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劍仁這具身體的主要的傷勢就在大腦,在他的靈魂鳩占鵲巢之後,大腦中的傷勢也就不複存在了,沒幾天身體就行動自如,和正常人沒啥兩樣了。身體一好,葉劍仁就閑不住了。
八十年代的香江,這是一個令後世無數人向往的時代。一部部經典難忘的電影,一個個風華絕代的美人,鑄就了香江電影的輝煌,這是香江娛樂圈最好的十年。
葉劍仁擁有著領先三十餘年的記憶和經驗,就像是擁有一座取之不竭的金礦一樣,值此風雲際會之時,他心中有種躊躇滿誌的感覺,想要做出一番事業來。
以他一窮二白的身價和毫無根基的人脈,最好的方法是先給一些大導演寫寫劇本,做做幕後,等有了一定的名聲後再拉投資自己操刀拍電影。但是這需要的時間太長了,八十年代的香江,每一分每一秒,那都是金錢。
等他熬個兩三年熬出頭,香江娛樂圈的大格局也就基本成型了,他再進去攪局所需付出的精力和代價就要多上十倍,所以葉劍仁有種時不我待的迫切感。為了能夠盡早的入局,他也隻能兵行險招了。
從抽屜裏翻出一個小本子,上麵密密麻麻的寫著一些號碼,這都是他這具身體的前任做龍虎武師時候記下的。在沒有手機更沒有通訊錄的年代,聯係方式隻能用本子記下。
像洪經寶之類的圈內大佬,拍電影時隨身都會帶著記著號碼的本子,上麵有著幾百個號碼,若是缺人了什麽的可以隨時打電話聯絡。
葉劍仁當然是不能和這些大佬相比,他當初記下這些號碼也是為了以後能夠多接一些替身的活,所以上麵的聯係人基本上也都是做龍虎武師的。
在這些人當中,有一個名字讓葉劍仁眼前一亮,也是他進軍香江娛樂圈的關鍵人物——曾誌韋。
葉劍仁在腦海中回想了半天也記不起這個前任是怎麽記下曾誌韋的電話號碼的,不過記不得也沒有關係,有聯係方式,能夠搭上話就行了。
葉劍仁按照上麵記錄的號碼撥了過去,響了兩聲後就接通了。
“請問這是曾誌韋家嗎?”葉劍仁懷著一絲忐忑問道。
“沒錯,我就是曾誌韋,你是誰啊!”
熟悉的公鴨嗓從話筒中傳來,讓葉劍仁鬆了一口氣。
“我叫葉劍仁,是黎英九的師弟。”葉劍仁自我介紹道。
黎英九是葉問的徒弟招允的大弟子,詠春造詣頗高,受師叔李小龍的影響熱衷於電影行業,想要通過電影來推廣傳統武術。前幾年先是和吳耀汗創立先鋒影業,然後又在嘉寶影業任製片工作,現在加入了麥加的奮鬥影業,也就是新藝城的前身。葉劍仁之前要入行做武師,便投奔了這位同門師兄。
黎英九的師弟?曾誌韋在電話那頭心裏泛起了嘀咕,在李小龍紅遍全球之後,詠春武館那可是開遍了全港,黎英九的師弟那也是海了去了,鬼知道你是哪一個。
“我最近準備開一部戲,想請曾生做導演,不知道曾生有沒有興趣?”葉劍仁開門見山的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請我做導演?”曾誌韋難以置信的問道。
現在的曾誌韋可不是日後那個能夠強女幹女明星的圈中大佬,他在去年才剛剛導演了人生中的第一部電影《踢館》,票房不到兩百萬,隻能算是中規中矩。
“沒錯,我看過曾生導演的電影,覺得你非常的有才華。”葉劍仁睜著眼說瞎話,高帽子一頂一頂的往外扔。
“不知道這部電影是什麽類型的?”曾誌韋壓抑著內心激動的心情問道。
“是一部喜劇片,電話裏說不清楚,如果曾生有時間的話,咱們可以找個地方詳細的交流。”葉劍仁發出了邀請。
“沒問題,下午三點半廣播道的興記茶餐廳如何?”曾誌韋詢問道。
“可以,下午見。”葉劍仁答應了下來。
掛掉電話後,葉劍仁深深的呼了一口氣,第一步終於邁了出去,希望接下來也能這麽順利吧。
葉劍仁邀請曾誌韋當導演並不是真的看重他的執導水平,以導演能力論,他現在可以甩曾誌韋十條街。但是曾誌韋有一點是葉劍仁難以比擬的,那就是人脈。以人脈而論,曾誌韋可以甩他十條街。
在八十年代香江,想要拍好一部電影,人脈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除了邵氏以外,包括嘉禾在內其他所有的電影公司都隻有少量的工作人員,每次拍電影時劇組都是臨時組建的。
攝影,燈光,場記這些優秀的幕後人員,就算是用錢去砸,沒半個月也拉不起來,更何況葉劍仁現在還沒錢。而讓曾誌韋當導演後,以他在娛樂圈混跡多年的人脈,打打電話,拉拉關係,可以很容易的將一個劇組拉起來,可以省去他不少的時間和精力。
下午三點半,葉劍仁準時的來到了興記茶餐廳,一進門就看到了坐在窗戶邊的曾誌韋,當即換上一副笑臉走了過去。
“曾生,久仰大名!”
“你就是葉劍仁葉生?”曾誌韋看著眼前麵容稚嫩的青年驚訝的問道。
“沒錯,是我。我知道曾生會有很多的疑問,不過你可以先看看這個劇本,等看完劇本後如果還有什麽問題我再給你解答。”葉劍仁將這幾天修養時候寫的劇本遞了過去。
曾誌韋聞言隻好吞下滿腹的疑問,接過劇本看了起來。
葉劍仁劇本寫的是後世非常經典的一部小成本電影《夜店·超市》,這部2009年拍攝,由徐錚、李曉璐(心疼亮亮一波)主演的電影,成本隻有兩百多萬,上映第一周就席卷了八百萬的票房,堪稱是當年的一匹黑馬。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一個飾演劫匪的演員,一個討債的假劫匪和一個真正的劫匪在一個二十四小時營業的超市中碰到了一起,發生的一係列啼笑皆非的事情。
當然葉劍仁並不是簡單的生搬硬套,為了能夠貼切當下香江的實際情況,他進行了一些適當的修改,使之更加的合理。
比如說電影中出現的有關手機的情節就被他換成了傳呼機,畢竟現在連大哥大都還沒影子呢。還有那懸掛在半空的大彩電,現在可還沒有這麽騷的操作。
“哈哈!”曾誌韋突然笑了起來,然後猛然想起自己是在茶餐廳裏,看到周圍人都用怪異的眼光看著他連忙低下頭捂住嘴,然而身體還是不受抑製的顫抖著。
《夜店·超市》裏的一些橋段情節在後世看來可能顯得有些老套,但在當下還是非常新穎的,即便隻是文字描述都讓曾誌韋忍俊不禁。
又過了許久,曾誌韋終於將劇本看完,一放下劇本他就迫不及待的確認道:“葉生,這部電影真的讓我來執導?”
“沒錯。不知道曾生覺得這劇本怎麽樣?”葉劍仁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叫我羅漢果就好了,大家都這麽叫我。”曾誌韋的態度和剛見麵時明顯不同了,“我覺得這劇本非常的出彩,拍成電影的話一定可以大火,不過裏麵少了一些東西。”
“哦,少了什麽?”葉劍仁挑了挑眉毛,放下了茶杯,示意曾誌韋繼續。
八十年代的香江,這是一個令後世無數人向往的時代。一部部經典難忘的電影,一個個風華絕代的美人,鑄就了香江電影的輝煌,這是香江娛樂圈最好的十年。
葉劍仁擁有著領先三十餘年的記憶和經驗,就像是擁有一座取之不竭的金礦一樣,值此風雲際會之時,他心中有種躊躇滿誌的感覺,想要做出一番事業來。
以他一窮二白的身價和毫無根基的人脈,最好的方法是先給一些大導演寫寫劇本,做做幕後,等有了一定的名聲後再拉投資自己操刀拍電影。但是這需要的時間太長了,八十年代的香江,每一分每一秒,那都是金錢。
等他熬個兩三年熬出頭,香江娛樂圈的大格局也就基本成型了,他再進去攪局所需付出的精力和代價就要多上十倍,所以葉劍仁有種時不我待的迫切感。為了能夠盡早的入局,他也隻能兵行險招了。
從抽屜裏翻出一個小本子,上麵密密麻麻的寫著一些號碼,這都是他這具身體的前任做龍虎武師時候記下的。在沒有手機更沒有通訊錄的年代,聯係方式隻能用本子記下。
像洪經寶之類的圈內大佬,拍電影時隨身都會帶著記著號碼的本子,上麵有著幾百個號碼,若是缺人了什麽的可以隨時打電話聯絡。
葉劍仁當然是不能和這些大佬相比,他當初記下這些號碼也是為了以後能夠多接一些替身的活,所以上麵的聯係人基本上也都是做龍虎武師的。
在這些人當中,有一個名字讓葉劍仁眼前一亮,也是他進軍香江娛樂圈的關鍵人物——曾誌韋。
葉劍仁在腦海中回想了半天也記不起這個前任是怎麽記下曾誌韋的電話號碼的,不過記不得也沒有關係,有聯係方式,能夠搭上話就行了。
葉劍仁按照上麵記錄的號碼撥了過去,響了兩聲後就接通了。
“請問這是曾誌韋家嗎?”葉劍仁懷著一絲忐忑問道。
“沒錯,我就是曾誌韋,你是誰啊!”
熟悉的公鴨嗓從話筒中傳來,讓葉劍仁鬆了一口氣。
“我叫葉劍仁,是黎英九的師弟。”葉劍仁自我介紹道。
黎英九是葉問的徒弟招允的大弟子,詠春造詣頗高,受師叔李小龍的影響熱衷於電影行業,想要通過電影來推廣傳統武術。前幾年先是和吳耀汗創立先鋒影業,然後又在嘉寶影業任製片工作,現在加入了麥加的奮鬥影業,也就是新藝城的前身。葉劍仁之前要入行做武師,便投奔了這位同門師兄。
黎英九的師弟?曾誌韋在電話那頭心裏泛起了嘀咕,在李小龍紅遍全球之後,詠春武館那可是開遍了全港,黎英九的師弟那也是海了去了,鬼知道你是哪一個。
“我最近準備開一部戲,想請曾生做導演,不知道曾生有沒有興趣?”葉劍仁開門見山的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請我做導演?”曾誌韋難以置信的問道。
現在的曾誌韋可不是日後那個能夠強女幹女明星的圈中大佬,他在去年才剛剛導演了人生中的第一部電影《踢館》,票房不到兩百萬,隻能算是中規中矩。
“沒錯,我看過曾生導演的電影,覺得你非常的有才華。”葉劍仁睜著眼說瞎話,高帽子一頂一頂的往外扔。
“不知道這部電影是什麽類型的?”曾誌韋壓抑著內心激動的心情問道。
“是一部喜劇片,電話裏說不清楚,如果曾生有時間的話,咱們可以找個地方詳細的交流。”葉劍仁發出了邀請。
“沒問題,下午三點半廣播道的興記茶餐廳如何?”曾誌韋詢問道。
“可以,下午見。”葉劍仁答應了下來。
掛掉電話後,葉劍仁深深的呼了一口氣,第一步終於邁了出去,希望接下來也能這麽順利吧。
葉劍仁邀請曾誌韋當導演並不是真的看重他的執導水平,以導演能力論,他現在可以甩曾誌韋十條街。但是曾誌韋有一點是葉劍仁難以比擬的,那就是人脈。以人脈而論,曾誌韋可以甩他十條街。
在八十年代香江,想要拍好一部電影,人脈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除了邵氏以外,包括嘉禾在內其他所有的電影公司都隻有少量的工作人員,每次拍電影時劇組都是臨時組建的。
攝影,燈光,場記這些優秀的幕後人員,就算是用錢去砸,沒半個月也拉不起來,更何況葉劍仁現在還沒錢。而讓曾誌韋當導演後,以他在娛樂圈混跡多年的人脈,打打電話,拉拉關係,可以很容易的將一個劇組拉起來,可以省去他不少的時間和精力。
下午三點半,葉劍仁準時的來到了興記茶餐廳,一進門就看到了坐在窗戶邊的曾誌韋,當即換上一副笑臉走了過去。
“曾生,久仰大名!”
“你就是葉劍仁葉生?”曾誌韋看著眼前麵容稚嫩的青年驚訝的問道。
“沒錯,是我。我知道曾生會有很多的疑問,不過你可以先看看這個劇本,等看完劇本後如果還有什麽問題我再給你解答。”葉劍仁將這幾天修養時候寫的劇本遞了過去。
曾誌韋聞言隻好吞下滿腹的疑問,接過劇本看了起來。
葉劍仁劇本寫的是後世非常經典的一部小成本電影《夜店·超市》,這部2009年拍攝,由徐錚、李曉璐(心疼亮亮一波)主演的電影,成本隻有兩百多萬,上映第一周就席卷了八百萬的票房,堪稱是當年的一匹黑馬。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一個飾演劫匪的演員,一個討債的假劫匪和一個真正的劫匪在一個二十四小時營業的超市中碰到了一起,發生的一係列啼笑皆非的事情。
當然葉劍仁並不是簡單的生搬硬套,為了能夠貼切當下香江的實際情況,他進行了一些適當的修改,使之更加的合理。
比如說電影中出現的有關手機的情節就被他換成了傳呼機,畢竟現在連大哥大都還沒影子呢。還有那懸掛在半空的大彩電,現在可還沒有這麽騷的操作。
“哈哈!”曾誌韋突然笑了起來,然後猛然想起自己是在茶餐廳裏,看到周圍人都用怪異的眼光看著他連忙低下頭捂住嘴,然而身體還是不受抑製的顫抖著。
《夜店·超市》裏的一些橋段情節在後世看來可能顯得有些老套,但在當下還是非常新穎的,即便隻是文字描述都讓曾誌韋忍俊不禁。
又過了許久,曾誌韋終於將劇本看完,一放下劇本他就迫不及待的確認道:“葉生,這部電影真的讓我來執導?”
“沒錯。不知道曾生覺得這劇本怎麽樣?”葉劍仁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叫我羅漢果就好了,大家都這麽叫我。”曾誌韋的態度和剛見麵時明顯不同了,“我覺得這劇本非常的出彩,拍成電影的話一定可以大火,不過裏麵少了一些東西。”
“哦,少了什麽?”葉劍仁挑了挑眉毛,放下了茶杯,示意曾誌韋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