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雨之所以心情複雜,正是因為兔死狐悲,他不希望看到這一天到來,是因為在強秦的滔天凶焰下,魏國傾覆,齊國亦會難以幸免!
隻要虎狼之秦的壓迫還在,山東六國之間的命運,便是相連的。
大溝後來被稱做鴻溝,在秦末楚漢相爭之時,曾以鴻溝劃地為界,東楚西漢。楚河漢界由此得來。
鴻溝這個名詞影響深遠,到了後代便引申為兩個人在思想、價值觀等方麵上有巨大分歧和距離。
渡河的時候,肖月潭這飽學之士悠然神往地說道:
“大溝乃魏惠王時期的國相,著名的大商人白圭先生主持開挖。魏惠王在執政初期的時候,魏國國力雄厚,淩駕於各國之上,魏惠王那時也還勉強算得上是一個有道明君,不似後麵那般糊塗。那時,魏國的都城大梁因靠近黃河,經常遭受洪水之災。白圭先生身為國相,奉命治水,便施展了他傑出的治水才能,開鑿了這條溝通南北的大河,徹底解除了大梁的水患!”
韓非讚同地點頭道:“千……千丈之堤,以螻蟻之……之穴潰。白圭先生在治水的時候,曾派人沿著大堤仔細檢……檢查,並下令堵塞了所有的螞蟻窩,於是大堤方才修……修建地固若金湯,水患也消除了,白圭先生見……見微知著,實乃治……世之能臣也!”
齊雨微微頷首,他這才知道,後世的那一句“千裏之堤,毀於蟻穴”的成語出自何處!
眾人口中的白圭,正是齊雨在衛國購買糧食船隻時的合作對象--白家的先祖,也是後世之人尊崇的“商祖”。眾人在衛國濮陽城外之時,也曾談起過白圭,不過那時眾人談到的是白圭在商業上的成就,而這大溝的偉大工程,卻是白圭在擔任魏相之時的政治功績。
衛國濮陽城的白家,隻是白家的旁支,白家的嫡傳主脈正是在二十裏開外的大梁城中。
齊雨之前在衛國的時候,也曾答應了衛國的白家的特使,到了大梁城之後與白家家主會麵,共同商議齊、白兩家的商業合作。
琴清這巴郡著名大商人一向非常地推崇白圭經商的“仁術”理念,輕歎道:“隻可惜後來魏國的政治越來越腐敗,魏惠王也開始寵信重用那巧舌如簧的惠施,卻開始疏遠有實幹之才的白圭。白圭失落之下,決然離開魏國,在各國經曆了一番遊曆之後,對各諸侯國的政治局勢看得更是透徹,也從此對政治產生了很深的厭惡,於是他才棄政從商,轉而走上了經商之路!”
齊雨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白圭的人生經曆,與當年的陶朱公範蠡何其相似!
說到這裏,琴清搖頭微笑道:“白圭選擇棄政從商,魏國雖損失了一名賢相,卻讓天下商人從此有了可以奉行的經商準則,奉行“仁術”的商人越來越多,這卻又是天下人的福氣了!”
眾人談笑間,船隻漸漸駛過大溝,齊雨看著窗外的河水,思緒飄飛,距離大梁越來越近,想到很快就可以和思念已久的歐陽馨月久別重逢,齊雨的心中便如同火燒般的迫切,恨不能立時插翅飛到大梁城,尋覓佳人,以消解思念之苦!
大溝對岸是一座叫做“沙海”的衛星小城,沙海城位於大梁城西麵二十裏處,到達沙海港口的時候,齊家在大梁城中的人手前來相迎,陪同的是齊國常駐魏都大梁城內的使者。
來迎接的齊家人叫做齊尚,是齊家在大梁城中鹽鋪的掌櫃,也是齊家在即墨的族人。
那名齊國常駐魏國的使者叫做常榮,是大司行齊敏手下的屬官,常榮在魏國的使命正是齊敏指派的。
一直到此處,還不見魏國官麵上的人出麵迎接,齊雨想起入境時邊將盛年的懷疑戒備,心中已然有些摸到了魏王對此傳達出的態度。
魏王是想表達出一個強硬的態度,你們齊國別想跟韓國一起搞什麽花樣,寡人盯著你們呢!
“小人見過少爺!”
“下官見過使者大人!”
齊尚和常榮登船後,上前見禮。
齊尚四十多歲,長相微胖,看上去就像是一個普通的富家翁,齊尚雖然態度恭敬,但他看著齊雨的目光卻非常親切,就像是在看自家的子侄一般,讓齊雨在這陌生的環境中,頓生賓至如歸的感覺。
齊雨心中不由得感慨齊家內部的團結,萊人內部的團結。
或許正是殘酷的命運,才讓萊人這個群體如此的緊密團結吧!
常榮三十多歲,身材消瘦,看起來一本正經,是一個謹言慎行的人,對齊雨同樣十分客氣尊敬,其中自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齊雨是他頂頭上司的兒子。
“尚叔,常大人,兩位不必多禮。”齊雨笑著回禮後,拉著兩人在船上引見了一番,各人寒暄過後,方才進入正題。
“城內的一切小人都已經安排妥當,少爺此刻不必上岸,隻須沿著前方不遠處,大溝開掘出來的一條河道,繼續由水路駛進大梁城西的水門便可。”齊尚說道。
“如此甚好,辛苦尚叔了!”齊雨喜上眉梢,此時已經過午,如果走陸路,到達大梁城的時候一定已經天黑了,但如果走水路順流直入大梁城內,那麽黃昏前便一定可以抵達大梁城。
此行時間緊迫,不宜在大梁城內久停,今日到達大梁時若是天還未黑,齊雨便還有充足的時間去拜訪白家人,甚至晚上還能夜會一下歐陽馨月。
“既然如此,那便即刻出發!”
齊雨念及與此,心中一片火熱,立即下令啟程。
齊尚這過來人似是看出了齊雨的心思,嘿嘿一笑,趁著無人時湊近,低聲道:“小人方才遠遠望見少爺靠岸,登船之前,已經派人先行一步,去告知歐陽姑娘了,現在就看少爺抵達大梁時,什麽時候方便了。”
齊雨頓時大喜,一把攬著齊尚胖乎乎的肩膀,恨不得抱著他狠狠親上一口,感激不盡地道:
“尚叔,你老人家真是太善解人意了!”
隻要虎狼之秦的壓迫還在,山東六國之間的命運,便是相連的。
大溝後來被稱做鴻溝,在秦末楚漢相爭之時,曾以鴻溝劃地為界,東楚西漢。楚河漢界由此得來。
鴻溝這個名詞影響深遠,到了後代便引申為兩個人在思想、價值觀等方麵上有巨大分歧和距離。
渡河的時候,肖月潭這飽學之士悠然神往地說道:
“大溝乃魏惠王時期的國相,著名的大商人白圭先生主持開挖。魏惠王在執政初期的時候,魏國國力雄厚,淩駕於各國之上,魏惠王那時也還勉強算得上是一個有道明君,不似後麵那般糊塗。那時,魏國的都城大梁因靠近黃河,經常遭受洪水之災。白圭先生身為國相,奉命治水,便施展了他傑出的治水才能,開鑿了這條溝通南北的大河,徹底解除了大梁的水患!”
韓非讚同地點頭道:“千……千丈之堤,以螻蟻之……之穴潰。白圭先生在治水的時候,曾派人沿著大堤仔細檢……檢查,並下令堵塞了所有的螞蟻窩,於是大堤方才修……修建地固若金湯,水患也消除了,白圭先生見……見微知著,實乃治……世之能臣也!”
齊雨微微頷首,他這才知道,後世的那一句“千裏之堤,毀於蟻穴”的成語出自何處!
眾人口中的白圭,正是齊雨在衛國購買糧食船隻時的合作對象--白家的先祖,也是後世之人尊崇的“商祖”。眾人在衛國濮陽城外之時,也曾談起過白圭,不過那時眾人談到的是白圭在商業上的成就,而這大溝的偉大工程,卻是白圭在擔任魏相之時的政治功績。
衛國濮陽城的白家,隻是白家的旁支,白家的嫡傳主脈正是在二十裏開外的大梁城中。
齊雨之前在衛國的時候,也曾答應了衛國的白家的特使,到了大梁城之後與白家家主會麵,共同商議齊、白兩家的商業合作。
琴清這巴郡著名大商人一向非常地推崇白圭經商的“仁術”理念,輕歎道:“隻可惜後來魏國的政治越來越腐敗,魏惠王也開始寵信重用那巧舌如簧的惠施,卻開始疏遠有實幹之才的白圭。白圭失落之下,決然離開魏國,在各國經曆了一番遊曆之後,對各諸侯國的政治局勢看得更是透徹,也從此對政治產生了很深的厭惡,於是他才棄政從商,轉而走上了經商之路!”
齊雨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白圭的人生經曆,與當年的陶朱公範蠡何其相似!
說到這裏,琴清搖頭微笑道:“白圭選擇棄政從商,魏國雖損失了一名賢相,卻讓天下商人從此有了可以奉行的經商準則,奉行“仁術”的商人越來越多,這卻又是天下人的福氣了!”
眾人談笑間,船隻漸漸駛過大溝,齊雨看著窗外的河水,思緒飄飛,距離大梁越來越近,想到很快就可以和思念已久的歐陽馨月久別重逢,齊雨的心中便如同火燒般的迫切,恨不能立時插翅飛到大梁城,尋覓佳人,以消解思念之苦!
大溝對岸是一座叫做“沙海”的衛星小城,沙海城位於大梁城西麵二十裏處,到達沙海港口的時候,齊家在大梁城中的人手前來相迎,陪同的是齊國常駐魏都大梁城內的使者。
來迎接的齊家人叫做齊尚,是齊家在大梁城中鹽鋪的掌櫃,也是齊家在即墨的族人。
那名齊國常駐魏國的使者叫做常榮,是大司行齊敏手下的屬官,常榮在魏國的使命正是齊敏指派的。
一直到此處,還不見魏國官麵上的人出麵迎接,齊雨想起入境時邊將盛年的懷疑戒備,心中已然有些摸到了魏王對此傳達出的態度。
魏王是想表達出一個強硬的態度,你們齊國別想跟韓國一起搞什麽花樣,寡人盯著你們呢!
“小人見過少爺!”
“下官見過使者大人!”
齊尚和常榮登船後,上前見禮。
齊尚四十多歲,長相微胖,看上去就像是一個普通的富家翁,齊尚雖然態度恭敬,但他看著齊雨的目光卻非常親切,就像是在看自家的子侄一般,讓齊雨在這陌生的環境中,頓生賓至如歸的感覺。
齊雨心中不由得感慨齊家內部的團結,萊人內部的團結。
或許正是殘酷的命運,才讓萊人這個群體如此的緊密團結吧!
常榮三十多歲,身材消瘦,看起來一本正經,是一個謹言慎行的人,對齊雨同樣十分客氣尊敬,其中自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齊雨是他頂頭上司的兒子。
“尚叔,常大人,兩位不必多禮。”齊雨笑著回禮後,拉著兩人在船上引見了一番,各人寒暄過後,方才進入正題。
“城內的一切小人都已經安排妥當,少爺此刻不必上岸,隻須沿著前方不遠處,大溝開掘出來的一條河道,繼續由水路駛進大梁城西的水門便可。”齊尚說道。
“如此甚好,辛苦尚叔了!”齊雨喜上眉梢,此時已經過午,如果走陸路,到達大梁城的時候一定已經天黑了,但如果走水路順流直入大梁城內,那麽黃昏前便一定可以抵達大梁城。
此行時間緊迫,不宜在大梁城內久停,今日到達大梁時若是天還未黑,齊雨便還有充足的時間去拜訪白家人,甚至晚上還能夜會一下歐陽馨月。
“既然如此,那便即刻出發!”
齊雨念及與此,心中一片火熱,立即下令啟程。
齊尚這過來人似是看出了齊雨的心思,嘿嘿一笑,趁著無人時湊近,低聲道:“小人方才遠遠望見少爺靠岸,登船之前,已經派人先行一步,去告知歐陽姑娘了,現在就看少爺抵達大梁時,什麽時候方便了。”
齊雨頓時大喜,一把攬著齊尚胖乎乎的肩膀,恨不得抱著他狠狠親上一口,感激不盡地道:
“尚叔,你老人家真是太善解人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