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唐雲重新走回別墅地下的古玩收藏室內,陳關西和周仁道兩人依然還在對唐雲收藏的那些古玩,駐足欣賞著,時不時的發表一下言論。
看到唐雲走來,陳關西和周仁道兩人相視一笑,最後,還是陳關西先開口道:“小唐,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你最近一段時間,有空沒有?”
“最近?”唐雲雖然有些不明所以,但稍微想了想,還是下意識的點頭回道:“最近的話,倒是沒什麽事情,怎麽了陳老師,您有事?”
“嗬嗬,也不是什麽大事,小唐,你應該知道我是《鑒寶》節目的嘉賓吧?是這樣的,近期我們節目還會和以往一樣繼續錄製,不知道你想不想來我們節目現場,看一看呢?”陳關西說完後,就直直的看著唐雲笑了一笑。
《鑒寶》節目的現場?!
唐雲先是楞了一下,緊接著迅速反應過來,忙不迭的點頭,興奮的回道:“可以嗎?!我真的可以去節目的現場嗎?”
別看他現在身家數十億,而且收藏了不少價值不菲的精致古玩,但是唐雲畢竟是一個年輕人,從小到大,都還沒有去過電視台節目的錄製現場,所以知道自己可以親臨現場的時候,心裏難免會比較激動一些。
《鑒寶》節目,是國內知名的一欄現場鑒定古玩的節目,大學時期,唐雲同樣也是看了好幾期,也是正是因為這個節目,唐雲對於古玩,產生了一些興趣,也知道了陳關西的存在。
陳關西先是和周仁道相視一笑,接著又扭頭看向唐雲,笑著點點頭:“當然,隻要你願意的話,隨意都可以。”
說著,陳關西從口袋中掏出兩隻門票,然後伸手遞到了唐雲的麵前:“我這裏剛好有兩張近期的,時間是在二十號的下午兩點鍾,你要是有空的話,可以帶嘉嘉一起去現場看一看。”
唐雲很客氣的接過票卷,同時向陳關西道了聲謝。
看著麵前的兩位古玩大師,唐雲忽然想到了什麽,於是開口說道:“對了陳老師,還有周爺爺,前段時間報道的關於乾隆禦筆的《嵩山柏漢圖》新聞,你們二位已經知道了嗎?還有那個專家劉年,他在古玩界,是不是很有名?”
聽到唐雲提起“劉年”,陳關西和周仁道兩人都不約而同的皺了皺眉,顯然他們對於那一則新聞也很清楚,同時也能看出,兩人對於那位古玩專家劉年,沒有什麽好感。
“你的說那則新聞,我倒是知道……”片刻,周仁道微微皺眉,先開口道:“至於那個劉年嘛?他的名氣倒是一般,鑒定的水準是有,不過人品差了一點……”
說完,周仁道便不再發表評論了,顯然他也看不慣劉年所作的事情。
接著,陳關西也輕輕的笑了笑:“嗬嗬,國內的古玩專家很多,劉年隻是眾多專家裏的其中一個,說實話,我還沒有親眼見過他本人……”
話說到這裏,唐雲也就明白了陳關西話中的意思。
以陳關西在國內古玩界的身份,竟然沒有見過劉年本人,那也就是說,這個劉年的名氣,至少不在陳關西這個水平的範圍內,最多也就是在國內二流或者準一流這個位置。
周仁道和陳關西這兩位古玩專家,都沒有對劉年涉嫌的《嵩山柏漢圖》新聞發表評論,顯然是有兩個方麵,一是對此表示不屑,不予評價,二是古玩界的複雜性。
關於乾隆禦筆的《嵩山柏漢圖》這一新聞,實際上,劉年身為古玩專家,做的確實不地道,但是話又說回來,這種事情其實在古玩界不算少見,隻是這次涉及的金額有些偏多,同時又上了新聞,否則的話,大部分人其實對此,還是有些見怪不怪了。
唐雲也不再多問。
畢竟他也很清楚,劉年雖然做的確實是不對,但是那位陳先生同樣也有一些問題,古玩界真真假假的很難說清楚,用網友的話來說,就是“古玩這一行,水太深了”。
……
二十號的這天早晨,唐雲準時到了京都,今天,他是來參見《鑒寶》節目的錄製現場,當觀眾的。
和他一起的有兩人,王宇,以及宋飛。
原本,唐雲是想帶周嘉嘉一起過來的,不料周氏珠寶有事,周嘉嘉過去公司幫忙了,考慮到宋飛一直是這個節目的忠實粉絲,所以唐雲幹脆就帶著宋飛一起坐飛機前來。
至於王宇,自然是負責保護兩人的安全了,畢竟唐雲現在的身家可不是什麽小的數目,而且還養了不少的人,所以安全方麵尤為重要。
雖然唐雲隻有兩張門票,但是,拜托陳關西再要來一張也不是什麽難事,因為《鑒寶》這個節目的觀眾,本身工作人員的親戚和熟人就占了其中的一部分,身為節目鑒定專家的陳關西,他每一期錄製的時候,節目組都會有固定的幾張門票給他。
到時候,隻要唐雲在進會場的時候,提前和他打一聲招呼,即可。
辦理好酒店的入住手續之後,唐雲三人拖著行李,往樓上指定的房間走去。
打開房門後,宋飛將行李隨後放在一旁,一邊打量著麵前豪華的總統套房,一邊興奮的說道:“雲哥,我還是第一次來京都呢,話說回來,我們要在這裏待上幾天啊?”
不止是宋飛,唐雲同樣也是第一次來京都這邊:“嗬嗬,反正公司最近也沒什麽大事,就先待上個兩三天吧,下午去看節目,明天的話,我準備去琉璃廠那邊轉轉。”
琉璃廠大街,位於京都的和平門外,是京都一條著名的文化街,它起源於清朝時期,當時各地前來參加科舉考試的舉人,大多集中在了琉璃廠大街的附近這一帶,因此這裏出售書籍和筆墨紙硯的店鋪特別多,形成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元朝時期,這裏開設官窯,燒製琉璃瓦,後來到了明朝時期,開始建設內城,因為修建宮殿,就擴大了官窯的規模,琉璃廠成為當時朝廷工部的五大工廠之一。(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看到唐雲走來,陳關西和周仁道兩人相視一笑,最後,還是陳關西先開口道:“小唐,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你最近一段時間,有空沒有?”
“最近?”唐雲雖然有些不明所以,但稍微想了想,還是下意識的點頭回道:“最近的話,倒是沒什麽事情,怎麽了陳老師,您有事?”
“嗬嗬,也不是什麽大事,小唐,你應該知道我是《鑒寶》節目的嘉賓吧?是這樣的,近期我們節目還會和以往一樣繼續錄製,不知道你想不想來我們節目現場,看一看呢?”陳關西說完後,就直直的看著唐雲笑了一笑。
《鑒寶》節目的現場?!
唐雲先是楞了一下,緊接著迅速反應過來,忙不迭的點頭,興奮的回道:“可以嗎?!我真的可以去節目的現場嗎?”
別看他現在身家數十億,而且收藏了不少價值不菲的精致古玩,但是唐雲畢竟是一個年輕人,從小到大,都還沒有去過電視台節目的錄製現場,所以知道自己可以親臨現場的時候,心裏難免會比較激動一些。
《鑒寶》節目,是國內知名的一欄現場鑒定古玩的節目,大學時期,唐雲同樣也是看了好幾期,也是正是因為這個節目,唐雲對於古玩,產生了一些興趣,也知道了陳關西的存在。
陳關西先是和周仁道相視一笑,接著又扭頭看向唐雲,笑著點點頭:“當然,隻要你願意的話,隨意都可以。”
說著,陳關西從口袋中掏出兩隻門票,然後伸手遞到了唐雲的麵前:“我這裏剛好有兩張近期的,時間是在二十號的下午兩點鍾,你要是有空的話,可以帶嘉嘉一起去現場看一看。”
唐雲很客氣的接過票卷,同時向陳關西道了聲謝。
看著麵前的兩位古玩大師,唐雲忽然想到了什麽,於是開口說道:“對了陳老師,還有周爺爺,前段時間報道的關於乾隆禦筆的《嵩山柏漢圖》新聞,你們二位已經知道了嗎?還有那個專家劉年,他在古玩界,是不是很有名?”
聽到唐雲提起“劉年”,陳關西和周仁道兩人都不約而同的皺了皺眉,顯然他們對於那一則新聞也很清楚,同時也能看出,兩人對於那位古玩專家劉年,沒有什麽好感。
“你的說那則新聞,我倒是知道……”片刻,周仁道微微皺眉,先開口道:“至於那個劉年嘛?他的名氣倒是一般,鑒定的水準是有,不過人品差了一點……”
說完,周仁道便不再發表評論了,顯然他也看不慣劉年所作的事情。
接著,陳關西也輕輕的笑了笑:“嗬嗬,國內的古玩專家很多,劉年隻是眾多專家裏的其中一個,說實話,我還沒有親眼見過他本人……”
話說到這裏,唐雲也就明白了陳關西話中的意思。
以陳關西在國內古玩界的身份,竟然沒有見過劉年本人,那也就是說,這個劉年的名氣,至少不在陳關西這個水平的範圍內,最多也就是在國內二流或者準一流這個位置。
周仁道和陳關西這兩位古玩專家,都沒有對劉年涉嫌的《嵩山柏漢圖》新聞發表評論,顯然是有兩個方麵,一是對此表示不屑,不予評價,二是古玩界的複雜性。
關於乾隆禦筆的《嵩山柏漢圖》這一新聞,實際上,劉年身為古玩專家,做的確實不地道,但是話又說回來,這種事情其實在古玩界不算少見,隻是這次涉及的金額有些偏多,同時又上了新聞,否則的話,大部分人其實對此,還是有些見怪不怪了。
唐雲也不再多問。
畢竟他也很清楚,劉年雖然做的確實是不對,但是那位陳先生同樣也有一些問題,古玩界真真假假的很難說清楚,用網友的話來說,就是“古玩這一行,水太深了”。
……
二十號的這天早晨,唐雲準時到了京都,今天,他是來參見《鑒寶》節目的錄製現場,當觀眾的。
和他一起的有兩人,王宇,以及宋飛。
原本,唐雲是想帶周嘉嘉一起過來的,不料周氏珠寶有事,周嘉嘉過去公司幫忙了,考慮到宋飛一直是這個節目的忠實粉絲,所以唐雲幹脆就帶著宋飛一起坐飛機前來。
至於王宇,自然是負責保護兩人的安全了,畢竟唐雲現在的身家可不是什麽小的數目,而且還養了不少的人,所以安全方麵尤為重要。
雖然唐雲隻有兩張門票,但是,拜托陳關西再要來一張也不是什麽難事,因為《鑒寶》這個節目的觀眾,本身工作人員的親戚和熟人就占了其中的一部分,身為節目鑒定專家的陳關西,他每一期錄製的時候,節目組都會有固定的幾張門票給他。
到時候,隻要唐雲在進會場的時候,提前和他打一聲招呼,即可。
辦理好酒店的入住手續之後,唐雲三人拖著行李,往樓上指定的房間走去。
打開房門後,宋飛將行李隨後放在一旁,一邊打量著麵前豪華的總統套房,一邊興奮的說道:“雲哥,我還是第一次來京都呢,話說回來,我們要在這裏待上幾天啊?”
不止是宋飛,唐雲同樣也是第一次來京都這邊:“嗬嗬,反正公司最近也沒什麽大事,就先待上個兩三天吧,下午去看節目,明天的話,我準備去琉璃廠那邊轉轉。”
琉璃廠大街,位於京都的和平門外,是京都一條著名的文化街,它起源於清朝時期,當時各地前來參加科舉考試的舉人,大多集中在了琉璃廠大街的附近這一帶,因此這裏出售書籍和筆墨紙硯的店鋪特別多,形成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元朝時期,這裏開設官窯,燒製琉璃瓦,後來到了明朝時期,開始建設內城,因為修建宮殿,就擴大了官窯的規模,琉璃廠成為當時朝廷工部的五大工廠之一。(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