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熱度?
還是說單純的商業打擊?
熊梟隻疑惑了一秒,而後便得出結論:對方是想仿拍!
跟盜版不同,這個世界打擦邊球的法律法規非常空白。一部作品隻要稍微替換幾個元素就就能搖身一變成原創作品上市,要是真有製度能攔住抄襲這頭猛獸,那市麵上8成的影視作品都得下架。
趙潔騰開電腦,找到了那名導演的微博。
這導演名叫馬可奇,微博認證為導演,粉絲有300萬之多。
馬可奇是最近一周開始瘋狂抨擊灌籃高手的,他微博首頁全是這類帖子:
《赤木剛憲:防守和犯規隻隔了一層紙。》
《關於籃板球的一些看法,不喜勿噴。》
《關於流川楓的實力分析》
...
前幾篇還隻是關於一些人設方麵的論證,言辭還較為中肯,但後麵幾章就開始變味道了:
《華夏當代的青年能否清醒?球,不是那樣打的!》
《一群不良少年的幼稚運動。》
《血腥、暴力?從三井壽回歸球隊來看灌籃高手不為人知的一麵。》
這種吸引眼球的標題是個明眼人都懂,博主這麽寫不外乎就是想騙點擊,低級但是有效的炒作手段。
事實證明他也猜對了,馬可奇的下一部片子叫《逐夢球壇》,從目前透露出來的信息來看,應該是一部關於青春和籃球題材的網劇。
“這臭傻逼,蹭熱度我們也就忍了,但是有意黑這就忒不要臉了!”
趙潔點開一篇名叫《灌籃高手的前世今生》的帖子,居然把幾個主角醜化成了不學無術的小混混,劇中的一些暴力鏡頭更是被無限放大,已經上升到誘導青少年犯罪這個層麵上了。
“這臭煞筆,不得好死!”
趙潔每次看到馬可奇的微博都會氣得跺腳,熊梟哭笑不得,他現在算是體會到什麽叫皇帝不急太監急了,原作者還悠哉地來辦公室受教育,粉絲卻急得冒煙。
“我說趙老師,你可是高幹子弟,這麽罵人家好嗎?”
“沒關係,我隻是私下這樣罵,在網上都是禮貌噴人,從來不連帶爹媽祖宗的。”
趙潔給熊梟演示了一下她們群裏的噴人技術,知識分子罵起人來的確相當有涵養。
例如“長亭外古道邊,芳草天”,這看似一句古詞,實則上在說對方不要碧蓮。
“我就不懂了,那個叫熊梟的怎麽沒學著你的本事?人家都欺負到頭上了他居然還保持沉默,要換成你估計能把姓馬的噴哭吧!”
“我何德何能。”
熊梟重視起這件事來。他後悔沒有細看粉絲評論,要是能早一點察覺到馬可奇蹭熱度的事他就可以指揮粉絲理智對待。雖然他作為幕後工作者和一個經常曝光在聚光燈下的大導演號召力沒法比,但灌籃高手的官微可是有幾百萬活粉,隨便發個聲明就能把戰火澆熄。
而兩家粉絲對撕,才是馬可奇最喜歡看到的。
他開始調查起這馬姓導演的資料來。
馬可奇是狸貓影視的簽約導演,主要拍攝低成本網劇。
他手下有好幾部劇都是良酷網的熱銷產品,粉絲幾乎都是女性,雖然年齡不大但都是些鐵粉,從作品下那些有規有矩的評論就可以看出粉絲的忠誠度相當高。
熊梟準備好好研究一下這位導演的水準,便點開網頁看了起來。
“喂,這臭導演拍的有什麽....”
“別吵。”
趙潔住了嘴,她偷偷看著熊梟的側臉,不忍心也不敢打擾他看劇。她想,熊梟肯定也是個灌籃粉,不然上次怎麽回答得那麽漂亮,看劇是為了回噴對方吧。
便也忍了。
1個小時後,熊梟走馬觀花掃完了馬可奇的幾部網劇。
從他的審美角度來看,這幾部劇都是爛大街的套路:
套上青春片的殼子,加兩枚小鮮肉,撒點套路,再拌點狗血,一部片就成了。
若他現在還是一個普通觀眾的話肯定覺得無所謂:你們隨便拍,成功了算我輸。單論口碑和影響力的話馬可奇所以片子加起來還當不到灌籃高手的腳趾頭。
但他現在可是導演+編劇+製片人,集各類工種於一身的全才,看東西沒那麽片麵。
就拿現實一點的市場價值來說,馬可奇的網劇雖然狗血,但卻是實實在在按照商業模式在走。有裝逼有打臉有瑪麗蘇,這種片子不愁沒人買單。
“局勢對灌籃高手不利啊!”
熊梟若無其事地以一副路人的口氣說著。
“什麽不利?你覺得我們灌籃粉比不過他的網劇粉?”
趙潔雖然嘴上不服,但她知道幾輪罵戰下來明顯是灌籃粉吃虧。
因為看灌籃高手的粉絲大部分是男生,男生看劇還ok,但是要他們參與到撕逼這就難了,所以現在和馬可奇對噴的都是些女粉。
“馬可奇的粉絲群體集中在10-20歲這個年齡層多為女生,十多歲的少女戰鬥力有多強你應該比我清楚吧?除非你再去安利幾百萬女生一起入坑,要不然是噴不過她們的。”
熊梟說得是事實,雖然灌籃高手是橫空出世了,但畢竟一部片的力量有限,想跟常年累月積累下來的三次元粉絲做鬥爭還遠遠不夠。
“我就算死磕,也要跟姓馬的磕到底!”
“哎.....”熊梟無奈地歎了口氣,然後拍了拍趙潔的肩膀:“崇拜,是距離理解最遠的感情。”
“什麽意思?”
“一個反派說的,你自個兒體會吧”
.......
熊梟走了,剩下趙潔一人在辦公室回味。
她不傻,如果不想看到《灌籃高手》被人瞎搞,讓自家粉絲吧這個話題冷掉是最正確的做法。
但說起來容易,她隻是萬千粉絲中的一個,就算她真這麽做了,可還有大把的人樂意去撕,而且撕的人裏麵還會有不小一部分最後會去看。
越罵越有人看,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還是說單純的商業打擊?
熊梟隻疑惑了一秒,而後便得出結論:對方是想仿拍!
跟盜版不同,這個世界打擦邊球的法律法規非常空白。一部作品隻要稍微替換幾個元素就就能搖身一變成原創作品上市,要是真有製度能攔住抄襲這頭猛獸,那市麵上8成的影視作品都得下架。
趙潔騰開電腦,找到了那名導演的微博。
這導演名叫馬可奇,微博認證為導演,粉絲有300萬之多。
馬可奇是最近一周開始瘋狂抨擊灌籃高手的,他微博首頁全是這類帖子:
《赤木剛憲:防守和犯規隻隔了一層紙。》
《關於籃板球的一些看法,不喜勿噴。》
《關於流川楓的實力分析》
...
前幾篇還隻是關於一些人設方麵的論證,言辭還較為中肯,但後麵幾章就開始變味道了:
《華夏當代的青年能否清醒?球,不是那樣打的!》
《一群不良少年的幼稚運動。》
《血腥、暴力?從三井壽回歸球隊來看灌籃高手不為人知的一麵。》
這種吸引眼球的標題是個明眼人都懂,博主這麽寫不外乎就是想騙點擊,低級但是有效的炒作手段。
事實證明他也猜對了,馬可奇的下一部片子叫《逐夢球壇》,從目前透露出來的信息來看,應該是一部關於青春和籃球題材的網劇。
“這臭傻逼,蹭熱度我們也就忍了,但是有意黑這就忒不要臉了!”
趙潔點開一篇名叫《灌籃高手的前世今生》的帖子,居然把幾個主角醜化成了不學無術的小混混,劇中的一些暴力鏡頭更是被無限放大,已經上升到誘導青少年犯罪這個層麵上了。
“這臭煞筆,不得好死!”
趙潔每次看到馬可奇的微博都會氣得跺腳,熊梟哭笑不得,他現在算是體會到什麽叫皇帝不急太監急了,原作者還悠哉地來辦公室受教育,粉絲卻急得冒煙。
“我說趙老師,你可是高幹子弟,這麽罵人家好嗎?”
“沒關係,我隻是私下這樣罵,在網上都是禮貌噴人,從來不連帶爹媽祖宗的。”
趙潔給熊梟演示了一下她們群裏的噴人技術,知識分子罵起人來的確相當有涵養。
例如“長亭外古道邊,芳草天”,這看似一句古詞,實則上在說對方不要碧蓮。
“我就不懂了,那個叫熊梟的怎麽沒學著你的本事?人家都欺負到頭上了他居然還保持沉默,要換成你估計能把姓馬的噴哭吧!”
“我何德何能。”
熊梟重視起這件事來。他後悔沒有細看粉絲評論,要是能早一點察覺到馬可奇蹭熱度的事他就可以指揮粉絲理智對待。雖然他作為幕後工作者和一個經常曝光在聚光燈下的大導演號召力沒法比,但灌籃高手的官微可是有幾百萬活粉,隨便發個聲明就能把戰火澆熄。
而兩家粉絲對撕,才是馬可奇最喜歡看到的。
他開始調查起這馬姓導演的資料來。
馬可奇是狸貓影視的簽約導演,主要拍攝低成本網劇。
他手下有好幾部劇都是良酷網的熱銷產品,粉絲幾乎都是女性,雖然年齡不大但都是些鐵粉,從作品下那些有規有矩的評論就可以看出粉絲的忠誠度相當高。
熊梟準備好好研究一下這位導演的水準,便點開網頁看了起來。
“喂,這臭導演拍的有什麽....”
“別吵。”
趙潔住了嘴,她偷偷看著熊梟的側臉,不忍心也不敢打擾他看劇。她想,熊梟肯定也是個灌籃粉,不然上次怎麽回答得那麽漂亮,看劇是為了回噴對方吧。
便也忍了。
1個小時後,熊梟走馬觀花掃完了馬可奇的幾部網劇。
從他的審美角度來看,這幾部劇都是爛大街的套路:
套上青春片的殼子,加兩枚小鮮肉,撒點套路,再拌點狗血,一部片就成了。
若他現在還是一個普通觀眾的話肯定覺得無所謂:你們隨便拍,成功了算我輸。單論口碑和影響力的話馬可奇所以片子加起來還當不到灌籃高手的腳趾頭。
但他現在可是導演+編劇+製片人,集各類工種於一身的全才,看東西沒那麽片麵。
就拿現實一點的市場價值來說,馬可奇的網劇雖然狗血,但卻是實實在在按照商業模式在走。有裝逼有打臉有瑪麗蘇,這種片子不愁沒人買單。
“局勢對灌籃高手不利啊!”
熊梟若無其事地以一副路人的口氣說著。
“什麽不利?你覺得我們灌籃粉比不過他的網劇粉?”
趙潔雖然嘴上不服,但她知道幾輪罵戰下來明顯是灌籃粉吃虧。
因為看灌籃高手的粉絲大部分是男生,男生看劇還ok,但是要他們參與到撕逼這就難了,所以現在和馬可奇對噴的都是些女粉。
“馬可奇的粉絲群體集中在10-20歲這個年齡層多為女生,十多歲的少女戰鬥力有多強你應該比我清楚吧?除非你再去安利幾百萬女生一起入坑,要不然是噴不過她們的。”
熊梟說得是事實,雖然灌籃高手是橫空出世了,但畢竟一部片的力量有限,想跟常年累月積累下來的三次元粉絲做鬥爭還遠遠不夠。
“我就算死磕,也要跟姓馬的磕到底!”
“哎.....”熊梟無奈地歎了口氣,然後拍了拍趙潔的肩膀:“崇拜,是距離理解最遠的感情。”
“什麽意思?”
“一個反派說的,你自個兒體會吧”
.......
熊梟走了,剩下趙潔一人在辦公室回味。
她不傻,如果不想看到《灌籃高手》被人瞎搞,讓自家粉絲吧這個話題冷掉是最正確的做法。
但說起來容易,她隻是萬千粉絲中的一個,就算她真這麽做了,可還有大把的人樂意去撕,而且撕的人裏麵還會有不小一部分最後會去看。
越罵越有人看,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