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文碩走在莊子上,這時候已經是三天後的事情了。
昨天郡守他們來了,還有幾個縣公,帶來了一大堆的禮物和銀錢,瞬間就解決了銀錢短缺的問題。
一場接風洗塵的宴席等他到這三天才開始。
郡守倒是個風趣的人,叫什麽歐陽修,七步成詩的本事讓李文碩分外佩服。
可是他還是十分惆悵,再多的銀錢,這麽坐吃山空下去也會花光,所以說他準備發展一些賺錢的手段。
雖說沒有這樣的經驗,但李文碩覺得自己很聰明,這點兒小事難不倒他。
這種念頭在他發現自家莊戶手頭上糧食雖然富裕,除卻年關,卻仍然吃不上肉這一事實之後變得更加強烈了。
在莊子裏走著,發現莊子裏除了那家鐵匠鋪和老木匠之外,女人們白天還能在家做些針線活,男人除卻下地的時候就隻是無聊的四處瞎逛。
自己家的幾個家丁還好,剛搬遷新居,需要忙活的事情多著呢。
而且為了適應新的生活,一個個沒事找事幹,生怕讓主人家覺得自己沒用,把自己趕出去。
他們有這樣的想法不奇怪,因為逍遙侯府上的待遇是真的好,不光工錢給的多,還幾乎每天都能見到肉,這就是在哪家做工都比不了的事情。
想到肉,李文碩覺得自己有了些眉目,既然莊子裏的農業已經發展到了如此好的地步,再進一步也是錦上添花,不如換一種產業。
我們來搞養殖,具體養什麽,那就要回去商榷商榷了。
李文碩喊來了家裏的幾個下人,還有陳依依和鐵大,一大家子人都到齊了。
聽了李文碩的話,一群人麵麵相覷,討論了一會兒,最終大家推舉柴胡發言,隻見高高瘦瘦的他臉上堆滿了諂媚的笑,說道:“侯爺,我覺得,您要真想養點兒什麽的話,就買些小雞苗給大家養,這樣還省去了割草的功夫,讓它們自己在地裏刨食兒,實在不行,讓家裏的娃娃幫著養也成啊。”
聽得這話,李文碩一拍手,點頭說道:“這雞在地裏刨食兒,把蟲子蟲卵都吃了,第二年莊稼長得也好,不錯,賞。”
“謝侯爺賞。”柴胡接過了銀錢,極為識相的沒有獨吞,因為那主意並不是他一個人出的,那是大家夥共同想的。
雖然這銀錢賞的是他,但是他還是分給了大家。
這一切都被李文碩看在眼裏,一時間,對這柴胡也是刮目相看。
有了賞錢,大家明顯更加賣力,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個又一個新奇的點子,別管靠譜不靠譜,總歸是提了出來。
李文碩又賞下去一點兒銀子,最後決定還是先試著養雞。
要想先致富,首先總要有所投入,李文碩從庫房裏拿了十兩銀子給了柴胡,讓他去買點兒雞苗,爭取每家每戶十隻雞,都要母雞,就說侯爺想吃雞蛋了,等雞能下蛋了之後,每家每戶,每三天上繳十顆雞蛋。
而且養雞也是極其需要注意的,否則比較容易發雞瘟,為此李文碩特地親自跑了一趟縣城,問了一下醫館的老醫生,醫生說隻要把糞便什麽的都及時清理,保持清潔,自然而然不會有什麽雞瘟。
為此,李家莊子的養雞大業就浩浩蕩蕩的開始進行了。
農家對於要養這不準自家吃的母雞極為不樂意,但奈何是主家下的命令,也不好違背,隻是心裏想著侯爺是多喜歡吃雞蛋,每三天交一次,那就是六百多顆雞蛋,侯爺真吃得完。
侯爺吃不吃得完,甚至吃不吃雞蛋,都不是他們管得著的。
而且距離這些雞苗長成能下蛋的老母雞,起碼還得兩三個月。
這段時間裏,侯爺還要求他們,不準在莊子裏看到一點雞糞,否則雞糞在誰家門前,就罰誰家的錢。
對此,一時間,李家莊子的老百姓怨聲載道,任憑柴胡他們怎麽解釋都沒用,暗地裏都在罵新來的莊主是個喪良心的。
李文碩平白無故被罵,雖然知道原因,但還是氣憤的很,一想想這樣的日子起碼還得過三個月,於是越加氣憤。
所以這個時候,侯府上的下人見到侯爺都是繞道走,原因就是上一次,鐵大好好地在院子中練劍。
侯爺撞見了之後,二話不說,上去就是一頓胖揍,事後也不說原因。
陳依依也沒有再待在李文碩身邊,最近她重新恢複了自己千金大小姐的模樣,整天對著一幫下人呼來喝去的,還收了一個貼身丫鬟,叫做芳芷,兩個人在逍遙侯府裏麵可謂是無惡不作。
李文碩歎了一口氣,他突然覺得大家都有很多事,似乎就他很閑。
他再次出現了這種情緒,以前在江湖上,閑點沒覺得有什麽,可是現在安穩下來,真的一閑,他就覺得很別扭。
他忽然想起來,以前聽胡老板說的一句話,我還很年輕,如果就這麽閑下去,就廢了。
李文碩覺得很有道理,所以他決定找點兒事情幹。
來到了庫房裏,查看了一下庫房的銀錢,加上上次的賀禮,單是真金白銀一類的東西還剩下一千一百兩,另外還有不少玉器,花瓶,名人字畫什麽的。
雖然他身上的一瓶療傷藥拿去賣,估計就比這庫房裏的所有東西加起來都要貴了。
支出了一百兩銀子,叫上兩個家丁跟著到了城裏,便是拉了幾大車的石頭回了莊子,全是厚實的青石板。
他準備鋪一條城裏那樣的石板路,不然的話,單憑村裏的這條土路,平時沒什麽,一到陰天下雨,泥水流的滿處都是,清理都不好清理。
石頭不值錢,打磨的再好的青石板也是一樣。
所以這一百兩銀子的石料,足夠莊子裏鋪上兩條一裏長的大路了。
莊子上的路鋪的很寬,起碼比之原來是要寬敞了不少,為此甚至拆掉了不少人家的院牆。
不過大家都沒什麽怨言,因為主家出錢修路,這是大善事,為此大家雖然沒有出錢,一個個家中勞力也是出老幫忙,自家領了青石板,修自己家門前的地方。
至於那些家中沒有男丁勞力的,平日裏就由侯府出錢供養著,門前的路也是大夥一起修的。
這一行為,終於把鄉民中李文碩那聲名狼藉的印象挽回了一點兒。
現在的逍遙侯,在李家莊子的莊戶眼中,就是一個對雞蛋情有獨鍾的官宦人家,似乎也當得起良善人家的稱號。
李文碩放下心來不去管這些,這段日子,他也就早晨起來和睡覺之前琢磨一下練劍的事情,平日裏一直在忙活莊子裏的事情。
一個莊子想要富裕起來,必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可是李文碩手頭可以弄來足夠的資源,便讓這個富裕的時間加快了很多,雖然那是計劃中的事情,而且目前也沒見著什麽成效。
路修好了之後,已經是半個月之後的事情了。
家裏移栽的那兩棵大柳樹也是終於成活了下來,雖說沒有多少枝丫,但料想明年這個時候,院子裏也會多出一大片涼陰。
略帶西斜的七月太陽很殘酷地停留在半空,灑下炙膚的熱力;
每一塊石頭,每一片沙土,似乎都在喘息。
即便南方的溫度沒有北方那麽高,可是殘酷的熱力也是讓人一動都不想動,家裏的下人也都是躲在了涼亭裏,圍著桌子吃著剛剛采買來的大西瓜。
西瓜冰鎮之後格外的甘甜,切成小塊兒之後,用竹簽子穿著,再經由陳依依親口喂到他嘴裏。
李文碩最近這日子,也是過得格外的愜意。
似乎一切事情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2016om全新改版,更新更2快更穩3定
李文碩走在莊子上,這時候已經是三天後的事情了。
昨天郡守他們來了,還有幾個縣公,帶來了一大堆的禮物和銀錢,瞬間就解決了銀錢短缺的問題。
一場接風洗塵的宴席等他到這三天才開始。
郡守倒是個風趣的人,叫什麽歐陽修,七步成詩的本事讓李文碩分外佩服。
可是他還是十分惆悵,再多的銀錢,這麽坐吃山空下去也會花光,所以說他準備發展一些賺錢的手段。
雖說沒有這樣的經驗,但李文碩覺得自己很聰明,這點兒小事難不倒他。
這種念頭在他發現自家莊戶手頭上糧食雖然富裕,除卻年關,卻仍然吃不上肉這一事實之後變得更加強烈了。
在莊子裏走著,發現莊子裏除了那家鐵匠鋪和老木匠之外,女人們白天還能在家做些針線活,男人除卻下地的時候就隻是無聊的四處瞎逛。
自己家的幾個家丁還好,剛搬遷新居,需要忙活的事情多著呢。
而且為了適應新的生活,一個個沒事找事幹,生怕讓主人家覺得自己沒用,把自己趕出去。
他們有這樣的想法不奇怪,因為逍遙侯府上的待遇是真的好,不光工錢給的多,還幾乎每天都能見到肉,這就是在哪家做工都比不了的事情。
想到肉,李文碩覺得自己有了些眉目,既然莊子裏的農業已經發展到了如此好的地步,再進一步也是錦上添花,不如換一種產業。
我們來搞養殖,具體養什麽,那就要回去商榷商榷了。
李文碩喊來了家裏的幾個下人,還有陳依依和鐵大,一大家子人都到齊了。
聽了李文碩的話,一群人麵麵相覷,討論了一會兒,最終大家推舉柴胡發言,隻見高高瘦瘦的他臉上堆滿了諂媚的笑,說道:“侯爺,我覺得,您要真想養點兒什麽的話,就買些小雞苗給大家養,這樣還省去了割草的功夫,讓它們自己在地裏刨食兒,實在不行,讓家裏的娃娃幫著養也成啊。”
聽得這話,李文碩一拍手,點頭說道:“這雞在地裏刨食兒,把蟲子蟲卵都吃了,第二年莊稼長得也好,不錯,賞。”
“謝侯爺賞。”柴胡接過了銀錢,極為識相的沒有獨吞,因為那主意並不是他一個人出的,那是大家夥共同想的。
雖然這銀錢賞的是他,但是他還是分給了大家。
這一切都被李文碩看在眼裏,一時間,對這柴胡也是刮目相看。
有了賞錢,大家明顯更加賣力,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個又一個新奇的點子,別管靠譜不靠譜,總歸是提了出來。
李文碩又賞下去一點兒銀子,最後決定還是先試著養雞。
要想先致富,首先總要有所投入,李文碩從庫房裏拿了十兩銀子給了柴胡,讓他去買點兒雞苗,爭取每家每戶十隻雞,都要母雞,就說侯爺想吃雞蛋了,等雞能下蛋了之後,每家每戶,每三天上繳十顆雞蛋。
而且養雞也是極其需要注意的,否則比較容易發雞瘟,為此李文碩特地親自跑了一趟縣城,問了一下醫館的老醫生,醫生說隻要把糞便什麽的都及時清理,保持清潔,自然而然不會有什麽雞瘟。
為此,李家莊子的養雞大業就浩浩蕩蕩的開始進行了。
農家對於要養這不準自家吃的母雞極為不樂意,但奈何是主家下的命令,也不好違背,隻是心裏想著侯爺是多喜歡吃雞蛋,每三天交一次,那就是六百多顆雞蛋,侯爺真吃得完。
侯爺吃不吃得完,甚至吃不吃雞蛋,都不是他們管得著的。
而且距離這些雞苗長成能下蛋的老母雞,起碼還得兩三個月。
這段時間裏,侯爺還要求他們,不準在莊子裏看到一點雞糞,否則雞糞在誰家門前,就罰誰家的錢。
對此,一時間,李家莊子的老百姓怨聲載道,任憑柴胡他們怎麽解釋都沒用,暗地裏都在罵新來的莊主是個喪良心的。
李文碩平白無故被罵,雖然知道原因,但還是氣憤的很,一想想這樣的日子起碼還得過三個月,於是越加氣憤。
所以這個時候,侯府上的下人見到侯爺都是繞道走,原因就是上一次,鐵大好好地在院子中練劍。
侯爺撞見了之後,二話不說,上去就是一頓胖揍,事後也不說原因。
陳依依也沒有再待在李文碩身邊,最近她重新恢複了自己千金大小姐的模樣,整天對著一幫下人呼來喝去的,還收了一個貼身丫鬟,叫做芳芷,兩個人在逍遙侯府裏麵可謂是無惡不作。
李文碩歎了一口氣,他突然覺得大家都有很多事,似乎就他很閑。
他再次出現了這種情緒,以前在江湖上,閑點沒覺得有什麽,可是現在安穩下來,真的一閑,他就覺得很別扭。
他忽然想起來,以前聽胡老板說的一句話,我還很年輕,如果就這麽閑下去,就廢了。
李文碩覺得很有道理,所以他決定找點兒事情幹。
來到了庫房裏,查看了一下庫房的銀錢,加上上次的賀禮,單是真金白銀一類的東西還剩下一千一百兩,另外還有不少玉器,花瓶,名人字畫什麽的。
雖然他身上的一瓶療傷藥拿去賣,估計就比這庫房裏的所有東西加起來都要貴了。
支出了一百兩銀子,叫上兩個家丁跟著到了城裏,便是拉了幾大車的石頭回了莊子,全是厚實的青石板。
他準備鋪一條城裏那樣的石板路,不然的話,單憑村裏的這條土路,平時沒什麽,一到陰天下雨,泥水流的滿處都是,清理都不好清理。
石頭不值錢,打磨的再好的青石板也是一樣。
所以這一百兩銀子的石料,足夠莊子裏鋪上兩條一裏長的大路了。
莊子上的路鋪的很寬,起碼比之原來是要寬敞了不少,為此甚至拆掉了不少人家的院牆。
不過大家都沒什麽怨言,因為主家出錢修路,這是大善事,為此大家雖然沒有出錢,一個個家中勞力也是出老幫忙,自家領了青石板,修自己家門前的地方。
至於那些家中沒有男丁勞力的,平日裏就由侯府出錢供養著,門前的路也是大夥一起修的。
這一行為,終於把鄉民中李文碩那聲名狼藉的印象挽回了一點兒。
現在的逍遙侯,在李家莊子的莊戶眼中,就是一個對雞蛋情有獨鍾的官宦人家,似乎也當得起良善人家的稱號。
李文碩放下心來不去管這些,這段日子,他也就早晨起來和睡覺之前琢磨一下練劍的事情,平日裏一直在忙活莊子裏的事情。
一個莊子想要富裕起來,必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可是李文碩手頭可以弄來足夠的資源,便讓這個富裕的時間加快了很多,雖然那是計劃中的事情,而且目前也沒見著什麽成效。
路修好了之後,已經是半個月之後的事情了。
家裏移栽的那兩棵大柳樹也是終於成活了下來,雖說沒有多少枝丫,但料想明年這個時候,院子裏也會多出一大片涼陰。
略帶西斜的七月太陽很殘酷地停留在半空,灑下炙膚的熱力;
每一塊石頭,每一片沙土,似乎都在喘息。
即便南方的溫度沒有北方那麽高,可是殘酷的熱力也是讓人一動都不想動,家裏的下人也都是躲在了涼亭裏,圍著桌子吃著剛剛采買來的大西瓜。
西瓜冰鎮之後格外的甘甜,切成小塊兒之後,用竹簽子穿著,再經由陳依依親口喂到他嘴裏。
李文碩最近這日子,也是過得格外的愜意。
似乎一切事情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2016om全新改版,更新更2快更穩3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