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英看著英帥的回帖,氣得差點咬碎鋼牙,但也無可奈何,罵又罵不過對方,不是自取其辱嗎。


    “行!看你得意,我下周繼續出新聞黑你!”他惡狠狠地說道。


    忽然他的博客上跳出一個捕快的動畫,彈出一片字幕:“有人實名舉報,你的博客涉嫌侮辱他人,稍後將有捕快上門,請配合調查。”


    “艸!”花英罵了一句,卻也沒辦法,這可是實名,自己是罵痛快了,不過也觸犯了王法,輕則罰款,重則拘留,想到這裏他汗都下來了,剛才一時怒火攻心,犯了低級錯誤。


    “不行,我也要實名舉報英帥!”他想著自己跑不了,也不能放過英帥。


    說做就做,他點開英帥的博客也點擊了舉報。


    他焦急地等待了半個小時,真是如坐針氈。


    叮!


    聽到信息提示音,花英如同聽到了天籟之音,那個高興,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的速度點開了郵件。


    “很抱歉,經過審核,未發現該文章有任何辱罵和人身攻擊跡象,請你確認後提交證據重新舉報。”


    “什麽?不可能!”花英看到網站回複,氣就不打一處來,“隻準他罵我,不準我罵他?”


    以他的智商,哪裏會明白中文的博大精深,這篇文章就沒有一個髒字,不像花英那篇英文,一是一二是二,罵了就是罵了,舉報起來一報一個準,而這篇文章沒有帶辱罵字眼,花英怎麽舉報網站都沒反應。


    “黑幕!一定是黑幕!”花英最後終於自己找到了答案,不由咆哮道,“行你不給我公平,我自己找,下期的《明娛周刊》我還寫他,下下期也是,下下下期還是,我一定要寫死英帥!”


    秘書也是不敢多說,隻是不斷把他的命令記錄下來。心裏暗道:“這個英帥死定了,博客也就是逞一時之快罷了,要是《明娛周刊》這麽一個勁抹黑,白的也變成黑的了。”


    。。。。


    大明燕京,作為權力中心,自然也是文化中心,某種文化或者說觀點的傳播永遠離不開權力的支持,所以這是自然不過的事。


    當然燕京的文化氛圍雖然濃厚,但和建鄴影視休閑文化繁榮不同,燕京的文化卻偏向嚴肅正統,雖然在普通老百姓中的影響力,可能比不上建鄴這個舊都文化圈,但在大明文化圈中的影響力卻不是建鄴可比。


    在距離紫禁城不遠的南鑼鼓巷的一處四合院中,一個清瘦的老者,坐在一把躺椅上,享受著冬日的陽光。


    “青秀,最近有什麽值得讀的文章?”老人眯著眼,問旁邊的小姑娘。


    小姑娘看著手機,噗一聲笑了出來。


    “文章很好笑?”老人問道。


    “哦,不是,我讀到一首詩,很有意思。”小姑娘卻不敢讓爺爺知道自己在看這種文章,趕緊回答。


    “哦!詩,那快念來聽聽。”老人一下起了興趣。


    “好的,”小姑娘輕快地回答到,念了起來,“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


    剛念完第一句,老人就睜開了眼睛,眼中有一絲驚訝。


    這首詩不長,小姑娘又是口齒伶俐一會就念完了。


    “這詩格局不凡,隻是有幾分偏激了,是哪位大家的新作?”老人問道。


    “爺爺你猜?”小姑娘眼中閃過一絲狡黠。


    “孫泰祥?不對他的詩暮氣沉沉沒有這樣的大氣。李若愚?倒有些他的風格,不對他的詩沒這麽剛烈。。。。”


    老人說了幾個名字都被自己否定了,笑道:“鬼丫頭,爺爺猜不出來,快告訴我吧。”


    “這個作者叫英帥。”小姑娘笑道。


    老人卻沒注意到她說的是作者而沒有說是詩人,思索道:“英帥?沒聽說過有這麽一號,難道是新崛起的?倒要見識一下。他還有什麽作品,念來聽聽。”


    “哦,還有一首,”小姑娘又念了英帥另一首詩歌,“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


    “文采倒還罷了,氣度不凡,倒是個人物,還有嗎?”老人又問。


    “還有隻有半首,隔靴搔癢說何益,入木三分罵亦精。”小姑娘又答道。


    老人目光中精光閃動,忽然笑道:“不對,姑娘你還想哄爺爺,這個英帥是不是和人在幹架呢?”


    “這您都猜到了,厲害。這裏還有一篇文章也是他寫的,太長了,我不念了,您自己看。”小姑娘把手中的手機直接塞給了爺爺。


    老爺子戴上老花鏡看了起來,大概是用不慣智能機,看得很慢,幾百字的文章居然看了二十分鍾。


    “鬼才。”老爺子笑了一聲,卻轉頭對孫女說道,“說吧,小鬼頭,你是不是想讓爺爺出手幫他?”


    “爺爺,你再聽這首歌,是建鄴朱爺爺發過來的。”小姑娘卻沒回答,隻是笑著拿過手機放起了《我的祖國》。


    “歌?”老頭就不喜歡流行音樂,但聽說是老朋友發過來的,就勉強聽了下去。


    他卻是越聽臉色越是變化,最後卻是坐直了身子,長歎了一聲道:“大才呀!難怪老朱這麽費心,好這個忙我幫了。”


    小姑娘卻是暗笑,這哪是朱老的意思,是他孫女朱雲托自己的而已。


    第二天,《燕京晚報》上發表了一篇署名李涵雲的文章。


    這《燕京晚報》雖然比不上《燕京日報》但也是大明文化圈的風向標,上麵的文章也不是誰都可以發的。


    這李涵雲就更厲害了,他雖然不在朝當官,當哪個當官的都不敢小瞧他,因為他有個特殊身份,三朝帝師,當過三個皇帝的老師。


    別說寫文章,他就是提個字也是文壇震動,一時間全大明的文化人都買了《燕京晚報》,想第一時間看看帝師要說些啥,說不定就是皇上有什麽新想法通過他來傳達。


    好家夥,平時銷量極其穩定的《燕京晚報》直接賣脫銷了,加印了三次,印刷數量翻了三番還是供不應求,沒辦法不光燕京周邊要看,全大明的文化人都求bj的親朋好友給自己快遞一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娛召喚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山無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山無語並收藏文娛召喚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