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鼎的師父是如今天武榜排名第一的張遠之,他的師叔,自然也就是張寶鼎的師弟。
在武當山上,他的師叔很多。
不過眼前這位是年紀最小的一位,二十歲的時候下山,遊曆五年後歸山,自那時以來,二十年來一次山都沒有下過。
這是張寶鼎聽山上的長輩說的,自打他記事起,這位整天背著一把劍的小師叔對誰都是冷著臉,獨自一人居住在神劍峰上,整天一人獨自練劍。
和世間的其他劍客一樣,風霜雨雪皆不停歇。
修道講的就是出塵,看淡一切,雖然小師叔練劍時用的都是竹劍,但是山上誰都知道,小師叔有一把萬金不賣的寶劍,這似乎比小師叔這個人更加出名。
小師叔是個很怪的人,他人很怪,劍很怪,名字也很怪。
他叫張章,張章的張,張章的章。
麵對張寶鼎的問話,張章小師叔隻是皺了皺眉頭,並沒有說話。
張寶鼎努了努嘴,沒有在意,要是回答了才不正常,山上的人都知道,小師叔向來是不愛說話的。
兩人就是這麽一直走著,到了正午時分,張章小師叔忽然頓住,說道:“你此行就此往南,莫要停歇,我有些事情,處理完了自會跟過去。”
張寶鼎低頭稱是,抬起頭時,小師叔早已禦劍乘風而起,此時劍仍未出鞘。
張寶鼎聳了聳肩,這些年來,連他也變得隨性了很多。
……
洛林塘是瀚州少有的風水寶地,這裏土地肥沃,氣候濕潤,附近十幾裏的地方,也是樓閣密布,聚集了三五萬人。
青石路上車水馬龍,兩邊盡是挑著擔子或是擺攤喝賣的小販,路上車水馬龍,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
洛林塘有一酒樓,叫做稻香樓,取自‘稻花香裏說豐年’兩字,是城裏有名的歇腳客棧。
稻香樓有兩層,此時二層靠窗的位置上,一白衣青年臨桌而坐,身前火鍋咕咚咕咚冒著泡,熟透的牛肚和豬蹄在紅油裏麵上下翻滾,香氣撲鼻,可是青年的眼睛卻是始終望著窗外。
他在酒樓裏麵那一側,窗外不是喧鬧的長街,而是已經開始發出嫩綠色小芽的稻田,連成一片,微風吹拂,甚是好看。
而且無比的寧靜。
客棧裏三教九流,男女老少,醜的俊的都有,可是青年仍是無比出挑的。
不光是那把縣令家大小姐看得五迷三倒的臉,還有那一股沉靜的氣質,他隻是坐在那,臉上表情冷冷的,沒什麽變化,卻仿佛融入到了春風中一樣。
可真正讓大家注意的,還是那擱置在少年身後,有著三尺長刀柄,六尺長鋒刃的黑色巨刀。
隻是看一眼,人們就知道這絕不是什麽年輕人的玩具,這必然是殺人的利器,寒氣逼人殺氣亦駭人。
刀就那麽放著,在年輕人身後,同樣沉靜無比。
客棧裏其實總不算安靜的,雖然給與了這年輕人很多關注,但是大家都在談論著自己的事情,該喝酒的喝酒,該吃肉的吃肉,店門前客人來往不斷。
店小二不斷的忙活著,收盤子上菜,動作一氣嗬成,再不時的瞟上一眼店門的地方有沒有什麽新來的客人,當真可以稱得上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然後他忽的一怔,看見了自己最不想看到的一種人,道士。
可他還是笑臉迎了上去,沒有辦法,道士在瀚州百姓心中頗受尊敬,可是大多清貧,身上帶不了多少銀子,換句話說,接待了這一位客人,店裏也賺不了什麽錢。
而對他們這樣的酒樓而言,賺不了錢,有時候就是賠錢的。
可是又看了一眼,他瞳孔便是一縮,立刻喜笑顏開,說道:“這位仙師,裏邊兒請,不知您打尖兒還是住店。”
不光是他,店裏所有抬頭看得人都看到了道士背後那把金光閃閃的寶劍,甚至於,道士身後也跟著進來了不少不懷好意的人,他們的眼睛一刻都沒有離開過那柄寶劍。
似乎眼前的不是個道士,而是一堆行走的財寶。
可是張章並沒有理會店小二,他抬頭四下一看,眼睛便是盯在了李絕仙身上,大踏步上前,站在桌子麵前,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盯著這個白袍兒的年輕人。
他沒有見過對方,可是直覺卻把他帶來了這裏。
這是他第一次下山,山裏的人,知道此事的,除了那個整天希望他下山的張遠之有些惱火之外,其他的人都很高興,覺得自己的小師叔開竅了。
可是他還是不想下山。
二十年過去,時間改變了很多,山下的世界對他來說無比陌生,身在其中,就像是在做夢一樣。
即便是背著一把如此俗氣的寶劍,他還是無法真正做到融入凡俗。
“坐?”
李絕仙轉過頭,倒是沒有抬頭,隻是低頭看著桌子,他似乎早就料到這人要來一般,沒有絲毫的意外。
張章當真坐下,睜眼看著眼前的年輕人,直截了當的問道:“你是誰?”
“李絕仙。”
回答仍舊直截了當,可是張章卻是皺了皺眉,他從沒聽說過這個名字。
“你叫張章?”
“是。”
張章同樣點了點頭,早已被江湖淡忘的他,對於對方知道他的身份毫不意外。
但這真的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
張章不是聲名不顯,而是二十年來,江湖上真的沒有半點兒他的消息,即便是二十年前,他在江湖上同樣也沒什麽人知道。
可是李絕仙不一樣。
早在他還是那個以魔教教主聞名天下的白蓮僧人的時候,他就知道很多江湖中誰也不知道的事情,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他都知道。
“你來這幹什麽?”
聽得這話,李絕仙輕笑一聲,說道:“這話該我問你才對,我是人,餓了,來酒樓吃飯,再正常不過,而你,好不容易下了一次山,不去那靈秀山,反而來這瀚州小鎮找我做什麽?”
張章心中無比震動,心道這年輕人究竟是誰?
自己下山的事情是臨時決定,下山之後也是寸步未歇,來此更是禦劍破空,消息怎麽可能傳的這麽快?
這年輕人真的可以未卜先知?
我來找你。
他想說這四個字,可是嘴裏咕噥了半天,竟是一個字都沒有說出來,隻是低頭,同樣看著火鍋裏鮮美的肉,肚子裏一陣翻騰,惡心想吐。
李絕仙皺了皺眉頭,若是這道人真的不識趣的吐到了鍋裏,他不介意殺了對方,雖說對方的修為足以震驚人世間,但他同樣不認為是自己的對手。
道人沒有吐,他很快就適應了,他從小就吃素,吃了幾十年,上一次吃肉喝酒還是二十年前。
他仍隻是盯著鍋裏。
牛肚在上下翻騰。
“餓了就吃。”
道人終於抬起頭,看了一眼眼前的年輕人,冷聲說道:“我不餓。”
李絕仙搖頭隻笑,說道:“你可真不會說謊,張章,繼續南行的話,你可能會死。”
張章沒有說話。
“也可能不會死。”
說完這句話,李絕仙又笑了一聲,他抬起筷子伸進鍋裏,準確的夾起了那張令張章無比惡心的牛肚,嚼碎吞到了肚子裏。
張章的神情鬆了幾分,忽的伸手握住了背上的那柄劍,倒這個時候,任誰都能看出眼前這兩個人絕不簡單。
人們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看著張章的動作,呼吸幾乎停止。
好在張章握住的隻是劍鞘,而不是劍柄。
他把劍從背上摘了下來。小鯊魚皮的劍鞘握在手裏,轉身而走。
可能會死,可能不會死,這種問題本來他就沒有考慮過,他在乎什麽呢?手裏的這把劍?
他的心早在二十年前離開江湖的時候就已經死了,他本就什麽都不在乎,又何懼生死。
不過那牛肚還是那麽惡心,和當年一樣。
他這樣想著,走出店門,似乎不遠幾百裏來到這兒,隻為了看這個年輕人吃掉鍋裏的牛肚,但真實的原因,連他自己也不知道。
李絕仙倒是不在乎,他開始吃飯,吃的很快,鍋裏的東西都是他喜歡吃的,不得不說,看到了這個道士,他的心情真的不錯。
在武當山上,他的師叔很多。
不過眼前這位是年紀最小的一位,二十歲的時候下山,遊曆五年後歸山,自那時以來,二十年來一次山都沒有下過。
這是張寶鼎聽山上的長輩說的,自打他記事起,這位整天背著一把劍的小師叔對誰都是冷著臉,獨自一人居住在神劍峰上,整天一人獨自練劍。
和世間的其他劍客一樣,風霜雨雪皆不停歇。
修道講的就是出塵,看淡一切,雖然小師叔練劍時用的都是竹劍,但是山上誰都知道,小師叔有一把萬金不賣的寶劍,這似乎比小師叔這個人更加出名。
小師叔是個很怪的人,他人很怪,劍很怪,名字也很怪。
他叫張章,張章的張,張章的章。
麵對張寶鼎的問話,張章小師叔隻是皺了皺眉頭,並沒有說話。
張寶鼎努了努嘴,沒有在意,要是回答了才不正常,山上的人都知道,小師叔向來是不愛說話的。
兩人就是這麽一直走著,到了正午時分,張章小師叔忽然頓住,說道:“你此行就此往南,莫要停歇,我有些事情,處理完了自會跟過去。”
張寶鼎低頭稱是,抬起頭時,小師叔早已禦劍乘風而起,此時劍仍未出鞘。
張寶鼎聳了聳肩,這些年來,連他也變得隨性了很多。
……
洛林塘是瀚州少有的風水寶地,這裏土地肥沃,氣候濕潤,附近十幾裏的地方,也是樓閣密布,聚集了三五萬人。
青石路上車水馬龍,兩邊盡是挑著擔子或是擺攤喝賣的小販,路上車水馬龍,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
洛林塘有一酒樓,叫做稻香樓,取自‘稻花香裏說豐年’兩字,是城裏有名的歇腳客棧。
稻香樓有兩層,此時二層靠窗的位置上,一白衣青年臨桌而坐,身前火鍋咕咚咕咚冒著泡,熟透的牛肚和豬蹄在紅油裏麵上下翻滾,香氣撲鼻,可是青年的眼睛卻是始終望著窗外。
他在酒樓裏麵那一側,窗外不是喧鬧的長街,而是已經開始發出嫩綠色小芽的稻田,連成一片,微風吹拂,甚是好看。
而且無比的寧靜。
客棧裏三教九流,男女老少,醜的俊的都有,可是青年仍是無比出挑的。
不光是那把縣令家大小姐看得五迷三倒的臉,還有那一股沉靜的氣質,他隻是坐在那,臉上表情冷冷的,沒什麽變化,卻仿佛融入到了春風中一樣。
可真正讓大家注意的,還是那擱置在少年身後,有著三尺長刀柄,六尺長鋒刃的黑色巨刀。
隻是看一眼,人們就知道這絕不是什麽年輕人的玩具,這必然是殺人的利器,寒氣逼人殺氣亦駭人。
刀就那麽放著,在年輕人身後,同樣沉靜無比。
客棧裏其實總不算安靜的,雖然給與了這年輕人很多關注,但是大家都在談論著自己的事情,該喝酒的喝酒,該吃肉的吃肉,店門前客人來往不斷。
店小二不斷的忙活著,收盤子上菜,動作一氣嗬成,再不時的瞟上一眼店門的地方有沒有什麽新來的客人,當真可以稱得上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然後他忽的一怔,看見了自己最不想看到的一種人,道士。
可他還是笑臉迎了上去,沒有辦法,道士在瀚州百姓心中頗受尊敬,可是大多清貧,身上帶不了多少銀子,換句話說,接待了這一位客人,店裏也賺不了什麽錢。
而對他們這樣的酒樓而言,賺不了錢,有時候就是賠錢的。
可是又看了一眼,他瞳孔便是一縮,立刻喜笑顏開,說道:“這位仙師,裏邊兒請,不知您打尖兒還是住店。”
不光是他,店裏所有抬頭看得人都看到了道士背後那把金光閃閃的寶劍,甚至於,道士身後也跟著進來了不少不懷好意的人,他們的眼睛一刻都沒有離開過那柄寶劍。
似乎眼前的不是個道士,而是一堆行走的財寶。
可是張章並沒有理會店小二,他抬頭四下一看,眼睛便是盯在了李絕仙身上,大踏步上前,站在桌子麵前,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盯著這個白袍兒的年輕人。
他沒有見過對方,可是直覺卻把他帶來了這裏。
這是他第一次下山,山裏的人,知道此事的,除了那個整天希望他下山的張遠之有些惱火之外,其他的人都很高興,覺得自己的小師叔開竅了。
可是他還是不想下山。
二十年過去,時間改變了很多,山下的世界對他來說無比陌生,身在其中,就像是在做夢一樣。
即便是背著一把如此俗氣的寶劍,他還是無法真正做到融入凡俗。
“坐?”
李絕仙轉過頭,倒是沒有抬頭,隻是低頭看著桌子,他似乎早就料到這人要來一般,沒有絲毫的意外。
張章當真坐下,睜眼看著眼前的年輕人,直截了當的問道:“你是誰?”
“李絕仙。”
回答仍舊直截了當,可是張章卻是皺了皺眉,他從沒聽說過這個名字。
“你叫張章?”
“是。”
張章同樣點了點頭,早已被江湖淡忘的他,對於對方知道他的身份毫不意外。
但這真的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
張章不是聲名不顯,而是二十年來,江湖上真的沒有半點兒他的消息,即便是二十年前,他在江湖上同樣也沒什麽人知道。
可是李絕仙不一樣。
早在他還是那個以魔教教主聞名天下的白蓮僧人的時候,他就知道很多江湖中誰也不知道的事情,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他都知道。
“你來這幹什麽?”
聽得這話,李絕仙輕笑一聲,說道:“這話該我問你才對,我是人,餓了,來酒樓吃飯,再正常不過,而你,好不容易下了一次山,不去那靈秀山,反而來這瀚州小鎮找我做什麽?”
張章心中無比震動,心道這年輕人究竟是誰?
自己下山的事情是臨時決定,下山之後也是寸步未歇,來此更是禦劍破空,消息怎麽可能傳的這麽快?
這年輕人真的可以未卜先知?
我來找你。
他想說這四個字,可是嘴裏咕噥了半天,竟是一個字都沒有說出來,隻是低頭,同樣看著火鍋裏鮮美的肉,肚子裏一陣翻騰,惡心想吐。
李絕仙皺了皺眉頭,若是這道人真的不識趣的吐到了鍋裏,他不介意殺了對方,雖說對方的修為足以震驚人世間,但他同樣不認為是自己的對手。
道人沒有吐,他很快就適應了,他從小就吃素,吃了幾十年,上一次吃肉喝酒還是二十年前。
他仍隻是盯著鍋裏。
牛肚在上下翻騰。
“餓了就吃。”
道人終於抬起頭,看了一眼眼前的年輕人,冷聲說道:“我不餓。”
李絕仙搖頭隻笑,說道:“你可真不會說謊,張章,繼續南行的話,你可能會死。”
張章沒有說話。
“也可能不會死。”
說完這句話,李絕仙又笑了一聲,他抬起筷子伸進鍋裏,準確的夾起了那張令張章無比惡心的牛肚,嚼碎吞到了肚子裏。
張章的神情鬆了幾分,忽的伸手握住了背上的那柄劍,倒這個時候,任誰都能看出眼前這兩個人絕不簡單。
人們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看著張章的動作,呼吸幾乎停止。
好在張章握住的隻是劍鞘,而不是劍柄。
他把劍從背上摘了下來。小鯊魚皮的劍鞘握在手裏,轉身而走。
可能會死,可能不會死,這種問題本來他就沒有考慮過,他在乎什麽呢?手裏的這把劍?
他的心早在二十年前離開江湖的時候就已經死了,他本就什麽都不在乎,又何懼生死。
不過那牛肚還是那麽惡心,和當年一樣。
他這樣想著,走出店門,似乎不遠幾百裏來到這兒,隻為了看這個年輕人吃掉鍋裏的牛肚,但真實的原因,連他自己也不知道。
李絕仙倒是不在乎,他開始吃飯,吃的很快,鍋裏的東西都是他喜歡吃的,不得不說,看到了這個道士,他的心情真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