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笑語盈盈、陶醉於美景的時候,玉帝似有所思,自語道:“瑤池仙境不辨寒暑,溫暖如春,美不勝收,百觀而不倦,像這樣的絕佳之地,可以永遠保留下來嗎?”
太上老君一撣拂塵,上前便道:“陛下,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無百日好,花無百日紅,當去則去,當留則留,去留隨意,不必強求。”
玉帝微微點頭,現出一絲遺憾,又道:“帝師既說天道,能否說說這什麽是道呢?”
“陛下,貧道試說一二。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老君繼續說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乃天地之始,有名乃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聽到這裏,玉帝不禁莞爾,撫掌讚道:“妙啊,好一個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一句甚合朕意,甚合朕意。”王母娘娘頭上鳳冠顫動,也在一旁點頭讚許。
玉帝又問:“這道既然如此玄妙又如此之好,何以得道的人又如此之少呢?”
老君習慣性地捋了捋白須,回道:“陛下啊,這上士聞道,勤而行之;這中士聞道,若存若亡;這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正是!正是!”玉帝、老君均撫須相視大笑。
玉帝轉身看向佛祖如來,狡黠一笑道:“道祖既然說了道,佛祖怎能不說說佛呢?”
如來略一沉吟,沉聲道:“這佛,即是覺悟者,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可是這生靈有八苦,乃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這世人執念頗深,執著名相,常常看不夠,執我為本,常常放不下,又時常說時以為悟,對鏡卻生迷。所以這佛嘛,隻在一個悟字罷了。”
“嗯。。”玉帝、王母頻頻點頭稱是。
“如今朕執掌寰宇,九重天界、四海龍宮、幽冥地府及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這四大部洲等等,凡此種種,莫非皇土,盡歸我轄,可謂宇內一統,盛世太平。”
“可是,近日仙班眾臣之內卻有流言,說什麽承平日久,盛極必衰,眾心思變。這個流言屢禁不絕,令朕寢食難安、頗為頭痛啊。問詢二位,以你們的眼光看來:這仙官眾多,何以禦下?這君王之道又有什麽法竅?”
玉帝手捋長須望向太上老君和佛祖如來。
老君、如來對望了一眼,均沉默不語。
王母見狀,說道:“陛下誠心詢問,你們不要有所顧忌才是。”
老君見王母說話了,開口便道:“佛祖先請!”
“哪裏哪裏,帝師年長為尊,帝師先請!”如來雙手合十應道。
王母見狀,櫻口微開道:“靈山萬裏,遠來為客,還是佛祖先請吧。”
如來稽首道:“多謝王母,如此貧僧便拋磚引玉了。這禦下之道在於統禦,即是立規矩、嚴管束、重獎罰,更在於傳播教化、仁慈和康樂,使之同心同德,齊心協力,共禳盛舉,這是貧僧的一家之言。”
“至於這君王之道麽,頗是深邃,貧僧實在不知,陛下、王母勿怪。”如來說完,合掌立於一旁。
王母鳳目轉向太上老君,
“陛下、王母,這君王之道麽,治大國若烹小鮮……”老君滔滔不絕:“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則以百姓為芻狗。”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老君一撣玉柄拂塵,飄逸至極,最後總結道:“無為,則無不治啊。”
“無為,則無不治?”玉帝手捋長須,細細揣摩這句話的含義,兀自在那裏沉吟思索。
王母見狀,忽然發問道:“如今佛、道、儒三家教眾廣布,聲名遠播,常有上仙、高人才識兼通三教,那麽,你們這三家教義又有什麽不同呢?”
老君看了如來一眼,說道:“天上修道、人間修儒、出世修佛,實在是殊途同歸,萬法歸一。”
王母又追問:“萬法歸一,這一又歸何處呢?”
如來闊口微開,笑答道:“這一就是天道啊。”
老君又一撣拂塵,接道:“天道蒼蒼、地道玄黃、人道無常。這天道玄奧,難以揣測,必先結人緣,明地理,順自然,才能洞悉天道一二。否則那就不是天之道,而是天知道了。。”言罷,眾聖都撫掌大笑。
當日,玉帝、王母又設蟠桃盛宴款待二聖,直到麵色微醺,天色將昏,方才席盡人散。
如來辭別玉帝、王母、老君,行至瑤池仙境外圍。
忽見一大片白色花朵競相開放,花繁葉茂,綺麗無比,香味沁人心脾,如來走近細觀,見花大如盤,花團錦簇,潔白無瑕,中間有一大簇黃色花蕊。
“原來是瓊花。。”如來心道。正欲離去之時,平地裏一陣旋風忽地莫名卷來,頓時瓊花花瓣隨風飄舞,流光溢彩,其中有幾片花葉飄飄然到了佛祖麵前,如來心念一動,暗自思忖道:“瓊花乃是人間名貴之花,傳言人間隋煬帝為了觀賞瓊花而三下揚州,以致身消國滅,有不祥的寓意。”
“一葉可知秋。今天這瓊花無故飄落,難道是天有預兆?”
想到此節,如來於是開啟無上慧眼進行察看。。
卻見有五片瓊花花葉憑風飄往瑤池仙境、淩霄寶殿、兜率宮、東海龍宮、幽冥地府這五個方向,見狀,如來隨即手上掐決,念動咒語:“諸菩薩摩訶薩,無所不見,無所不聞,無所不覺,無所不識,於一切法見一切相。舍利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得淨佛眼!”,頓將法力加持到慧眼上麵,無上慧眼頓時金光閃爍,如來用無上慧眼運五道金光分別射向幽冥地府、東海龍宮、瑤池仙境、兜率宮、淩霄寶殿五個地方。
片刻之間,一幀幀畫麵在慧眼之下閃現出來:
一隻猴子闖進幽冥界,桀桀大笑,閻王、小鬼戰戰兢兢;
猴子撥出海底的定海神針,龍宮地動山搖、一片驚慌失措;
猴子開懷大吃蟠桃,視若無人,兀自翹腿躺在樹上打著飽嗝;
猴子坐在八卦爐蓋頂上,拿著大把金丹就酒,大呼痛快痛快;
猴子舞著大棒鬧天宮,大殺四方,所向披靡。。
畫麵一閃即逝!
“善哉!善哉!”如來此時早已心下恍然,心中猶如明鏡一般。。
太上老君一撣拂塵,上前便道:“陛下,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無百日好,花無百日紅,當去則去,當留則留,去留隨意,不必強求。”
玉帝微微點頭,現出一絲遺憾,又道:“帝師既說天道,能否說說這什麽是道呢?”
“陛下,貧道試說一二。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老君繼續說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乃天地之始,有名乃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聽到這裏,玉帝不禁莞爾,撫掌讚道:“妙啊,好一個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一句甚合朕意,甚合朕意。”王母娘娘頭上鳳冠顫動,也在一旁點頭讚許。
玉帝又問:“這道既然如此玄妙又如此之好,何以得道的人又如此之少呢?”
老君習慣性地捋了捋白須,回道:“陛下啊,這上士聞道,勤而行之;這中士聞道,若存若亡;這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正是!正是!”玉帝、老君均撫須相視大笑。
玉帝轉身看向佛祖如來,狡黠一笑道:“道祖既然說了道,佛祖怎能不說說佛呢?”
如來略一沉吟,沉聲道:“這佛,即是覺悟者,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可是這生靈有八苦,乃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這世人執念頗深,執著名相,常常看不夠,執我為本,常常放不下,又時常說時以為悟,對鏡卻生迷。所以這佛嘛,隻在一個悟字罷了。”
“嗯。。”玉帝、王母頻頻點頭稱是。
“如今朕執掌寰宇,九重天界、四海龍宮、幽冥地府及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這四大部洲等等,凡此種種,莫非皇土,盡歸我轄,可謂宇內一統,盛世太平。”
“可是,近日仙班眾臣之內卻有流言,說什麽承平日久,盛極必衰,眾心思變。這個流言屢禁不絕,令朕寢食難安、頗為頭痛啊。問詢二位,以你們的眼光看來:這仙官眾多,何以禦下?這君王之道又有什麽法竅?”
玉帝手捋長須望向太上老君和佛祖如來。
老君、如來對望了一眼,均沉默不語。
王母見狀,說道:“陛下誠心詢問,你們不要有所顧忌才是。”
老君見王母說話了,開口便道:“佛祖先請!”
“哪裏哪裏,帝師年長為尊,帝師先請!”如來雙手合十應道。
王母見狀,櫻口微開道:“靈山萬裏,遠來為客,還是佛祖先請吧。”
如來稽首道:“多謝王母,如此貧僧便拋磚引玉了。這禦下之道在於統禦,即是立規矩、嚴管束、重獎罰,更在於傳播教化、仁慈和康樂,使之同心同德,齊心協力,共禳盛舉,這是貧僧的一家之言。”
“至於這君王之道麽,頗是深邃,貧僧實在不知,陛下、王母勿怪。”如來說完,合掌立於一旁。
王母鳳目轉向太上老君,
“陛下、王母,這君王之道麽,治大國若烹小鮮……”老君滔滔不絕:“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則以百姓為芻狗。”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老君一撣玉柄拂塵,飄逸至極,最後總結道:“無為,則無不治啊。”
“無為,則無不治?”玉帝手捋長須,細細揣摩這句話的含義,兀自在那裏沉吟思索。
王母見狀,忽然發問道:“如今佛、道、儒三家教眾廣布,聲名遠播,常有上仙、高人才識兼通三教,那麽,你們這三家教義又有什麽不同呢?”
老君看了如來一眼,說道:“天上修道、人間修儒、出世修佛,實在是殊途同歸,萬法歸一。”
王母又追問:“萬法歸一,這一又歸何處呢?”
如來闊口微開,笑答道:“這一就是天道啊。”
老君又一撣拂塵,接道:“天道蒼蒼、地道玄黃、人道無常。這天道玄奧,難以揣測,必先結人緣,明地理,順自然,才能洞悉天道一二。否則那就不是天之道,而是天知道了。。”言罷,眾聖都撫掌大笑。
當日,玉帝、王母又設蟠桃盛宴款待二聖,直到麵色微醺,天色將昏,方才席盡人散。
如來辭別玉帝、王母、老君,行至瑤池仙境外圍。
忽見一大片白色花朵競相開放,花繁葉茂,綺麗無比,香味沁人心脾,如來走近細觀,見花大如盤,花團錦簇,潔白無瑕,中間有一大簇黃色花蕊。
“原來是瓊花。。”如來心道。正欲離去之時,平地裏一陣旋風忽地莫名卷來,頓時瓊花花瓣隨風飄舞,流光溢彩,其中有幾片花葉飄飄然到了佛祖麵前,如來心念一動,暗自思忖道:“瓊花乃是人間名貴之花,傳言人間隋煬帝為了觀賞瓊花而三下揚州,以致身消國滅,有不祥的寓意。”
“一葉可知秋。今天這瓊花無故飄落,難道是天有預兆?”
想到此節,如來於是開啟無上慧眼進行察看。。
卻見有五片瓊花花葉憑風飄往瑤池仙境、淩霄寶殿、兜率宮、東海龍宮、幽冥地府這五個方向,見狀,如來隨即手上掐決,念動咒語:“諸菩薩摩訶薩,無所不見,無所不聞,無所不覺,無所不識,於一切法見一切相。舍利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得淨佛眼!”,頓將法力加持到慧眼上麵,無上慧眼頓時金光閃爍,如來用無上慧眼運五道金光分別射向幽冥地府、東海龍宮、瑤池仙境、兜率宮、淩霄寶殿五個地方。
片刻之間,一幀幀畫麵在慧眼之下閃現出來:
一隻猴子闖進幽冥界,桀桀大笑,閻王、小鬼戰戰兢兢;
猴子撥出海底的定海神針,龍宮地動山搖、一片驚慌失措;
猴子開懷大吃蟠桃,視若無人,兀自翹腿躺在樹上打著飽嗝;
猴子坐在八卦爐蓋頂上,拿著大把金丹就酒,大呼痛快痛快;
猴子舞著大棒鬧天宮,大殺四方,所向披靡。。
畫麵一閃即逝!
“善哉!善哉!”如來此時早已心下恍然,心中猶如明鏡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