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遠舍不得突破號。


    如果不是因為施展熱能術需要元素池的能源供應,他是不想讓突破號跟著他一起到埃蓋馬尼跟前的。


    可是真的到了跟前,幾乎觸手可及的地方,戚遠才驀然察覺,埃蓋馬尼居然如此龐大!


    無論怎麽扭動頸項,觸目所及全是褐紅的爛泥!


    與夢蛹的灰色霧氣不同,埃蓋馬尼自然散逸出的力量,是褐紅色的。


    或許這就是與自然間的粒子交換?之所以能夠被宏觀的光學視覺看到,是因為量太大?


    這個猜測連戚遠都不敢相信!


    一個與真神類似的存在,會無法控製自身的能量?


    竟然存在能量散逸的現象?這種事情,在戚遠身上都不會出現的!


    當熱能術被戚遠按在埃蓋馬尼的身軀上時,他的心情是極好的,一者埃蓋馬尼極有可能正在承受著外人難以想象的痛苦,以至於能量散逸而無法自製,再者熱能術順利生效,上古憎惡自發的法術抗性好似滾湯潑雪一般,從受術點迅速褪向四周。


    但是戚遠沒膽子繼續觀察下去了,能有勇氣直麵如此存在,都是因為身後還有億萬人的性命,自幼以來的教育和社會環境,賦予他的道德、文化取向,都在催促著他猶如自毀一般挺身而出。


    如果曾經的罪孽不能以“小成果”、“小貢獻”去抵消,那麽以生命呢?


    戚遠即便執意尋找祈願術,想要複活父母、複活師長、複活無辜,可是靈魂會消散、靈魂會離去,這樣的事情,他怎麽可能不知道?


    隻不過抱著一線希望,哪怕千百年過去了,隻要他自己還沒有死,他就還是要去試一試的,別人且不說,萬一父母一直跟隨著他,而並沒有遠去呢?


    這是不可能放棄的念想!


    但是那些極可能再也活不過來的人怎麽辦呢?戚遠平日裏是不願多想的,隻管做就是了!


    然而埃蓋馬尼就攔在這裏,自己的後麵是地球,是可能出現在這個方向上的無數移民飛船,是悄悄離開,繼續尋找那微乎其微的複活希望,還是就此徹底與曾經告別?


    戚遠決定辜負蒯教授的期望,“義無反顧”是他的性格,無論是麵對科研,還是麵對責任!


    理智和智慧無法解決當下的問題,他所能倚仗的隻有運氣!


    運氣足夠好,他就能破壞埃蓋馬尼的圖謀;運氣足夠好,他就能將埃蓋馬尼引向遠方;運氣足夠好,他就能夠殺死埃蓋馬尼!


    當下運氣就很好,戚遠駕駛著突破號傳送而去,埃蓋馬尼沒有來得及在近點對他發起反擊!


    傳送中看不到熱能術的最終效果,但始終保持在感知領域的戚遠,看到了令他驚喜的一幕!


    洶湧而至的混亂之力,散發著褐紅色的光芒,在滿是黑白線條的世界裏,撞上了保護突破號傳送的奧術能量!


    “博卡布陛下沒有留下任何教義,隻告訴我們,絕對中立。”地精**師應邀開始了又一次神學講座。


    這次聽眾隻有兩個人,但他滿懷激情,將魔法之神的神徽捂在胸口,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光彩。


    “這種中立可不是任何中立所能比擬的,不僅僅在善惡之間、亂序之間,更在萬物之間!”歐斯彭手舞足蹈,似乎單純的語言根本無法描述清楚。


    隻見他又是指天又是劃地,恨不得把唾沫塗到對麵那對夫婦臉上。


    “我不知道你們能否理解,絕對中立,它是絕對的,又不是絕對的,對於其它,它就是絕對的,對於自己,它也是中立的,是那種……把絕對畫一個長度,也站在正中間的!”


    曾理有點發怔,他看看黃馨,卻很意外地發現妻子正在點頭。


    黃馨若有所思:“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這話出自《論語》,是孔子學生記載,孔子對中庸的直接解釋。


    曾理是不記得的,他學理出身,對於各種哲學,雖然跟著蒯教授耳濡目染,都有涉獵,但要問他原文之類的,那基本是答不上來的。


    歐斯彭現代漢語學得挺不錯了,但對科研工作已經基本沒有意義的古漢語,就沒什麽涉獵,聽得不明所以。


    還好,他們現在有曾理改良過的通曉語言,歐斯彭給自己加持上,讓黃馨再念一遍。


    “大致含義,我認為和你講的是一樣的。自從我決心成為神祗,各種各樣的哲學思想,都有學習,每一種,我都不能完全接受,但是其中都會有或多或少的養分,可供吸收。”黃馨說著。


    歐斯彭在通曉語言的幫助下,很快理解了其中含義:“是的,是的,很像!可惜我的感知屬性不高,對於博卡布陛下關於中立的釋義,沒辦法理解得更透徹。”


    說白了,凡物所接觸的世界是相類同的,所能夠提煉出的認識和思考也就是相通的,一定要講誰比誰高明,那就不可能從一兩句話、一二十年的表現去判斷。


    但反過來說,從凡物的所見所識、所思所想中提煉出來,由思想而信仰、由哲學而神學,若是跨越時間長河,經受了千錘百煉,那麽神祗由初生到成熟及至衰老,似乎也並非完全無形無狀。


    黃馨所正在經曆的,就應當是神祗將生未生,汲取凡物思想中的養分,化為自己所需的信仰,通過自身的行為,使捏合在一起的思想重新成為一個始終自洽的體係,然後使它不斷壯大的過程。


    如果不成體係,又或者不能自洽,那麽任何壯大的努力都可能使之淩亂而畸形,最終結構性的崩塌也就不可避免。


    那個時候努力新生的神祗也就喪失了存在的基礎,最終將會永遠不能出現於人間,當與類似的神祗出現時,也已經不再是那位曾經的失敗者,兩者之間僅僅是相似而已。


    而一個自洽的、成體係的思想,或者稱之為哲學、信仰等等等等,無論什麽名字,接受它、實踐它的凡物越多,它就越壯大,凡物始終不斷地在與大自然進行交換,交換粒子、交換信息。


    這些自然而然由凡物產生,又歸於大自然的力量,最終將會使那自洽而又成體係的思想具備一個具體形象。


    在凡物眼中,像火一樣,燃燒起來,於是神祗便誕生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印記之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方一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方一點並收藏印記之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