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了大家幾天,高斯便又研究起納粹的戰爭科技。
當然,納粹的戰爭科技固然先進,也總有科學的脈絡可尋,因此現有的科技成果,以他現在的知識水平,基本上看兩遍,就可以吸收得很徹底,所以真正需要研究的,其實是如何把納粹科技和艾澤拉斯工程學作結合,整合出一套脈絡清晰的應用體係。
廢寢忘食半個來月,高斯終於完成了對納粹科技的吸納。
這時候,他實際已經有資格自稱科學家了,而且是好幾個領域的科學家。
吸納完成,接下來就是整合,但整合不同世界不同體係的科技,顯然是一件沒有止境的大工程,他可不想汲汲於此,因此就分出了一分神性,專門來跟進此事。
抽身出來,高斯第一時間便到澤莫男爵那裏轉了一圈。
他了解了一下澤莫男爵的研究進展,並打探了一下九頭蛇的內部消息,然後從柏林那邊回來,就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另外一件事上。
這件事至關重要,因為高斯想找地方,打造一個大型基地。
他在艾澤拉斯的基地,明的有落日沙洲、水晶湖北岸莊園,暗的有暴風會所以及幾個副本次元,但在地球目前不管明或暗,可是連一個基地都沒有。
漢堡的安布雷拉,雖然有點意思,但還遠稱不上基地。
畢竟高斯有很多東西,例如坐騎、大型寵物和工程學設備,都不適合出現在安布雷拉,而且安布雷拉地下雖然有空間,但漢堡畢竟人員輻輳,也不適合研究魔法。
實際地球什麽都好,就有一點不好,政治秩序太過分明。
如果是在艾澤拉斯,高斯隻要在遠離主城的荒蕪地域,比如黑石山、燃燒平原、詛咒之地等地域,隨便找上一塊地方,就能隨自己心意打造大型基地甚至城市,根本不用擔心會有國家找上門,說自己侵占了對方主權,但地球顯然不是這樣。
地球上的主權觀念實在太過明晰,以至於哪怕在撒哈拉大沙漠的無人區占片地,隻要被人發現並受到關注,都必然會有相關國家來宣示主權。就算這個擁有主權的國家太弱,可以硬占其一塊地方,但終究在地球的觀念裏,這樣做極為不妥當。
不過,好在合適的地方雖然很難找,但還不至於完全找不到。
高斯聽尼爾斯之前提過,至少地球上南北兩極的主權,現在是沒有歸屬的。
這也讓他立刻聯想到,其實穿越之前,地球的南北極也沒有分割主權。
雖然南北兩極不適合一般人生存,但惡劣的環境對法師來說,當然算不得什麽。
北極離歐亞很多國家近,因此高斯第一時間,就把主意打到了南極。
他查了一下相關資料,發現現在確實是介入南極的好時機。
南極是七大洲之一,隻大陸麵積可就有一千兩百多萬平方公裏。
這塊大洲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環繞,雖然附近有幾個島嶼已經被幾個國家占據,而且這幾個國家,主要是英國,已經據此喊了幾十年要求分割南極主權,但以邊緣幾個島嶼就想分割一座大洲的主權,顯然他們貪婪的願望,沒有那麽容易達成。
高斯認為自己隻要在南極洲打造出秘密基地,然後再據此要求南極洲的主權,應該都比英國那幾個國家還要來得理直氣壯。而且他高斯是什麽人,說能橫行地球也不算吹,本來南極洲主權就未定,其他國家會因為沒到手的東西,來冒險與他為敵嗎?應該是不會。
再怎麽說,他並不是占了主權國家的地方,南極洲本來就是無主之地,當然占下之後可以耍橫,諒那幾個島嶼所屬的國家,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不服當然可以,那就掰個腕子試試。
稍加考慮,高斯就下了決心,他要定南極洲了!
當然,其實南極洲的主權,他也算不上很在意,畢竟主權那是國家權柄,他可沒有建立國家的打算。隻是主權的事,即算他不在意,也是要在這上麵,先占住一些道理的。如果別的國家要拿主權說事,那作為對應,他當然也要提出主權主張。
實際高斯真實的目的,隻是要在南極洲占據一些私人領地,隻要這個條件滿足,他私人領地之外的地方,哪怕和穿越之前一樣,都作為地球公共領地,也沒什麽不妥。
決心一下,他就搜集起有關南極的更多資料。
等把資料一匯總,高斯不免又發現,南極對自己來說,還真是一塊寶地。
物產方麵,南極洲蘊藏兩百多種礦物,而且無論煤、石油、天然氣、鈾,還是金、銅、鐵、鉬、石墨、金剛石等金屬、非金屬礦物,儲量都十分巨大,完全可以作為儲備原料,來為南極基地的工程和工業體係提供必要支撐。
環境方麵,南極洲雖然惡劣荒蕪,卻對他偏偏有很多好處。
南極洲的主要特征,一個是冰川多冰層厚,一個是風多風大,一個是有極晝極夜。
對高斯來說,極晝極夜不用理會,而其他兩種環境特征,則都有好處可利用。
南極大陸幾乎全被冰川覆蓋,冰川從中央延伸到海上,形成了巨大的冰障,周圍海上也漂浮許多冰山。大陸冰層平均厚兩千米,最厚接近五千米,如此厚的冰層既保證了淡水永遠不缺,也為打造巨大的冰層空間提供了方便。
高斯在南極打造基地,主體空間肯定是要建在地下,不過與此同時,除了地下的主體空間,他還準備打造一些雄偉建築,從地下一直向上貫通冰層,並在冰川之上佇立。
這些建築同時會在冰層下部,通過巨大的冰層空間彼此聯通,至於冰下空間的陸地地表,則作為耕種地、公園或休閑居所使用。可以想見,以上設想隻有冰川夠厚,才比較容易實現。
更何況,對冰川進行塑造,也比挖山掘石要方便得多。
至於風,雖然南極洲是世界上最冷和風暴最多、風力最大的陸地,普通人無法生存,但對三大英雄領主職業來說,卻是最適合風暴領主吸收能量的地方。
另外兩大領主職業,由於南極洲是冰川大陸,而且周圍都是海洋,水屬能量自然相對密集,實際也適合大洋領主提升實力;而且,東南極洲恰好還有兩座活火山,一個在幽靈島,一個在羅斯島,好好打造一下活火山,也一樣會適合火焰領主提升實力。
這樣一塊無主的寶地,難怪會讓高斯動心。
不過,他動心也主要是因為,確實介入南極比較方便。
實際上,南極洲截至目前,基本隻有極少數的探險者到過。最近的一次南極陸地探險,還是發生在十幾年前,雖然差不多同時期,還有幾個探險者曾駕駛飛機,飛越過南極洲一些區域,但那種越空而過的行為,當然算不上真正的南極探險。
高斯了解之後,立刻就有了主意。
他決定等自己打造好南極基地,就在兩三年之內,故意安排幾批探險者,或者在南極洲和自己基地的人相遇,或者幹脆演一出臨危救難的把戲,然後邀請探險者造訪一下基地。
這樣通過探險者之口,或者再加幾張照片,把南極洲有定居者的消息,逐漸披露給外界知道,勢必就能在爭奪南極主權時,讓自己的基地占據很大主動。
南極主權沒國家爭奪最好,有國家爭奪,這些探險者的所見所聞就都是證據。
難道一個如此龐大的冰下、地下世界,是幾十年能造就的嗎?
當然不可能!那必定是經曆數百上千年,一點一點打造出來的!
幾百年前就定居南極,那時南極還沒人到過,當然主權屬誰,不言自明。
有這樣一套說辭,隻要再弄些古風衣物,然後從南海那邊撈一兩船古代瓷器,把漢堡唐人街的華夏人弄過來,完全就可以扮成古時移居到南極的一支華夏遺部!
穿鑿附會容易,但以什麽名義好呢?
高斯腦筋稍微一轉,就給出了一個完美答案:昆侖遺部。
既然攀上了昆侖,當然他是有打算,顯露一點超自然的力量。
徹底把頭緒理清,高斯便帶著地球儀,直接傳送到了南極。
他先是花一天時間,大致勘察了一下南極各地的情況,然後就在西南極洲停留下來。
西南極洲埃爾斯沃思山脈的主峰文森峰,海拔五千多米,是整個南極大陸的至高點,高斯在南極勘察一天之後決定,要在文森峰上建一座城。也就是說,按他現在的想法,已經不是打造一座基地那麽簡單,而是要在南極洲打造龐大的基地群。
高斯看地圖沒覺得南極洲有多龐大,等真到了南極才突然感覺,在這樣一個比整個華夏陸地麵積還更為廣闊的大洲上,自己隻建一座基地,實在是太小家子氣了。
勘察過文森峰周圍的地勢,他心中便有了主意,開始在腦海打造建築模型。
打造建築模型,高斯也是取了巧的,雖然風格肯定是東方風格,但卻是以艾澤拉斯的暴風城為基本模版,來進行相應的刪減、放大、改造和雕琢。
三天之後,高斯終於建構出一個堪稱雄偉的建築模型。
這個模型的來源,已經不止暴風城一個,另外地下部分,還結合了黑石塔。
作為建築大師,若非建構模型之時,也要考慮建造過程,他實際還用不了三天。
有了建築模型,又理清了建造過程,這時高斯就把鏡像分身都召集到了身邊。
他把自己的設想和鏡像分身分享完,然後便直接把文森峰確定為了施工地點。
接下來,高斯便施展升騰法術,把自己轉換成了風暴領主的形態,而其他三個鏡像分身,也同樣施展升騰法術,各自轉換成了大洋領主的英雄形態。
準備停當,化身風暴領主的高斯,便當先在半空變幻形態,凝結出無數銳利的風刃,又把風刃攢聚成了一個急速螺旋的絞合風錐,然後不及眨眼,他便以這種絞合風錐的形態,迅猛無比撲向了下方的文森峰!
下一刻,伴隨著刺耳不絕的巨響尖嘯,文森峰上突然迸射出漫天碎石碎冰。
那些碎石碎冰,自然是高斯以絞合風刃,急速切割文森鋒的黑色火成岩以及冰層,而形成的碎冰碎石,隨風錐旋轉,並從風尾被甩射了出來。
高斯從文森鋒上鑽出了一個破口後,緊接著又再度變化形態,把風錐變幻成一條由風刃組成的急速旋切的風蛇,然後就按照腦海中一部分的模型結構,以無窮的魔力催動風蛇,循著模型上的建築內部空間,急速迂回並向下旋割起來。
風蛇一沒入岩層,自然便再不能將絞割下的碎石直接甩出隧洞,而這時鏡像分身轉換的大洋領主,就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三位大洋領主在文森峰周圍,挾裹了難以數計的冰雪,並直接把冰雪轉化成疾旋的水流,陸續湧入了高斯開辟好的隧洞。火成岩碎石落入水流,便隨著水流疾旋,不斷由隧洞深處從文森鋒上的破口被搬運出來。而大洋領主變幻的水流,卻似乎構成了一個搬運循環,隻向外吐出碎石,自身卻一點也不流失。
幾天之後,等高斯和三個鏡像分身從地下出來,這時在西南極洲的文森鋒周圍,從山脈深處搬運到地表的火成岩碎石,已經填平了好幾處大溝壑。
休息半天,高斯又和三個鏡像分身,分別轉換成了火焰領主和大洋領主形態。
四個英雄領主,就著文森鋒周圍幾個溝壑的地勢,一處處融化了冰層霜雪,繼而又利用水流挾裹了碎石,直接在石基上塑造出了一座座建築,然後伴隨著水流一點點退出,無窮無盡的寒冰能量又被提取出來,將那些還包含了一點點水份的建築,漸漸就凍成了堅冰。
五天之後,文森鋒從西南極洲,徹底消失了。
一座雄偉的山城替代文森鋒,巍然聳立在了高山之巔。
這時候,山城裸露在外的部分,已經披上了一層三尺厚的如玉堅冰。
高斯漫步城中,忽而心中一動,便把這座高山之巔的如玉山城,命名為了白玉京!
南極白玉京,十二樓五城。
這樣一算,看來還差了十二樓四城。
當然,納粹的戰爭科技固然先進,也總有科學的脈絡可尋,因此現有的科技成果,以他現在的知識水平,基本上看兩遍,就可以吸收得很徹底,所以真正需要研究的,其實是如何把納粹科技和艾澤拉斯工程學作結合,整合出一套脈絡清晰的應用體係。
廢寢忘食半個來月,高斯終於完成了對納粹科技的吸納。
這時候,他實際已經有資格自稱科學家了,而且是好幾個領域的科學家。
吸納完成,接下來就是整合,但整合不同世界不同體係的科技,顯然是一件沒有止境的大工程,他可不想汲汲於此,因此就分出了一分神性,專門來跟進此事。
抽身出來,高斯第一時間便到澤莫男爵那裏轉了一圈。
他了解了一下澤莫男爵的研究進展,並打探了一下九頭蛇的內部消息,然後從柏林那邊回來,就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另外一件事上。
這件事至關重要,因為高斯想找地方,打造一個大型基地。
他在艾澤拉斯的基地,明的有落日沙洲、水晶湖北岸莊園,暗的有暴風會所以及幾個副本次元,但在地球目前不管明或暗,可是連一個基地都沒有。
漢堡的安布雷拉,雖然有點意思,但還遠稱不上基地。
畢竟高斯有很多東西,例如坐騎、大型寵物和工程學設備,都不適合出現在安布雷拉,而且安布雷拉地下雖然有空間,但漢堡畢竟人員輻輳,也不適合研究魔法。
實際地球什麽都好,就有一點不好,政治秩序太過分明。
如果是在艾澤拉斯,高斯隻要在遠離主城的荒蕪地域,比如黑石山、燃燒平原、詛咒之地等地域,隨便找上一塊地方,就能隨自己心意打造大型基地甚至城市,根本不用擔心會有國家找上門,說自己侵占了對方主權,但地球顯然不是這樣。
地球上的主權觀念實在太過明晰,以至於哪怕在撒哈拉大沙漠的無人區占片地,隻要被人發現並受到關注,都必然會有相關國家來宣示主權。就算這個擁有主權的國家太弱,可以硬占其一塊地方,但終究在地球的觀念裏,這樣做極為不妥當。
不過,好在合適的地方雖然很難找,但還不至於完全找不到。
高斯聽尼爾斯之前提過,至少地球上南北兩極的主權,現在是沒有歸屬的。
這也讓他立刻聯想到,其實穿越之前,地球的南北極也沒有分割主權。
雖然南北兩極不適合一般人生存,但惡劣的環境對法師來說,當然算不得什麽。
北極離歐亞很多國家近,因此高斯第一時間,就把主意打到了南極。
他查了一下相關資料,發現現在確實是介入南極的好時機。
南極是七大洲之一,隻大陸麵積可就有一千兩百多萬平方公裏。
這塊大洲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環繞,雖然附近有幾個島嶼已經被幾個國家占據,而且這幾個國家,主要是英國,已經據此喊了幾十年要求分割南極主權,但以邊緣幾個島嶼就想分割一座大洲的主權,顯然他們貪婪的願望,沒有那麽容易達成。
高斯認為自己隻要在南極洲打造出秘密基地,然後再據此要求南極洲的主權,應該都比英國那幾個國家還要來得理直氣壯。而且他高斯是什麽人,說能橫行地球也不算吹,本來南極洲主權就未定,其他國家會因為沒到手的東西,來冒險與他為敵嗎?應該是不會。
再怎麽說,他並不是占了主權國家的地方,南極洲本來就是無主之地,當然占下之後可以耍橫,諒那幾個島嶼所屬的國家,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不服當然可以,那就掰個腕子試試。
稍加考慮,高斯就下了決心,他要定南極洲了!
當然,其實南極洲的主權,他也算不上很在意,畢竟主權那是國家權柄,他可沒有建立國家的打算。隻是主權的事,即算他不在意,也是要在這上麵,先占住一些道理的。如果別的國家要拿主權說事,那作為對應,他當然也要提出主權主張。
實際高斯真實的目的,隻是要在南極洲占據一些私人領地,隻要這個條件滿足,他私人領地之外的地方,哪怕和穿越之前一樣,都作為地球公共領地,也沒什麽不妥。
決心一下,他就搜集起有關南極的更多資料。
等把資料一匯總,高斯不免又發現,南極對自己來說,還真是一塊寶地。
物產方麵,南極洲蘊藏兩百多種礦物,而且無論煤、石油、天然氣、鈾,還是金、銅、鐵、鉬、石墨、金剛石等金屬、非金屬礦物,儲量都十分巨大,完全可以作為儲備原料,來為南極基地的工程和工業體係提供必要支撐。
環境方麵,南極洲雖然惡劣荒蕪,卻對他偏偏有很多好處。
南極洲的主要特征,一個是冰川多冰層厚,一個是風多風大,一個是有極晝極夜。
對高斯來說,極晝極夜不用理會,而其他兩種環境特征,則都有好處可利用。
南極大陸幾乎全被冰川覆蓋,冰川從中央延伸到海上,形成了巨大的冰障,周圍海上也漂浮許多冰山。大陸冰層平均厚兩千米,最厚接近五千米,如此厚的冰層既保證了淡水永遠不缺,也為打造巨大的冰層空間提供了方便。
高斯在南極打造基地,主體空間肯定是要建在地下,不過與此同時,除了地下的主體空間,他還準備打造一些雄偉建築,從地下一直向上貫通冰層,並在冰川之上佇立。
這些建築同時會在冰層下部,通過巨大的冰層空間彼此聯通,至於冰下空間的陸地地表,則作為耕種地、公園或休閑居所使用。可以想見,以上設想隻有冰川夠厚,才比較容易實現。
更何況,對冰川進行塑造,也比挖山掘石要方便得多。
至於風,雖然南極洲是世界上最冷和風暴最多、風力最大的陸地,普通人無法生存,但對三大英雄領主職業來說,卻是最適合風暴領主吸收能量的地方。
另外兩大領主職業,由於南極洲是冰川大陸,而且周圍都是海洋,水屬能量自然相對密集,實際也適合大洋領主提升實力;而且,東南極洲恰好還有兩座活火山,一個在幽靈島,一個在羅斯島,好好打造一下活火山,也一樣會適合火焰領主提升實力。
這樣一塊無主的寶地,難怪會讓高斯動心。
不過,他動心也主要是因為,確實介入南極比較方便。
實際上,南極洲截至目前,基本隻有極少數的探險者到過。最近的一次南極陸地探險,還是發生在十幾年前,雖然差不多同時期,還有幾個探險者曾駕駛飛機,飛越過南極洲一些區域,但那種越空而過的行為,當然算不上真正的南極探險。
高斯了解之後,立刻就有了主意。
他決定等自己打造好南極基地,就在兩三年之內,故意安排幾批探險者,或者在南極洲和自己基地的人相遇,或者幹脆演一出臨危救難的把戲,然後邀請探險者造訪一下基地。
這樣通過探險者之口,或者再加幾張照片,把南極洲有定居者的消息,逐漸披露給外界知道,勢必就能在爭奪南極主權時,讓自己的基地占據很大主動。
南極主權沒國家爭奪最好,有國家爭奪,這些探險者的所見所聞就都是證據。
難道一個如此龐大的冰下、地下世界,是幾十年能造就的嗎?
當然不可能!那必定是經曆數百上千年,一點一點打造出來的!
幾百年前就定居南極,那時南極還沒人到過,當然主權屬誰,不言自明。
有這樣一套說辭,隻要再弄些古風衣物,然後從南海那邊撈一兩船古代瓷器,把漢堡唐人街的華夏人弄過來,完全就可以扮成古時移居到南極的一支華夏遺部!
穿鑿附會容易,但以什麽名義好呢?
高斯腦筋稍微一轉,就給出了一個完美答案:昆侖遺部。
既然攀上了昆侖,當然他是有打算,顯露一點超自然的力量。
徹底把頭緒理清,高斯便帶著地球儀,直接傳送到了南極。
他先是花一天時間,大致勘察了一下南極各地的情況,然後就在西南極洲停留下來。
西南極洲埃爾斯沃思山脈的主峰文森峰,海拔五千多米,是整個南極大陸的至高點,高斯在南極勘察一天之後決定,要在文森峰上建一座城。也就是說,按他現在的想法,已經不是打造一座基地那麽簡單,而是要在南極洲打造龐大的基地群。
高斯看地圖沒覺得南極洲有多龐大,等真到了南極才突然感覺,在這樣一個比整個華夏陸地麵積還更為廣闊的大洲上,自己隻建一座基地,實在是太小家子氣了。
勘察過文森峰周圍的地勢,他心中便有了主意,開始在腦海打造建築模型。
打造建築模型,高斯也是取了巧的,雖然風格肯定是東方風格,但卻是以艾澤拉斯的暴風城為基本模版,來進行相應的刪減、放大、改造和雕琢。
三天之後,高斯終於建構出一個堪稱雄偉的建築模型。
這個模型的來源,已經不止暴風城一個,另外地下部分,還結合了黑石塔。
作為建築大師,若非建構模型之時,也要考慮建造過程,他實際還用不了三天。
有了建築模型,又理清了建造過程,這時高斯就把鏡像分身都召集到了身邊。
他把自己的設想和鏡像分身分享完,然後便直接把文森峰確定為了施工地點。
接下來,高斯便施展升騰法術,把自己轉換成了風暴領主的形態,而其他三個鏡像分身,也同樣施展升騰法術,各自轉換成了大洋領主的英雄形態。
準備停當,化身風暴領主的高斯,便當先在半空變幻形態,凝結出無數銳利的風刃,又把風刃攢聚成了一個急速螺旋的絞合風錐,然後不及眨眼,他便以這種絞合風錐的形態,迅猛無比撲向了下方的文森峰!
下一刻,伴隨著刺耳不絕的巨響尖嘯,文森峰上突然迸射出漫天碎石碎冰。
那些碎石碎冰,自然是高斯以絞合風刃,急速切割文森鋒的黑色火成岩以及冰層,而形成的碎冰碎石,隨風錐旋轉,並從風尾被甩射了出來。
高斯從文森鋒上鑽出了一個破口後,緊接著又再度變化形態,把風錐變幻成一條由風刃組成的急速旋切的風蛇,然後就按照腦海中一部分的模型結構,以無窮的魔力催動風蛇,循著模型上的建築內部空間,急速迂回並向下旋割起來。
風蛇一沒入岩層,自然便再不能將絞割下的碎石直接甩出隧洞,而這時鏡像分身轉換的大洋領主,就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三位大洋領主在文森峰周圍,挾裹了難以數計的冰雪,並直接把冰雪轉化成疾旋的水流,陸續湧入了高斯開辟好的隧洞。火成岩碎石落入水流,便隨著水流疾旋,不斷由隧洞深處從文森鋒上的破口被搬運出來。而大洋領主變幻的水流,卻似乎構成了一個搬運循環,隻向外吐出碎石,自身卻一點也不流失。
幾天之後,等高斯和三個鏡像分身從地下出來,這時在西南極洲的文森鋒周圍,從山脈深處搬運到地表的火成岩碎石,已經填平了好幾處大溝壑。
休息半天,高斯又和三個鏡像分身,分別轉換成了火焰領主和大洋領主形態。
四個英雄領主,就著文森鋒周圍幾個溝壑的地勢,一處處融化了冰層霜雪,繼而又利用水流挾裹了碎石,直接在石基上塑造出了一座座建築,然後伴隨著水流一點點退出,無窮無盡的寒冰能量又被提取出來,將那些還包含了一點點水份的建築,漸漸就凍成了堅冰。
五天之後,文森鋒從西南極洲,徹底消失了。
一座雄偉的山城替代文森鋒,巍然聳立在了高山之巔。
這時候,山城裸露在外的部分,已經披上了一層三尺厚的如玉堅冰。
高斯漫步城中,忽而心中一動,便把這座高山之巔的如玉山城,命名為了白玉京!
南極白玉京,十二樓五城。
這樣一算,看來還差了十二樓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