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一口,暖暖身子。”
汽車行駛。
冷風中,多吉打開一箱二兩裝的二鍋頭,擰開一瓶遞給周陽。
周陽接過豪飲,咕咚咕咚,三秒不到二兩酒全部喝進肚子。
多吉正要誇他,突然周陽‘哼’聲抖肩,腹中打雷一般,全身筋骨皮肉隨音波震動。
呼吸之間,古銅色的臉龐變成赤紅色,周身像是被酒精點燃,十萬八千毛孔溢出淡淡的酒香味。
這是路上領悟的‘酒神功’,其實就是把酒喝進肚子,借著虎豹雷音,在腹中‘打空雷’,這種‘雷音’能帶動腸胃發出震動,能快速將酒精送入血液全身。
如此能達到‘強血強魄’的功效,可以抵禦嚴寒。
前幾天寒流席卷整個華夏西南地區,周陽途徑地區溫度下降至零下三十度,他依然是這身。
看到他酒後麵露地煞相,多吉心神被震懾,如見活的寺廟神像。
“周陽兄弟,你真像世間行走的活金剛,你該去信佛,以後一定能達到菩薩果位。”
周陽一笑反問,“我信佛,佛信誰?再來一瓶。”
“佛信誰?”多吉被問住,又擰開一瓶二鍋頭。
周陽一口氣喝完,抖身站起來,眺望前方小鎮道:“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厚德載物!”
“此乃乾坤大象,神佛都在遵循,我又何必繞彎路,去信佛求神?”
“要求,也求我自己。”
“誰是神仙?我是神仙!”
……
轟——
這句‘我是神仙’入耳,多吉魂魄顫動。
周陽寒風中氣魄豪邁,震聲直立,全身熱血被激發,
“說得好周陽兄弟,我敬你。我們倆都做自己的神仙佛祖。”
說著,多吉打開二鍋頭咕咚咚灌了一大口。
周陽手影一晃,奪下他酒瓶:“想做自己的神仙,可別染上酒癮,你修行沒到,這麽喝可是要傷身子的。喝醉後再發酒瘋打人,就不是神佛了,是瘋魔。”
多吉覺得處處都是禪理,和周陽聊起以前在東藏‘格桑寺’打工時的一個故事。
打工期間,他每天都買酒喝,一次被寺裏的上師看見,叫他少喝酒,免入瘋魔。
多吉問上師:“濟公活佛也喝酒,我為什麽不能喝。我喝酒是因為天冷,想暖暖身子。”
上師答:“你修到羅漢果位,也可以學他。你沒到,學他就是學魔道。不如用剩下的喝酒錢,去做點善事,給家裏人買點東西,比美酒要暖心。”
“後來我說戒酒,上師很高興,教我一種‘暖肚子’的功夫。”
多吉脫掉外層棉襖,撩開保暖衣露出肚皮跟周陽展示。
見他兩手搓著肚皮,跟揉麵團似的,不一會兒整個肚子便鼓起泛紅。
周陽神念觀瞧,他身上的血氣聚攏到他腹中,形成一團‘胎氣’。
這‘胎氣’是由氣血、陽氣構成虛胎,如‘火球’烘烤五髒六腑。
“原來是密宗‘金剛界’煉肉身的法門。”
……
去年11月他離開小鎮後,沿著茶馬古道一路步行至藏州。
從西走到東,把整個藏州幾乎遊遍,去過三十多所密宗寺廟,吃過他們的齋飯,見到了一些和尚修煉‘密宗金剛界法門’,還有寺廟裏的‘兩界曼陀羅法壇’。
也跟寺廟上師聊過,他們修行的兩界法門,其實都是在‘煉胎氣’。
肉身金剛界煉的是‘氣血精魄胎氣’,神魂胎藏界練得是‘意念佛念胎氣’。
密宗覺得‘佛性’隱藏於眾生身體之中,一切諸法,一切功德,猶如子藏於母胎,煉胎氣就是煉真我、煉佛性。
與道門追求神仙道體是一個道理。
周陽點頭道:“他教你的是一種‘氣胎功’,練得好不但能暖身子,還能百病不生,延年益壽。”
多吉很高興,“啥是‘氣胎’?”
周陽想了一下,用最簡單易懂的方式告訴他原理:“你見過懷孕期的女人嗎?女人懷孕後,全身氣血集中於胎腹之中,形成正氣保護胎兒。”
“他教你的功夫,跟這個道理一樣。你剛開始煉的時候,是不是一直便血?”
多吉有點驚奇,“對,我都嚇壞了,以為自己得了大病。問上師,上師說我是在排毒血,叫我天天練,後來練著練著就好了。”
“這就對了。”見汽車開進小鎮,周陽笑道:“氣胎也是要生的,要是不生下來,長久積攢在肚皮裏麵,總有一天你會一直拉肚子,佛祖也救不了你。”
多吉嚇得一抖,趕忙問道:“我還練不練?”
周陽沒忙著回答,觀察道:“你先用他教你的‘收功方法’,我看看。”
“嗯。”多吉閉口,兩手在肚皮揉搓,手法與剛才不同,片刻後腫脹的肚子漸漸消退,腸子裏翻出咕咕咕的震動。
周陽點頭:“繼續練,照著這種方法煉下去,你能活到一百歲。”
多吉穿上棉襖笑道:“我要是真活到一百歲,就去把格桑寺重修一遍,報答上師。”
說話間,貨車穿街過巷,來到桑西大叔家的農家樂旅館。
……
旅館是個‘同’字形的二層小樓,一層是廚房、包廂、禮品店,二層是住宿的套房,共有20間標準房。
外牆由石塊堆砌,天然樸質,建築整體帶有民族氣息。
門前擺放著一個嶄新的廣告牌,上麵有桑西一家的合影和特色餐飲介紹。
從大門進去,是個百平米的院子。忙時可作為露天餐飲場地,閑時用來晾曬、床單被罩、醃臘肉。
今天客人來的不少,多吉的大哥、嫂子、爺爺、奶奶都在院子忙活烤羊、摘菜。
二樓走道,卓瑪和表妹帶幾名遊客看房。媽媽在打掃房間。
“爺爺奶奶,你們看誰來了?”
多吉一聲招呼,家人都紛紛轉頭,連一些遊客也回頭看。
看到周陽出現,眾目難掩喜悅,除了卓瑪和表妹,其他人都放下手裏的活,迎上前吹寒溫暖。
這種熱情可不是裝出來的,是切切實實的把周陽當親人,當兄弟。
周陽也像回到家一樣,笑容真誠,從包裏拿出幾件藏州買的小禮品送給兩位老人,雖不貴重,卻叫人心暖。
二樓,借客人們看房空閑,表妹白瑪小聲問道:“姐,他是誰?看著有點眼熟。”
卓瑪滿心喜悅,回頭看:“你忘了,幾天前你還看過我們合影照片。”
……
汽車行駛。
冷風中,多吉打開一箱二兩裝的二鍋頭,擰開一瓶遞給周陽。
周陽接過豪飲,咕咚咕咚,三秒不到二兩酒全部喝進肚子。
多吉正要誇他,突然周陽‘哼’聲抖肩,腹中打雷一般,全身筋骨皮肉隨音波震動。
呼吸之間,古銅色的臉龐變成赤紅色,周身像是被酒精點燃,十萬八千毛孔溢出淡淡的酒香味。
這是路上領悟的‘酒神功’,其實就是把酒喝進肚子,借著虎豹雷音,在腹中‘打空雷’,這種‘雷音’能帶動腸胃發出震動,能快速將酒精送入血液全身。
如此能達到‘強血強魄’的功效,可以抵禦嚴寒。
前幾天寒流席卷整個華夏西南地區,周陽途徑地區溫度下降至零下三十度,他依然是這身。
看到他酒後麵露地煞相,多吉心神被震懾,如見活的寺廟神像。
“周陽兄弟,你真像世間行走的活金剛,你該去信佛,以後一定能達到菩薩果位。”
周陽一笑反問,“我信佛,佛信誰?再來一瓶。”
“佛信誰?”多吉被問住,又擰開一瓶二鍋頭。
周陽一口氣喝完,抖身站起來,眺望前方小鎮道:“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厚德載物!”
“此乃乾坤大象,神佛都在遵循,我又何必繞彎路,去信佛求神?”
“要求,也求我自己。”
“誰是神仙?我是神仙!”
……
轟——
這句‘我是神仙’入耳,多吉魂魄顫動。
周陽寒風中氣魄豪邁,震聲直立,全身熱血被激發,
“說得好周陽兄弟,我敬你。我們倆都做自己的神仙佛祖。”
說著,多吉打開二鍋頭咕咚咚灌了一大口。
周陽手影一晃,奪下他酒瓶:“想做自己的神仙,可別染上酒癮,你修行沒到,這麽喝可是要傷身子的。喝醉後再發酒瘋打人,就不是神佛了,是瘋魔。”
多吉覺得處處都是禪理,和周陽聊起以前在東藏‘格桑寺’打工時的一個故事。
打工期間,他每天都買酒喝,一次被寺裏的上師看見,叫他少喝酒,免入瘋魔。
多吉問上師:“濟公活佛也喝酒,我為什麽不能喝。我喝酒是因為天冷,想暖暖身子。”
上師答:“你修到羅漢果位,也可以學他。你沒到,學他就是學魔道。不如用剩下的喝酒錢,去做點善事,給家裏人買點東西,比美酒要暖心。”
“後來我說戒酒,上師很高興,教我一種‘暖肚子’的功夫。”
多吉脫掉外層棉襖,撩開保暖衣露出肚皮跟周陽展示。
見他兩手搓著肚皮,跟揉麵團似的,不一會兒整個肚子便鼓起泛紅。
周陽神念觀瞧,他身上的血氣聚攏到他腹中,形成一團‘胎氣’。
這‘胎氣’是由氣血、陽氣構成虛胎,如‘火球’烘烤五髒六腑。
“原來是密宗‘金剛界’煉肉身的法門。”
……
去年11月他離開小鎮後,沿著茶馬古道一路步行至藏州。
從西走到東,把整個藏州幾乎遊遍,去過三十多所密宗寺廟,吃過他們的齋飯,見到了一些和尚修煉‘密宗金剛界法門’,還有寺廟裏的‘兩界曼陀羅法壇’。
也跟寺廟上師聊過,他們修行的兩界法門,其實都是在‘煉胎氣’。
肉身金剛界煉的是‘氣血精魄胎氣’,神魂胎藏界練得是‘意念佛念胎氣’。
密宗覺得‘佛性’隱藏於眾生身體之中,一切諸法,一切功德,猶如子藏於母胎,煉胎氣就是煉真我、煉佛性。
與道門追求神仙道體是一個道理。
周陽點頭道:“他教你的是一種‘氣胎功’,練得好不但能暖身子,還能百病不生,延年益壽。”
多吉很高興,“啥是‘氣胎’?”
周陽想了一下,用最簡單易懂的方式告訴他原理:“你見過懷孕期的女人嗎?女人懷孕後,全身氣血集中於胎腹之中,形成正氣保護胎兒。”
“他教你的功夫,跟這個道理一樣。你剛開始煉的時候,是不是一直便血?”
多吉有點驚奇,“對,我都嚇壞了,以為自己得了大病。問上師,上師說我是在排毒血,叫我天天練,後來練著練著就好了。”
“這就對了。”見汽車開進小鎮,周陽笑道:“氣胎也是要生的,要是不生下來,長久積攢在肚皮裏麵,總有一天你會一直拉肚子,佛祖也救不了你。”
多吉嚇得一抖,趕忙問道:“我還練不練?”
周陽沒忙著回答,觀察道:“你先用他教你的‘收功方法’,我看看。”
“嗯。”多吉閉口,兩手在肚皮揉搓,手法與剛才不同,片刻後腫脹的肚子漸漸消退,腸子裏翻出咕咕咕的震動。
周陽點頭:“繼續練,照著這種方法煉下去,你能活到一百歲。”
多吉穿上棉襖笑道:“我要是真活到一百歲,就去把格桑寺重修一遍,報答上師。”
說話間,貨車穿街過巷,來到桑西大叔家的農家樂旅館。
……
旅館是個‘同’字形的二層小樓,一層是廚房、包廂、禮品店,二層是住宿的套房,共有20間標準房。
外牆由石塊堆砌,天然樸質,建築整體帶有民族氣息。
門前擺放著一個嶄新的廣告牌,上麵有桑西一家的合影和特色餐飲介紹。
從大門進去,是個百平米的院子。忙時可作為露天餐飲場地,閑時用來晾曬、床單被罩、醃臘肉。
今天客人來的不少,多吉的大哥、嫂子、爺爺、奶奶都在院子忙活烤羊、摘菜。
二樓走道,卓瑪和表妹帶幾名遊客看房。媽媽在打掃房間。
“爺爺奶奶,你們看誰來了?”
多吉一聲招呼,家人都紛紛轉頭,連一些遊客也回頭看。
看到周陽出現,眾目難掩喜悅,除了卓瑪和表妹,其他人都放下手裏的活,迎上前吹寒溫暖。
這種熱情可不是裝出來的,是切切實實的把周陽當親人,當兄弟。
周陽也像回到家一樣,笑容真誠,從包裏拿出幾件藏州買的小禮品送給兩位老人,雖不貴重,卻叫人心暖。
二樓,借客人們看房空閑,表妹白瑪小聲問道:“姐,他是誰?看著有點眼熟。”
卓瑪滿心喜悅,回頭看:“你忘了,幾天前你還看過我們合影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