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八章入鄉隨俗


    就算孫家隻出一個舉人,考不中進士,以夏家在朝廷的人脈,給自己的門生故吏授個實缺官職,還是沒有多大難度的,孫家子弟有了官身以後,就算是進入了官宦之家的圈子。


    孫樂山心中正在計劃,想起自己的兒子孫玉敏,雖然已經考取得了秀才,但已經年近四十,還是沒有一點中舉的希望。


    他的這個年紀,可以說是潛力已盡,要想讓夏家的名師收下他做門生,顯然是一廂情願了!


    別說孫夏兩家的交往才剛剛開始,就算已經是通家之好,那些名師也不會隨便收下一個沒有潛力的門生!


    孫樂山可不是那種隻知道滿腦子胡思亂想的人,他深知,和夏家這樣的古老家族,想要結為通家之好,是沒有那麽容易的!


    他現在除了與夏凱搭上了關係,夏家其餘有分量的人,一點交情都沒有!就算自己再多給夏凱一些好處,也未必能夠搭上夏家這條線,現在還不是盲目樂觀的時候!


    孫樂山思前想後,覺得家族必須賭一把,把寶押到夏凱的身上!


    如果夏凱沒有什麽大的出息,自己也就浪費一些錢財和精力,也沒有什麽損失。


    一旦夏凱中舉,孫家就賺大了,如果夏凱能得到夏家的重點培養,那孫夏兩家的通家之好,就板上釘釘了!


    如果夏凱能夠考中進士,那對孫家的好處就太大了!孫樂山真相現在就把孫家的可造之材,直接送到他的門下。


    但轉念一想,現在夏凱正是考舉人的關鍵時刻,自己送一個弟子給他,還真說不出口來,此事隻能作罷!


    但孫樂山也不能無所作為,坐等夏凱中舉,顯然是不行的!那時候他再去給夏凱套近乎,就沒有什麽效果了,一定要提前謀劃,想辦法拉近和夏凱的關係!


    孫樂山在肚子裏打腹稿:“像夏凱這種大家族出來的子弟,肯定是不差錢的,想用金錢和小恩小惠,肯定是不能深交!隻能用真誠和尊敬,才能贏得他的友誼!要安排堂弟孫樂慶經常去夏凱那裏噓寒問暖,解除他生活上的不便,但也沒有別的辦法了,如果專門派人去刻意巴結,反而會讓夏凱反感!”


    想到這裏,突然,孫樂山想起自己的兒子孫玉敏,他的才學也算是不凡,雖然三次都沒有能夠中舉,但在這華原城內,也是薄有才名。


    他經常和那幫大家族弟子舉辦各種文會,吟詩作對,猜拳行令,玩得不亦樂乎!


    孫樂山尋思,不如先讓孫玉敏出馬,在參加文會時,經常邀請夏凱參加,他來不來先混熟了再說!


    如果夏凱能夠參加文會,就不遺餘力地替夏凱造勢,如果夏凱能夠多參加一些文會,那雙方的關係就會拉得更近。


    如果夏凱能夠在華原城名聲鶴起,那夏家也是要領情的,因為秀才的聲譽,對能否被錄取為舉人,有很大的加分。


    ……


    夏凱辦妥隱居地點的事情以後,一路馬不停蹄,摸黑回到了孫家村,在何元英休息的地方匯合以後,就把自己這次的所辦之事,全部說了出來。


    何元英一見夏凱辦事如此幹淨利落,自然少不得褒獎幾句,樂得夏凱“嘿、嘿”直笑。


    何元英所選建房之地,是一個靈氣和風水俱佳的好地方,離河邊又近,是一個理想的建房之所!


    但因為山坡底下是岩石層,上麵隻有幾尺深的泥土,如果要把地基打平,難度非常之大,凡人基本上辦不到!這也是孫家村沒有一個人敢在南山建房的原因。


    何元英與夏凱,趁著黑夜,施展仙家手段,無聲無息的把這個山坡底下高出來的石頭全部隔土震碎,打出了一個兩進的地基,可以建造一個數十間房的兩進院子。


    雖然以何元英與夏凱建的手段,親自動手建造,適當用上一些靈材,也就幾個時辰的事情。


    但他們兩個是曆練來了,可不能驚世駭俗,暴露出自己的身份,自然不可以自己動手建造,隻能是入鄉隨俗,請孫家村的村民,按當地的風格建造。


    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孫家村雖小,但建築人才並不缺乏,木匠、泥瓦匠等,應有盡有,倒也不必到外麵另外去請師傅。


    夏凱與何元英商量以後,覺得她暫時不宜露麵,就讓她拿上自己的信物,先到泥陽縣去一趟,等房子竣工以後,帶一些家具和下人過來,也顯得更為合理一些。


    何元英連夜走了,夏凱從修仙界出來以後,還沒有和夏家聯絡,她前往夏家,是先去知會一聲,省得到時候鬧出烏龍來!


    ……


    第二天,天色大亮以後,夏凱才露麵找到孫樂慶家裏,拿出合約和地契給他查驗,提出了要建造房子的事情。


    孫樂慶似乎已經接到了孫家的通知,表現得異於常人的熱情,並主動和夏凱一起查看建房的地點。


    孫村長主動當起了工頭,把全村的人都叫過來,先給夏凱打地基。


    夏凱一見孫村長自告奮勇,就把建房的平麵圖也交給了他,讓他全權主持。


    孫樂慶也不客氣,讓他老婆另外叫了幾個家庭主婦,在他家支起大鍋開始做飯,招待這些做工的村民。


    夏凱也不能讓孫村長替自己出錢,就帶了二個人,出去把大米和魚肉買回來了,至於小菜,孫樂慶的娘子薑氏不讓賣,說各家菜園子裏有很多。


    第二天,當夏凱要給大家算工錢和菜錢的時候,大家都用奇怪的眼神看著他,孫樂慶馬上出來打圓場,勸他入鄉隨俗!


    原來,在這些偏僻之地,如果勢單力孤,很多事情是沒有辦法單獨做的,比如說這建造房子,就需要大家團建合作。


    因而形成了一個俗規,誰家要有比較大的事情需要幫忙,那麽附近的親朋好友、鄰居都會主動上門幫忙,並不會收取工錢,但主人家會做幾頓好飯菜,讓大家熱熱鬧鬧打打牙祭。


    這種互助互利的風尚,是一代代傳下來的,幫工們都不覺得有什麽不妥,絕對不會計較誰家的事情多,誰家的事情少。想和更多誌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關注“優讀文學”,聊人生,尋知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龍女飄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康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康庸並收藏龍女飄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