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菡瑤心情莫名沉重起來。


    忽的眼角餘光掃見右邊桌旁坐著一少年,正看向這邊窗外,兩人目光相對,發現彼此眼底的隱憂。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有時隻需一個眼神。


    李菡瑤見周圍人議論聲嘈雜且混亂,這少年卻像自己一樣靜靜喝茶,以至於她都沒發現對方是什麽時候來的,不由猜測他的身份:約莫十四五歲模樣,圓臉尖下巴,眉眼英氣;錦袍玉帶,罕言寡語、舉止文雅,身後站著個俊俏小廝,看樣子出身富貴人家,便衝他點點頭。


    對方也頷首回禮。


    李菡瑤想探聽消息,便拱手邀請道:“敢問小兄弟尊姓大名?不如過來窗邊坐如何?”


    那少年猶豫了下,才輕輕點頭,於是起身,在李菡瑤對麵坐下,小廝將茶盞等也挪了過來。


    少年抱拳道:“在下姓鄭。敢問兄台尊姓?”


    李菡瑤忙回禮道:“原來是鄭兄弟。在下姓郝。”


    兩人均識趣地不追問名字,隻以姓稱呼彼此。


    李菡瑤含笑打量對方。


    鄭公子淡定回視。


    李菡瑤心上泛起微妙的感覺:這鄭公子好像女子,隻因眉眼生得英氣,眉毛又未曾修過,天然兩道英挺的濃眉,才不容易看破,然她打小就女扮男裝,鄭公子的扮相在她眼裏破綻百出,全靠天生的好底子支撐著。


    看破後,她急忙收回目光。


    正好這時窗外又傳來馬蹄聲,且不止一騎,而是一隊,兩人急忙都轉臉看向窗外。


    隻見一隊帶甲騎兵急奔而來,一個個滿麵風霜,渾身煞氣衝天,嘴裏大喊:


    <a id="wzsy" href="http://www.bidige.com">bidige.com</a>


    “安國入侵,北疆告急!”


    “玄武王在前線浴血奮戰,一個月前向朝廷求救,朝廷拒不增援軍備和糧草!”


    “潘子豪扣押糧草軍備,致使忠義公被困玄武關!”


    “我們是從邊關殺回來的!他們不讓我們回京,一路攔截我們,想借安國殺了玄武王!”


    “老子要去敲登聞鼓!”


    “老子要告禦狀!”


    “奸賊誤國,天滅我大靖!”


    ……


    李菡瑤隻覺一股涼氣從腳底直冒上來,渾身熱血沸騰,卻又感到渾身冰冷,眼睛紅了、濕了邊關一個月前就向朝廷求救了?形式竟然如此危急!


    扣押糧草軍備,這到底是潘子豪和呂暢搗鬼,還是嘉興帝的旨意?這個時候,嘉興帝不會蠢到想一箭雙雕,利用安國來除掉玄武王和忠義公吧?到頭來,玄武王和忠義公是除掉了,外敵也侵入大靖。


    那時天下將會變成什麽樣子?


    烽煙四起!


    生靈塗炭!


    李菡瑤以前不是沒想過造反帶來的後果,想著為了不造殺孽而忍辱偷生,會不會就天下太平了?


    想來想去,結果都是一樣:縱然她忍辱偷生,天下並不會太平,不過是痛苦延長了而已。


    長痛不如短痛。


    她要爭奪天下!


    然這一刻,她忽然發現,她對家國、對天下,遠遠了解的不夠。


    她知道,今日這六路加急軍情進京也許不止六路,也許後麵還有肯定是玄武王張伯遠的安排,目的就是要將邊關的形勢公告天下,將朝廷借刀殺人的內幕公告天下,借此向嘉興帝施壓,但她還是覺得熱血沸騰一切的是非和恩怨,在國難當頭時,都不重要了!


    她怔怔地望著皇宮方向,在心裏對嘉興帝道:“國難當頭,若你此刻放下成見,以天下蒼生為重,向邊關增兵增糧增軍火,支援玄武王和忠義公,我便收手,從此隱姓埋名,再不興風作浪;若你不顧大局……”


    她不由自主攥緊了拳頭。


    耳邊傳來鄭公子囑咐小廝的聲音“你去大理寺瞧瞧,有結果了即刻來回我。”


    小廝忙匆匆去了。


    李菡瑤輕聲問:“玄武王真的在一月前就向朝廷求救了?”仿佛問鄭公子,又像自問。


    鄭公子靜默一會,才點頭,“皇上認為這是玄武王的奸計,故意向朝廷施壓,故而未予理會。”


    李菡瑤問:“那潘子豪扣押糧草又是怎麽回事?”


    鄭公子道:“皇上令忠義公回京受審,讓潘子豪接替忠義公鎮守玄武關。忠義公堅稱,樊綱通敵,王相和梁大人是被樊綱害死的,請朝廷將樊綱查辦。皇上降罪忠義公。潘子豪和忠義公在玄武關內外對峙。潘子豪扣押了所有運往西北的糧草和軍備,拒絕給忠義公任何增援。”


    李菡瑤覺得身心更冷了一分。


    怪不得安國會入侵,大靖內鬥到如此地步,安國豈能放過這個大好的機會!


    真天亡大靖也!


    嘉興帝會改過嗎?


    並沒有等多久,很快鄭公子的小廝便來回稟;不但他,其他有門路的茶客也得了消息:皇上以違抗軍令、惑亂民心為由,將那殺回京城的邊關禁軍全部斬首!


    李菡瑤霍然站起身來。


    鄭公子也呆住。


    胡忽然俯身,在李菡瑤耳邊輕聲道:“少爺,雨兒電兒回來了,在下麵呢。”


    李菡瑤探頭向窗外看了一眼,便起身對鄭公子抱拳道:“在下有些俗事,先走一步。告辭!”


    鄭公子默默地回了個禮。


    李菡瑤點頭,“後會有期!”


    這鄭公子的身份,她隱隱有些猜測,卻不想戳破。待下樓後,雨兒低聲向她回稟了一番話。


    原來,李菡瑤之前派雨兒留意鄢苓的動向,若是鄢苓出門,便來回稟。剛才軍情告急,鬧得沸沸揚揚,鄢苓似要探聽消息,匆匆出了客棧,現正在德政路。


    李菡瑤忙往德政路去了。


    她經常易容,自有一番心得,看改裝的人不用眼觀,而是用心看。所以,她沒有從鄢苓對麵觀察,而是走在鄢苓的身後,仔細瞧鄢苓走路的姿勢、體態。


    這一看就看出來了。


    鄢苓遠不如她會扮,走路的姿態一點沒變,不看臉的話,李菡瑤從背影上一眼就能認出。


    她忙加快腳步走上去。


    鄢苓向一家書齋走去。


    李菡瑤也跟了過去。


    在書齋門口,忽然又一陣馬蹄聲傳來,街上所有人都朝一個方向看去。


    李菡瑤迅速將一折疊的紙塊塞進鄢苓手中,輕聲飛快道:“把這交給王納。”


    鄢苓嚇一跳,下意識地甩手掙紮。


    李菡瑤對她眨眨眼。


    她驚疑不定地看著李菡瑤。


    李菡瑤卻不看她了,又看向馬蹄聲來處,隻見又一隊帶甲的軍士從街那頭疾馳而來,高喊“忠義公戰死沙場”“潘子豪誤國、陷害忠良”,急奔而去。


    忠義公戰死了?


    李菡瑤屏住了呼吸,一股蒼涼、悲壯的氣息遊走在四肢百骸,最後又匯聚到胸腔內,化為浩然正氣,激蕩滿懷,直衝腦門,直衝九霄,籠罩京城,籠罩皇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月同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鄉村原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鄉村原野並收藏日月同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