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燁的思維節律達到了現實中的四五倍,並不是說他化身修羅之後相比其他人穿戴同種修羅護甲就能快出四五倍,如果單以直線極限加速能力來計算的話他其實根本一點也沒快。
原因很簡單,無論人體、修羅護甲還是天人的義體,都有相對固定的極限功率存在。功率的定義即是每秒時間內所輸出的能量,假設現實中過去一秒泓燁心裏過去五秒,那麽在泓燁的世界裏每五秒內輸出的能量應該與修羅護甲的現實功率相等,不可能憑空增大。
所以從泓燁的視角來看,他每經曆五秒現實隻過去一秒,可與此同時他所穿戴的修羅護甲的功率也會相應地降低到現實中的五分之一,時間變慢了但力量也變小了,單就直線極限加速能力而言與調整思維節律之前並無二致。
可即使這樣,泓燁這項能力也是開掛般強大。因為限製修羅護甲機動能力的瓶頸並非隻有機體本身的物理極限,還包括了穿戴者的思維速度。一般來說,在簡單機動時短板是機體的物理極限,穿戴者想要更快但機體做不到;可是一旦進行快速變向等複雜機動,很多時候便是穿戴者本身思維反應不過來而拖了機體的後腿。
如果將單純的移動換成戰鬥便更好理解。即便是同等重量級的選手,沒經過係統訓練的外行遇到強大的格鬥家,也毫無勝算可言——因為哪怕出拳速度、拳重上雙方一致,可格鬥家一套連招下來外行也許就隻是滿臉懵逼,不知所措地看著,完全不了解應該如何應對。
格鬥家能夠做到這種程度是通過反複的預演練習,讓應對套路形成程序性的反射,臨戰時無需太多思考便能靠本能戰勝對手。而如果換泓燁上的話他哪怕同樣沒經過任何訓練,但超出常人四倍還多的思維速度能夠讓他從容地臨時生成對策,靈活多變,比經驗豐富的格鬥家更有勝算。
天人在戰場上爆發極限27倍的思維速度,便能所向披靡也是出於相同的原因。爆發後他們的機體並未得到任何加強,但頭腦卻比對手更快,能夠極限地發揮出機體的所有潛能並在相同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情報,預演更多的套路,這個更多,是多了整整26倍!
除此之外,思維變快還能壓榨出機體更多的潛能,這也是泓燁僅僅花費三分鍾時間便走完正常狀態下實際需要七分鍾路程的主要原因。雖然修羅護甲的極限功率固定,但並非總是以極限功率在運行,正常狀態下它總是處於輸出與回收能量的周期性循環之內。
它本身也是按照這種思路進行設計的,根據常人的使用習慣,經過周密計算冷卻周期確定了安全的額定功率,也就是穿戴者每次全力爆發時能夠使用的功率。而泓燁不經意間加速了這個周期,便提升了它的實際平均功率,使它實際運作在了一種超限的危險狀態之下,熱量來不及散失,累積起來直到報警迫降。
“我是說怎麽覺得這比翼鳥動作有些慢,不僅飛得慢就算收斂翅膀拋物線降落也比預期中慢得多,卻原來不是什麽未知的緩衝方式,而是我的腦子變快了。”
泓燁認真思索著,當他感到比翼鳥每次扇動翅膀都沒有最開始測試時快時,便提升了扇動翅膀的頻率,並且按照修羅護甲的陀螺儀通過交感模組傳遞過來的模擬平衡感相應調節著飛行姿態,即便這樣仍舊覺得比之前慢上不少。他本來也沒有什麽飛行經驗,以至於除了覺得落地時慢得有些不正常外竟一直沒發現其他不對勁的地方。
他放出了修羅護甲額頭的小型偵察機,對著自己開啟了錄像功能。然後拚盡自己的極限打出了一套第10086套廣播體操,期間他明顯察覺到了機體的力不從心之感,應該達到了修羅護甲的物理極限,然後泓燁再將偵察機捕捉到的畫麵放給自己看。
“好像速度不快啊?”泓燁有些納悶,不過他陡然驚覺:“不對,通過交感模組傳過來的畫麵還是我的大腦在處理,而且是高速攝影,實際相當於被慢放了,與我之前錄製時的思維節律一致,當然看不出區別。”
他嚐試放鬆心神,並將那段錄像按照正常時間流速主動向他的大腦推送,而且減小了幀率。再次觀看時他便觀察到特地打開的計時器以正常速度跳動,而畫麵中那隻鳥人卻如同抽風一般快得不像話——減小幀率到普通電影的每秒24幀之後,他的動作已經一片模糊。
泓燁有理由相信,若換成正常人肉眼來看,也同樣會是一片模糊,因為人的視覺中樞每處理一張圖像實際需要耗費大約150毫秒,換成幀率還不到11幀。他現在的速度,別人看都沒法看清,還怎麽跟他打?
“我用廣播體操就能捶爆一大票高手!”他產生了這樣的覺悟,而這並非錯覺。穿上相同的修羅護甲,其他人也能將直來直往的動作做到肉眼無法看清,可是泓燁還能隨時變招,短時間內能夠一定程度上從機體中壓榨出別人兩到三倍的實際輸出,那就無法輕易抵擋了。
讓修羅護甲歇了口氣,超級電容器的溫度降回了安全閾值,泓燁重新啟程。邊走還在邊想更加強大的修羅戰甲應該能夠做到什麽程度。
“相同功率下發熱更低應該是肯定的,不過完全不發熱卻也不可能。”泓燁到底不是科學白癡,甚至之前還有誌於成為科研人員,可見他對這方麵興趣極大,了解得也稍微多一些:“完全不發熱隻有超導材料能夠做到,但是它本身便需要維持低溫,散熱係統反而占用更大體積消耗更多電能。”
“常溫超導材料雖然存在,但它所具備的載流子庫珀對從理論上講便具有一個很低的極限密度,想滿足這具比翼鳥的功率需求恐怕需要水缸粗的線路才行,想想也不現實。”
“哎,也許這已經差不多是修羅護甲的極限了,修羅戰甲會不會根本不比我身上這套強上多少,之所以厲害是依靠各種武器的輔助?”
不過根據價位來說他的比翼鳥還算不上頂尖的民用修羅護甲,其上肯定還有提升餘地。那些許提升放在別人眼裏也許不多,隻有性能等於生命的戰場上才會被狂熱追求,可在能夠進行思維調律的泓燁手上所增加的優勢就比在別人手上大多了。
他有理由追求更快,更新,更強!
原因很簡單,無論人體、修羅護甲還是天人的義體,都有相對固定的極限功率存在。功率的定義即是每秒時間內所輸出的能量,假設現實中過去一秒泓燁心裏過去五秒,那麽在泓燁的世界裏每五秒內輸出的能量應該與修羅護甲的現實功率相等,不可能憑空增大。
所以從泓燁的視角來看,他每經曆五秒現實隻過去一秒,可與此同時他所穿戴的修羅護甲的功率也會相應地降低到現實中的五分之一,時間變慢了但力量也變小了,單就直線極限加速能力而言與調整思維節律之前並無二致。
可即使這樣,泓燁這項能力也是開掛般強大。因為限製修羅護甲機動能力的瓶頸並非隻有機體本身的物理極限,還包括了穿戴者的思維速度。一般來說,在簡單機動時短板是機體的物理極限,穿戴者想要更快但機體做不到;可是一旦進行快速變向等複雜機動,很多時候便是穿戴者本身思維反應不過來而拖了機體的後腿。
如果將單純的移動換成戰鬥便更好理解。即便是同等重量級的選手,沒經過係統訓練的外行遇到強大的格鬥家,也毫無勝算可言——因為哪怕出拳速度、拳重上雙方一致,可格鬥家一套連招下來外行也許就隻是滿臉懵逼,不知所措地看著,完全不了解應該如何應對。
格鬥家能夠做到這種程度是通過反複的預演練習,讓應對套路形成程序性的反射,臨戰時無需太多思考便能靠本能戰勝對手。而如果換泓燁上的話他哪怕同樣沒經過任何訓練,但超出常人四倍還多的思維速度能夠讓他從容地臨時生成對策,靈活多變,比經驗豐富的格鬥家更有勝算。
天人在戰場上爆發極限27倍的思維速度,便能所向披靡也是出於相同的原因。爆發後他們的機體並未得到任何加強,但頭腦卻比對手更快,能夠極限地發揮出機體的所有潛能並在相同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情報,預演更多的套路,這個更多,是多了整整26倍!
除此之外,思維變快還能壓榨出機體更多的潛能,這也是泓燁僅僅花費三分鍾時間便走完正常狀態下實際需要七分鍾路程的主要原因。雖然修羅護甲的極限功率固定,但並非總是以極限功率在運行,正常狀態下它總是處於輸出與回收能量的周期性循環之內。
它本身也是按照這種思路進行設計的,根據常人的使用習慣,經過周密計算冷卻周期確定了安全的額定功率,也就是穿戴者每次全力爆發時能夠使用的功率。而泓燁不經意間加速了這個周期,便提升了它的實際平均功率,使它實際運作在了一種超限的危險狀態之下,熱量來不及散失,累積起來直到報警迫降。
“我是說怎麽覺得這比翼鳥動作有些慢,不僅飛得慢就算收斂翅膀拋物線降落也比預期中慢得多,卻原來不是什麽未知的緩衝方式,而是我的腦子變快了。”
泓燁認真思索著,當他感到比翼鳥每次扇動翅膀都沒有最開始測試時快時,便提升了扇動翅膀的頻率,並且按照修羅護甲的陀螺儀通過交感模組傳遞過來的模擬平衡感相應調節著飛行姿態,即便這樣仍舊覺得比之前慢上不少。他本來也沒有什麽飛行經驗,以至於除了覺得落地時慢得有些不正常外竟一直沒發現其他不對勁的地方。
他放出了修羅護甲額頭的小型偵察機,對著自己開啟了錄像功能。然後拚盡自己的極限打出了一套第10086套廣播體操,期間他明顯察覺到了機體的力不從心之感,應該達到了修羅護甲的物理極限,然後泓燁再將偵察機捕捉到的畫麵放給自己看。
“好像速度不快啊?”泓燁有些納悶,不過他陡然驚覺:“不對,通過交感模組傳過來的畫麵還是我的大腦在處理,而且是高速攝影,實際相當於被慢放了,與我之前錄製時的思維節律一致,當然看不出區別。”
他嚐試放鬆心神,並將那段錄像按照正常時間流速主動向他的大腦推送,而且減小了幀率。再次觀看時他便觀察到特地打開的計時器以正常速度跳動,而畫麵中那隻鳥人卻如同抽風一般快得不像話——減小幀率到普通電影的每秒24幀之後,他的動作已經一片模糊。
泓燁有理由相信,若換成正常人肉眼來看,也同樣會是一片模糊,因為人的視覺中樞每處理一張圖像實際需要耗費大約150毫秒,換成幀率還不到11幀。他現在的速度,別人看都沒法看清,還怎麽跟他打?
“我用廣播體操就能捶爆一大票高手!”他產生了這樣的覺悟,而這並非錯覺。穿上相同的修羅護甲,其他人也能將直來直往的動作做到肉眼無法看清,可是泓燁還能隨時變招,短時間內能夠一定程度上從機體中壓榨出別人兩到三倍的實際輸出,那就無法輕易抵擋了。
讓修羅護甲歇了口氣,超級電容器的溫度降回了安全閾值,泓燁重新啟程。邊走還在邊想更加強大的修羅戰甲應該能夠做到什麽程度。
“相同功率下發熱更低應該是肯定的,不過完全不發熱卻也不可能。”泓燁到底不是科學白癡,甚至之前還有誌於成為科研人員,可見他對這方麵興趣極大,了解得也稍微多一些:“完全不發熱隻有超導材料能夠做到,但是它本身便需要維持低溫,散熱係統反而占用更大體積消耗更多電能。”
“常溫超導材料雖然存在,但它所具備的載流子庫珀對從理論上講便具有一個很低的極限密度,想滿足這具比翼鳥的功率需求恐怕需要水缸粗的線路才行,想想也不現實。”
“哎,也許這已經差不多是修羅護甲的極限了,修羅戰甲會不會根本不比我身上這套強上多少,之所以厲害是依靠各種武器的輔助?”
不過根據價位來說他的比翼鳥還算不上頂尖的民用修羅護甲,其上肯定還有提升餘地。那些許提升放在別人眼裏也許不多,隻有性能等於生命的戰場上才會被狂熱追求,可在能夠進行思維調律的泓燁手上所增加的優勢就比在別人手上大多了。
他有理由追求更快,更新,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