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婆好!”精神清爽的小男孩子在兄姐後麵給滿頭銀絲的老夫人行禮問好。羊騎士在驛館裏飽睡了一夜,穿上了喜愛的小箭袖,係著頂小金冠,眼睛亮晶晶的。老實勁兒僅限於磕頭那一陣兒,爬起來後滿身上下滿溢出來的活力勁兒瞬間將整個屋子人的哭意燒得一滴水蒸氣也不見了。
林老夫人終於見到了這個曾孫,正按著眼角的帕子也取下來了,眼淚都忘了流。看到這樣精神的孩子,誰還哭得出來呢?
林老夫人對兒孫自有一套評價的標準,先前是溺愛了次子以致釀成了不好的結果,次後便十分注意。然而自謝老丞相過世之後,“大局”沒變,對“處境可憐”的子孫總要添一點點憐惜。她對謝鶴沒丁點兒好感,卻因龔氏識相,因而對龔氏的兒子們多一些關懷。等戰事吃緊,謝麟不得不將謝紹兄妹倆送回京之後,林老夫人的重心又轉到長房嫡脈身上去了。
這是拿命在拚呀!都是為了這個家呀!本點大的孩子就要跟著走南闖北,經曆如此凶險。林老夫人說不出讓孩子呆在京裏不要出去經曆風雨的話,也就更明白他們的代價,每逢小兄妹回京,林老夫人那股關切勁兒就甭提了。
要說最覺得對不起的,還數謝業了,謝府長房的嫡脈,居然生長在了北疆!看著京城的繁華,聽著謝紹說著北疆戰事,林老夫人的心就一抽一抽的。不止是她,方氏、米氏,乃至於龔氏,都覺得這孩子也太不容易了。
地方上到京裏的人,總有許多人帶著股村氣,舉止失衡,每年的進士們都有不少縮手縮腳被教做人的,這一個小孩子,按他的出身,本應該是嬌慣著長大,如今也要演一出鄉巴佬進城。
多麽的叫長輩痛心呀!
三天前就開始擔憂感歎了,方氏、米氏兩個感情更外露一些,跟丈夫、兒孫念叨了很久,府裏可千萬不許出現嘲笑小孩子的事情。這種壓抑的憐惜之情,到今天早上達到了頂峰。
隻是正常的入京述職,然後換個職位,謝麟不必先陛見,而是先回了家。打門上吆喝一聲:“學士歸府。”林老夫人婆媳幾個鼻子就開始發酸,眼圈兒都紅了,門簾挑起來的時候,第一滴眼淚不由自主的落下了。
地上鋪上了拜墊,謝麟與程素素當先拜見林老夫人。數年一晃而過,麵容有了些微的改變,林老夫人眼裏這便是吃苦受累的證據,頓時淚如雨下,一片嗚咽。謝麟低聲道:“阿婆,我們都好好的回來了,該高興才是。來,你們幾個,拜見太婆。”
程素素亦低聲說:“阿婆,那個是二郎。”
林老夫人兩眼淚花,張開手來:“來,我看看。”
便有了開頭的那一幕。
對上這麽有朝氣的孩子,林老夫人哭勢一頓,再也找不回想哭的感覺了。林老夫人這輩子都沒見過這樣的孩子,多半見過的如謝紹,小大人一樣的讓人省心,又或者如謝漣小時候,嘴也甜人也可愛,再或者淘氣一點紈絝一點,像謝源小時候。卻都沒有謝業這樣有存在感,又不粗魯難教化。小太陽一樣的,能讓人跟著開朗起來。
還哭什麽哭呀?一起高興吧,以後能見著這麽個令人心情好的孩子,想想都能笑出聲來呢。
謝紹與謝秀驚訝地對望一眼,這是他們進門來第二次對望,第一次的對望,滿眼是無奈――又哭了。凡他們回來、送他們去北疆,家裏都要來這麽一陣兒,他們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準備陪著一塊兒哭了。大家這會兒都哭,哭過了,都像完成了一件任務一樣,又何必與長輩唱反調呢?
萬沒想到,謝小二真是不走尋常路,真不愧是敢騎羊的男孩子啊!
於是眼睜睜地看著林老夫人放開了謝麟與程素素,一把抱住了謝業:“太婆可見到你啦!哈哈哈哈!看京城怎麽樣?看這裏的家喜歡不喜歡?”然後是三叔婆、四叔婆圍了上來,一人守著一邊,掏完了準備好的見麵禮還要再問:“哎呀,可真精神呐!喜歡吃什麽,玩什麽?有什麽想要的嗎?”
謝業也不含糊,禮貌地叫人,然後說:“等我想到了,就向太婆和叔婆們討要!”
“好好好!”
“給給給!”
謝麟突然想起了一個不太好笑的笑話,當初他嘲諷先帝喜歡岑恒這樣的年輕人時是怎麽說的來著?“老翁愛少-婦”。沒錯,就是喜歡這種年輕有活力的……
別說謝業還就是這麽討人喜歡,謝麟短暫的走神再回神,林老夫人與方氏、米氏已經給謝業講起府裏的布局了,什麽地方可以玩,什麽地方有危險的。林老夫人強忍著溺愛之意,問謝麟:“他得讀書吧?”口氣十分不舍。
謝麟哭笑不得:“他當然得。”
“書院那兒,你都是收的已有些學問的人,他這麽小的年紀,出城去不大好吧?留在京裏,先歇個幾天成不成呀?我帶他見見人,咱可不能怯了場!我曾孫這麽有架式,可不能叫他們小瞧了去!”
謝麟升起不妙的預感,打定了主意,要兒子離後宅遠著些,別被慣壞了才好,口上還很認真地回答:“咱們先安置下來,我這兩日就該麵聖了。唔,這個時候該散朝了,說不定就在今天。等我從宮裏回來,再作決斷也不遲,出門的事,倒也不急。”
林老夫人抱著曾孫一臉滿足:“行啦,這些正事你看著辦就好。你阿翁在你這個年紀,也沒你這能耐,你辦事,我放心。”
――――――――――――――――――――――――――――――――
謝麟的推測很對,朝會一散,宮裏就有詔宣他入宮。謝麟揮揮衣袖,將府裏的事務都交給程素素了。
程素素也不忙著先攬權,指派了張富貴夫婦兩個先將行李、仆人等等安頓下來,府裏的事務這些年是林老夫人婆媳掌管,倒也不急著接掌。何況,她人雖在北疆,在京城的探子一個也沒少放,什麽風吹草動也沒逃過她的耳目。
見她坐得穩,家裏上下也都安心。米氏笑道:“越發有當家人的樣子了。”
程素素笑道:“用北邊兒的話說,‘當家的’才進宮去呢。”
說得米氏一笑。別人不知道,她還能不知道嗎?米錚是跟著謝麟時間最長的學生,程素素究竟隻是個聽話的“賢內助”,還是有主見能內外插手的女主人,米氏門兒清。既然程素素有自己的打算,米氏也就不再多言,隻管笑吟吟的看謝業在那兒比劃。越看越愛。
謝業小小年紀居然很有耐心陪著林老夫人聊天,或者說,林老夫人很有耐心聽曾孫講故事。謝業講著他的豐功偉績:“我就跟阿銘兩個找到了羊……”對,他還當偷羊來騎這事兒很光彩呢!
林老夫人聽他講他的曆險記,也聽得心情迭蕩起伏的,不時發出“哦”、“啊”、“這樣呀”的驚呼。不知道的還以這是聽的什麽英雄傳奇呢!
離人遠歸,不提不開心的事情,等謝麟從宮中回來,府裏便開家宴。謝麟入宮的時間極長,同皇帝一起用的中飯,領回來了大把的賞賜,也帶回來確切的,皇帝口頭的邀請――果然是做皇子的老師。正式的任命,皇帝已擇了個好日子,正式遣使來請他去教兒子。
謝麟回府之後且不提這件事情,隻說皇帝問了許多北疆的事,慰勞他的辛苦。
家宴也不過是敘別情,謝麟這一桌上,謝濤、謝漣都帶著兒子坐著。謝麟再看下麵一桌,看到了謝鶴與龔氏的兒子謝保,將他喚來自己身邊坐著。問道:“你書如今讀得如何了?”
謝鶴這兒子資質中等略偏上,好在龔氏管得嚴,將他的潛力逼得很徹底,書讀得固比不上天賦極佳的,卻也不算差。謝漣也代他說了兩句,謝麟道:“年紀差不多了,過兩天我看看他的文章,差不多了,就先去書院吧。”
無論是從謝源還是謝鶴,都不能給謝保帶來蔭生的身份了,要有一個好的前途,讀書是必不可少的。這倒是很在理,龔氏自是感激,林老夫人也是欣慰,家宴的氣氛變得更好了。
宴散後,謝麟將謝保帶到書房,先考了書和字,難以給他很高的評價,不過看在這孩子還算誠懇,也耐心地說:“有些事說開了,將膿包擠出來,就算過去了。不必總埋在心裏。有什麽想問的,就問我吧。你的母親當然疼愛你,太婆也憐惜你,你的姑母們有自己的想法,仆人們或奉承你,或想用你奉承別人,或許說的都不一樣,你不如再問問我。將這些都再自己想一想,興許就能知道真相了。”
謝保一個十來歲的少年,對上謝麟這樣天生的狐狸精,如此公平坦誠的對話,實是始料未及。猶豫了一下,謝保問道:“我父親,真的那麽不堪麽?”
誰想自己親爹是個傻-逼-賤-人啊?他在學裏也聽到過風言風語,但是姑姑們的說法與這些出入太大了,不免產生了希冀與好奇。龔氏總說,謝鶴是個惡人,謝二娘與七娘兩個則說他就是將人想得太好,才被人害了。等他追問了,龔氏隻讓他記著,不許跟府裏唱反調,姑姑們就變得閉口不言了。
謝麟道:“你父親就是個尋常人,一步錯,步步錯而已。”真實的想法是,謝鶴就是個傻逼,不解釋。
“可……”
謝麟道:“他們的眼睛,看錯地方了。謝家才多大一點?難道我是靠在府裏內鬥做到安撫使的?那可真是笑話了。我常說,做人,格局要大。你呢,這幾天就在府裏,學裏也不要去了,捧高踩低的人哪裏都有,將事情想明白了,我給你安排讀書。去讀讀戰國策,找出鄒忌諷齊王納諫那一段來看看吧。”
謝麟可不是聖母,不過謝保越來越大了,總要有個安排。他自己又要做皇子老師,不出意外就是太子老師,可得將事情做得圓滑些才好。再者,龔氏這些年也是識趣,謝保的威脅又不大,他不介紹抽點空點撥一下謝保,若是可教呢,那就留著,謝源的孫子、謝鶴的兒子,對自己俯首貼耳,也挺有趣的。真不可教,他也不會手軟。想來,父親謝淵的在天之靈也樂於見到他這樣的選擇吧。
謝保不知道他這些內心活動,隻聽說過他“心機深、有城府”又或者是“天資高、聰慧”,總之,這是一個聰明人,他是猜不透的。不過這位堂叔說得也有道理,將各人的話總結一下,反正現在能得出的結論是――謝保他爹謝鶴,是真的不夠聰明,人品也不見得好。
回到自家院落裏,謝保便被龔氏拉到了房裏,緊張地問:“怎麽樣?你二叔說了什麽?”
謝保張張口,很想問龔氏當年故事,說出來的卻是:“二叔考了我功課,說過些日子給我安排讀書的事兒。”
龔氏放下心來,雙手合什:“阿彌陀佛,我就說,他們那樣做大事的人,怎麽會與我們計較這些?”
謝保難得靈光一閃,是厚,二叔幼有賢名,自己的爹那是真的不聰明,有什麽值得二叔去針對的?如此一想,誰是誰非也就……謝保歎了口氣,忽然生出一股懼意來,不敢再尋求真相了。恐怕真相會讓他承受不住。
龔氏已經說了:“那就好好地讀書,甭想那些有的沒有的。你有出息了,就頂對得起你那個爹了。”
一旦龔氏口裏出現“你那個爹”這四個字,就代表她動怒了,謝保老實地閉了嘴。
另一廂,謝麟忽悠完了侄子,先看了兒女是否就寢,再回上房歇息。一麵除外衣,一麵就將見謝保的事情說了。
程素素道:“既是府裏的事,你又閑著,想管就管唄。”
“我知道你不喜歡雞毛蒜皮,我也不喜歡,不過有時候還是要打交道的,權當做遊戲了。”這樣的事情對謝麟來說,也就是個沒什麽意思的小遊戲。
程素素道:“你可真是閑了,我就沒你這樣的耐性。”
“哎,事情是不禁念叨的,當心哦,瑣碎的事情要來煩你了。”
程素素的回答是翻了一個白眼。
然後報應就來了!
第二日上,二房出家的兩個女兒聯袂而來。二娘與七娘兩個對長房是頗有些敵意的,因為出嫁之後嚐到厲害,知道不能跟娘家撕破臉,倒也克製,哪怕在侄子謝保麵前不小心露出點對長房的敵意,察覺之後也自己就收斂了。不嫁出去不知道,嫁出去了才知道娘家有時候是真的很重要。
比如現在,七娘就能在林老夫人麵前哭著訴委屈:“賊配軍!看上個犯官家的小妖精!”要求娘家人給她做主。
林老夫人可不愛聽這個:“你這話哪像是讀書人家的姑娘說的?”
“我隻是說這幾句話罷了,還沒正經打死小妖精呢!”
彼時程素素正帶著兒女在老夫人麵前說笑呢,孩子們這兩天都不用讀書,連著他們的堂親們一道,都在老夫人那裏歡快的玩耍。正高興的時候,遇到了這事兒,米氏已經使眼色讓兒媳婦帶著孩子離開了。
程素素留下了兒女,年紀都不小了,也該長長見識了。隻是她沒有想到,自己還有得給謝七娘出頭的一天。
家長裏短雞毛蒜皮什麽的,最討厭了!
程素素的目光落在了謝秀的身上。真讓七娘把“小妖精”打死了,這就算是醜聞了吧?她是無所謂,整個謝家恐怕都不會開心,既不開心七娘不會辦事,也不開心親家這麽不給麵子。
她知道謝七娘這是怎麽一回事兒,夫婦兩個的感情本來就不算深厚,婚後數載,兒子也得了一個,丈夫開始納妾。謝七娘本是不在意的,可惜那位仁兄忽然像是找到了真愛,真愛乃是一位犯官之女,犯官是犯的貪汙罪,貪得太多,事跡惡劣,手伸到賑災的款子上了,釀成了大禍。本人是砍了,家眷流放的流放、發賣的發賣。其中一位受過良好教育的女兒,幾經輾轉落七娘丈夫的眼裏了。
這也沒什麽,犯官之女,還想翻天。不想這傻丈夫還挺敬重這落難的嬌娘,甚至想給便宜嶽父翻案,這就不能忍了!她翻了案,不是犯官女兒了,那我算什麽?我的兒子又算什麽?
謝七娘在婆家鬧了一場,公婆真情假意都表示站在她這一邊,可又不會真的把親生兒子打死。最後謝七娘還是要在丈夫手下討生活,她將這美妾罵一頓,美妾立時病了,丈夫就能將她禁足在房裏,說她善妒。
林老夫人聽謝七娘這麽哭訴,當場就惱了:“這家人好不曉事!犯官的家眷,如何能夠收留?!!!”
程素素一聽就知道,這事兒非得接不可了。
林老夫人眼睛看著謝紹,道:“可記著了,這樣出身的女子,最不可收留。背後都是麻-煩!她想不想她家裏人翻案呢?要翻案就得與定案的人結下仇家,這是要連累家門的。”
得,看在您老不是說“竟然不將謝家放在眼裏”要給人家一個教訓的份上,我真得管了。
家長裏短什麽的,最討厭了!
大家族什麽的,最討厭了!
林老夫人終於見到了這個曾孫,正按著眼角的帕子也取下來了,眼淚都忘了流。看到這樣精神的孩子,誰還哭得出來呢?
林老夫人對兒孫自有一套評價的標準,先前是溺愛了次子以致釀成了不好的結果,次後便十分注意。然而自謝老丞相過世之後,“大局”沒變,對“處境可憐”的子孫總要添一點點憐惜。她對謝鶴沒丁點兒好感,卻因龔氏識相,因而對龔氏的兒子們多一些關懷。等戰事吃緊,謝麟不得不將謝紹兄妹倆送回京之後,林老夫人的重心又轉到長房嫡脈身上去了。
這是拿命在拚呀!都是為了這個家呀!本點大的孩子就要跟著走南闖北,經曆如此凶險。林老夫人說不出讓孩子呆在京裏不要出去經曆風雨的話,也就更明白他們的代價,每逢小兄妹回京,林老夫人那股關切勁兒就甭提了。
要說最覺得對不起的,還數謝業了,謝府長房的嫡脈,居然生長在了北疆!看著京城的繁華,聽著謝紹說著北疆戰事,林老夫人的心就一抽一抽的。不止是她,方氏、米氏,乃至於龔氏,都覺得這孩子也太不容易了。
地方上到京裏的人,總有許多人帶著股村氣,舉止失衡,每年的進士們都有不少縮手縮腳被教做人的,這一個小孩子,按他的出身,本應該是嬌慣著長大,如今也要演一出鄉巴佬進城。
多麽的叫長輩痛心呀!
三天前就開始擔憂感歎了,方氏、米氏兩個感情更外露一些,跟丈夫、兒孫念叨了很久,府裏可千萬不許出現嘲笑小孩子的事情。這種壓抑的憐惜之情,到今天早上達到了頂峰。
隻是正常的入京述職,然後換個職位,謝麟不必先陛見,而是先回了家。打門上吆喝一聲:“學士歸府。”林老夫人婆媳幾個鼻子就開始發酸,眼圈兒都紅了,門簾挑起來的時候,第一滴眼淚不由自主的落下了。
地上鋪上了拜墊,謝麟與程素素當先拜見林老夫人。數年一晃而過,麵容有了些微的改變,林老夫人眼裏這便是吃苦受累的證據,頓時淚如雨下,一片嗚咽。謝麟低聲道:“阿婆,我們都好好的回來了,該高興才是。來,你們幾個,拜見太婆。”
程素素亦低聲說:“阿婆,那個是二郎。”
林老夫人兩眼淚花,張開手來:“來,我看看。”
便有了開頭的那一幕。
對上這麽有朝氣的孩子,林老夫人哭勢一頓,再也找不回想哭的感覺了。林老夫人這輩子都沒見過這樣的孩子,多半見過的如謝紹,小大人一樣的讓人省心,又或者如謝漣小時候,嘴也甜人也可愛,再或者淘氣一點紈絝一點,像謝源小時候。卻都沒有謝業這樣有存在感,又不粗魯難教化。小太陽一樣的,能讓人跟著開朗起來。
還哭什麽哭呀?一起高興吧,以後能見著這麽個令人心情好的孩子,想想都能笑出聲來呢。
謝紹與謝秀驚訝地對望一眼,這是他們進門來第二次對望,第一次的對望,滿眼是無奈――又哭了。凡他們回來、送他們去北疆,家裏都要來這麽一陣兒,他們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準備陪著一塊兒哭了。大家這會兒都哭,哭過了,都像完成了一件任務一樣,又何必與長輩唱反調呢?
萬沒想到,謝小二真是不走尋常路,真不愧是敢騎羊的男孩子啊!
於是眼睜睜地看著林老夫人放開了謝麟與程素素,一把抱住了謝業:“太婆可見到你啦!哈哈哈哈!看京城怎麽樣?看這裏的家喜歡不喜歡?”然後是三叔婆、四叔婆圍了上來,一人守著一邊,掏完了準備好的見麵禮還要再問:“哎呀,可真精神呐!喜歡吃什麽,玩什麽?有什麽想要的嗎?”
謝業也不含糊,禮貌地叫人,然後說:“等我想到了,就向太婆和叔婆們討要!”
“好好好!”
“給給給!”
謝麟突然想起了一個不太好笑的笑話,當初他嘲諷先帝喜歡岑恒這樣的年輕人時是怎麽說的來著?“老翁愛少-婦”。沒錯,就是喜歡這種年輕有活力的……
別說謝業還就是這麽討人喜歡,謝麟短暫的走神再回神,林老夫人與方氏、米氏已經給謝業講起府裏的布局了,什麽地方可以玩,什麽地方有危險的。林老夫人強忍著溺愛之意,問謝麟:“他得讀書吧?”口氣十分不舍。
謝麟哭笑不得:“他當然得。”
“書院那兒,你都是收的已有些學問的人,他這麽小的年紀,出城去不大好吧?留在京裏,先歇個幾天成不成呀?我帶他見見人,咱可不能怯了場!我曾孫這麽有架式,可不能叫他們小瞧了去!”
謝麟升起不妙的預感,打定了主意,要兒子離後宅遠著些,別被慣壞了才好,口上還很認真地回答:“咱們先安置下來,我這兩日就該麵聖了。唔,這個時候該散朝了,說不定就在今天。等我從宮裏回來,再作決斷也不遲,出門的事,倒也不急。”
林老夫人抱著曾孫一臉滿足:“行啦,這些正事你看著辦就好。你阿翁在你這個年紀,也沒你這能耐,你辦事,我放心。”
――――――――――――――――――――――――――――――――
謝麟的推測很對,朝會一散,宮裏就有詔宣他入宮。謝麟揮揮衣袖,將府裏的事務都交給程素素了。
程素素也不忙著先攬權,指派了張富貴夫婦兩個先將行李、仆人等等安頓下來,府裏的事務這些年是林老夫人婆媳掌管,倒也不急著接掌。何況,她人雖在北疆,在京城的探子一個也沒少放,什麽風吹草動也沒逃過她的耳目。
見她坐得穩,家裏上下也都安心。米氏笑道:“越發有當家人的樣子了。”
程素素笑道:“用北邊兒的話說,‘當家的’才進宮去呢。”
說得米氏一笑。別人不知道,她還能不知道嗎?米錚是跟著謝麟時間最長的學生,程素素究竟隻是個聽話的“賢內助”,還是有主見能內外插手的女主人,米氏門兒清。既然程素素有自己的打算,米氏也就不再多言,隻管笑吟吟的看謝業在那兒比劃。越看越愛。
謝業小小年紀居然很有耐心陪著林老夫人聊天,或者說,林老夫人很有耐心聽曾孫講故事。謝業講著他的豐功偉績:“我就跟阿銘兩個找到了羊……”對,他還當偷羊來騎這事兒很光彩呢!
林老夫人聽他講他的曆險記,也聽得心情迭蕩起伏的,不時發出“哦”、“啊”、“這樣呀”的驚呼。不知道的還以這是聽的什麽英雄傳奇呢!
離人遠歸,不提不開心的事情,等謝麟從宮中回來,府裏便開家宴。謝麟入宮的時間極長,同皇帝一起用的中飯,領回來了大把的賞賜,也帶回來確切的,皇帝口頭的邀請――果然是做皇子的老師。正式的任命,皇帝已擇了個好日子,正式遣使來請他去教兒子。
謝麟回府之後且不提這件事情,隻說皇帝問了許多北疆的事,慰勞他的辛苦。
家宴也不過是敘別情,謝麟這一桌上,謝濤、謝漣都帶著兒子坐著。謝麟再看下麵一桌,看到了謝鶴與龔氏的兒子謝保,將他喚來自己身邊坐著。問道:“你書如今讀得如何了?”
謝鶴這兒子資質中等略偏上,好在龔氏管得嚴,將他的潛力逼得很徹底,書讀得固比不上天賦極佳的,卻也不算差。謝漣也代他說了兩句,謝麟道:“年紀差不多了,過兩天我看看他的文章,差不多了,就先去書院吧。”
無論是從謝源還是謝鶴,都不能給謝保帶來蔭生的身份了,要有一個好的前途,讀書是必不可少的。這倒是很在理,龔氏自是感激,林老夫人也是欣慰,家宴的氣氛變得更好了。
宴散後,謝麟將謝保帶到書房,先考了書和字,難以給他很高的評價,不過看在這孩子還算誠懇,也耐心地說:“有些事說開了,將膿包擠出來,就算過去了。不必總埋在心裏。有什麽想問的,就問我吧。你的母親當然疼愛你,太婆也憐惜你,你的姑母們有自己的想法,仆人們或奉承你,或想用你奉承別人,或許說的都不一樣,你不如再問問我。將這些都再自己想一想,興許就能知道真相了。”
謝保一個十來歲的少年,對上謝麟這樣天生的狐狸精,如此公平坦誠的對話,實是始料未及。猶豫了一下,謝保問道:“我父親,真的那麽不堪麽?”
誰想自己親爹是個傻-逼-賤-人啊?他在學裏也聽到過風言風語,但是姑姑們的說法與這些出入太大了,不免產生了希冀與好奇。龔氏總說,謝鶴是個惡人,謝二娘與七娘兩個則說他就是將人想得太好,才被人害了。等他追問了,龔氏隻讓他記著,不許跟府裏唱反調,姑姑們就變得閉口不言了。
謝麟道:“你父親就是個尋常人,一步錯,步步錯而已。”真實的想法是,謝鶴就是個傻逼,不解釋。
“可……”
謝麟道:“他們的眼睛,看錯地方了。謝家才多大一點?難道我是靠在府裏內鬥做到安撫使的?那可真是笑話了。我常說,做人,格局要大。你呢,這幾天就在府裏,學裏也不要去了,捧高踩低的人哪裏都有,將事情想明白了,我給你安排讀書。去讀讀戰國策,找出鄒忌諷齊王納諫那一段來看看吧。”
謝麟可不是聖母,不過謝保越來越大了,總要有個安排。他自己又要做皇子老師,不出意外就是太子老師,可得將事情做得圓滑些才好。再者,龔氏這些年也是識趣,謝保的威脅又不大,他不介紹抽點空點撥一下謝保,若是可教呢,那就留著,謝源的孫子、謝鶴的兒子,對自己俯首貼耳,也挺有趣的。真不可教,他也不會手軟。想來,父親謝淵的在天之靈也樂於見到他這樣的選擇吧。
謝保不知道他這些內心活動,隻聽說過他“心機深、有城府”又或者是“天資高、聰慧”,總之,這是一個聰明人,他是猜不透的。不過這位堂叔說得也有道理,將各人的話總結一下,反正現在能得出的結論是――謝保他爹謝鶴,是真的不夠聰明,人品也不見得好。
回到自家院落裏,謝保便被龔氏拉到了房裏,緊張地問:“怎麽樣?你二叔說了什麽?”
謝保張張口,很想問龔氏當年故事,說出來的卻是:“二叔考了我功課,說過些日子給我安排讀書的事兒。”
龔氏放下心來,雙手合什:“阿彌陀佛,我就說,他們那樣做大事的人,怎麽會與我們計較這些?”
謝保難得靈光一閃,是厚,二叔幼有賢名,自己的爹那是真的不聰明,有什麽值得二叔去針對的?如此一想,誰是誰非也就……謝保歎了口氣,忽然生出一股懼意來,不敢再尋求真相了。恐怕真相會讓他承受不住。
龔氏已經說了:“那就好好地讀書,甭想那些有的沒有的。你有出息了,就頂對得起你那個爹了。”
一旦龔氏口裏出現“你那個爹”這四個字,就代表她動怒了,謝保老實地閉了嘴。
另一廂,謝麟忽悠完了侄子,先看了兒女是否就寢,再回上房歇息。一麵除外衣,一麵就將見謝保的事情說了。
程素素道:“既是府裏的事,你又閑著,想管就管唄。”
“我知道你不喜歡雞毛蒜皮,我也不喜歡,不過有時候還是要打交道的,權當做遊戲了。”這樣的事情對謝麟來說,也就是個沒什麽意思的小遊戲。
程素素道:“你可真是閑了,我就沒你這樣的耐性。”
“哎,事情是不禁念叨的,當心哦,瑣碎的事情要來煩你了。”
程素素的回答是翻了一個白眼。
然後報應就來了!
第二日上,二房出家的兩個女兒聯袂而來。二娘與七娘兩個對長房是頗有些敵意的,因為出嫁之後嚐到厲害,知道不能跟娘家撕破臉,倒也克製,哪怕在侄子謝保麵前不小心露出點對長房的敵意,察覺之後也自己就收斂了。不嫁出去不知道,嫁出去了才知道娘家有時候是真的很重要。
比如現在,七娘就能在林老夫人麵前哭著訴委屈:“賊配軍!看上個犯官家的小妖精!”要求娘家人給她做主。
林老夫人可不愛聽這個:“你這話哪像是讀書人家的姑娘說的?”
“我隻是說這幾句話罷了,還沒正經打死小妖精呢!”
彼時程素素正帶著兒女在老夫人麵前說笑呢,孩子們這兩天都不用讀書,連著他們的堂親們一道,都在老夫人那裏歡快的玩耍。正高興的時候,遇到了這事兒,米氏已經使眼色讓兒媳婦帶著孩子離開了。
程素素留下了兒女,年紀都不小了,也該長長見識了。隻是她沒有想到,自己還有得給謝七娘出頭的一天。
家長裏短雞毛蒜皮什麽的,最討厭了!
程素素的目光落在了謝秀的身上。真讓七娘把“小妖精”打死了,這就算是醜聞了吧?她是無所謂,整個謝家恐怕都不會開心,既不開心七娘不會辦事,也不開心親家這麽不給麵子。
她知道謝七娘這是怎麽一回事兒,夫婦兩個的感情本來就不算深厚,婚後數載,兒子也得了一個,丈夫開始納妾。謝七娘本是不在意的,可惜那位仁兄忽然像是找到了真愛,真愛乃是一位犯官之女,犯官是犯的貪汙罪,貪得太多,事跡惡劣,手伸到賑災的款子上了,釀成了大禍。本人是砍了,家眷流放的流放、發賣的發賣。其中一位受過良好教育的女兒,幾經輾轉落七娘丈夫的眼裏了。
這也沒什麽,犯官之女,還想翻天。不想這傻丈夫還挺敬重這落難的嬌娘,甚至想給便宜嶽父翻案,這就不能忍了!她翻了案,不是犯官女兒了,那我算什麽?我的兒子又算什麽?
謝七娘在婆家鬧了一場,公婆真情假意都表示站在她這一邊,可又不會真的把親生兒子打死。最後謝七娘還是要在丈夫手下討生活,她將這美妾罵一頓,美妾立時病了,丈夫就能將她禁足在房裏,說她善妒。
林老夫人聽謝七娘這麽哭訴,當場就惱了:“這家人好不曉事!犯官的家眷,如何能夠收留?!!!”
程素素一聽就知道,這事兒非得接不可了。
林老夫人眼睛看著謝紹,道:“可記著了,這樣出身的女子,最不可收留。背後都是麻-煩!她想不想她家裏人翻案呢?要翻案就得與定案的人結下仇家,這是要連累家門的。”
得,看在您老不是說“竟然不將謝家放在眼裏”要給人家一個教訓的份上,我真得管了。
家長裏短什麽的,最討厭了!
大家族什麽的,最討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