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伍分配完畢以後,九支隊伍便開拔了。
按照帝易安排的征剿路線,上族隊伍要清剿的區域是一個寬十萬裏,長千萬裏的一個長條型的區域,上族需要在這個區域來回的搜查一遍。
洪荒各個都是優秀的妖獸獵手,可以從妖獸糞便,腳印等各種方式確定妖獸的蹤跡和數量。
另外,除了極少數妖獸以外,大部分妖獸都有領地的概念,輕易不會離開自己的領地,所以隻要把仔細篩查一遍,所以完全不用擔心會有漏網之魚。
在按照既定路線清剿完妖獸後,華族區域的所有會和另一個區域的隊伍匯合,此次的征剿任務就算完成了。
出發的路上,三清和華族派來的上位神皓厥商量了一番,作為隊伍裏唯一的上位神,三清要將指揮權交給皓厥。
皓厥斷然拒絕,皓厥道:“從名義上來說,我是華族派到隊伍中的監察使者,輕易不得插手指揮權,從身份上來說,你我都是華族一脈,誰來指揮又有什麽區別?再者說,你們三兄弟資質遠勝天驕,又有大功德在身,是我華族下一個紀元的希望,我又如何能厚顏指揮你們兄弟。”
對於洪荒而言,受自身大道的影響最重,除此之外,氏族血脈也備受看重,作為正道天神,是什麽意思,就表達什麽意思,絕對沒有虛情假意之說。
皓厥死活不要指揮權,那指揮一職依然回到元始手上,隊伍中的們也放下心了。
要知道,他們大多數可都是因為元始創立的兵法才加入這個團隊的,要是元始不能指揮,那他們就抓瞎了。
元始依舊把分成各個小隊,九個下位配一個中位為隊長,其餘的中位集中起來,以應付突發事件。
元始心裏還有不少關於行軍布陣的想法,但是元始沒有更進一步的實施,元始猜測到,自己創立的這個兵法應該能夠獲得功德,而且隻要不斷完善兵法,還能獲得後續的功德,就像元始創立的移植之法能獲得功德,但是當移植之法完善成種植之法,元始能夠再次獲得功德一樣。
但是元始沒有想到的是,兵法的功德居然還夾帶著因果,所以元始不願意完善兵法了,如果元始有先見之明,他都不會創立這個有大因果的兵法。
雖然以元始和太上靈寶的功德之厚,無論多少因果都可以化解,但是,因果的化解是洪荒天地的規則,元始隻是不會受到因果的危害而已。
可是元始自己的心卻過不去,有因果就意味著有人會因此而受害,即使元始因天地規則不受波及,元始自己又怎能原諒自己。
在和大哥三弟交換了意見以後,元始發現太上和靈寶也是如此想法。
所以元始決定,自己不會去完善兵法了,也許,元始的那些想法遲早會被別的想到,但是,能讓更強大的兵法晚出現一天是一天。
不過,即使是最原始的兵法,也讓皓厥稱奇不已。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在元始的指揮下,整個隊伍的合作越來越強,百年之內,整個隊伍碰上了三次大規模的妖獸群,其規模和實力不在元始碰到的火狼群之下。
可是在元始的指揮之下,整個隊伍居然一個隕落的都沒有,簡直不可思議。
皓厥覺得,要是自己帶隊指揮,很難兼顧到所有的安危。
皓厥覺得元始創立的這個兵法有些意思,積極向元始討教。
元始其實很不願意講兵法之道擴散,但是整個隊伍的人受元始指揮,多多少少都了解了一些兵法的要義,皓厥有心詢問,元始也隻得相告。
皓厥聽了元始的介紹,心中大驚,這個兵法絕對是能夠改變洪荒戰爭方式的東西,元始創立的兵法明顯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皓厥勸元始好好完善這個兵法。
元始笑而不語。
皓厥以為元始聽進去了自己的勸告。
皓厥覺得,這是一個獲得功德的好機會,也許自己應該在完善兵法的過程中出一把力才好。
在這樣的想法下,皓厥仔細專研兵法,終於有所成,最終在秘境之戰成為華族的兵陣指揮,為華族立下了大功,不過也因此因果纏身,付出了代價。
當然,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蠻荒妖獸多如牛毛,元始帶領的隊伍三天兩頭就能碰上妖獸的蹤跡。
千年過去了,元始的隊伍隻清剿了百分之一的地域,但是僅僅上位妖獸就消滅了近百隻,中位妖獸上萬。
在這個過程中,皓厥對三清兄弟再次刮目相看。
當年在華族,三大超級氏族的中位神精英論道,自己雖然名列第四,但是麵對前三名的接引,準提和鎮元子,自己沒有絲毫還手之力,基本上是被完虐。
但是三清上場以後,分別擊敗了一位天驕。
那個時候,三清的修為都不如自己。
現在,一個多量劫的時間過去,自己借那次論道得到的獎勵衝破了上位神瓶頸,道行修為再次走到了三清前麵。
但是皓厥發現,三清即使沒有上位神道行,擊殺上位妖獸的速度和效率也不在自己之下。
元始作為指揮官,輕易並不出手,但是皓厥知道,元始有大道之擊,不會弱於一般的上位妖獸。
而靈寶和太上是擊殺上位妖獸的主力。
靈寶和太上在其伴生之寶紫雷錘和神兵七星劍的輔助下,能夠和普通的上位妖獸鬥個旗鼓相當。
伴生之寶可以隨著修為的提高而進化,根據伴生之寶自身的攻擊力,也可以劃分為五個檔次。
最高檔次的自然是六位老祖的伴生之寶了,其攻擊力比老祖自身的攻擊力還要強大,這一個檔次的伴生之寶又叫靈寶、伴生靈寶。
第二個檔次的伴生之寶,自身攻擊力相當於大神水平,稱之為上品神(魔)寶,第三個檔次的攻擊力相當於上位神,稱之為下品神(魔)寶。
之所以稱之為神寶、魔寶,取神(魔)的寶物之意。
第四檔次的伴生之寶,攻擊力分別對應中位神,被稱之為天級神(魔)器,即之器,第五個檔次的伴生之寶,攻擊力對應下位神,稱之為地級神(魔)器。
神兵按照其攻擊力也分為這幾個檔次,不過神寶的攻擊帶有大道的道韻,自身附帶一種或多種道術,而神兵隻能發出普通的大道之擊。
目前為止,神兵的品階最高的也就相當於上品神寶,暫時還沒有哪件神兵達到靈寶的層次。
太上的神兵七星劍,就是下品神寶的檔次,太上持之,與普通上位妖獸相鬥,可戰而勝之。
靈寶的紫雷錘已經進化到了天級神器的巔峰,距離進化成神寶就一步之遙了,靈寶持紫雷錘可以和一隻普通的上位妖獸鬥個旗鼓相當。
一般的伴生之寶很難進化到和道行相同的水平,正常情況下總會落後一兩個小境界。
上位神以後的,其伴生神寶和本身的差距更大,幾乎都落後了一個大境界。
就皓厥知道的,現在的大神之中,似乎隻有公認的老祖之下第一人,時間大道一係的大魔神禦重的伴生之寶進化到了上品神寶,其餘大神的伴生之寶,都是下品神寶。
連大神的伴生之寶都是下品神寶的水平,那麽上位神的伴生之寶就更不用說了,除了一些老資格的上階上位神,大部分上位神的伴生之寶都隻有天級神器的水平。
所以相比伴生靈寶,上位神更願意使用神兵戰鬥,前文提到過,神兵有兩類,一類是隕落的伴生之寶,這類神兵因為主人已死,再無成長的空間;還有一類則是由大道奇物衍化而成,這類神兵的最低檔次都是下品神寶。
大部分上位神的伴生之寶因為達不到神寶的層次,所以更願意用大道奇物衍化的神兵戰鬥,否則他們寧願徒手肉搏,或用道法攻擊。
但是大道奇物本就稀少,能夠衍化成神兵的就更加稀有,所以大部分上位隻能肉搏或用道法戰鬥。
像皓厥這樣的新晉上位神,即使出生超級氏族,手上也沒有神寶級別的伴生寶物或神兵,他的伴生之寶還不如靈寶的紫雷錘,就更不用說太上的那把神寶級別的神兵了。
所以皓厥十分羨慕靈寶和太上的神器和神兵。
不過雖然羨慕,也隻是羨慕而已,的言行思想都與其自身大道契合,正道天神自不會因羨慕而有一些下作的行為。
就在元始的隊伍按部就班剿滅妖獸的時候,突然,皓厥臉色一變,他對元始道:“父神法旨,讓我們立刻去增援峴族的隊伍。”
“怎麽了?”元始問道。
皓厥道:“峴氏族的隊伍發現了一個混合妖獸群的蹤跡,妖獸群中上位妖獸就有二十多隻。”
三清一聽,大驚道:“混合妖獸群,難道是頂級妖獸——妖獸王者?”
“是的,就是妖獸王者!”
按照帝易安排的征剿路線,上族隊伍要清剿的區域是一個寬十萬裏,長千萬裏的一個長條型的區域,上族需要在這個區域來回的搜查一遍。
洪荒各個都是優秀的妖獸獵手,可以從妖獸糞便,腳印等各種方式確定妖獸的蹤跡和數量。
另外,除了極少數妖獸以外,大部分妖獸都有領地的概念,輕易不會離開自己的領地,所以隻要把仔細篩查一遍,所以完全不用擔心會有漏網之魚。
在按照既定路線清剿完妖獸後,華族區域的所有會和另一個區域的隊伍匯合,此次的征剿任務就算完成了。
出發的路上,三清和華族派來的上位神皓厥商量了一番,作為隊伍裏唯一的上位神,三清要將指揮權交給皓厥。
皓厥斷然拒絕,皓厥道:“從名義上來說,我是華族派到隊伍中的監察使者,輕易不得插手指揮權,從身份上來說,你我都是華族一脈,誰來指揮又有什麽區別?再者說,你們三兄弟資質遠勝天驕,又有大功德在身,是我華族下一個紀元的希望,我又如何能厚顏指揮你們兄弟。”
對於洪荒而言,受自身大道的影響最重,除此之外,氏族血脈也備受看重,作為正道天神,是什麽意思,就表達什麽意思,絕對沒有虛情假意之說。
皓厥死活不要指揮權,那指揮一職依然回到元始手上,隊伍中的們也放下心了。
要知道,他們大多數可都是因為元始創立的兵法才加入這個團隊的,要是元始不能指揮,那他們就抓瞎了。
元始依舊把分成各個小隊,九個下位配一個中位為隊長,其餘的中位集中起來,以應付突發事件。
元始心裏還有不少關於行軍布陣的想法,但是元始沒有更進一步的實施,元始猜測到,自己創立的這個兵法應該能夠獲得功德,而且隻要不斷完善兵法,還能獲得後續的功德,就像元始創立的移植之法能獲得功德,但是當移植之法完善成種植之法,元始能夠再次獲得功德一樣。
但是元始沒有想到的是,兵法的功德居然還夾帶著因果,所以元始不願意完善兵法了,如果元始有先見之明,他都不會創立這個有大因果的兵法。
雖然以元始和太上靈寶的功德之厚,無論多少因果都可以化解,但是,因果的化解是洪荒天地的規則,元始隻是不會受到因果的危害而已。
可是元始自己的心卻過不去,有因果就意味著有人會因此而受害,即使元始因天地規則不受波及,元始自己又怎能原諒自己。
在和大哥三弟交換了意見以後,元始發現太上和靈寶也是如此想法。
所以元始決定,自己不會去完善兵法了,也許,元始的那些想法遲早會被別的想到,但是,能讓更強大的兵法晚出現一天是一天。
不過,即使是最原始的兵法,也讓皓厥稱奇不已。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在元始的指揮下,整個隊伍的合作越來越強,百年之內,整個隊伍碰上了三次大規模的妖獸群,其規模和實力不在元始碰到的火狼群之下。
可是在元始的指揮之下,整個隊伍居然一個隕落的都沒有,簡直不可思議。
皓厥覺得,要是自己帶隊指揮,很難兼顧到所有的安危。
皓厥覺得元始創立的這個兵法有些意思,積極向元始討教。
元始其實很不願意講兵法之道擴散,但是整個隊伍的人受元始指揮,多多少少都了解了一些兵法的要義,皓厥有心詢問,元始也隻得相告。
皓厥聽了元始的介紹,心中大驚,這個兵法絕對是能夠改變洪荒戰爭方式的東西,元始創立的兵法明顯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皓厥勸元始好好完善這個兵法。
元始笑而不語。
皓厥以為元始聽進去了自己的勸告。
皓厥覺得,這是一個獲得功德的好機會,也許自己應該在完善兵法的過程中出一把力才好。
在這樣的想法下,皓厥仔細專研兵法,終於有所成,最終在秘境之戰成為華族的兵陣指揮,為華族立下了大功,不過也因此因果纏身,付出了代價。
當然,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蠻荒妖獸多如牛毛,元始帶領的隊伍三天兩頭就能碰上妖獸的蹤跡。
千年過去了,元始的隊伍隻清剿了百分之一的地域,但是僅僅上位妖獸就消滅了近百隻,中位妖獸上萬。
在這個過程中,皓厥對三清兄弟再次刮目相看。
當年在華族,三大超級氏族的中位神精英論道,自己雖然名列第四,但是麵對前三名的接引,準提和鎮元子,自己沒有絲毫還手之力,基本上是被完虐。
但是三清上場以後,分別擊敗了一位天驕。
那個時候,三清的修為都不如自己。
現在,一個多量劫的時間過去,自己借那次論道得到的獎勵衝破了上位神瓶頸,道行修為再次走到了三清前麵。
但是皓厥發現,三清即使沒有上位神道行,擊殺上位妖獸的速度和效率也不在自己之下。
元始作為指揮官,輕易並不出手,但是皓厥知道,元始有大道之擊,不會弱於一般的上位妖獸。
而靈寶和太上是擊殺上位妖獸的主力。
靈寶和太上在其伴生之寶紫雷錘和神兵七星劍的輔助下,能夠和普通的上位妖獸鬥個旗鼓相當。
伴生之寶可以隨著修為的提高而進化,根據伴生之寶自身的攻擊力,也可以劃分為五個檔次。
最高檔次的自然是六位老祖的伴生之寶了,其攻擊力比老祖自身的攻擊力還要強大,這一個檔次的伴生之寶又叫靈寶、伴生靈寶。
第二個檔次的伴生之寶,自身攻擊力相當於大神水平,稱之為上品神(魔)寶,第三個檔次的攻擊力相當於上位神,稱之為下品神(魔)寶。
之所以稱之為神寶、魔寶,取神(魔)的寶物之意。
第四檔次的伴生之寶,攻擊力分別對應中位神,被稱之為天級神(魔)器,即之器,第五個檔次的伴生之寶,攻擊力對應下位神,稱之為地級神(魔)器。
神兵按照其攻擊力也分為這幾個檔次,不過神寶的攻擊帶有大道的道韻,自身附帶一種或多種道術,而神兵隻能發出普通的大道之擊。
目前為止,神兵的品階最高的也就相當於上品神寶,暫時還沒有哪件神兵達到靈寶的層次。
太上的神兵七星劍,就是下品神寶的檔次,太上持之,與普通上位妖獸相鬥,可戰而勝之。
靈寶的紫雷錘已經進化到了天級神器的巔峰,距離進化成神寶就一步之遙了,靈寶持紫雷錘可以和一隻普通的上位妖獸鬥個旗鼓相當。
一般的伴生之寶很難進化到和道行相同的水平,正常情況下總會落後一兩個小境界。
上位神以後的,其伴生神寶和本身的差距更大,幾乎都落後了一個大境界。
就皓厥知道的,現在的大神之中,似乎隻有公認的老祖之下第一人,時間大道一係的大魔神禦重的伴生之寶進化到了上品神寶,其餘大神的伴生之寶,都是下品神寶。
連大神的伴生之寶都是下品神寶的水平,那麽上位神的伴生之寶就更不用說了,除了一些老資格的上階上位神,大部分上位神的伴生之寶都隻有天級神器的水平。
所以相比伴生靈寶,上位神更願意使用神兵戰鬥,前文提到過,神兵有兩類,一類是隕落的伴生之寶,這類神兵因為主人已死,再無成長的空間;還有一類則是由大道奇物衍化而成,這類神兵的最低檔次都是下品神寶。
大部分上位神的伴生之寶因為達不到神寶的層次,所以更願意用大道奇物衍化的神兵戰鬥,否則他們寧願徒手肉搏,或用道法攻擊。
但是大道奇物本就稀少,能夠衍化成神兵的就更加稀有,所以大部分上位隻能肉搏或用道法戰鬥。
像皓厥這樣的新晉上位神,即使出生超級氏族,手上也沒有神寶級別的伴生寶物或神兵,他的伴生之寶還不如靈寶的紫雷錘,就更不用說太上的那把神寶級別的神兵了。
所以皓厥十分羨慕靈寶和太上的神器和神兵。
不過雖然羨慕,也隻是羨慕而已,的言行思想都與其自身大道契合,正道天神自不會因羨慕而有一些下作的行為。
就在元始的隊伍按部就班剿滅妖獸的時候,突然,皓厥臉色一變,他對元始道:“父神法旨,讓我們立刻去增援峴族的隊伍。”
“怎麽了?”元始問道。
皓厥道:“峴氏族的隊伍發現了一個混合妖獸群的蹤跡,妖獸群中上位妖獸就有二十多隻。”
三清一聽,大驚道:“混合妖獸群,難道是頂級妖獸——妖獸王者?”
“是的,就是妖獸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