洶湧而至的惡意給了亡魂們反抗的勇氣,然而夢蛹並不是純粹的新神!


    絕對不能忘記,成為神祗之前,夢蛹就以憎惡的形式存在著,祂可以偷襲中等神力的格烏什,進而殺死祂!


    哪怕因為信仰反噬,夢蛹權柄失控,祂依舊不是凡物所能企及的存在!


    好在,這場遠在地球的凡物們看不到的變故,在事實上為他們爭取了時間。


    曾理和笛卡爾兩個人圍攻一名神性畸變體,即便沒有搞明白對方為什麽那麽抗揍,但是也足以將之限製死,絕對沒有機會去阻止黃馨等人對祭壇的破壞!


    當麵前的祭壇在熱能術的衝擊下徹底粉碎之後,紅色光柱立刻潰散,天上正在合攏的穹頂也明顯停滯下來。


    如果剛剛夢蛹及時降下神力,或許穹頂就已經合攏了!


    不過祂已經沒有機會了!


    接連不斷的各色法術,有遠有近、有拖著長長的彈道、有打開異界之門投放、還有完全脫離人類肉眼觀察範圍的轟擊!


    戚遠的激光夾雜其中,毫不起眼,所有這些,不斷衝擊著紅色光膜。


    試圖將大洋洲最大一塊陸地籠罩的光膜實在是麵積太大了,麵對各色攻擊根本避無可避,隻能被動承受。


    戚遠感到很安心,自己的力量雖然不起眼,但是這比鶴立雞群還要好一千倍、一萬倍!


    紅色薄膜開始顫抖起來,這已經足夠驚人了!


    毫不間斷砸在上麵的法術有多少?一千個還是一萬個,或者是十萬百萬?


    而且幾乎全部都是傳奇等階以上的!


    這是什麽概念?


    若是仔細去想,則結論更為恐怖,神祗的力量與凡物的鴻溝竟有如此寬廣,一定意義上,祂們確實可以無視凡物在數量上的優勢。


    無論傳奇還是史詩!


    不過紅色薄膜也沒有能夠堅持太久,內部黃馨等人的破壞速度也很快,即便不敢分兵多路,挨個傳送過去破壞祭壇,也並不至於遷延太久!


    事實上,在地球,憎惡的力量已經極其衰弱了,夢蛹作為新神是需要信徒的,而且需要優秀的神職人員。


    但是信仰祂的凡物能有什麽好下場?除了自殺式獻祭還是自殺式獻祭,祂的教義和信仰就是要求一切凡物歸於混亂,成為祂的一部分。


    這能怪祂的神職人員組織信徒自殺嗎?完全是自作自受啊!


    其實,如果戚遠把自己總被夢蛹、耶諾古之類的神祗盯上的煩惱,向類似榛葉大師、伊尼亞大師那種資深聖職者傾訴的話,他應當已經明白原因了。


    那就是因為戚遠的感知屬性高得異常,太適合做為聖職者,為神祗傳播信仰了!


    像夢蛹、耶諾古這種極端缺乏神職人員的,主動找上門還有什麽可稀奇的!


    隻不過夢蛹喜歡直接侵蝕腐化,如果戚遠沒能掙脫,那麽將來的某一日,估計自殺獻祭組織者的名單上,就會出現他的名字。


    而耶諾古那種邪惡陣營的神祗,則是威逼利誘,反正凡物麵對祂們,是真的束手無策的,如果不從,殺掉也比留著強!


    死掉的天才至少不會為其它神祗所用!


    至於自然之神歐拜●亥為什麽對他無動於衷,你怎麽知道祂無動於衷呢?


    神祗的手段,凡物最好不要隨便臆測,否則說不定什麽時候就很尷尬了。


    隨著所有祭壇都被毀掉,紅色薄膜徹底消散,剛剛不斷湧現的傳奇和史詩迅速消失不見,那裏麵絕大部分是施法者,也有一部分是具備強大類法術能力或者異能的肉搏職業者。


    就像是參加了一場盛大的聚會,這些人到來又歸去,頃刻間曲終人散,隻留下舉辦場地一片狼藉……


    月球上,夢蛹早已顧不得那些小動作了,祂遭受反噬,與祂對峙了這麽久的歐拜●亥怎麽可能放過如此良機!


    從各個領域發起的攻擊,一開始就是全力猛撲。


    戚遠曾經在夢中的自然領域裏見到過兩位偉大存在交鋒的樣子,那是被具現化的各色光點和形象。


    屬於大自然根據戚遠自身所能理解的信息,自發反饋的形象,事實上神祗力量交鋒的層麵,遠遠不是人類語言所能描述的。


    因為人類對世界的認識還遠遠不及那一層次,作為人類交流需求而生的語言,也就遠遠沒有發展到表述那一層次的地步。


    以戚遠的認知,想要理解,就隻能以似是而非的概述性畫麵、文字去嚐試。


    首先模糊,以極大的容錯能力去將正確的、稍稍正確的、略微沾一點正確的邊的信息,全部容納進去,由眾多人類不斷使用,不斷根據認識世界的進程去將其中的錯誤、不準確,一一去除。


    到最後,才能說,這門語言可以準確表述那一層次的現象與原理了!


    要將兩位偉大存在之間的爭鬥描述給其他人,戚遠就隻能以模模糊糊的方式去講,就絕對無法做到寫作學術論文時的精準。


    越是追求準確,越是距離正確遙遠!


    這就是語言文字的發展與運動,在某一階段,它就會表現出該階段的特征。


    認識不全麵時的模糊就是當時的最大正確,就是當時的美!


    而若以認識全麵後的標準去評價當年的模糊,我們當然找不到它曾經的風華絕代。


    是語言文字好或者不好嗎?是前人愚蠢不如今人嗎?是否失去了生存土壤的語言文字該當摒棄?是否語言文字出現了新的使用思路該當阻止?


    除了一味否定“老去的語言的人”,更有一些一味吹捧“老去的語言”的人。


    這兩種人有什麽區別嗎?


    有那樣的想法,隻能說明這個人不能辯證地看待問題,他若宣稱自己是唯物主義的信徒,那麽這個人頂多是個“信徒”,他是將自我獻給了某個叫做“唯物主義”的神祗的!


    將對比的對象精確到兩個獨立的人,當然可以比較出賢愚、肖與不肖,可是如果無謂地擴大化,再加以臉譜式的結論,那麽做這個對比的人就與我們不是一路人。


    一邊放飛思緒,黃馨站在地球上,一邊望著月球的爭鬥,這裏唯有她才能真正領略到那裏的風光如何,然而她所想的卻不是月球上兩名偉大存在的激烈交鋒。


    正如蒯教授所強調的,社會的問題要到社會實踐中去尋找解決辦法。


    她擔憂她所深愛著的人們所組成的社會,遠遠超過夢蛹的威脅,內部的矛盾不能正確對待,外部的災難才會獲得趁虛而入的機會!


    就像熔堡因為奴隸而毀滅一樣,各族因為語言問題而產生的隔閡與矛盾,已經隱約成為了施法者組織之間的火藥桶!


    就如曾理和戚遠不願學術期刊被外文所壟斷,類似的矛盾已經在迅速激化之中。


    除此之外,各族的語言文字又有哪一種沒有曆史沿革?古與今的矛盾、向前發展與維持現狀的矛盾、內與外的矛盾、融合與分離的矛盾……


    千頭萬緒,所有的一切都隻是縮影,反饋到社會中去,任何一個決定,既有可能帶來流芳百世的榮耀,也有可能帶來遺臭萬年的罵名!


    更何況,掌握龐大力量的施法者,衝突起來遠比普通人更恐怖!


    而他們看似將會超脫於普通人的社會生活,但事實上那越來越成為一廂情願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印記之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方一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方一點並收藏印記之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