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來暑往,花謝花開
不知不覺中,兩載春秋已是無聲地流逝......
在法明長老、布袋和尚的精心指導和傾囊相授下,江流兒不僅能熟練背誦許多佛學經典,而且還能運用梵文閱讀經書原著,這在寺院裏並不多見,因為經典原著都是用梵文撰寫的,一般弟子隻聽師父口授,而口授師父的學識和觀點並不相同,甚至差異很大,許多梵文的經典原著會因此而被曲解,所以,人們常說的“歪嘴和尚念歪經”便是這個道理。更重要的是,這個“歪嘴和尚”不僅曲解經文,還誤人子弟,並且講解經書的人大多以高僧自居,他的理論不能受到絲毫的置疑。因此,能用梵文閱讀經書原著的僧人,自然在佛門備受尊崇。
法明長老禪房內,幽靜而簡潔,房間內采光充足,顯得很是明亮。
一縷陽光照射之下,這一老一少兩個人正在對話:
“師父,弟子已讀完藏經閣內的所有經書,這是弟子所做的心得筆記,請師父指教。”說罷,年輕的江流兒將自己研讀經書的筆記雙手呈給了師父。
日漸蒼老的法明長老接過了江流兒讀經筆記,大致翻閱了幾張,便遞還給了弟子。
“學有所記、學有所疑、學有所思,如此甚好。”法明長老很欣慰,對眼前的這個得意弟子頗為滿意。
“玄奘啊,你剃度之後,在這寺中有多少時日了?”法明長老突然問道。
“回師父的話,已有整整兩年的時間了。”
“好,老衲所參悟的經書典籍,你都已通曉,成了我的衣缽傳人,在一些佛學的見解上麵,你甚至超過了為師啊,為師如今已經教不了你什麽了。”法明長老感歎道。
江流兒連忙稽首合掌:“承蒙師父恩典,弟子永生難忘師父的大恩大德!”
“不過,師父,還有個問題時常困擾弟子,苦思冥想也不得其解,求師父賜教。”
“哦?你說來我聽聽。”
江流兒於是問道:“佛的本性是什麽?凡人修行修煉,最終能夠成為佛嗎?”
“善哉善哉!”法明長老不答反問:“鳥的智慧遠遠不如人的智慧,但卻能翱翔九天之際,你說這是為什麽呢?”
“鳥兒借力風的力量,扶搖九天,俯瞰大地。”江流兒似有所悟:“師父的意思難道是?......”
“你是極聰明的人,應該明白為師的意思。破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啊!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匯聚百川方能成為大海。”蒼老的法明長老渾濁的眼睛中流露出一絲神往:“老衲如今老了,雖有雄心壯誌,但卻每每力不從心,這已是定數。”
法明長老隨之話音一轉:“而你------玄奘,風華正茂、前程不可估量。你應該走出去,遍訪名師,虛心求教,釋疑解惑,以求佛法大成哪。”
“弟子正有此意,師父的教誨弟子謹記在心。”江流兒當即撩起僧衣下擺,跪倒在塵埃上給法明長老磕了三個響頭,眼中飽含著熱淚。
“好了,你去吧。”法明長老揮了揮手。
江流兒稽首合掌,向師父再行一禮,然後轉身離去。
法明長老望著江流兒的背景,心裏有一絲不舍,也有一些寂寥。
“江流兒今日這一去,想必是他見老衲的最後一麵了。二十多年前,他無巧不巧地順江而下飄落到我金山寺,是我從江邊將他撈起,寄養在我金山寺。喝百家奶、穿百衲衣,江流兒方才長大成人。誰料想,他卻是當朝兵部尚書殷開山的外孫兒。長大後,江流兒得知自家身世,立誌為父母報仇並得償所願。如今,他在我金山寺可謂是學有所成、前程無量,正準備遍訪名師,以求大成......”
這時,一幕幕場景在法明長老的腦海中一一閃現,有繈褓中熟睡的江流兒,有蹣跚學步、呀呀兒語時的江流兒,有稚嫩活潑、童言無忌的江流兒,有放生法會上愛心滿滿的江流兒,有天資聰穎、悟性過人的江流兒,有少年老成、有些憂鬱的江流兒,有一身行囊、辭別遠行的江流兒,有摩頂受戒、虔誠皈依的江流兒......這些生動、鮮活的場景仿佛就發生在昨天。
“難道......”
“難道這一切都是佛祖的安排麽?”眺望著江流兒漸行漸遠的背影,法明長老的目光無比深邃卻又飽含著無限的慈愛。
自辭別法明長老後,江流兒便踏上了尋訪名師的漫漫路程。
得知大唐都城長安以及洛陽等處名寺眾多,佛家弟子雲集,於是江流兒遍訪瀛州的慧休法師、洛陽的道嶽法師以及道深、法常、僧辯、玄會禪師等得道高僧,六年的時間裏,江流兒的足跡踏遍了大唐文化繁榮的中原地區。
雲遊期間,江流兒師從多個佛門大德、名家學習諸多經論。然而,隨著江流兒的佛學造詣越來越精深,他的困惑也隨之而來。
為此,江流兒遠赴瀛州,專程求教當地的高僧----慧休法師。
“大法師,弟子在研讀《攝大乘論》、《雜阿毗曇心論》、《成實論》、《俱舍論》的時候,覺得上述經論卻有各派學說,並且觀點時有分歧,難有定論,為此弟子常常困惑難解。”
“佛法的真諦究竟在哪裏呢?”江流兒英俊的臉龐上此時卻露出迷惑的神色。
這慧休法師德高望重,於佛學探隱洞明,融貫諸宗,這時卻笑了:“玄奘,看來你的佛學造詣也是日見深厚啊。”
“據老衲所知,我大唐佛經都來自於西方佛國天竺,而我大唐的經文卻並非齊全,再加上翻譯經文時的曲解,對佛法的錯誤解讀已是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了。”說到這裏,慧休法師禁不住一聲長歎,為之惋惜的神色此刻溢於言表。
“請教法師,那如何才能讀到真正的經書呢?”江流兒不由地追問道。
“佛祖如來所居的靈山便在這西方佛國天竺之中,要想讀到真正的經書,看來也隻有到靈山這一條路了。”想了想,慧休法師又補充道:“不過,這靈山乃是如來佛祖的聖地,路途非常遙遠,遠在萬裏之外啊!”
說著,慧休法師合掌麵向西方,眼眸中一片神往之色。
不知不覺中,兩載春秋已是無聲地流逝......
在法明長老、布袋和尚的精心指導和傾囊相授下,江流兒不僅能熟練背誦許多佛學經典,而且還能運用梵文閱讀經書原著,這在寺院裏並不多見,因為經典原著都是用梵文撰寫的,一般弟子隻聽師父口授,而口授師父的學識和觀點並不相同,甚至差異很大,許多梵文的經典原著會因此而被曲解,所以,人們常說的“歪嘴和尚念歪經”便是這個道理。更重要的是,這個“歪嘴和尚”不僅曲解經文,還誤人子弟,並且講解經書的人大多以高僧自居,他的理論不能受到絲毫的置疑。因此,能用梵文閱讀經書原著的僧人,自然在佛門備受尊崇。
法明長老禪房內,幽靜而簡潔,房間內采光充足,顯得很是明亮。
一縷陽光照射之下,這一老一少兩個人正在對話:
“師父,弟子已讀完藏經閣內的所有經書,這是弟子所做的心得筆記,請師父指教。”說罷,年輕的江流兒將自己研讀經書的筆記雙手呈給了師父。
日漸蒼老的法明長老接過了江流兒讀經筆記,大致翻閱了幾張,便遞還給了弟子。
“學有所記、學有所疑、學有所思,如此甚好。”法明長老很欣慰,對眼前的這個得意弟子頗為滿意。
“玄奘啊,你剃度之後,在這寺中有多少時日了?”法明長老突然問道。
“回師父的話,已有整整兩年的時間了。”
“好,老衲所參悟的經書典籍,你都已通曉,成了我的衣缽傳人,在一些佛學的見解上麵,你甚至超過了為師啊,為師如今已經教不了你什麽了。”法明長老感歎道。
江流兒連忙稽首合掌:“承蒙師父恩典,弟子永生難忘師父的大恩大德!”
“不過,師父,還有個問題時常困擾弟子,苦思冥想也不得其解,求師父賜教。”
“哦?你說來我聽聽。”
江流兒於是問道:“佛的本性是什麽?凡人修行修煉,最終能夠成為佛嗎?”
“善哉善哉!”法明長老不答反問:“鳥的智慧遠遠不如人的智慧,但卻能翱翔九天之際,你說這是為什麽呢?”
“鳥兒借力風的力量,扶搖九天,俯瞰大地。”江流兒似有所悟:“師父的意思難道是?......”
“你是極聰明的人,應該明白為師的意思。破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啊!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匯聚百川方能成為大海。”蒼老的法明長老渾濁的眼睛中流露出一絲神往:“老衲如今老了,雖有雄心壯誌,但卻每每力不從心,這已是定數。”
法明長老隨之話音一轉:“而你------玄奘,風華正茂、前程不可估量。你應該走出去,遍訪名師,虛心求教,釋疑解惑,以求佛法大成哪。”
“弟子正有此意,師父的教誨弟子謹記在心。”江流兒當即撩起僧衣下擺,跪倒在塵埃上給法明長老磕了三個響頭,眼中飽含著熱淚。
“好了,你去吧。”法明長老揮了揮手。
江流兒稽首合掌,向師父再行一禮,然後轉身離去。
法明長老望著江流兒的背景,心裏有一絲不舍,也有一些寂寥。
“江流兒今日這一去,想必是他見老衲的最後一麵了。二十多年前,他無巧不巧地順江而下飄落到我金山寺,是我從江邊將他撈起,寄養在我金山寺。喝百家奶、穿百衲衣,江流兒方才長大成人。誰料想,他卻是當朝兵部尚書殷開山的外孫兒。長大後,江流兒得知自家身世,立誌為父母報仇並得償所願。如今,他在我金山寺可謂是學有所成、前程無量,正準備遍訪名師,以求大成......”
這時,一幕幕場景在法明長老的腦海中一一閃現,有繈褓中熟睡的江流兒,有蹣跚學步、呀呀兒語時的江流兒,有稚嫩活潑、童言無忌的江流兒,有放生法會上愛心滿滿的江流兒,有天資聰穎、悟性過人的江流兒,有少年老成、有些憂鬱的江流兒,有一身行囊、辭別遠行的江流兒,有摩頂受戒、虔誠皈依的江流兒......這些生動、鮮活的場景仿佛就發生在昨天。
“難道......”
“難道這一切都是佛祖的安排麽?”眺望著江流兒漸行漸遠的背影,法明長老的目光無比深邃卻又飽含著無限的慈愛。
自辭別法明長老後,江流兒便踏上了尋訪名師的漫漫路程。
得知大唐都城長安以及洛陽等處名寺眾多,佛家弟子雲集,於是江流兒遍訪瀛州的慧休法師、洛陽的道嶽法師以及道深、法常、僧辯、玄會禪師等得道高僧,六年的時間裏,江流兒的足跡踏遍了大唐文化繁榮的中原地區。
雲遊期間,江流兒師從多個佛門大德、名家學習諸多經論。然而,隨著江流兒的佛學造詣越來越精深,他的困惑也隨之而來。
為此,江流兒遠赴瀛州,專程求教當地的高僧----慧休法師。
“大法師,弟子在研讀《攝大乘論》、《雜阿毗曇心論》、《成實論》、《俱舍論》的時候,覺得上述經論卻有各派學說,並且觀點時有分歧,難有定論,為此弟子常常困惑難解。”
“佛法的真諦究竟在哪裏呢?”江流兒英俊的臉龐上此時卻露出迷惑的神色。
這慧休法師德高望重,於佛學探隱洞明,融貫諸宗,這時卻笑了:“玄奘,看來你的佛學造詣也是日見深厚啊。”
“據老衲所知,我大唐佛經都來自於西方佛國天竺,而我大唐的經文卻並非齊全,再加上翻譯經文時的曲解,對佛法的錯誤解讀已是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了。”說到這裏,慧休法師禁不住一聲長歎,為之惋惜的神色此刻溢於言表。
“請教法師,那如何才能讀到真正的經書呢?”江流兒不由地追問道。
“佛祖如來所居的靈山便在這西方佛國天竺之中,要想讀到真正的經書,看來也隻有到靈山這一條路了。”想了想,慧休法師又補充道:“不過,這靈山乃是如來佛祖的聖地,路途非常遙遠,遠在萬裏之外啊!”
說著,慧休法師合掌麵向西方,眼眸中一片神往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