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風華州還有幾百裏的清風鎮,因為靠著邱興江畔最大的一座碼頭,短短二十年的時間,便是從一個無人問津的偏遠村落,一躍成為頗具規模,完全不輸於江南名鎮的風水寶地。
相傳以前鎮子裏的老人請相師看過,說這裏是龍氣積蘊之地,日後定當繁華,如今也是應了那句話。
不過那位相師如何卻沒人記得,碼頭之上,鎮子上,皆是人山人海,好不熱鬧。
有噠噠的馬蹄聲自耳邊傳來,碼頭的行人紛紛側目望去,卻也隻是好奇,沒有絲毫驚訝。
隻見有個白袍背劍公子,肩上誇著小行囊,策馬狂奔入鎮,驟然急停,堅硬的馬蹄鐵在地上犁出兩道深深地溝壑。
翻身下馬,人們便是收回目光,接著繼續忙活自己的事情。
白衣劍客雖然看著頗為不凡,但放到這個魚龍混雜的鎮子上其實並不如何惹眼。
這名劍客兒沒有找歇腳的客棧,而是直奔清風鎮遠近聞名的酒巷。
就如名字一般,這是一條極深的賣酒巷子,常有兩百步,寬有四五步,青磚石牆布滿青苔,濕冷無比,卻又罕見的人來人往。
道路兩旁的牆壁上開著一個個的窗子,有老有少的賣酒人家懶洋洋的趴在窗子裏麵,應對著買酒的客人。
雖說清風鎮也就這二十年來才開始興旺,但是這酒巷的曆史卻是有段日子,隻不過隨著鎮子的興旺,才再次在周圍打下了名頭,很多鋪子都打著百年老字號的招牌。
酒巷裏飄蕩著酒香,醉人心弦,即便不買酒,來這裏走上兩三趟,聞著各色酒香,幾乎都能把人醉倒。
來這裏的都是雅客,也都是好酒之人。
白衣劍客沒有挑選那些掛起金字招牌,窗前人來人往的酒鋪,而是跨入巷子深處,找到了一個極為怪異的窗子。
為什麽說怪異呢?
因為這窗子跟別家那碩大的窗口不同,隻有一尺見方,裏麵黑洞洞的,什麽也看不見,就像在牆壁上鑿的一個洞。
洞裏傳出濃鬱的酒糟味兒,讓人根本不想靠近。
隻有極為少數的老顧客才知道這裏的門道,李文碩上次來時,機緣巧合之下也是知道了這一點,所以李文碩排著的隊前麵也隻有兩三人。
隻見前方的人,拿出一個寫了字的小紙條和銀錢遞進去,不多時便有一個白嫩的小手把酒送出來。
看那酒瓶的樣式,是上好的穀酒,李文碩嚐過,辛辣無比,雖然醇香,但是並不出彩。
這個酒坊的賣酒人,自家釀酒,自家賣酒,平日裏也拿不出像是猴兒釀這種稀世珍品,但卻絕不摻假,偶有那種窖藏了一二十年的女兒紅,也會通知一些老顧客。
終於輪到了李文碩,他沒有遞出紙條,隻是放了一把碎銀子在那隻能稱之為石洞的窗口,極為沒有道理的說道:“把你們店裏最好的酒給我拿出來。”
洞口一陣沉默,然後傳出了一個平靜的女聲。
“去過宛州了?”
“嗯,待了幾個月又回來了。”
“走了這麽長時間的路竟然沒死,也真是走運。”
聽得這話,李文碩嗬嗬笑了兩聲,毫不介意,雖然雙方互相連名字都不知道,甚至連麵兒都沒照過,但交談起來,卻是像相識了幾十年的老友重逢那般隨意,東扯一句,西扯一句。
李文碩可以用識念探知石洞裏的一切,但他還是克製住了這種衝動,什麽都知道了便沒有意思了。
“怎麽還不把酒拿出來?”
“錢不夠。”
“我們這關係,談錢多俗氣,意思意思就行了。”
牆後麵的那個女子應了一聲,便是沒有說話,可是半晌過去,還是不見洞口有酒遞出。
無奈之下,李文碩歎了一口氣,便是又抓了一把碎銀子放在石洞上,抱怨道:“你個小財迷。”
李文碩拿到了酒,跟那一牆之隔的女子胡侃了兩句,便是笑著離開了。
找到一家客棧,客棧裏有個說書的,和老範不同,這個留著八字胡的家夥收錢,每人兩文,不給當然也可以,但是大家都給了,你不給,麵子上說不過去。
李文碩耐心的聽那故事講完,跟著看客兒鼓了掌,也交了錢,便是提著酒來到那說書先生的桌子上,笑著說道:“老先生,二十年的大青花,要不要嚐一嚐。”
看著這個許久沒見的小夥子,那人也是一下子來了興趣,說道:“怎麽,幾個月沒見,還記得老哥哥我,真是不容易啊。”
李文碩哈哈一笑,說道:“先生風趣,哪裏敢忘,不嫌棄的話,要不要來一口。”
“嗬嗬,有酒喝就不錯了,哪裏還敢嫌棄,況且你小子整來的酒,怕不是好酒的話,你都不好意思拿出來。”說書先生調侃了李文碩一句,便是接過酒壇,扯開封泥,聞了一口,讚了聲好酒。
李文碩也是高興,吆喝著讓小二再上幾盤兒好菜。
本來店裏是不允許自帶酒水的,但是看這客人出手頗為大方,又背著兵刃,店小二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就這麽,一下午的時間就是這麽一下子晃了過去。
“老先生,你家裏的那個兒子去哪兒了,怎麽沒見著他來給你送飯?”
聽著這話,這說書先生苦笑了一聲,說道:“那小子去邊關投軍去了,就我這把老骨頭,也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再見一麵兒。”
“瞧您這話說的。”李文碩又是給說書先生麵前的杯子倒滿了酒,說道:“您這身子骨硬朗著呢,再活個一二十年有什麽問題。”
說書先生聽得這話也是笑,說道:“我自己的身子骨自己知道,不過老漢我今年已經是古稀年歲,這年頭,能活過這麽久的可不多,而且我這些年來無病無災,就算一覺睡死過去,也不算揪心,街坊鄰居關係也是好,就算兒子沒回來,也不怕沒人給我收屍。”
“先生瀟灑。”李文碩出聲讚歎。
說書先生又飲酒一杯,咋了咂嘴,手指搓著那一撮花白的八字胡,笑著說道:“我這般年紀,一身粗布麻衣,走路都晃蕩,何來瀟灑?”
“瀟灑這事兒,從來隻是一種態度,再說先生博文廣知,老來仍能飲烈酒半壺,誰敢說您一個不瀟灑?”
又是過了一會兒,到了說書的時間,老先生臉色微醺,喝了口清茶潤了潤嗓子,便是又開始了。
李文碩退後了幾步,到了人群裏,小店內的年輕男女客人,一邊聽著書,一邊閑聊著。
出來走江湖,聊的自然是一些江湖事,大都都在談論那幾千裏外的禦花堂李絕仙,先挑昆侖,再戰武當,說起來可比那個什麽叫李文碩的逍遙侯厲害的多。
一下子扯到了自己,李文碩也是支起了耳朵。
談到李文碩,又是很自然的扯到了前些日子的那些江湖舊事,扯到了華山,扯到了獨孤仇,大家嬉笑著,也不知道從哪弄來的這麽些消息。
沒有人注意到,一個白衣背劍的男子輕飄飄的從客棧裏走了出去。
從宛州跨過瀚州,再到這臨近風華州,幾千裏路,他一路快馬加鞭,隻用了幾天的時間。
可是到了這最後的幾百裏路,他卻是慢了下來,甚至連馬都沒有騎。
一方麵是想見一下路上的那些老朋友,另一方麵也是因為他接下要做的事著實不是疲憊不堪的時候可以做的。
他雖然行事放蕩不羈,平日裏也顯得吊兒郎當,但是卻是一個極為認真仔細的人,他可不想犯張寶鼎那樣的錯誤。
想著幾百裏外的那座名山大嶽,想著那個還在邊關守國門的兄弟,微微一笑,想著雖說你當初說過要自己去把劍拿回來,但是事情畢竟因我而起,總要有個結果。
不為兄弟你出口氣,也為我自己出口氣。
相傳以前鎮子裏的老人請相師看過,說這裏是龍氣積蘊之地,日後定當繁華,如今也是應了那句話。
不過那位相師如何卻沒人記得,碼頭之上,鎮子上,皆是人山人海,好不熱鬧。
有噠噠的馬蹄聲自耳邊傳來,碼頭的行人紛紛側目望去,卻也隻是好奇,沒有絲毫驚訝。
隻見有個白袍背劍公子,肩上誇著小行囊,策馬狂奔入鎮,驟然急停,堅硬的馬蹄鐵在地上犁出兩道深深地溝壑。
翻身下馬,人們便是收回目光,接著繼續忙活自己的事情。
白衣劍客雖然看著頗為不凡,但放到這個魚龍混雜的鎮子上其實並不如何惹眼。
這名劍客兒沒有找歇腳的客棧,而是直奔清風鎮遠近聞名的酒巷。
就如名字一般,這是一條極深的賣酒巷子,常有兩百步,寬有四五步,青磚石牆布滿青苔,濕冷無比,卻又罕見的人來人往。
道路兩旁的牆壁上開著一個個的窗子,有老有少的賣酒人家懶洋洋的趴在窗子裏麵,應對著買酒的客人。
雖說清風鎮也就這二十年來才開始興旺,但是這酒巷的曆史卻是有段日子,隻不過隨著鎮子的興旺,才再次在周圍打下了名頭,很多鋪子都打著百年老字號的招牌。
酒巷裏飄蕩著酒香,醉人心弦,即便不買酒,來這裏走上兩三趟,聞著各色酒香,幾乎都能把人醉倒。
來這裏的都是雅客,也都是好酒之人。
白衣劍客沒有挑選那些掛起金字招牌,窗前人來人往的酒鋪,而是跨入巷子深處,找到了一個極為怪異的窗子。
為什麽說怪異呢?
因為這窗子跟別家那碩大的窗口不同,隻有一尺見方,裏麵黑洞洞的,什麽也看不見,就像在牆壁上鑿的一個洞。
洞裏傳出濃鬱的酒糟味兒,讓人根本不想靠近。
隻有極為少數的老顧客才知道這裏的門道,李文碩上次來時,機緣巧合之下也是知道了這一點,所以李文碩排著的隊前麵也隻有兩三人。
隻見前方的人,拿出一個寫了字的小紙條和銀錢遞進去,不多時便有一個白嫩的小手把酒送出來。
看那酒瓶的樣式,是上好的穀酒,李文碩嚐過,辛辣無比,雖然醇香,但是並不出彩。
這個酒坊的賣酒人,自家釀酒,自家賣酒,平日裏也拿不出像是猴兒釀這種稀世珍品,但卻絕不摻假,偶有那種窖藏了一二十年的女兒紅,也會通知一些老顧客。
終於輪到了李文碩,他沒有遞出紙條,隻是放了一把碎銀子在那隻能稱之為石洞的窗口,極為沒有道理的說道:“把你們店裏最好的酒給我拿出來。”
洞口一陣沉默,然後傳出了一個平靜的女聲。
“去過宛州了?”
“嗯,待了幾個月又回來了。”
“走了這麽長時間的路竟然沒死,也真是走運。”
聽得這話,李文碩嗬嗬笑了兩聲,毫不介意,雖然雙方互相連名字都不知道,甚至連麵兒都沒照過,但交談起來,卻是像相識了幾十年的老友重逢那般隨意,東扯一句,西扯一句。
李文碩可以用識念探知石洞裏的一切,但他還是克製住了這種衝動,什麽都知道了便沒有意思了。
“怎麽還不把酒拿出來?”
“錢不夠。”
“我們這關係,談錢多俗氣,意思意思就行了。”
牆後麵的那個女子應了一聲,便是沒有說話,可是半晌過去,還是不見洞口有酒遞出。
無奈之下,李文碩歎了一口氣,便是又抓了一把碎銀子放在石洞上,抱怨道:“你個小財迷。”
李文碩拿到了酒,跟那一牆之隔的女子胡侃了兩句,便是笑著離開了。
找到一家客棧,客棧裏有個說書的,和老範不同,這個留著八字胡的家夥收錢,每人兩文,不給當然也可以,但是大家都給了,你不給,麵子上說不過去。
李文碩耐心的聽那故事講完,跟著看客兒鼓了掌,也交了錢,便是提著酒來到那說書先生的桌子上,笑著說道:“老先生,二十年的大青花,要不要嚐一嚐。”
看著這個許久沒見的小夥子,那人也是一下子來了興趣,說道:“怎麽,幾個月沒見,還記得老哥哥我,真是不容易啊。”
李文碩哈哈一笑,說道:“先生風趣,哪裏敢忘,不嫌棄的話,要不要來一口。”
“嗬嗬,有酒喝就不錯了,哪裏還敢嫌棄,況且你小子整來的酒,怕不是好酒的話,你都不好意思拿出來。”說書先生調侃了李文碩一句,便是接過酒壇,扯開封泥,聞了一口,讚了聲好酒。
李文碩也是高興,吆喝著讓小二再上幾盤兒好菜。
本來店裏是不允許自帶酒水的,但是看這客人出手頗為大方,又背著兵刃,店小二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就這麽,一下午的時間就是這麽一下子晃了過去。
“老先生,你家裏的那個兒子去哪兒了,怎麽沒見著他來給你送飯?”
聽著這話,這說書先生苦笑了一聲,說道:“那小子去邊關投軍去了,就我這把老骨頭,也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再見一麵兒。”
“瞧您這話說的。”李文碩又是給說書先生麵前的杯子倒滿了酒,說道:“您這身子骨硬朗著呢,再活個一二十年有什麽問題。”
說書先生聽得這話也是笑,說道:“我自己的身子骨自己知道,不過老漢我今年已經是古稀年歲,這年頭,能活過這麽久的可不多,而且我這些年來無病無災,就算一覺睡死過去,也不算揪心,街坊鄰居關係也是好,就算兒子沒回來,也不怕沒人給我收屍。”
“先生瀟灑。”李文碩出聲讚歎。
說書先生又飲酒一杯,咋了咂嘴,手指搓著那一撮花白的八字胡,笑著說道:“我這般年紀,一身粗布麻衣,走路都晃蕩,何來瀟灑?”
“瀟灑這事兒,從來隻是一種態度,再說先生博文廣知,老來仍能飲烈酒半壺,誰敢說您一個不瀟灑?”
又是過了一會兒,到了說書的時間,老先生臉色微醺,喝了口清茶潤了潤嗓子,便是又開始了。
李文碩退後了幾步,到了人群裏,小店內的年輕男女客人,一邊聽著書,一邊閑聊著。
出來走江湖,聊的自然是一些江湖事,大都都在談論那幾千裏外的禦花堂李絕仙,先挑昆侖,再戰武當,說起來可比那個什麽叫李文碩的逍遙侯厲害的多。
一下子扯到了自己,李文碩也是支起了耳朵。
談到李文碩,又是很自然的扯到了前些日子的那些江湖舊事,扯到了華山,扯到了獨孤仇,大家嬉笑著,也不知道從哪弄來的這麽些消息。
沒有人注意到,一個白衣背劍的男子輕飄飄的從客棧裏走了出去。
從宛州跨過瀚州,再到這臨近風華州,幾千裏路,他一路快馬加鞭,隻用了幾天的時間。
可是到了這最後的幾百裏路,他卻是慢了下來,甚至連馬都沒有騎。
一方麵是想見一下路上的那些老朋友,另一方麵也是因為他接下要做的事著實不是疲憊不堪的時候可以做的。
他雖然行事放蕩不羈,平日裏也顯得吊兒郎當,但是卻是一個極為認真仔細的人,他可不想犯張寶鼎那樣的錯誤。
想著幾百裏外的那座名山大嶽,想著那個還在邊關守國門的兄弟,微微一笑,想著雖說你當初說過要自己去把劍拿回來,但是事情畢竟因我而起,總要有個結果。
不為兄弟你出口氣,也為我自己出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