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十一月的倭京天氣已經開始轉涼,但與天氣相反的倭京股市卻更加狂熱,這一切已經與英帥無關。
英帥已經在三日前徹底實現了空倉,利潤已經鎖定,在谘詢了合夥人之後,大家的意見卻很不一致。
說實話,作為庶子雖然都有雄心和嫡子爭奪繼承權,但雄心是一回事,現實又是另一個局麵。嫡子天生掌握的資源就不是庶子可以比擬的,他們內心深處不一定真的覺得自己有成功的可能性,隻是想搏一把,萬一成功了呢?
而且摧毀一個人的往往不會是困境,在困境中人總會壓榨出自己的潛力,相反發達之後往往會迷失方向。
現在也是如此,以前百般努力才攢下一點錢,現在陡然變成十幾億,這些庶子的心態開始發生了變化。
不是變得自信覺得可以和嫡子們爭雄了,而是覺得以前那點錢不夠自己花天酒地的揮霍,現在好了,其實這些錢也夠自己花一輩子了,還努力幹啥。
加上英帥也強調,執行下一步操作的風險要大得多,患得患失之下,大部人就心生退意,獲利了結完事。
不過魯王世子,朱靖沙等核心卻沒有退,他們有野心有魄力卻不會輕言放棄,加上前麵在觀望的一些世子也被朱本鋅拉了進來。世子之間也不可能是鐵板一塊,所以什麽友誼都是短暫的,隻有利益是永恒的。
這也正和英帥的心意,雖然他目前需要更多的盟友,但是也不是什麽人都想接受,這樣正好可以淘汰意誌不堅定的人,這樣的聯盟才會更穩固。
所以英帥將對衝基金提前清算了,短短一年的時間,英帥已經將他們的錢放大了十幾倍,還有一部分卻需要等還清貸款之後再說。
英帥知道別看現在倭元堅挺,但隻要股市樓市崩盤,倭元就會一瀉千裏,所以他將所有收益已經兌換成了黴元,到時倭元狂跌之後買回來還債,還能大賺一筆。
不過這些庶子二代們對眼前的收益已經欣喜若狂,等他們拿錢走人後,英帥卻繼續呆在倭京,他在靜靜等待機會。
原時空其實開始時,倭京的股指期貨市場規模並不大,反而到了後期市場中大量出現倭京股指認沽權證,這個權證的市場規模一度擴大到全球第一,但是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完全崩潰。
而這個權證的來源自然是黴國,英帥之所以一開會不進行期權交易,英帥那時候根本沒有這麽大規模的對手盤來承接,但現在已經完全不同。
瘋狂的倭人已經不相信倭國的股市會跌,甚至倭國的經濟學家都不相信自己的國家股市會跌,不要懷疑倭國人的瘋狂,別看他們平時彬彬有禮,但是骨子裏的固執自負卻也是世界少有,要不然一個彈丸之地怎麽敢做出挑戰大明這樣不自量力的舉動,隻能說這個民族的可悲可笑。
這個時空也是這樣,陷入瘋狂的倭國人完全對忽然湧現出的認沽權證沒有警惕,他們隻有一個念頭,有人敢看空倭國股市?可笑,多麽可愛的人呐,都是來給我們送錢的,來多少我們吃多少,讓認沽權證來的更猛烈些吧!
但這一切對於英帥來說是多麽幸運,他現在放大了幾倍的資金完全不愁看漲的對手盤,他現在能做的隻是買下去,是的當然是買空。
一夜之間,倭經估值認沽權證規模擴大了幾百倍,數以萬億計的資金在裏麵搏殺,英帥那幾百億變得微不足道,這也方便了他其中渾水摸魚。
不過他也不免為倭國人民哀歎,原時空倭國股市樓市經曆了長達十四年的漫漫下跌之路,幾十年篳路藍縷建立的大國信心在一夜間被砸得粉碎,直到英帥穿越過來的時代,倭國還是沒有從這場打擊中恢複過來。
(其實現實比更玄幻,當年的黴國就是用這樣簡單粗暴的辦法,掠奪走了倭國積累十數年的財富,一夜間回到了解放前。
當然這個布局時間跨度也是長達數年,不會像一樣短短數月完成,隻是為了節奏需要,三山把這個時間縮短了幾倍。)
。。。。。。。。。。。
野田證券頂樓,田中雙目通紅,深情地望著自己腳下這片土地,作為和倭國一起崛起的金融人,他太了解這個國家崛起的難度。
“恐怕以後再也不會有這個機會了吧,經此一役倭國再也沒有實力和大明爭雄,隻怕徹底淪為黴國的小弟,可惡的黴國佬,原來你們才是一切的幕後黑手,隻可惜看清楚這一切都已經太遲了,真想親吻一下這片大地呀!”田中夢囈般地說著,漸漸變得瘋狂。
漫長的一生在田中腦海回蕩,但記憶最深刻的無疑是最近幾天的經曆,在林奇那裏他並沒有得到先前許諾的好處,還差點受到了生命的威脅。
不過林奇最終不敢公開對付這個野田證券的高層,但是田中自己卻不甘心放過這個可以改變人生的大牛市,最終鼓動野田證券加入到了這場對賭之中。
結局其實早已注定,在倭國全名瘋狂豪賭未來之後就注定會是一場悲劇,這個世界沒有國家是可以不憑借實力依靠賭博贏得未來的,靠股市和樓市想成為全球第一無疑是癡人說夢。
野田證券因為這場豪賭損失超過一千億,不是一千億倭元而是黴元。
而這場豪賭的發起人田中不光忽悠了公司,還順帶把自己忽悠瘸了,抵押了房產入市,結果當然是傾家蕩產。
“我深愛的國家,我來親吻你啦!”
田中最後的感覺就是這個親吻真的痛徹心扉,還好隻是一瞬間就失去了意識。
不過他並不孤單,陪他一起縱身躍下一百米高樓的還有十二個野田證券,引咎的董事。
對於這一切,英帥不免唏噓,不過他不是什麽聖母,倭國的遭遇隻能是同情其遭遇,鄙薄其為人,和大明股災的感同身受不同,對於倭國他更像是一個旁觀者,除了收割更多的是引以為戒。
他不禁感歎,無論小國暫時看起來如何強大,但都不過是一個肥皂泡而已,被大國一捅就破,要是換做大明,黴國敢這麽搞,隻怕資金都出不了國門,這也是他要拉上大明諸多皇室合作的原因,單靠自己在倭國割了這麽大一塊肉,隻怕也拿不走。
英帥已經在三日前徹底實現了空倉,利潤已經鎖定,在谘詢了合夥人之後,大家的意見卻很不一致。
說實話,作為庶子雖然都有雄心和嫡子爭奪繼承權,但雄心是一回事,現實又是另一個局麵。嫡子天生掌握的資源就不是庶子可以比擬的,他們內心深處不一定真的覺得自己有成功的可能性,隻是想搏一把,萬一成功了呢?
而且摧毀一個人的往往不會是困境,在困境中人總會壓榨出自己的潛力,相反發達之後往往會迷失方向。
現在也是如此,以前百般努力才攢下一點錢,現在陡然變成十幾億,這些庶子的心態開始發生了變化。
不是變得自信覺得可以和嫡子們爭雄了,而是覺得以前那點錢不夠自己花天酒地的揮霍,現在好了,其實這些錢也夠自己花一輩子了,還努力幹啥。
加上英帥也強調,執行下一步操作的風險要大得多,患得患失之下,大部人就心生退意,獲利了結完事。
不過魯王世子,朱靖沙等核心卻沒有退,他們有野心有魄力卻不會輕言放棄,加上前麵在觀望的一些世子也被朱本鋅拉了進來。世子之間也不可能是鐵板一塊,所以什麽友誼都是短暫的,隻有利益是永恒的。
這也正和英帥的心意,雖然他目前需要更多的盟友,但是也不是什麽人都想接受,這樣正好可以淘汰意誌不堅定的人,這樣的聯盟才會更穩固。
所以英帥將對衝基金提前清算了,短短一年的時間,英帥已經將他們的錢放大了十幾倍,還有一部分卻需要等還清貸款之後再說。
英帥知道別看現在倭元堅挺,但隻要股市樓市崩盤,倭元就會一瀉千裏,所以他將所有收益已經兌換成了黴元,到時倭元狂跌之後買回來還債,還能大賺一筆。
不過這些庶子二代們對眼前的收益已經欣喜若狂,等他們拿錢走人後,英帥卻繼續呆在倭京,他在靜靜等待機會。
原時空其實開始時,倭京的股指期貨市場規模並不大,反而到了後期市場中大量出現倭京股指認沽權證,這個權證的市場規模一度擴大到全球第一,但是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完全崩潰。
而這個權證的來源自然是黴國,英帥之所以一開會不進行期權交易,英帥那時候根本沒有這麽大規模的對手盤來承接,但現在已經完全不同。
瘋狂的倭人已經不相信倭國的股市會跌,甚至倭國的經濟學家都不相信自己的國家股市會跌,不要懷疑倭國人的瘋狂,別看他們平時彬彬有禮,但是骨子裏的固執自負卻也是世界少有,要不然一個彈丸之地怎麽敢做出挑戰大明這樣不自量力的舉動,隻能說這個民族的可悲可笑。
這個時空也是這樣,陷入瘋狂的倭國人完全對忽然湧現出的認沽權證沒有警惕,他們隻有一個念頭,有人敢看空倭國股市?可笑,多麽可愛的人呐,都是來給我們送錢的,來多少我們吃多少,讓認沽權證來的更猛烈些吧!
但這一切對於英帥來說是多麽幸運,他現在放大了幾倍的資金完全不愁看漲的對手盤,他現在能做的隻是買下去,是的當然是買空。
一夜之間,倭經估值認沽權證規模擴大了幾百倍,數以萬億計的資金在裏麵搏殺,英帥那幾百億變得微不足道,這也方便了他其中渾水摸魚。
不過他也不免為倭國人民哀歎,原時空倭國股市樓市經曆了長達十四年的漫漫下跌之路,幾十年篳路藍縷建立的大國信心在一夜間被砸得粉碎,直到英帥穿越過來的時代,倭國還是沒有從這場打擊中恢複過來。
(其實現實比更玄幻,當年的黴國就是用這樣簡單粗暴的辦法,掠奪走了倭國積累十數年的財富,一夜間回到了解放前。
當然這個布局時間跨度也是長達數年,不會像一樣短短數月完成,隻是為了節奏需要,三山把這個時間縮短了幾倍。)
。。。。。。。。。。。
野田證券頂樓,田中雙目通紅,深情地望著自己腳下這片土地,作為和倭國一起崛起的金融人,他太了解這個國家崛起的難度。
“恐怕以後再也不會有這個機會了吧,經此一役倭國再也沒有實力和大明爭雄,隻怕徹底淪為黴國的小弟,可惡的黴國佬,原來你們才是一切的幕後黑手,隻可惜看清楚這一切都已經太遲了,真想親吻一下這片大地呀!”田中夢囈般地說著,漸漸變得瘋狂。
漫長的一生在田中腦海回蕩,但記憶最深刻的無疑是最近幾天的經曆,在林奇那裏他並沒有得到先前許諾的好處,還差點受到了生命的威脅。
不過林奇最終不敢公開對付這個野田證券的高層,但是田中自己卻不甘心放過這個可以改變人生的大牛市,最終鼓動野田證券加入到了這場對賭之中。
結局其實早已注定,在倭國全名瘋狂豪賭未來之後就注定會是一場悲劇,這個世界沒有國家是可以不憑借實力依靠賭博贏得未來的,靠股市和樓市想成為全球第一無疑是癡人說夢。
野田證券因為這場豪賭損失超過一千億,不是一千億倭元而是黴元。
而這場豪賭的發起人田中不光忽悠了公司,還順帶把自己忽悠瘸了,抵押了房產入市,結果當然是傾家蕩產。
“我深愛的國家,我來親吻你啦!”
田中最後的感覺就是這個親吻真的痛徹心扉,還好隻是一瞬間就失去了意識。
不過他並不孤單,陪他一起縱身躍下一百米高樓的還有十二個野田證券,引咎的董事。
對於這一切,英帥不免唏噓,不過他不是什麽聖母,倭國的遭遇隻能是同情其遭遇,鄙薄其為人,和大明股災的感同身受不同,對於倭國他更像是一個旁觀者,除了收割更多的是引以為戒。
他不禁感歎,無論小國暫時看起來如何強大,但都不過是一個肥皂泡而已,被大國一捅就破,要是換做大明,黴國敢這麽搞,隻怕資金都出不了國門,這也是他要拉上大明諸多皇室合作的原因,單靠自己在倭國割了這麽大一塊肉,隻怕也拿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