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道理來說,既然“飛船”是以傳送的形式長途跋涉,那麽本身的短距離機動能力就沒有多重要了,如果極端一點設計,節約能源、縮小機體,這一部分甚至是可以完全舍棄的。


    但是那樣做的後果,就是不能靠近任何稍大一些的的天體,否則一旦進入以其為主的引力場,就會被捕獲,向其表麵墜落。


    除非使用傳送逃逸,否則根本無法離開。


    這就很尷尬了,不管到什麽地方,都隻能遠遠地看上兩眼,然後趕快走人?


    那還探索個錘子!不如在家蹲著暢想未來好了。


    動力係統必須有,可是認真思考的話,這一點也有很多製約啊,推進式動力係統是以燃料的反應形成反作用力,就像有人推著它一樣,名稱由來也是這樣的。


    要形成反作用力,就要求燃料反應中,釋放的能量或者物質流,向統一的方向運動,這樣才能達到目的。


    可是不論釋放的是能量還是物質,都要有“燃料”,飛行器攜帶的“燃料”用盡,那就失去動力了,然而再大的“飛船”,還能攜帶永遠用不完的燃料嗎?


    戚遠這趟出門,又不是有具體目的地的,比如到了木星就折返,這樣可以計算需要用多少,帶哪種燃料更合適,問題是他說不定要跑到其它恒星係去看看了,天曉得需要多少次靠近大天體,燃料需要準備多少才算夠!


    不過幸好有奧術,曾理撓著頭皮想到了兩種可能性,其一是采用核聚變發動機,由造物術將魔力直接轉化聚變原料,這樣一來,隻要戚遠掌握了製造聚變原料的奧術,就不虞燃料耗竭。


    但是這種方法的缺點在於,核聚變發動機極其精密而且複雜,涉及到的學科門類也數量眾多,而旅途中戚遠隻有一個人,他在出發前,必須將相關的知識全部學會,如果發動機出現故障,甚至損壞,他都要有自行維修的能力。


    采用其它發動機,也都麵臨著這一問題,航天儀器,沒有哪一種是“傻大黑粗”的,同時還要麵對使用奧術大量製造燃料的窘境,目前已掌握的其它任何形式的物質轉化能量的效率,都遠遠比不上核聚變。


    同時,太陽能也不是一種可靠的解決方案,將來“飛船”在旅途中必然有靠近恒星的時候,也有遠離恒星的時候,離得遠了太陽能根本供應不上,總不能跑一段就找個恒星“充充電”吧?


    且不論那要浪費多少時間,單單“飛船”上要安裝的“太陽能蓄電池”,就要占據多大分量?到時候那些質量也是要有能源推著跑的啊,純粹是在浪費!


    總的來說,這種思路,是要以奧術結合其它各個學科的技術手段,共同完成推進式動力係統。


    另外一種思路,就是以奧術這門單獨學科,獨立解決所有問題。


    有人喜歡說,這就是“奧術加科學”和“純奧術”,兩種思路。


    曾理第一個反對這種**,奧術本身就是科學的一部分!


    它隻要出現了,不再僅僅存在於人們的幻想之中了,那就不再是神秘,任何妄圖以之裝神弄鬼的人,都和科研不是一路人,混是混不進來的!


    奧術可以視作數學、視作物理、視作化學,它還可以被細分,裏麵還有眾多小學科,等到人們深入了解之後,一門大奧術被劃分成數百上千的小領域,將是必經階段!


    就像艾梵瑞爾的奧術施法者,在世界融合前已經開始流行專精學派,他們中占據大多數的那部分,已經自發地有了分科研究的行為。


    雖然世界不同,規則不同,但是既然有相同的地方,人們就必然有相通的選擇。


    世界融合後,不論是地球的學者還是艾梵瑞爾的施法者,研究奧術的人都開始放棄專精,轉而將全學派都拿來學習、研究,不是因為大家的天賦都多麽高,所有人都成了天才。


    而是因為規則發生不為人知的變化,很多曾經的常識改變,大家進行全科研究,有助於更快地認識新世界,同時發現新成果,也變得容易了。


    與地球的原本科學體係相結合,雙方進行溝通、碰撞,靈感的火花就會不斷濺射,這是一個科研人最幸福的時代!


    曾理覺得自己又可以開一個課題了,就單單把戚遠的“宇宙飛船”搞出來,上千篇各科論文都是少的,分解得細一些,說不得上萬都沒問題!


    比如他現在考慮的純奧術手段解決推進式動力係統,魔力既然可以直接轉化熱能、動能,好不好設計模型,使魔力轉化的動能具有天然的統一方向,而不必經過機械轉化?


    再想得遠一些,可不可以舍棄推進式動力係統,在宇宙中借助無處不在的引力、引力場,做諸如“引力場切割”之類的運動,從而達到產生動力的目的?


    事實上,如果真的可以從四大基本力入手,解決相關問題,那麽從今往後,人類就真的要進入“星際大航行”時代了!


    不過這個可以當作追求,目前來說,這是和研究明白魔力的性質,一樣難度的課題……


    但是魔力直接轉化動力這個思路,還是可以詳細考慮的,問題在於曾理自己在這方麵也不拿手,關於能量轉化,他主要是跟著別人公布的成果去學習,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在預言學派。


    這裏麵有多少是蒯教授的影響,曾理自己也說不好,但是他確實對預言學派最感興趣,這個學派奧術的模型與眾不同,給他一種向無限遠方“提問”的感覺!


    從最初的偵測魔法到鑒定術,他作為第一個嚐試施展的人,當時就發現了預言學派的一個特征,模型裏總是會有幾條射線,從“提問者”延伸向無限遠方。


    “提問者”將問題和與問題相關的信息變作奧術模型,就像是計算機語言編程一樣,最後要轉化成零和一,模型就是奧術的匯編語言。


    曾理很想知道,當他研究明白了預言學派到底是在向誰提問的時候,會不會他想知道什麽,就能知道什麽。


    能否如地球某個原生宗教所宣揚的那樣:全知全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印記之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方一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方一點並收藏印記之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