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兵變這件事,也是今天才傳到劉維的耳朵裏。
一聽說這個消息,他就立刻召集自己手下的謀臣,跟那最為強大的武將一起議事。
“諸位都說說自己的看法吧!”劉維說道。
劉奎不言不語,甚至扭頭看著外麵。
他表示打架可以找自己,商量這種事自己就不參與了。
劉奎是劉維的兒子,也是陽城罡氣入體的最強者,鎮守南方,嚴守蠻人隨時入侵的可能。
雖然這個可能性微乎其微,百年來都沒有發生過蠻人入侵的事情。
幾位謀臣相視一眼,他們心裏都有了想法。
其中一人上前,道:“主公,此事我認為還是主動告知六皇子為好,也算是賣個麵子。”
“嗯。”劉維點點頭,道:“我也有這麽個意思,隻是這是人家的家事,他們都沒有告訴他的打算,我們這麽做,會不會有些多管閑事了?”
“此話差異。”那人搖搖頭,說道:“正是因為此事他們不願告知六皇子,而主公卻願意,這等於主公至少在表麵上已經表態。”
“何解?”劉維問道。
“據那些與繁城有交易往來的商人帶來的消息,繁城如今已經壯大,士卒已有兩千,且已經是正規軍!”
“兩千士卒?還是正規軍?不可能!”劉維先是一驚,緊跟著搖頭。
兩千正規軍,你當這是變戲法變出來的嗎?
想要前往繁城,自己這陽城是必經之路。
劉維敢發誓,他可從來沒有調過兵去繁城,而且也沒見過有其他兵從這裏去繁城。
那個謀士繼續說道:“起初我也不信,後來才得知,原來六皇子吸納了蠻人,現如今繁城之內已有兩千蠻人!
六皇子利用這些蠻人,大興水利,新建繁城,同時征兆蠻人與百姓加入軍隊,組成了兩千軍士!”
“吸納蠻人!?”劉維又是一驚,“他竟然敢吸納蠻人!?難道不怕蠻人反撲?!”
“我也很是驚訝,但卻未發生過這種跡象。”這個謀士望向繁城的方向,對於何諧使用的方法,感到深深的佩服。
他對著繁城方向行了一禮,繼續道:“六皇子用教化蠻人為由頭,說服蠻人耕種,繁城之外開墾出了大量水田,皆已種植水稻。”
“蠻人真的願意?”劉維還是有些不信。
他怎麽也想不到,毫無教化,蠻不講理的蠻人,怎麽會因為這麽一個理由就臣服呢?
並且還聽從夏人的安排,讓他幹嘛就幹嘛。
且不論蠻人是不是真心,六皇子敢做出這種舉動,也當真是有大魄力!
隻是這跟印象裏的六皇子似乎有些不吻合啊!
傳聞六皇子不是怯懦膽小,性情唯唯諾諾嗎?
這樣一個人竟然敢做出吸納蠻人這種舉動?
畢竟六皇子是三月份就到了繁城,雖然由於上麵命令沒讓他進城,但是劉維也親自出城見了一麵。
還特意安排了一艘運船將六皇子等人安全送到了繁城。
畢竟天高皇帝遠的,命令不讓進城那就不進,但至少自己也得出去迎接,順帶補充糧草,然後再送一程。
表麵工作還是需要做到的。
反正也就是這麽一次,至於之後會怎樣,那就不關劉維的事了。
除非他主動找上來,否則劉維也不會主動去管。
就好比那次王修主動來找,搬出了六皇子的身份,他二話不說就送了一艘貨船。
三月份見的那一麵讓劉維印象深刻,一個連跟自己說話都不敢的小皇子,竟然敢收納蠻人?
除非是換了個人,否則他絕對不願意相信。
“蠻人確實願意。”那個謀士說道:“五月份收攏的蠻人,現在已經九月,過去了四個月,若是蠻人想要反撲,想必早就做了。”
“也是。”劉維點頭,隨後他又有些不解,說道:“去年繁城不是沒有收成嗎?他吸納蠻人,如何支撐如此之久?”
“不得不說,六皇子也是膽魄過人,且又極其聰穎。”這謀士先是誇讚了一下何諧,說道:“主公可還記得饅頭?”
“自然是記得,今天早上我還吃過。”劉維道:“隻是這跟六皇子有什麽關係?”
“饅頭正是六皇子發明的!”
“什麽!?”劉維又驚了。
他吃到饅頭也是在前不久,覺得還不錯,起初還以為是別的地方發明的,然後流傳了過來。
哪能想到竟然是繁城傳過來的!
而且竟然還是六皇子發明的!
那真的是自己當時見過的六皇子嗎?
謀士繼續道:“經過六皇子的改良發明,擁有了饅頭,糧食可以支撐更久,隨後又因為吸納了蠻人,讓蠻人上山打獵,以肉食彌補了糧食危機。
現在已經是九月,過不久水稻就可成熟,到時繁城必然能有大豐收!”
繁城外那大批量的水田,隻要是個人都能看得到,根本就瞞不住過往商人的眼睛。
這一點何諧也沒有想過要去隱瞞。
至於城內已經收割了一季,這一點倒是被瞞下來了。
糧食即將成熟,跟收割的那段時期,何諧斷了跟陽城的商業來往。
沒有陽城的人進城,同時何諧也暫時下了封口令,繁城的人也不會傳出去,自然是不會讓他們知道的。
而由於城外的糧食種的晚,成熟也得等到九月底,也算吻合正常糧食的成熟時間。
主要是隱藏的好,否則一個不慎,這個消息就會被傳出去。
不是何諧不願讓外界知道,畢竟紙是包不住火的。
隻是現在繁城還不夠強大,還不是讓外界知道的時候。
“這麽一來,繁城區區一個小城,也算得上是兵精糧足了。”劉維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道:“難怪那段時間繁城大批量購買了務農工具,原來是有這麽一回事!”
“正是!”謀士點點頭,道:“據可靠消息傳來,繁城前不久與蠻人經曆了一場戰鬥,繁城以兩千兵力大勝六千蠻人!”
“什麽!?這都能贏?!”劉維再次吃驚。
今天他都不知道自己吃了幾驚了,但凡是繁城那邊的事情,都能讓他吃上一驚!
“六皇子當真是機智過人,使用計謀讓蠻人大將臨陣倒戈,這才完勝那一戰!”
謀士道:“後來六皇子將俘虜來的蠻人盡皆用在新建城池上,有了這些蠻人的加入,繁城再過幾月,必然要煥然一新!”
“唉……”聽到這裏,劉維忍不住歎氣,“沒想到是我看走眼了,當時見六皇子唯唯諾諾,本以為他會死在繁城,沒想到……”
劉維當時抱著,你要是來找我,我就幫你的想法。
可是哪知,對方壓根就不搭理他,現在照樣活得好好的,甚至還讓繁城越變越好。
“依我之見,六皇子今後也會大力吸納蠻人,而越州之大,蠻人之多,到時六皇子麾下自然是人多將廣!”
“六皇子的崛起恐怕已是必然,再看如今皇城兵變一事,李憲率兵進攻,後雖然退走,但回到北地之後,心知已無力回天,最後幹脆割地為王!”
“有了這一諸侯帶頭,今後恐怕還會有第二個,亂世將臨啊!”
“到時這天下還是不是現在這樣誰也不好說,不過至少六皇子依舊是皇家身份。主公如今還是先示好,今後之事,今後再說。”
這謀士一口氣說了一大串話,而這也是在場幾位謀士心中同樣想表達的,隻是讓他作為代表來說罷了。
就以現在的形式來看,李憲已經割地稱王。
大皇子領兵攻打也是遲早的事情,如果打下來了,那麽對其他諸侯也是一種威懾。
但是萬一沒打下來,對其他諸侯來說,這就是一種信號了。
大夏已經不行了,想造反的就趕緊造反吧!
不造反的也可以像李憲那樣割地稱王,做一個土皇帝總比做別人小弟要好。
到時候亂世將臨,陽城屬於邊界倒還好說,但難免就一定不會有人攻打。
現在繁城的發展勢頭很明顯,六皇子就以現在的情況來看,顯然是一位明主。
如果到時候天下大亂,那麽繁城發展起來,就會是一個威脅,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前除掉。
但是現在天下還是大夏的,還是何家的,怎麽除掉?
人家現在有兵也有糧,攻不破城就是耗著。
最主要的是,不管皇帝怎麽不喜歡小兒子,那也是皇家的事情,你一個外人憑什麽打?
要是劉維現在敢打繁城,且何諧還活的好好的,那麽到時候他就會被扣上一個造反的名頭。
不說皇帝會不會下令攻打他,其他諸侯都會來打他。
多一個地盤難道不好嗎?
就算是邊界,但是蠻人百年來都不敢入侵,說是鎮守,其實一點事也沒有。
換句話說就是,陽城安全的不得了,你要是敢打皇子,其他人就有借口來打你,搶你的地盤。
到時候大義就是你打皇子,你造反!
劉維不傻,攻打繁城這件事他肯定是做不出來的。
最主要的是,現在除了皇城兵變,李憲割地稱王這件事以外,根本就看不到任何天下大亂的跡象。
現在去打六皇子,明顯是不理智的選擇。
有劉奎這個兒子在,他很有自信一定能夠輕鬆拿下繁城,但是那個破爛小城,他一點興趣也沒有。
既然六皇子喜歡搞建設發展,那就發展吧!
自己現在不但不能打他,還得適當的幫助一點。
不管今後是不是真的會有亂世降臨,但是現在的表麵工作一定得做好。
當即,他大手一揮,道:“且由我親自書信陽城,命人連夜送往!若是殿下有任何需求,莫要拒絕,盡皆答應!”
“是!”眾人應道。
一聽說這個消息,他就立刻召集自己手下的謀臣,跟那最為強大的武將一起議事。
“諸位都說說自己的看法吧!”劉維說道。
劉奎不言不語,甚至扭頭看著外麵。
他表示打架可以找自己,商量這種事自己就不參與了。
劉奎是劉維的兒子,也是陽城罡氣入體的最強者,鎮守南方,嚴守蠻人隨時入侵的可能。
雖然這個可能性微乎其微,百年來都沒有發生過蠻人入侵的事情。
幾位謀臣相視一眼,他們心裏都有了想法。
其中一人上前,道:“主公,此事我認為還是主動告知六皇子為好,也算是賣個麵子。”
“嗯。”劉維點點頭,道:“我也有這麽個意思,隻是這是人家的家事,他們都沒有告訴他的打算,我們這麽做,會不會有些多管閑事了?”
“此話差異。”那人搖搖頭,說道:“正是因為此事他們不願告知六皇子,而主公卻願意,這等於主公至少在表麵上已經表態。”
“何解?”劉維問道。
“據那些與繁城有交易往來的商人帶來的消息,繁城如今已經壯大,士卒已有兩千,且已經是正規軍!”
“兩千士卒?還是正規軍?不可能!”劉維先是一驚,緊跟著搖頭。
兩千正規軍,你當這是變戲法變出來的嗎?
想要前往繁城,自己這陽城是必經之路。
劉維敢發誓,他可從來沒有調過兵去繁城,而且也沒見過有其他兵從這裏去繁城。
那個謀士繼續說道:“起初我也不信,後來才得知,原來六皇子吸納了蠻人,現如今繁城之內已有兩千蠻人!
六皇子利用這些蠻人,大興水利,新建繁城,同時征兆蠻人與百姓加入軍隊,組成了兩千軍士!”
“吸納蠻人!?”劉維又是一驚,“他竟然敢吸納蠻人!?難道不怕蠻人反撲?!”
“我也很是驚訝,但卻未發生過這種跡象。”這個謀士望向繁城的方向,對於何諧使用的方法,感到深深的佩服。
他對著繁城方向行了一禮,繼續道:“六皇子用教化蠻人為由頭,說服蠻人耕種,繁城之外開墾出了大量水田,皆已種植水稻。”
“蠻人真的願意?”劉維還是有些不信。
他怎麽也想不到,毫無教化,蠻不講理的蠻人,怎麽會因為這麽一個理由就臣服呢?
並且還聽從夏人的安排,讓他幹嘛就幹嘛。
且不論蠻人是不是真心,六皇子敢做出這種舉動,也當真是有大魄力!
隻是這跟印象裏的六皇子似乎有些不吻合啊!
傳聞六皇子不是怯懦膽小,性情唯唯諾諾嗎?
這樣一個人竟然敢做出吸納蠻人這種舉動?
畢竟六皇子是三月份就到了繁城,雖然由於上麵命令沒讓他進城,但是劉維也親自出城見了一麵。
還特意安排了一艘運船將六皇子等人安全送到了繁城。
畢竟天高皇帝遠的,命令不讓進城那就不進,但至少自己也得出去迎接,順帶補充糧草,然後再送一程。
表麵工作還是需要做到的。
反正也就是這麽一次,至於之後會怎樣,那就不關劉維的事了。
除非他主動找上來,否則劉維也不會主動去管。
就好比那次王修主動來找,搬出了六皇子的身份,他二話不說就送了一艘貨船。
三月份見的那一麵讓劉維印象深刻,一個連跟自己說話都不敢的小皇子,竟然敢收納蠻人?
除非是換了個人,否則他絕對不願意相信。
“蠻人確實願意。”那個謀士說道:“五月份收攏的蠻人,現在已經九月,過去了四個月,若是蠻人想要反撲,想必早就做了。”
“也是。”劉維點頭,隨後他又有些不解,說道:“去年繁城不是沒有收成嗎?他吸納蠻人,如何支撐如此之久?”
“不得不說,六皇子也是膽魄過人,且又極其聰穎。”這謀士先是誇讚了一下何諧,說道:“主公可還記得饅頭?”
“自然是記得,今天早上我還吃過。”劉維道:“隻是這跟六皇子有什麽關係?”
“饅頭正是六皇子發明的!”
“什麽!?”劉維又驚了。
他吃到饅頭也是在前不久,覺得還不錯,起初還以為是別的地方發明的,然後流傳了過來。
哪能想到竟然是繁城傳過來的!
而且竟然還是六皇子發明的!
那真的是自己當時見過的六皇子嗎?
謀士繼續道:“經過六皇子的改良發明,擁有了饅頭,糧食可以支撐更久,隨後又因為吸納了蠻人,讓蠻人上山打獵,以肉食彌補了糧食危機。
現在已經是九月,過不久水稻就可成熟,到時繁城必然能有大豐收!”
繁城外那大批量的水田,隻要是個人都能看得到,根本就瞞不住過往商人的眼睛。
這一點何諧也沒有想過要去隱瞞。
至於城內已經收割了一季,這一點倒是被瞞下來了。
糧食即將成熟,跟收割的那段時期,何諧斷了跟陽城的商業來往。
沒有陽城的人進城,同時何諧也暫時下了封口令,繁城的人也不會傳出去,自然是不會讓他們知道的。
而由於城外的糧食種的晚,成熟也得等到九月底,也算吻合正常糧食的成熟時間。
主要是隱藏的好,否則一個不慎,這個消息就會被傳出去。
不是何諧不願讓外界知道,畢竟紙是包不住火的。
隻是現在繁城還不夠強大,還不是讓外界知道的時候。
“這麽一來,繁城區區一個小城,也算得上是兵精糧足了。”劉維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道:“難怪那段時間繁城大批量購買了務農工具,原來是有這麽一回事!”
“正是!”謀士點點頭,道:“據可靠消息傳來,繁城前不久與蠻人經曆了一場戰鬥,繁城以兩千兵力大勝六千蠻人!”
“什麽!?這都能贏?!”劉維再次吃驚。
今天他都不知道自己吃了幾驚了,但凡是繁城那邊的事情,都能讓他吃上一驚!
“六皇子當真是機智過人,使用計謀讓蠻人大將臨陣倒戈,這才完勝那一戰!”
謀士道:“後來六皇子將俘虜來的蠻人盡皆用在新建城池上,有了這些蠻人的加入,繁城再過幾月,必然要煥然一新!”
“唉……”聽到這裏,劉維忍不住歎氣,“沒想到是我看走眼了,當時見六皇子唯唯諾諾,本以為他會死在繁城,沒想到……”
劉維當時抱著,你要是來找我,我就幫你的想法。
可是哪知,對方壓根就不搭理他,現在照樣活得好好的,甚至還讓繁城越變越好。
“依我之見,六皇子今後也會大力吸納蠻人,而越州之大,蠻人之多,到時六皇子麾下自然是人多將廣!”
“六皇子的崛起恐怕已是必然,再看如今皇城兵變一事,李憲率兵進攻,後雖然退走,但回到北地之後,心知已無力回天,最後幹脆割地為王!”
“有了這一諸侯帶頭,今後恐怕還會有第二個,亂世將臨啊!”
“到時這天下還是不是現在這樣誰也不好說,不過至少六皇子依舊是皇家身份。主公如今還是先示好,今後之事,今後再說。”
這謀士一口氣說了一大串話,而這也是在場幾位謀士心中同樣想表達的,隻是讓他作為代表來說罷了。
就以現在的形式來看,李憲已經割地稱王。
大皇子領兵攻打也是遲早的事情,如果打下來了,那麽對其他諸侯也是一種威懾。
但是萬一沒打下來,對其他諸侯來說,這就是一種信號了。
大夏已經不行了,想造反的就趕緊造反吧!
不造反的也可以像李憲那樣割地稱王,做一個土皇帝總比做別人小弟要好。
到時候亂世將臨,陽城屬於邊界倒還好說,但難免就一定不會有人攻打。
現在繁城的發展勢頭很明顯,六皇子就以現在的情況來看,顯然是一位明主。
如果到時候天下大亂,那麽繁城發展起來,就會是一個威脅,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前除掉。
但是現在天下還是大夏的,還是何家的,怎麽除掉?
人家現在有兵也有糧,攻不破城就是耗著。
最主要的是,不管皇帝怎麽不喜歡小兒子,那也是皇家的事情,你一個外人憑什麽打?
要是劉維現在敢打繁城,且何諧還活的好好的,那麽到時候他就會被扣上一個造反的名頭。
不說皇帝會不會下令攻打他,其他諸侯都會來打他。
多一個地盤難道不好嗎?
就算是邊界,但是蠻人百年來都不敢入侵,說是鎮守,其實一點事也沒有。
換句話說就是,陽城安全的不得了,你要是敢打皇子,其他人就有借口來打你,搶你的地盤。
到時候大義就是你打皇子,你造反!
劉維不傻,攻打繁城這件事他肯定是做不出來的。
最主要的是,現在除了皇城兵變,李憲割地稱王這件事以外,根本就看不到任何天下大亂的跡象。
現在去打六皇子,明顯是不理智的選擇。
有劉奎這個兒子在,他很有自信一定能夠輕鬆拿下繁城,但是那個破爛小城,他一點興趣也沒有。
既然六皇子喜歡搞建設發展,那就發展吧!
自己現在不但不能打他,還得適當的幫助一點。
不管今後是不是真的會有亂世降臨,但是現在的表麵工作一定得做好。
當即,他大手一揮,道:“且由我親自書信陽城,命人連夜送往!若是殿下有任何需求,莫要拒絕,盡皆答應!”
“是!”眾人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