不做,平日裏都是遊手好閑,和父母說話也是甕聲甕氣的。但他父親不但不罵,還把好吃好喝的留給兒子吃。自己雖然十多年沒考上童生,但怎麽也算讀書人,平日裏都是知書達理,把家裏的事情也打理的井井有條,自己的父親怎麽就橫挑鼻子豎挑眼?不給自己個好臉色!”
在胡秀才看來,現在嶽父和大舅哥的心情最近有點倒過來了,以前是嶽父對大舅哥恨鐵不成鋼,經常橫加指責。
也許是嶽父對大舅哥已經失望到了極點,也許是年齡大了一切都看開了,現在反而能和兒子和顏悅色的說話了。
倒是大舅哥參加童子試次數越多,雖然學業沒有大的長進,但聽到的事情就越多,漸漸對自己的父親要求也高了起來。
今天有人傳:“那個和他一起考了十多年童生的小子,因為父親當官了,這次不但過了童子試,還被點為秀才!”
明天又有人傳:“那個當朝禮部尚書的兒子,大字不識幾個,忽然連過三關中舉了!”
相比較而言,那個被點為秀才的書生,是李孟喜的熟識,他可不認為人家比自己強,而是歸結於人家父親比自己父親強。
他氣得直咬牙:“自己怎麽就攤上一個這麽一個沒有出息的父親?如果他能中了進士做官,自己不就可以成為秀才了!”
大舅哥心底裏對嶽父的無能很是怨恨,在家裏經常毫無顧忌地和父親對吵,很讓胡海有點擔心。
好在李秀才家畢竟是書香門第,這場酒宴下來,他們父子看起來也是父慈子孝,沒有發生在家裏的那種父子對吵的情景。
想起嶽父和大舅哥那些事,胡秀才也唯有苦笑,嶽父家的那個隔壁阿二,胡海也是知道的,那純粹就是一傻子。
李孟喜看著挺聰明的一個人,怎麽就非要拿自己父親和當朝尚書相比?而又拿自己和一個傻子比!也真是奇葩!
胡秀才想起自己的兒女,胸中充滿了柔情,對自己父親的理解更深了一層。
自己的大舅哥也是有兒女的人了,怎麽就不能將心比心?理解自己父親嚴格要求自己的一片苦心!
“十朝”的酒宴隻有一頓,結束以後,大部分人都是告辭返家。
也有離家較遠,難得回來一趟的親戚,就會在家裏暫住一、二天。
胡家的女兒長得漂亮,在這一帶是出了名的。胡海有一個叫胡梅的遠房堂姐,因為人長得漂亮,嫁入了湘州府的大家族夏家,是家族一個很有身份的人,每次回家老族長都要親自見見。
這次回家走親戚,帶來了一個比胡海女兒大一歲多的兒子,剛好趕上了胡海兒子辦“十朝”,少不得送一份重禮湊湊熱鬧。
胡梅看著這個千嬌百媚的侄女,難得的是非常聰明懂事,玩耍之時都是讓著表哥,讓她非常喜愛。
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胡梅動了聯姻之念。
在這個蔽塞的小地方,同姓之間,也就是堂兄弟姐妹之間,是絕對不允許通婚的。但並不禁止姑舅兩姨表兄弟姐妹之間的婚配,在這裏被冠以“親上加親!”
這裏的娃娃親也是比較常見的,但凡是有身份的人家,都會給兒女提前定下一個娃娃親,大多是知根知底的,而且是門當戶對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