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泰若曦是極不安分的主,與明玉格格對打雙雙落水,林楓與十三阿哥胤祥將二人救上來,之後也不知道哪位傳聞,馬爾泰若曦就有了“拚命十三妹”的稱號,而有意思的是康熙曾親口封十三阿哥為“拚命十三郎”。


    到底是有心之人的炒作,還是無意傳出,林楓便不得而知了。


    此時,乾清宮西暖閣,康熙正在批閱奏章,四周極為安靜,在康熙批閱奏章之時,是很不習慣別人打擾的。不像林楓小時候,不放電視是不會寫作業的。


    康熙,姓愛新覺羅,名玄燁,是清朝入關之後的第二個皇帝。出生於滿、漢文化衝突融合的前清時期的康熙,有著不同於以往帝王的開闊眼光和卓略膽識。


    然而在他所處那個時代,正是西方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時代,而中國,雖在明朝時出現了工場的經濟形式,資本主義有了一定的萌芽,但是康熙皇帝的一些經濟措施還是在一定程度上遏製了這種經濟萌芽的態勢,使得中國沒有打上資本主義發展的順風車,錯失了資本原始積累的絕佳時機,半隻腳踏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屈辱曆史。


    清朝是一個把中央集權發展至頂峰的皇朝,康熙帝雖然學貫中西,但還是選擇了重農輕商的政策。


    “李德全,皇阿瑪在嗎?”林楓在門外問道,聲音雖然很輕但是在落針可聞的西暖閣,還是十分清楚的。


    康熙一聽便知道是胤禎,他內心對老十四還是極為喜愛的,就是性格不太沉穩。


    “十四啊,有事就進來吧。”康熙在裏麵大聲說道。


    林楓一聽康熙叫自己看了一眼李德全點了點頭,便走了進去,他來到此處是想和康熙說自建府第的事,在皇宮中居住還是有很多不方便的。


    迎麵看見康熙,發現康熙神態威嚴,正襟危坐在批閱奏章。再看臉部,明顯看見許多斑點,據說這是康熙年少之時得天花所致,再看其鬢角,這康熙也是愛美之人,讓天下百姓去鬢角留豬尾巴辮子,自己卻把鬢角留住,他也知道美醜。


    “十四啊,找朕有什麽事?你們都去了老八的府上給老十過生日?”康熙作為父親問話,可沒有林楓坐著回話的福利。


    林楓一聽就知道康熙已經把他視為八爺一黨,嗬嗬一笑道:“皇阿瑪,老九老十將所有哥哥都請去了,我過去也是想給十哥過一個快樂壽辰,十哥這次壽辰過得也是十分高興。”林楓言外之意是,我並不是八爺一黨,老九老十才是,是他們邀請我們這一群阿哥去八阿哥府上過生日的。


    林楓把康熙關心的問題回答完後剛準備繼續說,就聽康熙說道:“老十已經進宮和我說過這件事情了。還說你老十四被老八評為文武雙全,你的武藝兵法在眾兄弟之間無可厚菲,但是你老十四現在喜歡讀書了嗎?都讀些什麽書啊?”


    原來康熙的心結在於此處,以老十的口無遮攔肯定把林楓大誇特誇,被康熙所忌也正在此處。“拚命十三妹”的稱號說不定也是他弄出來的。


    “回皇阿瑪的話,我最近確實看一些雜書,但是有些問題卻無人能給我解答斧正,所以我就想到了皇阿瑪,沒想到皇阿瑪正在批閱奏章,不知道皇阿瑪有沒有時間。”林楓說明來意,正好也回答了康熙的話,他哪裏不知道康熙在做什麽,康熙這個時辰批閱奏章已經成為了習慣。


    康熙漢人的書讀得是十分好的,“養不教,父之過!”也是知道,所以放下筆來,一方麵聽林楓自己意思說不是八爺一黨讓他心中稍有舒暢,另一方麵也想看看林楓到底遇到了什麽樣的問題。


    “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現在天下在皇阿瑪的治理下天下安定,所以人口每年以三五百萬計數增長,而新墾之地卻極為有限,長此以往,糧食與人口的矛盾必然成為朝廷的一大心病。”康熙一聽林楓居然和他討論起來農業,有點感興趣了,示意林楓坐下,想看看他有什麽不同的想法。


    雖然康熙在林楓這個年紀的時候就下令不準圈地,但是土地兼並的現象還是很嚴重,天下百姓並不富裕,一遇到天災人禍就會破家賣地,商人遭受朝廷打壓,也將財產用於買地。雖然現在土地兼並現象還算在能接受範圍,但是長此以往確實可能會像林楓說的一樣,成為朝廷的一大心病。


    “那怎麽解決這個問題呢?既然墾地數目有限,難道是要抑製人口增長?”康熙這話裏麵有陷阱,其實林楓提出的問題他早就想過,但是一直沒有所得,若是林楓要提出“減丁政策”那他也就沒有興趣聽下去了。


    林楓謝過李德全送來的茶,心裏麵盤算,想要自建府第必然要讓康熙高興,康熙一高興,這“賞賜”就下來了。康熙看了看林楓也拿起熱茶抿了一口繼續認真聽林楓想說什麽。


    “人多力量大,一個國家的人口數量是各行各業能有序運行的保障。兒臣認為,如果能提高種子的產量,讓天下之人都能吃飽飯,家裏麵年年有餘,我大清才能和諧穩定。而種子的培育需要大量的農學人才,我朝卻最缺乏這樣的人才,造成這樣的原因是因為自漢朝之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造成的。而農民識字者甚少,種地隻憑經驗。


    現在的農學著作都是前人所著,一家之言有一定的片麵性和局限性。‘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我大清版圖寬闊,京城之地也是四季鮮明,什麽地方種什麽樣的種子增產,在蠻夷之處引進新的作物,在我大清之地又是否能成為高產之物,這些都需要有人去研究。兒臣想,是否能建立一個這樣的專門研究種子的部門,培養專門的農業人才。”


    康熙細聽林楓如此說,有些沉思。但是麵部表情卻有種豁然開朗的喜悅。


    林楓見康熙似有喜色,繼續說道:“現在大清的產糧區可分為南北兩塊,可在南北分別建立一家專門研究農學的地方,讓一些有誌於農學的讀書人進入此處交流學習增長經驗,不出數年,這些人學有所成,再派往全國各地發展適應當地氣候的農作物,這樣大清的產糧必將增長。


    對於這些孔孟之學學不好的人,將來給予一定的官身,對農業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再給予重獎,如此雙管齊下,我朝必定將掀起農學熱,農為本,農業昌盛大清就會昌盛,便不會因為有農民因為吃不飽飯造反,這樣也是為後世子孫奠定萬世基業。”


    康熙在林楓話落後顯得有些興奮,於案前左右踱步,仔細看了林楓一眼,點了點頭大為滿意,連聲說好。


    林楓急忙站起身,謙遜地說道:“兒臣不敢當,兒臣現在隻是紙上談兵,具體施為還是需要皇阿瑪運籌帷幄,兒臣有幼稚之處,還希望皇阿瑪海涵。”


    “老十四不必謙虛,看來你這書讀得可比很多人好了,學以致用,格物致知做得很好。”康熙繼續誇獎。


    林楓見康熙興奮,就又說出了一些建議,從先弄試驗田,見效後再進行推廣,給予的農業人員官職幾年一考核評分等等一一與康熙說著。


    康熙捋著胡須更為滿意,說道:“治大國如烹小鮮,你這個年齡就能提出這樣的建議,實屬不易。你若不是朕的兒子,朕說不定都能拿你當國士了。”


    林楓剛一謙虛,康熙就繼續說道:“老十四,你說六部再增加一個農部可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企鵝電影會員大穿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文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文淵並收藏企鵝電影會員大穿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