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上的人都知道,小師叔雖然整日修道,氣質上超凡脫俗,可行為上卻從來不是一個安生的人。
他在山上做早課,看竹子不順眼,揮劍斬了一片竹林。
他在瀑布下練劍,看瀑布走勢不對,一劍將瀑布斬成兩節。
他在林間吹風,聞花香,聽鳥叫,抬頭見那書上白鳥頭頂有一縷雜毛,心生不快,就生生抓住了那鳥,拔掉了那縷雜毛。
所以,張章小師叔要是來到這裏,張寶鼎估摸著,這座山上沒有一個人是他看著順眼的。
張章小師叔來的很快,他沒有禦劍,確認了方向,遇到看不順眼的東西就一劍斬了,一路走來,這蔥鬱山林,崎嶇小路,都變的規矩了不少。
然後他看到了這需要略微側身才能進入的石縫。
他微微皺眉。
於是提劍斬了過去,唰唰唰揮了幾劍,原本持續了幾千甚至可能上萬年的石縫,就是變成了一高一丈寬三尺的窄門。
他一向認為,既然是過人的地方,那麽就是門,門就該有門的樣子。
恰巧他的劍不像那些不輕易出劍的所謂絕世高手,想出劍時隨手就拔了出來,毫無顧忌,也不需要顧忌。
他進入這片桃花源。
所有人都怒目而視,他又皺眉,覺得這些人不是什麽良善人家,但卻沒有出手,因為在他看來,這個地方不與外界相通,本就奇怪無比,發生一些怪事可以原諒。
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些人雖然眼神不是很友好,但總是規規矩矩的。
不同於張寶鼎,張章小師叔一路走來,殺氣逼人,森然如獄,僅僅是對視一眼就是讓人心膽懼寒,覺得是個更難對付的妖怪,哪裏有膽子出手?
張章走到井邊,看著張寶鼎,緊皺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來,直截了當的問道:“學宮在何處?”
此時張寶鼎早已站了起來,低頭行禮,恭敬的說道:“回稟小師叔,學宮就在這井裏。”
張章也是隨意的看了一眼,就是明白了其中玄機,眉頭微皺,低聲說道:“裝神弄鬼。”
張寶鼎輕笑一聲,雖然很不適應,但他同樣非常喜歡小師叔的行事風格,覺得小師叔這次估摸會直接下到井裏,提著劍就一路殺過去。
可是他又猜錯了。
張章小師叔沒有下井,他再次拔出了那把富貴華麗的寶劍,這劍的確是寶劍,雖然看著確實俗氣了點兒,但確實堅韌無比且削鐵如泥。
他左手拿著劍鞘,右手緊握劍柄,呼喝一聲,奮力揮劍,這一劍從井壁開始,劍氣縱橫數十丈,深入地下,直著向一旁斬了過去。
緊接著,大地開裂,由南向北,同樣延伸上百丈,一直到了一旁的山崖邊上,裂縫猶自順著山壁向上攀岩,直過了許久方才停止。
張章臉色潮紅,喘著粗氣,猶自冷哼一聲,收劍入鞘。
張寶鼎也是苦笑,在他的感知下,那道劍氣看似隨意,實則一直順著井壁上的甬道,這一劍下去,這條通天的甬道直接被劍勁摧毀,生生掩埋幾百丈,而且其間裂縫縱橫,無論如何,就算是重新再挖一條,都是修補不好了。
他這才明白了小師叔的意思。
既然整日躲在山上不肯下來,那就別下來了,想下來,自己從山上往下跳!
叔侄二人整理了一下衣衫,然後就向外走去,那些村民此刻看著裂縫張大了嘴巴,已經震驚的難以言喻,想著這山不會要塌了吧,頭一次覺得自己住的地方是如此的不安全,可是怎麽辦?
於是他們齊刷刷的看向了兩個妖怪消失的那道門,隱約能看見外麵的流水綠樹,可是從祖先那裏傳下來的禁令,以及對山上仙人的敬畏,讓他們終究沒有敢邁出這一步。
但是那裏既然已經有了門,隻要等下去,總有人會壓抑不住身體裏的好奇心,從這道門出去的。
張寶鼎跟著張章小師叔出山,張鐵牛仍在原地等著,張寶鼎連忙上前,輕撫牛頭,笑著繼續牽起牛,跟在張章小師叔的背後。
“小師叔,我們現在做什麽?”
“等。”
小師叔的態度一如既往的冷漠,不過好在沒有皺眉頭,他對張寶鼎,總是異常的有耐心,估摸著這也是師父派自己跟著小師叔下山的原因吧。
張寶鼎這般想著,仍是有些疑惑不解,問道:“等什麽?”
“等兩件事。”
張寶鼎更加疑惑了,心中苦笑兩聲,覺得自己這輩子休想跟上小師叔的思維,無奈下再次問道:“弟子愚鈍,不知道是哪兩件事?”
張章依然在順著山壁走著,同時手指不停屈伸,似乎在計算著什麽,嘴上卻是不停,說道:“聰慧就是聰慧,愚鈍就是愚鈍,你既然是世間絕無僅有的聰明人,以後就不要再說這種蠢話,第一件事,就是等這山上的人跳下來,然後我們把他殺了,第二件事,就是等外麵有人想進來,然後我們把他殺了。”
張寶鼎連忙點頭稱是,覺得張章小師叔雖然在同自己說話,但心中一定還在想著其他一件甚至好幾件事,靠著張章小師叔的那顆七竅玲瓏心,一心多用從來不是什麽難事。
大概隻有練劍的時候,小師叔才會專心致誌些吧。
正說著,小師叔已經停了下來,眼前是一片較為寬廣的石灘,少有什麽高大的樹木,輕聲說道:“就是這裏了。”
說話間,小師叔已經尋了塊兒平整的大青石盤膝而坐,閉目開始吐納練氣。
張寶鼎卻是不急,他的修煉天賦猶在小師叔之上,按照張遠之的話,他就是道門千百年一出的絕世天才,雖說這種人物似乎每隔個兩三代就會出上一個,也沒見過有誰真的震動人世間。
倒是年輕時聲名不顯的張遠之,三十歲之後,修為越發強盛,將一些同輩甚至老輩之人遠遠的甩在了身後,所謂厚積薄發,說的就是這種人吧。
想到這裏,張寶鼎抬頭向上看了看,隻見頭頂數百丈處,隱約可以看到岩石突出一角,估摸著如果禦劍飛上去,該是一個不小的石台。
那台上真的會有人跳下來嗎?
峭壁內陷,從上跳下,如果不會飛,再好的輕功也要摔成肉餅,他隱約有些期待。
他在山上做早課,看竹子不順眼,揮劍斬了一片竹林。
他在瀑布下練劍,看瀑布走勢不對,一劍將瀑布斬成兩節。
他在林間吹風,聞花香,聽鳥叫,抬頭見那書上白鳥頭頂有一縷雜毛,心生不快,就生生抓住了那鳥,拔掉了那縷雜毛。
所以,張章小師叔要是來到這裏,張寶鼎估摸著,這座山上沒有一個人是他看著順眼的。
張章小師叔來的很快,他沒有禦劍,確認了方向,遇到看不順眼的東西就一劍斬了,一路走來,這蔥鬱山林,崎嶇小路,都變的規矩了不少。
然後他看到了這需要略微側身才能進入的石縫。
他微微皺眉。
於是提劍斬了過去,唰唰唰揮了幾劍,原本持續了幾千甚至可能上萬年的石縫,就是變成了一高一丈寬三尺的窄門。
他一向認為,既然是過人的地方,那麽就是門,門就該有門的樣子。
恰巧他的劍不像那些不輕易出劍的所謂絕世高手,想出劍時隨手就拔了出來,毫無顧忌,也不需要顧忌。
他進入這片桃花源。
所有人都怒目而視,他又皺眉,覺得這些人不是什麽良善人家,但卻沒有出手,因為在他看來,這個地方不與外界相通,本就奇怪無比,發生一些怪事可以原諒。
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些人雖然眼神不是很友好,但總是規規矩矩的。
不同於張寶鼎,張章小師叔一路走來,殺氣逼人,森然如獄,僅僅是對視一眼就是讓人心膽懼寒,覺得是個更難對付的妖怪,哪裏有膽子出手?
張章走到井邊,看著張寶鼎,緊皺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來,直截了當的問道:“學宮在何處?”
此時張寶鼎早已站了起來,低頭行禮,恭敬的說道:“回稟小師叔,學宮就在這井裏。”
張章也是隨意的看了一眼,就是明白了其中玄機,眉頭微皺,低聲說道:“裝神弄鬼。”
張寶鼎輕笑一聲,雖然很不適應,但他同樣非常喜歡小師叔的行事風格,覺得小師叔這次估摸會直接下到井裏,提著劍就一路殺過去。
可是他又猜錯了。
張章小師叔沒有下井,他再次拔出了那把富貴華麗的寶劍,這劍的確是寶劍,雖然看著確實俗氣了點兒,但確實堅韌無比且削鐵如泥。
他左手拿著劍鞘,右手緊握劍柄,呼喝一聲,奮力揮劍,這一劍從井壁開始,劍氣縱橫數十丈,深入地下,直著向一旁斬了過去。
緊接著,大地開裂,由南向北,同樣延伸上百丈,一直到了一旁的山崖邊上,裂縫猶自順著山壁向上攀岩,直過了許久方才停止。
張章臉色潮紅,喘著粗氣,猶自冷哼一聲,收劍入鞘。
張寶鼎也是苦笑,在他的感知下,那道劍氣看似隨意,實則一直順著井壁上的甬道,這一劍下去,這條通天的甬道直接被劍勁摧毀,生生掩埋幾百丈,而且其間裂縫縱橫,無論如何,就算是重新再挖一條,都是修補不好了。
他這才明白了小師叔的意思。
既然整日躲在山上不肯下來,那就別下來了,想下來,自己從山上往下跳!
叔侄二人整理了一下衣衫,然後就向外走去,那些村民此刻看著裂縫張大了嘴巴,已經震驚的難以言喻,想著這山不會要塌了吧,頭一次覺得自己住的地方是如此的不安全,可是怎麽辦?
於是他們齊刷刷的看向了兩個妖怪消失的那道門,隱約能看見外麵的流水綠樹,可是從祖先那裏傳下來的禁令,以及對山上仙人的敬畏,讓他們終究沒有敢邁出這一步。
但是那裏既然已經有了門,隻要等下去,總有人會壓抑不住身體裏的好奇心,從這道門出去的。
張寶鼎跟著張章小師叔出山,張鐵牛仍在原地等著,張寶鼎連忙上前,輕撫牛頭,笑著繼續牽起牛,跟在張章小師叔的背後。
“小師叔,我們現在做什麽?”
“等。”
小師叔的態度一如既往的冷漠,不過好在沒有皺眉頭,他對張寶鼎,總是異常的有耐心,估摸著這也是師父派自己跟著小師叔下山的原因吧。
張寶鼎這般想著,仍是有些疑惑不解,問道:“等什麽?”
“等兩件事。”
張寶鼎更加疑惑了,心中苦笑兩聲,覺得自己這輩子休想跟上小師叔的思維,無奈下再次問道:“弟子愚鈍,不知道是哪兩件事?”
張章依然在順著山壁走著,同時手指不停屈伸,似乎在計算著什麽,嘴上卻是不停,說道:“聰慧就是聰慧,愚鈍就是愚鈍,你既然是世間絕無僅有的聰明人,以後就不要再說這種蠢話,第一件事,就是等這山上的人跳下來,然後我們把他殺了,第二件事,就是等外麵有人想進來,然後我們把他殺了。”
張寶鼎連忙點頭稱是,覺得張章小師叔雖然在同自己說話,但心中一定還在想著其他一件甚至好幾件事,靠著張章小師叔的那顆七竅玲瓏心,一心多用從來不是什麽難事。
大概隻有練劍的時候,小師叔才會專心致誌些吧。
正說著,小師叔已經停了下來,眼前是一片較為寬廣的石灘,少有什麽高大的樹木,輕聲說道:“就是這裏了。”
說話間,小師叔已經尋了塊兒平整的大青石盤膝而坐,閉目開始吐納練氣。
張寶鼎卻是不急,他的修煉天賦猶在小師叔之上,按照張遠之的話,他就是道門千百年一出的絕世天才,雖說這種人物似乎每隔個兩三代就會出上一個,也沒見過有誰真的震動人世間。
倒是年輕時聲名不顯的張遠之,三十歲之後,修為越發強盛,將一些同輩甚至老輩之人遠遠的甩在了身後,所謂厚積薄發,說的就是這種人吧。
想到這裏,張寶鼎抬頭向上看了看,隻見頭頂數百丈處,隱約可以看到岩石突出一角,估摸著如果禦劍飛上去,該是一個不小的石台。
那台上真的會有人跳下來嗎?
峭壁內陷,從上跳下,如果不會飛,再好的輕功也要摔成肉餅,他隱約有些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