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克隆的一個細胞,進而分裂發育的人,通常會被認為是一個新生的獨立個體,哪怕知情者心中不自然,總有別扭,也不會否認那樣一個人是同類。


    但若不使他發育為完整的人呢?


    僅僅生長成一塊皮膚、一條手臂、一顆心髒……


    是殺人嗎?


    那個細胞原本是可以成為一個人的,隻是被人為阻礙了,它所發育而成的器官或許被移植到某人身上,救了一條性命;也或許成為了實驗素材,為人類學的進步做出了貢獻。


    但是無可否認,對於催生了那個細胞、又限製了它的發育的人來說,負罪感是極強的。


    季耶維奇的失誤,就在於把克隆術改進的過於完美了,在它的法術效果下,魔力轉化為了人類的受精卵,隨後一路發育成熟,成為一個個體,這樣的個體,也隻有季耶維奇曾經拿來作為實驗素材使用過。


    曾理不讚同,但也沒有激烈反對,他總是習慣於旁觀的,直到季耶維奇死亡,除他本人之外,也沒有哪個研究者、施法者,公開表示自己使用了新的克隆術。


    事實上,原本的克隆術,並沒有這麽大的爭議,法術製造的克隆體沒有發育過程,就像是用魔力轉化的能量和物質,搭建了一個人類的身體而已,若無施法者轉移靈魂,那麽這個克隆體除了維持自身的新陳代謝,處於“活”的狀態,並沒有所謂“思想”、“人格”。


    人們對於這樣的克隆術,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反感,所謂魔力製造的人算不算人的標準,歸根結底要看那個造物的過程以及引發的後果。


    但在季耶維奇看來,舊式克隆術缺陷極大,不論是艾梵瑞爾的施法者還是地球的科研人,都對人類、生命本身,存在著認識盲區,以人類當下的科學進度,去直接指導魔力塑造人類軀體,顯然會有極大誤差,以之作為實驗素材,是沒有意義的。


    但僅僅塑造一個細胞則不同,季耶維奇有條件,也有能力深入觀察一個樣本,然後從微粒子層麵上,以魔力轉化、複原一個與樣本一模一樣的細胞。


    在這個基礎上,有偏差,但相比之下就能夠接受了。


    無論如何,總比去抓捕同族做素材要強得多。


    事實上,作為史詩施法者,季耶維奇搜捕普通人,作為實驗素材,要比他改進這樣一個奧術,簡單得多,而且還不會存在素材本身的誤差問題。


    好在他還是有底線的,為人類留下了更多的研究資料和寶貴財富,並沒有走向自我毀滅的道路。


    若是季耶維奇當年徹底放飛自我,成為類似阿加雷斯那樣的存在,恐怕黃馨早就拉著曾理,要把他掐滅在萌芽中了。


    有關新舊克隆術、季耶維奇和新式死靈學派,曾理留給黃曉筱的知識中,有著詳盡的記載,所不足的,主要在於曾理自己沒有深入研究,所以也就不存在相應的筆記、注釋,比起他的主攻方向預言學派,簡陋了太多。


    黃曉筱沒有了可以請教的人,豐盛號上,類似米文昱的幾位傳奇施法者,跟曾理的知識傳承比起來,無論廣度還是深度,都差了太多。


    她想繼續深入,而不僅僅滿足於走到與前人相同的高度的話,就全都要靠自己了。


    好在因為崔萌萌和黃子的誌願探索,他們的住處被作為紀念,留給了兄妹兩個,黃曉筱因此而有了基本的研究場地,她畢竟年紀小,同時也不曾晉升傳奇,豐盛號的幾位傳奇施法者並不曉得她已經開始了自己的科研事業,所以專業的實驗室區域中,還沒有她的一席之地。


    “哥,幫我把卷軸領回來,謝謝!”黃曉筱趴在桌子上頭也不抬,不過使喚黃曉安的時候曉得道謝了,就足夠讓做哥哥的心甘情願去跑腿了。


    黃曉筱還需要一個造物術卷軸,就能把需要的六十倍物鏡造出來了,先前她控製魔力不純熟,再加上動手時太冒失,有兩個計算數據出了錯,結果臨時來不及改正,一次施法,就剩個高倍的物鏡沒造出來。


    現在她趴著的桌子角落,就放著一台組裝完成了的光學顯微鏡,就連玻片之類的耗材,都分門別類裝在收納盒裏,低倍的物鏡有好幾個,但效果不敷使用。


    不得已,隻能再浪費一個造物術卷軸,申報下來,就是第二天了。


    這就是迷鎖的不方便了,要是在地球上,別說黃曉筱,隻要把圖紙、數據計算好,交給黃曉安都能把東西造出來,大不了多用幾個法術位的事情。


    但是為了保證整艘堡壘級的安全,對內禁止施法,就是必須的事情了。


    要不是黃曉筱作為後備傳奇施法者,想要申請造物術卷軸,可沒那麽容易!


    類似神莓術、驅除疾病之類的純粹生活性奧術,無論誰需要都可以給,但造物術是有可能用於違法犯罪的,遇到專業人士,造出點火藥武器輕鬆得很!


    所以那些開門做生意的人,需要什麽都是直接申報實物,而不會直接給他們造物術卷軸。


    不大一會兒,黃曉安就回來了,如今豐盛號完全是公共交通,根本不存在私人車輛,一路上不管到哪都暢通無阻,“堵車”的記憶,隻能到老人的故事裏感受一二了。


    新生代們從曆史課本中難以了解交通的變遷,他們頂多是死記硬背著教材編寫者所總結的“意義”、“影響”等等,一切都像是毫無“意義”的廢話、假話。


    然而這隻是因為他們不曾親身體驗而已。


    世界融合前,物資交流是整個人類社會都不可避免的行為,各種交通就像人體內的血管,而其中往複運行著的車輛就是血液。


    堵塞就像人體病變的血栓,想要避免,但總也避免不了。


    原因也是非常多樣的,就像黃曉筱她們的曆史課本上所寫的那樣:“舊曆科學技術發展所經的階段,人工智能處於極初級的時期,無人駕駛距離滿足整個人類社會的運輸需求還有極大距離,所以不能拋棄人工駕駛。同時,曆史經驗告訴我們,在人工駕駛處於主流的社會發展階段,不能忽視人的主觀能動性,公共交通不應完全取代私營交通,二者互為補充的混合的交通模式作為社會運營的一部分,必然會在這一階段長期存在。”


    “新曆以來,以奧術與學科應用相結合的新技術,使自動駕駛技術趨於成熟,同時社會層麵的物資交流需求也極大降低,另外交通方式的多元化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公共交通徹底取代混合交通,是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需求、實現秩序主義社會初級階段的重要先決條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印記之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方一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方一點並收藏印記之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