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幾百年來,一直是中原的心腹要地,其名城開封,幾度甚至要取代長安,成為黎陽的都城。
這天早上,太陽剛剛露出半個身子,百裏開封尚還籠罩在晨霧之中。
開封城的大門就已經洞開,城外的人流商賈已經排成了長隊,緩慢而又有序的開始向著城內進發,希望用自己從各地帶來的貨物在開封城裏換到白花花的銀子。
一般情況下,隻要稍微精明一點的商人,在這個需求豐富的開封城裏麵做生意,都是穩賺不賠的。
其中有一隊商人比較特別,他們一行十幾人,都是身高體健的北方漢子,有的人,手中甚至還帶著百煉的橫刀,單是看著,就有一種巨大的威懾力。
可真正特別的地方不是這幾口橫刀,也不是這十幾名漢子,而是他們的領隊,看著身量麵相,都是一個稚嫩無比的少年人。
沈萬三滿臉倦容的繳納了進城的銀錢,期間沒有說一句話,就是這樣一身風塵的進了開封府城。
街道寬闊,磚石古舊,連帶著兩邊的房屋都透著一股子興盛勁兒。
沒有什麽心情看周圍熱鬧的風景,這段時間,他已經見過了兩次,這一次雖然路途比較順當,但還是累得很,弄得他現在一根手指頭都不想動。
雖然很累,但是想著那仍舊十分強大的武林大盟,和欠李文碩的那三千兩銀子,他就滿心的惆悵,一點兒都不敢歇息。
躺在那張熟悉的大床上,計算著再跑幾次商,估摸著就可以賺回欠李文碩的銀子,那個時候,自己就單獨出來創一個商隊,順利的話,這條路賺頭很大。
想著想著,他就進入了夢鄉,夢裏他賺了大把的銀子,楚河歸在他的麵前瑟瑟發抖。
第二天早上他起的很早,洗了把臉,便是坐在窗子旁邊的桌上研磨,給宛州自己那兩個朋友寫了封信,報一下平安,順便讓他們勸勸李文碩,能不能把利息降一點,否則的話,他發現單是那些利息就可以讓他多跑一趟。
下了樓,匆匆吃了早飯,帶上兩個李文碩給他指派的幫手去交賣貨物。
來到了西邊的坊市,找到了已經無比熟悉的趙老板,象征性的寒暄了兩句,講了一下價格,這筆交易就是促成了。
一切都是無比的順利,到手兩千兩銀子,去掉護衛和賦稅,這一趟淨賺了五百兩,比前兩次要高出兩成。
轉身沿著原路回去,路上買了點兒肉幹小吃什麽的,邊吃邊走,心情好得很。
可是剛回到客棧,他就聽到了一個消息,知道自己草原上的這條發財路,徹徹底底的斷掉了。
天啟三年秋天,拓拔部十萬大軍壓境,中原震動。
值得一說的是,大梁城這一次保住了,不過卻是深陷敵人圍困,出於一種孤立無援的狀態。
兩萬草原騎兵經暗香穀跨天南海峽,不知為何,在雷公山找到了一條小路,在九黎王烏顏古的帶領下,繞過了黎陽邊境的漫漫雄關。
戰馬跑的比消息傳得還要快,黎陽大軍還未來得及作何反應,這隻騎兵所到之處,無數軍鎮慘遭血洗。
等到黎陽反應過來的時候,大梁城以南兩百裏,綿延也是幾百裏的十幾座軍事重鎮盡皆失守,腹背受敵,估摸著這座雄城再次落入敵手隻是個時間問題。
長安城中,劉燁托著下巴,眼睛微眯,自然不是在睡覺,視線掃過朝堂上的諸位大臣,一個個平時吵鬧的厲害,如今卻是安靜無比。
“諸位愛卿,有什麽想說的嗎?”
聽得這話,朝上諸侯麵麵相覷,卻是誰也不想開口,經過上次的失敗,他們已經知道,草原上的那個部落,他們的騎兵出奇的強大,隻有邊軍的那些壯漢才能有資格抵擋。
而且他們的家底,早在上次大戰中損失慘重,回京之後,剩下的大部分軍權也被劉燁以各種名義掌控在了手裏,沒有絲毫交換回來的意思。
可以說,現在朝堂上,真真正正是劉燁一個人說了算。
劉燁冷哼一聲,心情煩躁的厲害,雖然沒有想到這拓拔部竟然敢如此之快的再次進犯中原,但是他還是在大梁城一帶加強了防守,
甚至把背麵虎那個家夥都派了過去。
可是事情還是變成了如今這個樣子。
心裏歎息一聲,感到了無盡的疲倦,可是他眼神中的威嚴還是駭人的厲害:“宣王離將軍上殿!”
此話一出,下麵就是傳出了一陣騷動,雖說上次長安叛亂的時候,有消息說王離出現在了皇宮裏,但是大家沒有想到,這個人現在依然在皇宮裏。
王離上殿的時候,沒有穿朝服,而是穿著一套蒼青色的鎧甲,背後飄揚著漆黑的大氅,麵無表情的進入殿門,看都沒有看周圍的大臣,便是直直的向前走去。
四下裏人人屏息凝視,心髒咚咚跳動。
這個男人手中擁有難以想象的力量,如果願意的話,他幾乎可以在中原境內新立一國,稱王稱帝,朝中也想不到有什麽人可以製衡或者打敗他。
那個時候,絕對比黎陽任何一個懷有異心的藩王危害要大得多。
可是誰也不知道,為什麽王離大將軍,他為什麽不反,甚至還成了劉燁的左膀右臂。
踏踏的腳步聲在大殿內響起,落在人們的心間,在距離龍椅五丈遠的地方停止:“微臣參見陛下。”
王離沒有下跪,隻是拱手低頭,認真的行了一禮,然後就是絲毫不讓的迎上了劉燁的目光。
先帝劉焱賜予他的特權,見王不跪。
看到了王離那雙英氣逼人的眼睛,劉燁臉上終於帶上了一絲笑意,說道:“王將軍,國難當頭,你可有何見解?”
劉燁把王離宣上殿,就差直接說,你去帶兵,把那群草原蠻子給趕走了。
王離的神色沒有什麽變化,沉聲說道:“回稟陛下,蠻人此次來勢洶洶,進退有據,而且是真正的草原騎兵,恐怕不再像之前隻是來搶掠些東西那麽簡單。”
……
王離話不多,但這個早上卻是說了很多事情,經過一個早上的商議,最終決定,三天之後由王離領軍,長安出一萬帶甲之士增援風華州。
消息一出,無數江湖人士,或者顯貴家中的熱血兒郎,紛紛要求同去,為家國複興,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因為這個原因。
才第二天,原定的一萬人就變成了一萬兩千人。
多出的兩千人沒有和正規的軍卒混在一起,單獨成了一個編製,負責看護糧草輜重,至於他們的領軍人物,則是大名鼎鼎的逍遙侯李文碩。
李文碩也是自己來的長安,在此之前,他特地拜訪了一下天機老人,對方隻說了天下大亂,十年不止這句話後便是再也沒有聲音傳來。
甚至連見都不願意見他一麵。
無奈之下,李文碩隻好再次去宮中見了自己的那位兄弟。
閏客對於這件事倒是沒有什麽明確的態度,他說此事事關天機,非人力可以算得,但是他也相信,天機老人應該不會亂言。
沒有得到確定的答複,李文碩還是去了軍中,不為了建功封爵,隻為了自己練了那麽多年的劍能有個正經的用處。
來的也算恰到好處,畢竟這些江湖人心中雖有熱血,但是對於那些武藝不如他們的將領,想必即便接受管轄,心中也難免有不服之處。
這一點同樣也是軍中最忌諱的。
這天早上,太陽剛剛露出半個身子,百裏開封尚還籠罩在晨霧之中。
開封城的大門就已經洞開,城外的人流商賈已經排成了長隊,緩慢而又有序的開始向著城內進發,希望用自己從各地帶來的貨物在開封城裏換到白花花的銀子。
一般情況下,隻要稍微精明一點的商人,在這個需求豐富的開封城裏麵做生意,都是穩賺不賠的。
其中有一隊商人比較特別,他們一行十幾人,都是身高體健的北方漢子,有的人,手中甚至還帶著百煉的橫刀,單是看著,就有一種巨大的威懾力。
可真正特別的地方不是這幾口橫刀,也不是這十幾名漢子,而是他們的領隊,看著身量麵相,都是一個稚嫩無比的少年人。
沈萬三滿臉倦容的繳納了進城的銀錢,期間沒有說一句話,就是這樣一身風塵的進了開封府城。
街道寬闊,磚石古舊,連帶著兩邊的房屋都透著一股子興盛勁兒。
沒有什麽心情看周圍熱鬧的風景,這段時間,他已經見過了兩次,這一次雖然路途比較順當,但還是累得很,弄得他現在一根手指頭都不想動。
雖然很累,但是想著那仍舊十分強大的武林大盟,和欠李文碩的那三千兩銀子,他就滿心的惆悵,一點兒都不敢歇息。
躺在那張熟悉的大床上,計算著再跑幾次商,估摸著就可以賺回欠李文碩的銀子,那個時候,自己就單獨出來創一個商隊,順利的話,這條路賺頭很大。
想著想著,他就進入了夢鄉,夢裏他賺了大把的銀子,楚河歸在他的麵前瑟瑟發抖。
第二天早上他起的很早,洗了把臉,便是坐在窗子旁邊的桌上研磨,給宛州自己那兩個朋友寫了封信,報一下平安,順便讓他們勸勸李文碩,能不能把利息降一點,否則的話,他發現單是那些利息就可以讓他多跑一趟。
下了樓,匆匆吃了早飯,帶上兩個李文碩給他指派的幫手去交賣貨物。
來到了西邊的坊市,找到了已經無比熟悉的趙老板,象征性的寒暄了兩句,講了一下價格,這筆交易就是促成了。
一切都是無比的順利,到手兩千兩銀子,去掉護衛和賦稅,這一趟淨賺了五百兩,比前兩次要高出兩成。
轉身沿著原路回去,路上買了點兒肉幹小吃什麽的,邊吃邊走,心情好得很。
可是剛回到客棧,他就聽到了一個消息,知道自己草原上的這條發財路,徹徹底底的斷掉了。
天啟三年秋天,拓拔部十萬大軍壓境,中原震動。
值得一說的是,大梁城這一次保住了,不過卻是深陷敵人圍困,出於一種孤立無援的狀態。
兩萬草原騎兵經暗香穀跨天南海峽,不知為何,在雷公山找到了一條小路,在九黎王烏顏古的帶領下,繞過了黎陽邊境的漫漫雄關。
戰馬跑的比消息傳得還要快,黎陽大軍還未來得及作何反應,這隻騎兵所到之處,無數軍鎮慘遭血洗。
等到黎陽反應過來的時候,大梁城以南兩百裏,綿延也是幾百裏的十幾座軍事重鎮盡皆失守,腹背受敵,估摸著這座雄城再次落入敵手隻是個時間問題。
長安城中,劉燁托著下巴,眼睛微眯,自然不是在睡覺,視線掃過朝堂上的諸位大臣,一個個平時吵鬧的厲害,如今卻是安靜無比。
“諸位愛卿,有什麽想說的嗎?”
聽得這話,朝上諸侯麵麵相覷,卻是誰也不想開口,經過上次的失敗,他們已經知道,草原上的那個部落,他們的騎兵出奇的強大,隻有邊軍的那些壯漢才能有資格抵擋。
而且他們的家底,早在上次大戰中損失慘重,回京之後,剩下的大部分軍權也被劉燁以各種名義掌控在了手裏,沒有絲毫交換回來的意思。
可以說,現在朝堂上,真真正正是劉燁一個人說了算。
劉燁冷哼一聲,心情煩躁的厲害,雖然沒有想到這拓拔部竟然敢如此之快的再次進犯中原,但是他還是在大梁城一帶加強了防守,
甚至把背麵虎那個家夥都派了過去。
可是事情還是變成了如今這個樣子。
心裏歎息一聲,感到了無盡的疲倦,可是他眼神中的威嚴還是駭人的厲害:“宣王離將軍上殿!”
此話一出,下麵就是傳出了一陣騷動,雖說上次長安叛亂的時候,有消息說王離出現在了皇宮裏,但是大家沒有想到,這個人現在依然在皇宮裏。
王離上殿的時候,沒有穿朝服,而是穿著一套蒼青色的鎧甲,背後飄揚著漆黑的大氅,麵無表情的進入殿門,看都沒有看周圍的大臣,便是直直的向前走去。
四下裏人人屏息凝視,心髒咚咚跳動。
這個男人手中擁有難以想象的力量,如果願意的話,他幾乎可以在中原境內新立一國,稱王稱帝,朝中也想不到有什麽人可以製衡或者打敗他。
那個時候,絕對比黎陽任何一個懷有異心的藩王危害要大得多。
可是誰也不知道,為什麽王離大將軍,他為什麽不反,甚至還成了劉燁的左膀右臂。
踏踏的腳步聲在大殿內響起,落在人們的心間,在距離龍椅五丈遠的地方停止:“微臣參見陛下。”
王離沒有下跪,隻是拱手低頭,認真的行了一禮,然後就是絲毫不讓的迎上了劉燁的目光。
先帝劉焱賜予他的特權,見王不跪。
看到了王離那雙英氣逼人的眼睛,劉燁臉上終於帶上了一絲笑意,說道:“王將軍,國難當頭,你可有何見解?”
劉燁把王離宣上殿,就差直接說,你去帶兵,把那群草原蠻子給趕走了。
王離的神色沒有什麽變化,沉聲說道:“回稟陛下,蠻人此次來勢洶洶,進退有據,而且是真正的草原騎兵,恐怕不再像之前隻是來搶掠些東西那麽簡單。”
……
王離話不多,但這個早上卻是說了很多事情,經過一個早上的商議,最終決定,三天之後由王離領軍,長安出一萬帶甲之士增援風華州。
消息一出,無數江湖人士,或者顯貴家中的熱血兒郎,紛紛要求同去,為家國複興,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因為這個原因。
才第二天,原定的一萬人就變成了一萬兩千人。
多出的兩千人沒有和正規的軍卒混在一起,單獨成了一個編製,負責看護糧草輜重,至於他們的領軍人物,則是大名鼎鼎的逍遙侯李文碩。
李文碩也是自己來的長安,在此之前,他特地拜訪了一下天機老人,對方隻說了天下大亂,十年不止這句話後便是再也沒有聲音傳來。
甚至連見都不願意見他一麵。
無奈之下,李文碩隻好再次去宮中見了自己的那位兄弟。
閏客對於這件事倒是沒有什麽明確的態度,他說此事事關天機,非人力可以算得,但是他也相信,天機老人應該不會亂言。
沒有得到確定的答複,李文碩還是去了軍中,不為了建功封爵,隻為了自己練了那麽多年的劍能有個正經的用處。
來的也算恰到好處,畢竟這些江湖人心中雖有熱血,但是對於那些武藝不如他們的將領,想必即便接受管轄,心中也難免有不服之處。
這一點同樣也是軍中最忌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