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番比較,最後的實驗結果終於出爐,序號為7的實驗田所種出來的蘑菇重量是最大的,這個消息讓負責那一部分的哥布林紛紛開心的歡呼了起來,他們之所以如此開心,這些蘑菇就是他們的勞動成果,自己的勞動成果獲得了優勝,它們覺得這是屬於自己的榮譽。
這次實驗除了鼓舞了哥布林之外,也為第二次實驗提供了依據,下一次的實驗將以序號為7的試驗田所使用的肥料量為依據,變化量不超過6~8號實驗田的範圍內再次進行,每次進行一次實驗,都可以獲得一個更精確的值,多做幾次實驗,就能夠大致得到白狼想要的結果。
白狼又嚐了嚐加入了肥料的試驗田的蘑菇燉出來的蘑菇湯,對比了一下沒有加肥料之前蘑菇湯的味道,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加了肥料的蘑菇要比沒加肥料的鮮美許多。
“所謂原生態的,可不一定美味啊。”白狼一邊喝著蘑菇湯一邊感慨著,在他穿越過來之前的那個世界,一直有一幫人鼓吹綠色原生態,同時反對轉基因食物,白狼一開始還覺得這些人說的很有道理,不過在學過了生物學之後,他們就對這些人的說法感到不屑一顧了。
千百年來,無論是小麥還是水稻等農作物,都經過了馴化的過程,他們的基因經過自然的變異與重組,這些基因體現在性狀上,有些植物的性狀優良,適合人類進行種植,比如顆粒飽滿,產量大,不易染病,它們就會被挑選出來作為第二年的種子。
所謂的基因變異其實千百年來都在自然的進行著,轉基因食品隻是在人為的操作下使這種轉變的速度變得更快,變得更有利於人類的方向發展,那些追求非轉基因的人,他們所食用的其實也是轉過基因的食物,經過了幾千年的時間更迭與人為選擇,他們的基因早就與最初的那些植物不一樣了。
至於說那些植物裏麵含有有害基因,吃進去會慢慢改變人的基因的說法,更是無稽之談,無論是基因,蛋白質還是糖類,進入到人的胃裏都會被強大的胃酸消化掉,根本不可能進到人的細胞裏,而後替換掉某一部分基因。
在主觀能動性的指揮下,人能夠通過自己的實踐來改造自然,使自然向著更加有利於自身的方向前進,無論是肥料的使用還是基因技術都是這一點的的明證,反對合理合法的肥料與轉基因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反對人類科技的進步。
當然,基因修飾技術對於目前的白狼來說還是相當的遙遠,他現在僅僅能夠做到使用肥料而已,剛剛的那些想法隻是白狼的又一次思維發散罷了,不過就算如此,他也清楚的知道,純天然的蘑菇絕對沒有使用了肥料之後的蘑菇好吃,這是他的味覺告訴他的。
白狼清楚的意識到,他和哥布林們正在用知識和工具,改造著這個世界。
“如果說人類就是能夠使用工具的生物那麽在這個異世界裏,又該如何去定義人類呢?”白狼的思維繼續發散著,他意識到自己正在突破原有的思維禁區,在那個世界,可沒有除了兩腳直立猿人之外的智慧生物,人們對人類的理解,很容易先入為主的就認為是那種毛發稀疏的兩腳獸。
在那個世界的人類曆史上,許多哲學家都曾經對人類究竟是什麽東西有過屬於自己的評價,中這樣說:“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意思就是天地是世界上所有動物的父母,而人類是世界上所有動物中最具有靈智的;也曾經有人認為人是唯一會使用工具的動物,不過後來調查研究發現,黑猩猩與一些猴子,其實都會使用一些原始的工具,所以這種說法被證明是錯誤的。
克思認為,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實踐則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白狼憑借他粗淺的認知,分析之後認為,如果按照他的定義,那麽無論是狐狸們,黑狼,還是哥布林,其實都可以被劃入人類的範疇。
因為他們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社會關係,而且他們都懂得實踐,實踐並不等於單純的行動,而是人們能動地改造和探索現實世界一切客觀物質的社會性活動,狐狸們,黑狼以及哥布林,他們都或多或少的懂得去分析事務的原理,並將主觀的感受通過理性分離出來,形成較為客觀的理解。
他們也會把這些主觀的理解通過實踐的形式作用於客觀事物,而後在不斷的實踐中形成自己的認知,若非如此,那些狐狸工匠們絕對不可能掌握那麽高超的符文技術,除了神之外,大概沒有人能夠對世界有著與生俱來的認識,認識都是在後天的實踐與學習中形成的。
有了這些能力,這些極其聰慧的動物們也可以被歸屬為人類的一員,他們與那群兩腳獸之間的區別,僅僅是外形不同,文化不同,存在生殖隔離而已,初次之外,他們都有著一個智慧的大腦。
白狼又想起來了狐族祭祀對他提過的萬靈各族,據說他們也和狐族一樣,被人類擊敗之後,就一直在極南境的大森林裏躲避,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成功躲過人類軍隊的肆虐。
此時白狼對萬靈盟約這個聯盟的的稱呼有了一個更加深入的理解,這群高智商的動物明顯都認為自己有著靈智,人類的智力在平均水平上和他們相差無幾,但是人口基數卻比他們高上許多,哥布林雖然繁殖能力比人類高上許多,但是智力卻完全不如人類,這才被人類從地表趕到了地下。
如此看來,繁殖能力與科技水平,才是決定一個種族強弱與否,能否存續下來的重要指標。
想了這麽多,白狼最後隻得出了一個結論,他目前的勢力的大部分是由哥布林組成,但這並不代表他隻能和哥布林王國談條件,定協議,其實一些別的種族,隻要是有著靈智的,都有資格成為白狼的合作夥伴。
能從一片蘑菇田聯想到這麽多事情,就連白狼自己也有點佩服自己的發散性思維。
這次實驗除了鼓舞了哥布林之外,也為第二次實驗提供了依據,下一次的實驗將以序號為7的試驗田所使用的肥料量為依據,變化量不超過6~8號實驗田的範圍內再次進行,每次進行一次實驗,都可以獲得一個更精確的值,多做幾次實驗,就能夠大致得到白狼想要的結果。
白狼又嚐了嚐加入了肥料的試驗田的蘑菇燉出來的蘑菇湯,對比了一下沒有加肥料之前蘑菇湯的味道,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加了肥料的蘑菇要比沒加肥料的鮮美許多。
“所謂原生態的,可不一定美味啊。”白狼一邊喝著蘑菇湯一邊感慨著,在他穿越過來之前的那個世界,一直有一幫人鼓吹綠色原生態,同時反對轉基因食物,白狼一開始還覺得這些人說的很有道理,不過在學過了生物學之後,他們就對這些人的說法感到不屑一顧了。
千百年來,無論是小麥還是水稻等農作物,都經過了馴化的過程,他們的基因經過自然的變異與重組,這些基因體現在性狀上,有些植物的性狀優良,適合人類進行種植,比如顆粒飽滿,產量大,不易染病,它們就會被挑選出來作為第二年的種子。
所謂的基因變異其實千百年來都在自然的進行著,轉基因食品隻是在人為的操作下使這種轉變的速度變得更快,變得更有利於人類的方向發展,那些追求非轉基因的人,他們所食用的其實也是轉過基因的食物,經過了幾千年的時間更迭與人為選擇,他們的基因早就與最初的那些植物不一樣了。
至於說那些植物裏麵含有有害基因,吃進去會慢慢改變人的基因的說法,更是無稽之談,無論是基因,蛋白質還是糖類,進入到人的胃裏都會被強大的胃酸消化掉,根本不可能進到人的細胞裏,而後替換掉某一部分基因。
在主觀能動性的指揮下,人能夠通過自己的實踐來改造自然,使自然向著更加有利於自身的方向前進,無論是肥料的使用還是基因技術都是這一點的的明證,反對合理合法的肥料與轉基因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反對人類科技的進步。
當然,基因修飾技術對於目前的白狼來說還是相當的遙遠,他現在僅僅能夠做到使用肥料而已,剛剛的那些想法隻是白狼的又一次思維發散罷了,不過就算如此,他也清楚的知道,純天然的蘑菇絕對沒有使用了肥料之後的蘑菇好吃,這是他的味覺告訴他的。
白狼清楚的意識到,他和哥布林們正在用知識和工具,改造著這個世界。
“如果說人類就是能夠使用工具的生物那麽在這個異世界裏,又該如何去定義人類呢?”白狼的思維繼續發散著,他意識到自己正在突破原有的思維禁區,在那個世界,可沒有除了兩腳直立猿人之外的智慧生物,人們對人類的理解,很容易先入為主的就認為是那種毛發稀疏的兩腳獸。
在那個世界的人類曆史上,許多哲學家都曾經對人類究竟是什麽東西有過屬於自己的評價,中這樣說:“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意思就是天地是世界上所有動物的父母,而人類是世界上所有動物中最具有靈智的;也曾經有人認為人是唯一會使用工具的動物,不過後來調查研究發現,黑猩猩與一些猴子,其實都會使用一些原始的工具,所以這種說法被證明是錯誤的。
克思認為,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實踐則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白狼憑借他粗淺的認知,分析之後認為,如果按照他的定義,那麽無論是狐狸們,黑狼,還是哥布林,其實都可以被劃入人類的範疇。
因為他們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社會關係,而且他們都懂得實踐,實踐並不等於單純的行動,而是人們能動地改造和探索現實世界一切客觀物質的社會性活動,狐狸們,黑狼以及哥布林,他們都或多或少的懂得去分析事務的原理,並將主觀的感受通過理性分離出來,形成較為客觀的理解。
他們也會把這些主觀的理解通過實踐的形式作用於客觀事物,而後在不斷的實踐中形成自己的認知,若非如此,那些狐狸工匠們絕對不可能掌握那麽高超的符文技術,除了神之外,大概沒有人能夠對世界有著與生俱來的認識,認識都是在後天的實踐與學習中形成的。
有了這些能力,這些極其聰慧的動物們也可以被歸屬為人類的一員,他們與那群兩腳獸之間的區別,僅僅是外形不同,文化不同,存在生殖隔離而已,初次之外,他們都有著一個智慧的大腦。
白狼又想起來了狐族祭祀對他提過的萬靈各族,據說他們也和狐族一樣,被人類擊敗之後,就一直在極南境的大森林裏躲避,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成功躲過人類軍隊的肆虐。
此時白狼對萬靈盟約這個聯盟的的稱呼有了一個更加深入的理解,這群高智商的動物明顯都認為自己有著靈智,人類的智力在平均水平上和他們相差無幾,但是人口基數卻比他們高上許多,哥布林雖然繁殖能力比人類高上許多,但是智力卻完全不如人類,這才被人類從地表趕到了地下。
如此看來,繁殖能力與科技水平,才是決定一個種族強弱與否,能否存續下來的重要指標。
想了這麽多,白狼最後隻得出了一個結論,他目前的勢力的大部分是由哥布林組成,但這並不代表他隻能和哥布林王國談條件,定協議,其實一些別的種族,隻要是有著靈智的,都有資格成為白狼的合作夥伴。
能從一片蘑菇田聯想到這麽多事情,就連白狼自己也有點佩服自己的發散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