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山,位於jx省yt市西南20公裏處。相傳東漢中葉,天師道創始人張道陵曾在此煉丹,傳說“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
據道教典籍記載,張陵第四代孫張盛在三國或西晉時已赴龍虎山定居,此後張天師後裔世居龍虎山,至今承襲六十三代,曆經一千九百多年。
座落於龍虎山中的上清鎮號稱千年古鎮。據說如果沒有上清鎮,就沒有上清這塊土地孕育出來的道教文化,龍虎山要成為中國道教第一山、中國道教的發祥地恐怕是不可能的。
古鎮未經過專家設計,一切都形成於自然,無形中有一種自然之美,漫步其中,你不必閃躲汽車的橫衝直撞,盡可悠閑自在地觀看市井風情。漁民織網,孩童戲耍,怡然自得。
天師府正位於鷹潭上清鎮,臨清溪,為張氏曆代起居之地,原建於龍虎山腳下。北靠西華山,門臨瀘溪河,麵對琵琶山,依山帶水,氣勢雄偉。
占地3萬多平方米,建築輝宏,尚存古建築6000餘平方米,全部雕花鏤刻,米紅細漆,古色古香,一派仙氣。
整個府第由府門、大堂、後堂、私第、殿宇、書屋、花園等部分構成。規模宏大,雄偉壯觀,建築華麗,工藝精致,是一處王府式樣的建築。
院內豫樟成林,古木參天,濃蔭散綠,環境清幽,昔有“仙都”,“南國第一家”之稱。
味腴書屋坐落私第東部,書屋為院落式,建於清光緒二十年,麵闊約八百平方米,分前後二進,後為正屋有樓,中有天井兩廂,門前老桂倚牆,婆娑作態。
石門鑿有隸書聯一副,上聯“泮芹蔓衍芹期來”,下聯“丹欄花開欄可攀”。書屋後門遠朝西華山,近臨池中水,門額上書“秀接衡陽”四字。
時值9月低,外麵仍是烈日高懸,秋老虎似在散發餘威,正屋中香煙繚繞,陽光透光明窗灑在屋內,屋子正中一張紫檀方桌,桌上一張棋盤已是星羅密布,正有兩者端坐其兩側對弈。
其中老者身穿白色便服,須發皆白,精神矍鑠,另一位中年道士身穿黑色道服,濃眉密須,方臉闊嘴。
此時中年道士舉起一枚黑子,猶豫了好一會才落子盤中。見此,老者露出一絲微笑,隨即將一枚白子也落於盤中。
棋盤中一黑一白,黑白分明,分據兩地,錯落有致,細細品味每一步都飽含哲理,就像是戰場一般。
道士見老者落子後,一直在凝眉沉思,直至片刻後方才搖頭歎道:“輸了,輸了,果然還是不如啊。”
“哈哈哈,道友不用謙虛,你的棋力見長了。”老者手撚白須,朗聲笑道。
“那裏,還是不如您。”道士擺了擺手,搖頭說道。
老者端起麵前精致的骨瓷茶碗品了一口,放下後問道:“孫道友今日上我這龍虎山可是有事?”
道士麵對老者所問,臉上露出一絲局促,恭敬道:“確實有事,我最近幾日一直對一件事感到煩心,特意來您這裏求個答案。”
“哦?說說看是什麽事?”老者不緊不慢地問道。
“前幾天我在嶗山明霞洞上感到西方有流星墜落,炁海也有所感應。雖然事後很快恢複,但我這心裏總覺得有事將要發生。”道士皺眉說道。
“嗯……我那幾天也察覺到西方有些變故,我自己倒是沒事,不過我那徒弟倒是差點行岔了炁。”老者點頭說道。
道士聽到後驚訝地詢問道:“老天師,您徒弟沒什麽大礙吧?”
老者笑著搖頭:“沒什麽大事,他這也算命裏注定,因禍得福啊。”
道士拱手恭賀道:“恭喜,恭喜老天師愛徒得此機緣。”
老者平靜地還禮道:“多謝,我替頑徒謝過道友。隻是,孫道友貴為嶗山掌門,你我之間不必如此客氣。”
“那裏,您才是太客氣了,誰不知您天師府才是國內道門的旗幟,我那嶗山隻能偏居一偶,成不了什麽大氣。”道士擺擺手,搖頭歎道。
“孫道友可是因為那顆流星而煩惱?”老者看著對方詢問道。
“確實如此,我不知道天降流星對我們這些修行者來說是好是壞,您剛剛也說了您的徒弟在那天出現變故,我擔心這會不會是不好的預兆。”道士緩緩答道,他語氣裏透著些許憂慮。
“嗯……我知道你在擔心什麽,我倒覺得沒什麽,我們隻需做到與時遷變,應物變化就好,至於天地變化,自有它的命數。”老者手撚白須說道。
老者緩了緩繼續道:“老子曾說‘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你夜觀天象,所以心生憂慮,反倒是亂了心境。”
道士頷首沉默地思考著,他當然希望自己隻是杞人憂天,可他在那顆流星墜落後起了一卦,卦象上乾下坤,這讓他覺得未來必是有事發生,隻是不清楚這裏好壞各占多少。
他可不像老者那樣表現得順其自然,畢竟嶗山隻能算是小門小派,比不了天師府的家大業大。他總要為了自己觀中那些徒子徒孫著想,免得他們真遇到事沒有應對的手段。
片刻後,道士拱手道:“老天師,您說這流星墜落的時機是不是有些蹊蹺?不光是我,茅山,全真那邊都有感應,他們下麵的弟子也有行功出岔的,這是不是太過巧合了些?”
“你的意思是……”老者緩緩問道。
“老天師,我隻是懷疑這裏麵有關聯,這也是我今天來山上找您的原因。”道士皺眉說道。
老者笑了笑說道:“孫道友,看來我要是不解答你的問題,你回去都吃不好,睡不香了。”
“哎……老天師,您說笑了,我這還不是為了下麵那些徒弟著想,真要是有什麽變故,也好讓他們能提早準備一下。”道士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道。
“也好,我說說我的看法,你姑且聽聽,看能不能解答你的問題。”老者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道:“前幾天我不光察覺到西邊那顆流星,正南方向也有一顆,2顆同時落到了地上。”
“老天師,這……這是真的?”道士神色驚訝地問道。
“嗯,確實是真的,恐怕現在出現的變化就是這2顆流星引起的,不過我也不知道其他地方是不是也有流星落下,隻能估計天地會有變化,至於好壞就不好說了。”老者緩緩答道。
道士聽到老者說完,隻覺得一股寒氣從腳底隻躥至頭頂,後背滲出一層細汗,他總算知道為什麽國內那麽多人都會在那一天出現變故,原來是2顆流星同時墜落。
“老天師,這天下會不會……”道士猶豫道,他想問整個世界會不會因為這2顆流星出現什麽動蕩。
老者搖了搖頭,他知道對方想問什麽,平靜地答道:“不會亂的,目前我還沒有這個感覺,再說咱們的政府也不會讓社會出現變動。”
“人皆知持物之樂而不知不持物之樂,盡管現在社會環境很不好,人的欲望太多,已然是欲壑難填。不過政府那邊倒是一直都在控製,我們隻需要維持住自身就好。”老者鎮定自若地說道。
道士沉默片刻後,緩緩吐出一口濁氣說道:“多謝老天師指點迷津,我最近確實為了門下弟子想的太多了,也許他們自有自己的命數,我不該越俎代庖。”
“是啊,惟道是從、道法自然,他們的命數自有他們去麵對,我們的命數自有我們去麵對,無論何種都坦然相對就好了。”老者撚須笑道。
“老天師,我還有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已經困擾我幾年了,一直想不通透,還望您能解惑。”道士拱手緩緩說道。
老者抬手示意對方:“孫道友,請問。”
“我們所修煉的炁到底是何物?”道士看著老者問道,他非常希望對方能解答他的問題,這個問題已經困擾自己幾年時間,一直都沒想明白。
“為什麽這麽問?”老者反問道。
“幾年前我徒弟問我這個問題,我一時沒答上來,後來一直在思考,這次剛好向您請教。”道士恭聲道。
老者閉目沉思,直到片刻後方才睜開,手撚白須道:“嗯……我明白了,之前我也與人討論過,盡管還是不能確定,可也得出一個初步結論。”
老者頓了頓繼續道:“我們所練之炁無形無相,分布在天地之間,如果硬要說是什麽,我個人以為它應該是一種能量態。”
“能量態?這是物理學的概念吧!”道士苦笑著問道,他是沒想到老者作為一代天師居然還會與科學界打交道。
“嗯,很多人都想要通過科學來定義我們修煉的炁,這是非常好的事情,我們能從中了解不少以前解釋不了的現象。”老者微笑點頭道:“當然不是所有說法都正確,我也隻認可其中一部分而已,比如他們認為炁是種能量,沒有質量,沒有重量,看不見,摸不著,這些確實是炁的特點。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如果說道是宇宙,那炁則是連接整個宇宙的一種能量,我們修煉炁也是感知大道的過程。”
“您的意思炁就是我們連接道的通路,練炁能讓我們體悟天地大道?”道士神色疑惑地問道。
“我確實這麽認為,古時所說的仙人,恐怕說的就是那些先輩們已將自身修煉到炁化,才能完全融於大道中,從而得道成仙。”老者緩緩答道。
道士無奈地搖了搖頭,他現在更不知道回去後該如何回複徒弟,難道還要讓他去學物理學不成?
“孫道友,這些隻是我一家之間,你做個參考就好,道法自然,不必強求。來,我們再下一盤。”老者看到對方麵露無奈,邊收棋子邊平靜地說道。
道士聽到老者說完,微微點頭表示明白。他意識到自己有些自尋煩惱,也許真像對方所說,清靜無為,道法自然才是最好。
片刻後,兩人重新擺開棋局,一時間落子聲清脆悅耳,如同聽雨,然而“雨”又跟“宇”同音,仿佛在這冥冥中暗示著“一沙一世界”的玄妙。
據道教典籍記載,張陵第四代孫張盛在三國或西晉時已赴龍虎山定居,此後張天師後裔世居龍虎山,至今承襲六十三代,曆經一千九百多年。
座落於龍虎山中的上清鎮號稱千年古鎮。據說如果沒有上清鎮,就沒有上清這塊土地孕育出來的道教文化,龍虎山要成為中國道教第一山、中國道教的發祥地恐怕是不可能的。
古鎮未經過專家設計,一切都形成於自然,無形中有一種自然之美,漫步其中,你不必閃躲汽車的橫衝直撞,盡可悠閑自在地觀看市井風情。漁民織網,孩童戲耍,怡然自得。
天師府正位於鷹潭上清鎮,臨清溪,為張氏曆代起居之地,原建於龍虎山腳下。北靠西華山,門臨瀘溪河,麵對琵琶山,依山帶水,氣勢雄偉。
占地3萬多平方米,建築輝宏,尚存古建築6000餘平方米,全部雕花鏤刻,米紅細漆,古色古香,一派仙氣。
整個府第由府門、大堂、後堂、私第、殿宇、書屋、花園等部分構成。規模宏大,雄偉壯觀,建築華麗,工藝精致,是一處王府式樣的建築。
院內豫樟成林,古木參天,濃蔭散綠,環境清幽,昔有“仙都”,“南國第一家”之稱。
味腴書屋坐落私第東部,書屋為院落式,建於清光緒二十年,麵闊約八百平方米,分前後二進,後為正屋有樓,中有天井兩廂,門前老桂倚牆,婆娑作態。
石門鑿有隸書聯一副,上聯“泮芹蔓衍芹期來”,下聯“丹欄花開欄可攀”。書屋後門遠朝西華山,近臨池中水,門額上書“秀接衡陽”四字。
時值9月低,外麵仍是烈日高懸,秋老虎似在散發餘威,正屋中香煙繚繞,陽光透光明窗灑在屋內,屋子正中一張紫檀方桌,桌上一張棋盤已是星羅密布,正有兩者端坐其兩側對弈。
其中老者身穿白色便服,須發皆白,精神矍鑠,另一位中年道士身穿黑色道服,濃眉密須,方臉闊嘴。
此時中年道士舉起一枚黑子,猶豫了好一會才落子盤中。見此,老者露出一絲微笑,隨即將一枚白子也落於盤中。
棋盤中一黑一白,黑白分明,分據兩地,錯落有致,細細品味每一步都飽含哲理,就像是戰場一般。
道士見老者落子後,一直在凝眉沉思,直至片刻後方才搖頭歎道:“輸了,輸了,果然還是不如啊。”
“哈哈哈,道友不用謙虛,你的棋力見長了。”老者手撚白須,朗聲笑道。
“那裏,還是不如您。”道士擺了擺手,搖頭說道。
老者端起麵前精致的骨瓷茶碗品了一口,放下後問道:“孫道友今日上我這龍虎山可是有事?”
道士麵對老者所問,臉上露出一絲局促,恭敬道:“確實有事,我最近幾日一直對一件事感到煩心,特意來您這裏求個答案。”
“哦?說說看是什麽事?”老者不緊不慢地問道。
“前幾天我在嶗山明霞洞上感到西方有流星墜落,炁海也有所感應。雖然事後很快恢複,但我這心裏總覺得有事將要發生。”道士皺眉說道。
“嗯……我那幾天也察覺到西方有些變故,我自己倒是沒事,不過我那徒弟倒是差點行岔了炁。”老者點頭說道。
道士聽到後驚訝地詢問道:“老天師,您徒弟沒什麽大礙吧?”
老者笑著搖頭:“沒什麽大事,他這也算命裏注定,因禍得福啊。”
道士拱手恭賀道:“恭喜,恭喜老天師愛徒得此機緣。”
老者平靜地還禮道:“多謝,我替頑徒謝過道友。隻是,孫道友貴為嶗山掌門,你我之間不必如此客氣。”
“那裏,您才是太客氣了,誰不知您天師府才是國內道門的旗幟,我那嶗山隻能偏居一偶,成不了什麽大氣。”道士擺擺手,搖頭歎道。
“孫道友可是因為那顆流星而煩惱?”老者看著對方詢問道。
“確實如此,我不知道天降流星對我們這些修行者來說是好是壞,您剛剛也說了您的徒弟在那天出現變故,我擔心這會不會是不好的預兆。”道士緩緩答道,他語氣裏透著些許憂慮。
“嗯……我知道你在擔心什麽,我倒覺得沒什麽,我們隻需做到與時遷變,應物變化就好,至於天地變化,自有它的命數。”老者手撚白須說道。
老者緩了緩繼續道:“老子曾說‘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你夜觀天象,所以心生憂慮,反倒是亂了心境。”
道士頷首沉默地思考著,他當然希望自己隻是杞人憂天,可他在那顆流星墜落後起了一卦,卦象上乾下坤,這讓他覺得未來必是有事發生,隻是不清楚這裏好壞各占多少。
他可不像老者那樣表現得順其自然,畢竟嶗山隻能算是小門小派,比不了天師府的家大業大。他總要為了自己觀中那些徒子徒孫著想,免得他們真遇到事沒有應對的手段。
片刻後,道士拱手道:“老天師,您說這流星墜落的時機是不是有些蹊蹺?不光是我,茅山,全真那邊都有感應,他們下麵的弟子也有行功出岔的,這是不是太過巧合了些?”
“你的意思是……”老者緩緩問道。
“老天師,我隻是懷疑這裏麵有關聯,這也是我今天來山上找您的原因。”道士皺眉說道。
老者笑了笑說道:“孫道友,看來我要是不解答你的問題,你回去都吃不好,睡不香了。”
“哎……老天師,您說笑了,我這還不是為了下麵那些徒弟著想,真要是有什麽變故,也好讓他們能提早準備一下。”道士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道。
“也好,我說說我的看法,你姑且聽聽,看能不能解答你的問題。”老者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道:“前幾天我不光察覺到西邊那顆流星,正南方向也有一顆,2顆同時落到了地上。”
“老天師,這……這是真的?”道士神色驚訝地問道。
“嗯,確實是真的,恐怕現在出現的變化就是這2顆流星引起的,不過我也不知道其他地方是不是也有流星落下,隻能估計天地會有變化,至於好壞就不好說了。”老者緩緩答道。
道士聽到老者說完,隻覺得一股寒氣從腳底隻躥至頭頂,後背滲出一層細汗,他總算知道為什麽國內那麽多人都會在那一天出現變故,原來是2顆流星同時墜落。
“老天師,這天下會不會……”道士猶豫道,他想問整個世界會不會因為這2顆流星出現什麽動蕩。
老者搖了搖頭,他知道對方想問什麽,平靜地答道:“不會亂的,目前我還沒有這個感覺,再說咱們的政府也不會讓社會出現變動。”
“人皆知持物之樂而不知不持物之樂,盡管現在社會環境很不好,人的欲望太多,已然是欲壑難填。不過政府那邊倒是一直都在控製,我們隻需要維持住自身就好。”老者鎮定自若地說道。
道士沉默片刻後,緩緩吐出一口濁氣說道:“多謝老天師指點迷津,我最近確實為了門下弟子想的太多了,也許他們自有自己的命數,我不該越俎代庖。”
“是啊,惟道是從、道法自然,他們的命數自有他們去麵對,我們的命數自有我們去麵對,無論何種都坦然相對就好了。”老者撚須笑道。
“老天師,我還有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已經困擾我幾年了,一直想不通透,還望您能解惑。”道士拱手緩緩說道。
老者抬手示意對方:“孫道友,請問。”
“我們所修煉的炁到底是何物?”道士看著老者問道,他非常希望對方能解答他的問題,這個問題已經困擾自己幾年時間,一直都沒想明白。
“為什麽這麽問?”老者反問道。
“幾年前我徒弟問我這個問題,我一時沒答上來,後來一直在思考,這次剛好向您請教。”道士恭聲道。
老者閉目沉思,直到片刻後方才睜開,手撚白須道:“嗯……我明白了,之前我也與人討論過,盡管還是不能確定,可也得出一個初步結論。”
老者頓了頓繼續道:“我們所練之炁無形無相,分布在天地之間,如果硬要說是什麽,我個人以為它應該是一種能量態。”
“能量態?這是物理學的概念吧!”道士苦笑著問道,他是沒想到老者作為一代天師居然還會與科學界打交道。
“嗯,很多人都想要通過科學來定義我們修煉的炁,這是非常好的事情,我們能從中了解不少以前解釋不了的現象。”老者微笑點頭道:“當然不是所有說法都正確,我也隻認可其中一部分而已,比如他們認為炁是種能量,沒有質量,沒有重量,看不見,摸不著,這些確實是炁的特點。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如果說道是宇宙,那炁則是連接整個宇宙的一種能量,我們修煉炁也是感知大道的過程。”
“您的意思炁就是我們連接道的通路,練炁能讓我們體悟天地大道?”道士神色疑惑地問道。
“我確實這麽認為,古時所說的仙人,恐怕說的就是那些先輩們已將自身修煉到炁化,才能完全融於大道中,從而得道成仙。”老者緩緩答道。
道士無奈地搖了搖頭,他現在更不知道回去後該如何回複徒弟,難道還要讓他去學物理學不成?
“孫道友,這些隻是我一家之間,你做個參考就好,道法自然,不必強求。來,我們再下一盤。”老者看到對方麵露無奈,邊收棋子邊平靜地說道。
道士聽到老者說完,微微點頭表示明白。他意識到自己有些自尋煩惱,也許真像對方所說,清靜無為,道法自然才是最好。
片刻後,兩人重新擺開棋局,一時間落子聲清脆悅耳,如同聽雨,然而“雨”又跟“宇”同音,仿佛在這冥冥中暗示著“一沙一世界”的玄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