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看不到城。
並不是戚遠重新患上了近視或者弱視、白內障、青光眼,而是這座城,完全不能被光學視覺所發現。
突破號殘骸進入城市範圍,速度一下子開始減緩,變化非常明顯,戚遠當即發覺了異常。
宇宙深空中,每立方米空間內的微粒子含量大約隻有幾個到幾十萬之間,隨著距離各類天體的遠近不同,變化較大。
注意,這裏說的是微粒子,是電子被分解、質子被分解後的粒子總稱,而地球大氣層的每立方米平均分子數,大約就在十的二十一次方左右。
可想而知,為什麽說宇宙中的阻力近乎於無了。
周圍明明沒有變化,戚遠的力場術也僅僅作用於突破號本身,這是不會產生阻力的,要讓突破號突然速度變慢,唯一剩下的可能性就是在反方向出現了一個足以捕捉到它的引力源。
戚遠猛地回頭,雖然身體不由自主地在自轉,可脖子還是能動的。
身後什麽也沒有,而且戚遠自身也沒有感受到引力捕捉。
霎時間,整條脊骨都抖了一下!
這必然是人類未曾發覺的宇宙現象,會意味著什麽?
戚遠還來不及再想,他就也與突破號一樣,速度迅速變緩,腳下的力場術開始停止自發迫使他做自轉運動。
不是阻力!
或者說,不是因為力的作用,突破號、戚遠,他們速度減緩,漸漸趨近於靜止,不是因為力!
阻力帶給人的感受就像它的名字一樣顯眼,但凡是正常人,都能很明確地體會到。
比如逆風騎自行車、逆風走路、逆風打傘……
那些情況,人的速度才是多少?多不過每小時一二十公裏罷了,受到阻力影響的當事人都會明確知道。
而突破號殘骸和戚遠呢?他們此前的運動速度至少也在每秒一百公裏左右,能夠令他們迅速降低速度的阻力,該有多明顯?
可是戚遠完全沒有感覺!
他陷入震驚之中,一時不知道自己該從哪些方麵入手分析,實在是角度太多了!
宏觀的阻力、引力、壓力,微觀的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
力的存在狀態正在迅速七零八落,突破號和他自己的反常減速,已經徹底違反了經典力學。
而他戚遠在這樣的情況下,組成他人體的一切質子、中子、電子等等,居然沒有如突破號一樣失去力、沒有崩潰或者停止運動,又徹底違反了量子力學!
這到底是哪兒?
世界融合,到底是不是以地球宇宙的原有規則為主導?
戚遠一下子就把思維放得無限遠了,但凡近一點的,都會有無數分支,甚至不曉得該往那個方向去思考。
唯有直指終極問題,才能將所有問題合而為一!
可惜,這並沒有什麽用處。
很快,突破號和戚遠就徹底失去了速度,他們靜止了,這是真正的靜止,宇宙在運動,河係在公轉,唯有從宇宙間消失了的他們,停在了原處。
戚遠並不知道自己已經徹底沒有在動了,或許也不正確,他身體內的分子、粒子還在動的,猶如往常,好似他的體內體外處於兩個世界,適用的物理規則都是不同的。
在他沒有觀察到的視角中,突破號停在了一座高塔的正上方,那座塔是沒有顏色的,外觀極似淬劍堡內堡的那座圓柱形法師塔,高度隻有十幾米,頂部是一個平台。
突破號從對稱雙錐,變成了單錐,底部現如今也沒了隔板,僅有幾條不堪重負的結構架,若非之前戚遠的力場術及時,它必然要四分五裂,元素池、操控中心的電子設備、殘留的蓄能係統,估計全部都要被撕開,運氣差點的話,元素池發生爆炸也是有可能的。
它停在圓塔上方沒有落下去,結果也沒有任何影子撒下去。
這周圍,則是一個又一個法師塔,很明顯,它們的主人都是施法者。
它們的出入口位置各自不同,有在底部的,有在中間的,還有完全沒有的……
但是不論從外觀還是設施上,都能看出它們曾經的功用。
問題在於,它們的主人在哪裏?
一座塔又一座塔,沒有挨挨擠擠在一起的,塔間的夾道七拐八繞,若是在地麵上行走,恐怕是個人都要迷路,除非他一直用定位術之類的預言指引方向。
當前這片區域,就在距離城牆不遠處,向內,還有更多影影綽綽的建築物。
是的,這是一座有牆的城市,不過牆不高,目測僅有一米,隻能算是一座胸牆。
當然,歐斯彭可能不會這麽想。
牆上沒有城門,也或許門在其它地方,反正戚遠進來的附近沒有。
牆腳下很清爽,不似盡是法師塔的區域那麽淩亂,這裏什麽建築物都沒有,大約有十幾米的距離,一條幹幹淨淨的環城大道,至少戚遠附近是這樣的。
越過法師塔再向內,似乎建築物普遍高大起來,基本都在三十米朝上,在戚遠的位置就已經觀察不清楚了,想要看到更裏麵的情況,則隻能從建築之間的夾縫窺視。
它們與外圍的低矮法師塔區域,最為相似的地方,或許就是無序而淩亂的排布了。
良久之後,戚遠終於回過神了,這一段時間,精神壓力太大,一件又一件事情,猛烈且毫不間斷地衝擊著他的神經。
碰到意外,先發愣,似乎已經成了他的本能。
這可不是好事情,說不定什麽時候,就在發愣中被人殺掉了。
戚遠心中清楚,自己當前所處的環境,必然與宇宙不同,哪怕他入目所見,依舊是宇宙的樣子。
遠處的天體在運動,恒星的光亮始終不絕……
不過他除了光學視覺,還有一個“感知領域”!
初時,什麽也不知道的黃子贇,大言不慚地給起了名字,戚遠也不覺得有什麽,便沿用起來。
然而領域在艾梵瑞爾,往往是與神職連在一起的,獲得了領域,一定程度上就是獲得了神職。
戚遠這不過是一個被他用來觀察世界的手段,距離神祗的權柄,真是不可以道理計。
並不是戚遠重新患上了近視或者弱視、白內障、青光眼,而是這座城,完全不能被光學視覺所發現。
突破號殘骸進入城市範圍,速度一下子開始減緩,變化非常明顯,戚遠當即發覺了異常。
宇宙深空中,每立方米空間內的微粒子含量大約隻有幾個到幾十萬之間,隨著距離各類天體的遠近不同,變化較大。
注意,這裏說的是微粒子,是電子被分解、質子被分解後的粒子總稱,而地球大氣層的每立方米平均分子數,大約就在十的二十一次方左右。
可想而知,為什麽說宇宙中的阻力近乎於無了。
周圍明明沒有變化,戚遠的力場術也僅僅作用於突破號本身,這是不會產生阻力的,要讓突破號突然速度變慢,唯一剩下的可能性就是在反方向出現了一個足以捕捉到它的引力源。
戚遠猛地回頭,雖然身體不由自主地在自轉,可脖子還是能動的。
身後什麽也沒有,而且戚遠自身也沒有感受到引力捕捉。
霎時間,整條脊骨都抖了一下!
這必然是人類未曾發覺的宇宙現象,會意味著什麽?
戚遠還來不及再想,他就也與突破號一樣,速度迅速變緩,腳下的力場術開始停止自發迫使他做自轉運動。
不是阻力!
或者說,不是因為力的作用,突破號、戚遠,他們速度減緩,漸漸趨近於靜止,不是因為力!
阻力帶給人的感受就像它的名字一樣顯眼,但凡是正常人,都能很明確地體會到。
比如逆風騎自行車、逆風走路、逆風打傘……
那些情況,人的速度才是多少?多不過每小時一二十公裏罷了,受到阻力影響的當事人都會明確知道。
而突破號殘骸和戚遠呢?他們此前的運動速度至少也在每秒一百公裏左右,能夠令他們迅速降低速度的阻力,該有多明顯?
可是戚遠完全沒有感覺!
他陷入震驚之中,一時不知道自己該從哪些方麵入手分析,實在是角度太多了!
宏觀的阻力、引力、壓力,微觀的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
力的存在狀態正在迅速七零八落,突破號和他自己的反常減速,已經徹底違反了經典力學。
而他戚遠在這樣的情況下,組成他人體的一切質子、中子、電子等等,居然沒有如突破號一樣失去力、沒有崩潰或者停止運動,又徹底違反了量子力學!
這到底是哪兒?
世界融合,到底是不是以地球宇宙的原有規則為主導?
戚遠一下子就把思維放得無限遠了,但凡近一點的,都會有無數分支,甚至不曉得該往那個方向去思考。
唯有直指終極問題,才能將所有問題合而為一!
可惜,這並沒有什麽用處。
很快,突破號和戚遠就徹底失去了速度,他們靜止了,這是真正的靜止,宇宙在運動,河係在公轉,唯有從宇宙間消失了的他們,停在了原處。
戚遠並不知道自己已經徹底沒有在動了,或許也不正確,他身體內的分子、粒子還在動的,猶如往常,好似他的體內體外處於兩個世界,適用的物理規則都是不同的。
在他沒有觀察到的視角中,突破號停在了一座高塔的正上方,那座塔是沒有顏色的,外觀極似淬劍堡內堡的那座圓柱形法師塔,高度隻有十幾米,頂部是一個平台。
突破號從對稱雙錐,變成了單錐,底部現如今也沒了隔板,僅有幾條不堪重負的結構架,若非之前戚遠的力場術及時,它必然要四分五裂,元素池、操控中心的電子設備、殘留的蓄能係統,估計全部都要被撕開,運氣差點的話,元素池發生爆炸也是有可能的。
它停在圓塔上方沒有落下去,結果也沒有任何影子撒下去。
這周圍,則是一個又一個法師塔,很明顯,它們的主人都是施法者。
它們的出入口位置各自不同,有在底部的,有在中間的,還有完全沒有的……
但是不論從外觀還是設施上,都能看出它們曾經的功用。
問題在於,它們的主人在哪裏?
一座塔又一座塔,沒有挨挨擠擠在一起的,塔間的夾道七拐八繞,若是在地麵上行走,恐怕是個人都要迷路,除非他一直用定位術之類的預言指引方向。
當前這片區域,就在距離城牆不遠處,向內,還有更多影影綽綽的建築物。
是的,這是一座有牆的城市,不過牆不高,目測僅有一米,隻能算是一座胸牆。
當然,歐斯彭可能不會這麽想。
牆上沒有城門,也或許門在其它地方,反正戚遠進來的附近沒有。
牆腳下很清爽,不似盡是法師塔的區域那麽淩亂,這裏什麽建築物都沒有,大約有十幾米的距離,一條幹幹淨淨的環城大道,至少戚遠附近是這樣的。
越過法師塔再向內,似乎建築物普遍高大起來,基本都在三十米朝上,在戚遠的位置就已經觀察不清楚了,想要看到更裏麵的情況,則隻能從建築之間的夾縫窺視。
它們與外圍的低矮法師塔區域,最為相似的地方,或許就是無序而淩亂的排布了。
良久之後,戚遠終於回過神了,這一段時間,精神壓力太大,一件又一件事情,猛烈且毫不間斷地衝擊著他的神經。
碰到意外,先發愣,似乎已經成了他的本能。
這可不是好事情,說不定什麽時候,就在發愣中被人殺掉了。
戚遠心中清楚,自己當前所處的環境,必然與宇宙不同,哪怕他入目所見,依舊是宇宙的樣子。
遠處的天體在運動,恒星的光亮始終不絕……
不過他除了光學視覺,還有一個“感知領域”!
初時,什麽也不知道的黃子贇,大言不慚地給起了名字,戚遠也不覺得有什麽,便沿用起來。
然而領域在艾梵瑞爾,往往是與神職連在一起的,獲得了領域,一定程度上就是獲得了神職。
戚遠這不過是一個被他用來觀察世界的手段,距離神祗的權柄,真是不可以道理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