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不需要多長時間,就能對一個人的評價發生天與地的偏差。


    就好像2014年和2016年離開伯納烏的陸逐虎。


    又如蔣校長,迅速走向“人民的對立麵”。


    1948年,曾經的柏林奧運會中國代表團隨軍記者,“龍爭虎鬥”聯合編劇儲安平在他主辦的雜誌《觀察》上批判國民黨“七十天是一場小爛汙,二十年是一場大爛汙,爛汙爛汙,二十年來拆足了爛汙”。


    12月25日,《觀察》被國民政府查封。


    當然,這對儲大記者算不上什麽挫折。


    在1930年代,他還是個學生的時候,作為學生領袖就敢當麵痛罵蔣校長,不僅全身而退——後來還成國黨黨報《中央日報》的編輯。奧運會結束,與團員們道別之後,他留在歐洲擔任《中央日報》駐歐洲記者,順便還考入倫敦大學政治係學習。


    他的導師正是英國工黨著名的名宿與領導人,理論家哈羅德·拉斯基教授。


    1938年的一天,師生二人乘坐莫大小姐運作的公交車來到海布裏球場,觀看一場阿森納迎戰曼聯的比賽。


    拉斯基教授選擇觀看這場比賽,是因為他是曼徹斯特人,曼聯是他家鄉的球隊。在他離開家鄉前往牛津大學學習的那年,剛好是曼聯拿下第二座頂級聯賽冠軍的1911年。他在等待這隻老牌球隊的複興。


    儲大記者欣然陪同的原因更簡單,兩隻球隊都有他的熟人。


    阿森納的前鋒,李惠堂。


    曼聯的後衛,小董。


    結果這場比賽阿森納的鋒線頭牌李球王被小董死纏爛打的防守搞得沒有脾氣,基本沒有好機會阿森納也進攻啞火,最終曼聯1比0小勝,讓拉斯基教授十分高興。儲大記者賽後與兩位舊識寒暄,李隊長感歎“士別三日刮目相看”,小董已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陸老師得知後一定很高興。


    不過這是三人在英倫的最後一次團聚,英國的聯賽次年停擺,李隊長與小董也回到國內投身到抗戰事業中去。


    儲記者38年就回國了,繼續做《中央日報》主筆,也在複旦做教授。為表示對國民政府抗戰的支持,他還親自去前線采訪戰事。他一反學生時期對蔣校長的橫眉冷對,對國府表示支持,並有經典段子“小學生都擁護蔣委員長”。他甚至不希望抗戰馬上結束,因為他看到,抗戰之於中國並不完全是創痛:


    十年未完成的教育工作,抗戰完成了。


    亡國滅種的危機使國人接受了一次絕佳的國民教育,國家觀念已經非常普遍。


    偏遠大後方的經濟也有了重新再造的機會,一年內走完過去二十年的路程。


    隻是理想在抗戰還沒結束的時候就破滅,於是儲記者重新走向了蔣校長的對立麵,徹底拋棄鼓吹領袖的思路,批評國黨以黨治國和特務政治。


    短短三年,勝利日時的“中國救星”“千古完人”蔣校長被人民拋棄,敗退海島。


    曆史翻開了新的篇章。


    ……


    在“鍾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的時候,紅色的“公牛王朝”也如同奔騰的公牛,氣壯山河地踏平亞平寧半島,統治意甲。


    芝加哥公牛?


    不,都靈公牛,都靈神之隊!


    從墨索裏尼君還沒死的1942年開始,都靈連續五奪意甲冠軍,雖然1943和1944年因為二戰的原因聯賽停辦,但公牛王朝一直在持續中。


    這之間,給中國隊搗過亂的墨索裏尼君和他的情人貝塔西女士被意大利人民處決,屍體也在米蘭的廣場上示眾。


    都靈作為整個意大利曆史上最絢麗的一支進攻隊伍,不斷繼續著瘋狂。


    1946-47賽季,狂進104球,以10分的優勢登頂——亞軍尤文圖斯,83球。季軍ac米蘭,75球。相差甚遠。


    1947-48賽季,更是打進125粒進球,至今仍是意甲的進球紀錄,無人能破,進球第二多的ac米蘭也隻有76個,竟然比都靈隊相差49球之多!


    很了不起的是,都靈隊基本是一隻以本土球員為主的球隊,意大利國家的首發,也多達十名都靈球員。


    毫不誇張的說,這個時候的都靈隊是比現在皇薩仁還高一點的宇宙隊,要不然也不會大半個世紀後還在傳說他們的神跡。


    隻可惜現在沒有歐冠等洲際賽事,不然榮譽遠不止於國內比賽。


    沒有洲際賽事,那便自己搞比賽。


    1949年的意甲聯賽結束後,都靈隊前往葡萄牙裏斯本參加本菲卡著名球星何塞·費雷拉的退役告別賽——時年30歲的葡萄牙球員、本菲卡隊長弗朗西斯科·費雷拉,與此時都靈的隊長馬佐拉同出生於1919,私交甚篤。


    而事實上都靈主席非常欣賞費雷拉,可不希望這位仁兄退役,還希望通過這次友誼賽促成這位轉會到都靈呢!


    要不然,誰會在意甲聯賽還剩下最後4輪、剛剛戰平爭冠對手國米的情況下打一場友誼賽呢!


    5月2日,在完成了與國米的聯賽之後,都靈隊飛赴葡萄牙裏斯本,與本菲卡隊進行了一場友誼賽。


    也許真的很想這位費雷拉來都靈,“神之隊”出師不利,最終2-3告負。


    當然,輸給本菲卡也不算特別丟人,畢竟在歐冠剛開始的年代,本菲卡也是完成過兩連冠的豪強。


    雙方都很愉快。


    5月4日,都靈隊準備搭乘意產菲亞特g.212飛機回國。


    天色陰沉,烏雲籠罩。


    根據曆史上的正常進程,在陰沉的天色和烏雲之中,飛行員對航路判斷失誤,以180公裏的時速撞上了蘇佩加山上的教堂,除了尾翼之外整機撞毀——最終造成18名球員,5名俱樂部教練、官員,4名記者、編輯和4名機組成員在內,一共31人罹難。


    對後世影響有多大,此處已經無需贅述了,最簡單的概括就是意大利隊在1950年世界杯時都不敢坐飛機,最終全隊選擇消耗兩周的時間,乘船前往美洲大陸。


    下午五點零五分,飛機即將起飛。


    瓦倫蒂諾·馬佐拉,都靈隊的隊長,正對著飛機發呆。


    他的兒子桑德羅·馬佐拉也是大名鼎鼎,正是大國際時代國米的核心,也是他帶領意大利國家隊逐步複蘇,並且一舉獲得1968年歐洲杯冠軍和1970年的世界杯亞軍的。


    “嗨,你在想什麽呢,快登機吧!——我估摸著我們早點回去,還能回到家中享用晚餐呢。”門將瓦萊利奧·巴奇加盧波招呼道——後人認為他是最早將門將的活動範圍擴大的代表球員,與馬佐拉一起在空難中喪生。


    “或許……”馬佐拉看看天空:“我們不用這麽著急,可以選擇……明天再回都靈。”


    不知道發生了什麽,馬佐拉堅決不上飛機,並勸阻隊友和機組人員也放棄返航的想法。


    大家感覺可能是隊長太累了,但他的領袖力卻是不容置喙的,最終全隊隻能選擇在裏斯本再呆一晚。


    晚上巴奇加盧波詢問馬佐拉怪異的舉動。


    “可能……是我多想了吧?”馬佐拉笑了笑:“13年前,我還是一個年輕人的時候,認識了一位著名人物……”


    聽了他的描述,巴奇加盧波吃驚道:“傳奇球星,中國的polulu?”


    對方點點頭。


    polulu給還是小年輕一個的馬佐拉寫了一串葡萄牙文,並用拉丁語寫下“nonfugio!”的花體字。


    時間過去很多年了,馬佐拉都沒想明白對方的用意。


    忽然到了今天——


    那傳葡萄牙文寫的是,5月4日,都靈2-3本菲卡。


    拉丁語則是……


    不要坐飛機!


    馬佐拉不知道對方為何知道這天的比分。


    但他的確沒有登機。


    ……


    這個時空裏,不會再有蘇佩加空難。


    同樣的,也不再有曼聯的慕尼黑空難。


    如果再見到陸破虜,被1982年世界杯意大利冠軍教練恩佐·貝阿爾佐特稱為是“意大利史上最偉大的球員”的瓦倫蒂諾·馬佐拉很想對這個中國人說:


    你的拉丁語語法用的不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36國足在柏林奧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慶二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慶二年並收藏1936國足在柏林奧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