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內容為十九世紀中期到二十世紀中葉,洋布和土布之間可歌可泣的鬥爭史料考證,更喜歡故事情節的書友可以跳過去;歡迎老鳥評論)
為了讓書友們更深刻地理解洋布生意,確實明白中英兩國布匹之間的恩怨,知了還是花一點篇幅,仔細介紹一下吧。
要解釋洋布為什麽那麽暢銷,甚至達到火爆的程度,還要從中國傳統土布的生產工藝說起。
如果說英國的布匹都是紡織廠專門生產的話,中國的土布九成以上都是農戶自己紡織的,也就是以家庭為單位從事布匹紡織事業,而不是依靠專門的紡織工廠。
通常來講,就是農戶自己收獲棉花後購買棉花,然後依靠家裏的壯勞力彈棉花,進行加工,然後紡出棉紗,之後由會織布的婦女進行紡織,生產成布匹。
大部分情況下,從棉花變成布匹,都是在一個家庭裏,依靠家庭成員的分工協作完成;也有直接買棉紗後紡織成布的,但據說這樣的方式所占的比例很小。
一般而言,三斤籽棉能加工成一斤皮棉,一斤皮棉能紡出十五兩棉紗,織成布匹就是寬度一尺左右,長一丈二到一丈五的土布。
這裏一斤皮棉紡紗,大約損失一兩,也就是隻能得15兩棉紗;據說印度棉花就比中國本土棉花差一些,一斤皮棉損失三四兩,也就是隻能得十二三兩棉紗。
如此說來,中國棉花的質量比印度棉花還高出很多,這有些讓人意外吧。
在紡紗過程中,就出現土布和洋布之間的巨大區別:
首先是因為中國的土布用的棉紗都是手工紡的,所以紡出來的棉紗特別粗,導致最後織成的布匹也特別粗厚,而英國用機器紡出來的棉紗就要細很多了;
另一個相對不那麽重要的特點是因為用的手工紡織機過於簡陋,導致布匹寬度隻有0.9尺到1.15尺,比英國布匹窄多了。
為了讓大家更直觀地了解土布和洋布各自使用的棉紗粗細程度到底有多大區別,先介紹一下棉紗支數的概念吧。
所謂棉紗支數,是重量一克的棉紗延展起來的總長度,也就是說如果棉紗的支數為10,那麽該種棉紗一克的長度為十米,這是相當直觀的度量衡。
知了看過一份資料,說中國土布所用的棉紗支數為6到10,而英國洋布用的棉紗支數為20到30期間,如此說來中國棉紗要比英國棉紗要粗兩到三倍。
隻是知了畢竟不是紡織專業的,並不清楚這份資料的數據是否準確,也無法確定其依據為何,不過從中國和英國的大量文獻資料的記錄來看,中國土布用的棉紗比英國洋布用的棉紗粗兩三倍甚至更多,是可以肯定的事情。
在這裏提示一下,似乎帆布和牛仔布(牛仔布其實也是帆布的一種吧)所用的棉紗,支數也隻有12而已,這說明清代的中國土布可能是比帆布更粗更厚的存在。
用這兩種棉紗紡織布匹的結果,就導致中國土布必然比洋布重得多,也粗得多,而且也更耐用得多。
另一方麵,洋布自然更輕便,更好看,觸感更好,缺點是沒有土布耐用。
而且,得益於染料工業的發達,洋布花紋也更好看,不過這一點似乎沒有想象中那麽有利,因為大量文獻證明中國人更喜歡購買純白色的布匹,然後按自己的喜好用中國的染料染成希望的顏色。
因為所用棉紗的粗細程度不一樣,直接導致兩種布匹的外觀、重量和耐用程度不一樣,同時使得土布和洋布的染布特性也有很大不同。
以這時代的中國人而言,最喜歡用蘇木染布,也就是將蘇木放入滾燙的沸水煮後,將布匹放進裏麵,然後做成中國人最喜歡的靛藍色,至於這種顏色到底是什麽樣的,就參考一下以前相聲演員們長穿的青色長袍。
土布和洋布的不同之處在於,將很粗的棉紗織成的土布放入蘇木沸水裏染布,拿出來後不易褪色,能用很長時間;
而洋布按照上述工藝,放入蘇木沸水裏染色,拿出來後放入水裏,就容易泛紫,也就是褪色。
如此看來,土布和洋布就是適用人群完全不一樣的兩種布匹:
土布耐用、粗厚,適合幹體力勞動的窮人使用,也更容易用中國傳統的印染方式染色;
洋布輕便、好看,更適合不怎麽做體力活的有錢人使用,不太適合用中國傳統印染方式,但用英國的染色方法也能弄得非常好看。
理解上述特點後,就說到布匹的價格問題吧。
翻看晚清時代的資料,就會發現很有趣的現象,就是說洋布對土布的衝擊是實實在在的,但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經過數十年的爭鬥,土布才一點點退出曆史舞台,表現出中國手工業頑強的反抗精神。
而且,還有一個有意思的情況,有些資料說洋布價格隻有土布的三分之一,但也有資料說洋布比土布貴,因此在競爭中並不怎麽占上風,這些言論容易讓人看糊塗,就讓知了詳細說明吧。
為了更好的理解這幾個問題,需要仔細閱讀下麵的資料。
按照1866年天津的英國領事發回英國的“貿易報告書”:
“三十年前開始貿易的時候,一匹本色市布的售價大約七兩,1840-1847年間約三四兩,...在1853年-1859年間,本色市布每匹價格約三兩。
下麵是英國進口的本色市布和本省土布的重量和價格的比較:
本色市布:一匹長38.5碼,寬三尺三寸,重8榜6.5盎司,零售價格每天津尺41文,每碼108文或6便士。
天津土布:同樣寬的布,重15磅又4.33盎司,每碼售價175文或9.75便士。
從上麵的比較看出,土布每磅價值441文,等於2先令又0.5便士;洋布值495文,或等於2先令又3.5便士。
中國人說,土布比洋布結實的優越性,比二者重量的差額更重要。”
為了更專業一些,在這裏也對這時代的清朝度量衡說明一下(除非本書中有特殊注釋的以外,布匹和其他度量衡就按照以下方式計算):
一丈等於十尺(清朝的尺),等於3.58公尺(就是米),等於11.75英尺,等於3.91碼,等於140.9英寸。
另外,一英鎊等於二十先令,一先令等於十二便士。
至於英製度量衡清朝到現在都不變,那就是一米等於100厘米,一英尺等於30.48厘米,一碼等於91.44厘米,一英寸等於2.54厘米。
清朝的一尺等於35.8厘米。
按照這些度量衡對上述資料進行分析:
長35.2米,寬99.06厘米的洋布,重量達到3246克,總價為231便士,按照一英鎊等於20先令,一先令等於12便士,這個價格相當於0.9625英鎊。
同樣麵積的天津土布,重量達到6926克,總價為375.4便士,相當於1.56英鎊。
很有意思的一個現象就是,按照麵積計算的時候,同樣麵積的土布價格是洋布的1.625倍;按照重量計算的時候,同樣重量的土布價格,隻有洋布的0.76倍左右。
也就是說,按麵積計算的時候,洋布比土布便宜很多;用重量計算的時候,反而是土布比洋布便宜很多。
在清朝,用麵積計算布匹單價的方法和用重量計算布匹單價的方法,總是同時存在的,這也難怪很多文獻看似自相矛盾,有時候說土布單價高於洋布,有時候又說洋布單價比土布更高。
土布的寬度從0.9尺到1.15尺不同,長度也有丈二到丈六、丈七乃至三丈,有很多尺寸,而且天津洋布的價格正常來講比魔都洋布要上浮兩成甚至五成,而且這還是1866年的資料,並不能完全體現1843年魔都開埠時的洋布銷售情況,但是從這裏依然能看出當時洋布貿易的一般情況。
要注意的是,從上述資料可以知道,英國洋布一匹的麵積比土布的麵積大得多,相當於寬度為一尺,長度為272尺的布匹;這是寬度為一尺,長度為三丈(即三十尺)的標準土布的九倍左右。
(知了注:上麵資料很有意思,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根據這個換算有關布匹貿易的其他數據)
趙大貴報出的洋布價格為每匹2.5元到3元(印花布要高一些),按照土布換算,如果以麵積計算相當於每匹0.27元到0.33元。
鬆江布向以物美價廉而稱雄,寬度為一尺,長度為長二到丈六的土布價格,每匹0.4元到0.9元不等,也就是三丈長的標準土布價格是0.8元到1.95元期間,如果以麵積計算,洋布價格就是土布的三分之一。
按照這一時代的英國人在魔都和寧波等地做的市場調查,土布的批發價格,每百匹四十元到九十元不等;而到了福州和廈門等地,不管是批發價還是零售價,都要比這個還要上浮一些。
這就不難理解在1843年到1845年期間,洋布一下子就大賣,通商的五個港口的清廷官員就向朝廷哭訴,說洋布價格隻有土布的三分之一,質量卻甚佳,輕便好用,導致所有人都買洋布,不買土布,本地織布的農民家庭受到很大衝擊雲雲。
讀完知了上麵的描述,書友們就會明白為什麽會出現上述情況,也會理解43年到45年期間,特別是開埠初期,洋布為什麽大賣,甚至使得大量商人不計代價地囤積洋布。
這洋布從輕薄程度、染色工藝到質感,都比土布強了不是一星半點,價格卻隻有土布的三分之一。
到場的幾位掌櫃聽說洋布的價格後,不由得都是非常動心。
趙大貴殷勤地招待眾人,又暗中觀察,知道這些人大部分都動了心了,不由暗歎一聲可惜了。
事實上,洋布的生意,要比目前看到的複雜多了,至少不能隻從價格和外觀判斷。
表麵上看來洋布比土布便宜很多,但那也是因為洋布單位麵積布匹所耗的棉花比土布少很多,原料成本低,而且因為是機器生產,加工成本很低廉所致;按照布匹重量上看,洋布不見得比土布便宜。
這還是其次,洋布還有一項很大的缺點,那就是因為用的棉紗很細,好看是好看,但不耐用,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破。
這一點對平時不做繁重體力勞動的有錢人無所謂,隻要好看就行,對農民來說就非常關鍵了,因為他們需要的其實是像帆布牛仔布一樣結實耐用,可以在田間工作時穿戴的衣服。
洋布在魔都等北方港口(這是相對於廣州說的,很多英國商人喜歡將魔都、廈門等稱為北方港口)開埠的一兩年內賣得很火爆,後來就出現大量積壓,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中國老百姓對這種布匹的缺點開始熟悉,明白這種布匹做成的衣服沒法在田間勞動的時候穿戴。
通商口岸周圍的農民買這些洋布,做成衣服,隻是在重要節日或重要日子穿上,圖其好看,平時卻是穿著土布的,到了內陸地區,就更是如此。
所以,在此強調土布和洋布其實是適用人群和用途截然不同的有根本性差異的兩種布匹。
這也給了土布一些喘息之機,在之後的數十年,從19世紀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土布一直跟洋布拚命爭奪中國市場份額,其中的故事堪稱可歌可泣。
曼徹斯特的紡織廠主們曾努力將土布擠出市場,但最後未能如願,在大多數時候洋布市場份額還是遠低於土布的。
有那麽一段時期,英國的紡織廠主們想紡出很粗的棉紗,用以生產布匹,做成土布一樣堅固耐用的布匹,以此搶占中國市場。
結果,在工廠論證後發現,這樣生產的布匹耗用的棉花太多,生產起來技術上倒是不難,但成本絕不會比中國土布低廉,遑論還要加上從英國到中國的運輸成本。
這真是令人遺憾的結論,在地球各地都呼風喚雨的英國紡織廠主們居然在中國,被如此原始的機器和生產方式所打敗,原因卻是“臣妾做得到,但不能做”。
到了最後,對中國土布的最後一擊是美國和日本的紡織廠完成的。
19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這兩國的工廠采用很粗的棉紗,生產仿土布的洋粗布,這種布同時具備洋布便宜的特性和土布耐用的特點,成功把中國農民紡織的土布擠出市場,導致大量的農民家庭破產。
考慮到洋粗布代替土布的年代就是19世紀10年代左右,跟清廷被推翻的時間高度吻合,經濟學家們認為清廷下台的原因就在於手工業的完全崩潰,是有一定道理的。
要知道對清朝的農民家庭來講,織布是非常重要的經濟來源,特別是在魔都等地區,八九成以上的家庭都靠婦女織布來平衡家庭收支。
可以這麽說,在魔都和蘇州等產布區的大部分農戶家庭,織布的收入遠高過種地的收入;絕大多數時候,這一地區的婦女織布賺到的錢,比辛苦勞動的男性還要多。
這一方麵表示這時代的清朝經濟結構已經變得非常畸形,體力更強的男性賺錢反而不如女性多;另一方麵也可以讓人直觀地了解這些家庭對紡織產業的依賴性,平時就是棉花的豐歉程度,也會嚴重影響一般農戶家庭的收支情況。
趙大貴接到洋布生意的單子後,就明白這麽多洋布湧進魔都,必然會導致本地土布滯銷,使得很多依靠紡織為生的農民家庭和城市人家庭遇到經濟困難,甚至破產。
隻是,他對此也無能為力,最多將洋布的價格抬高一些,給土布留多一些生存空間。
這都是赤果果的因果,趙大貴不久之後就會明白這種因果牽扯的嚴重性。
有關土布和洋布紛爭的篇幅好像長了一些,還是回到當前的情節吧。
為了讓書友們更深刻地理解洋布生意,確實明白中英兩國布匹之間的恩怨,知了還是花一點篇幅,仔細介紹一下吧。
要解釋洋布為什麽那麽暢銷,甚至達到火爆的程度,還要從中國傳統土布的生產工藝說起。
如果說英國的布匹都是紡織廠專門生產的話,中國的土布九成以上都是農戶自己紡織的,也就是以家庭為單位從事布匹紡織事業,而不是依靠專門的紡織工廠。
通常來講,就是農戶自己收獲棉花後購買棉花,然後依靠家裏的壯勞力彈棉花,進行加工,然後紡出棉紗,之後由會織布的婦女進行紡織,生產成布匹。
大部分情況下,從棉花變成布匹,都是在一個家庭裏,依靠家庭成員的分工協作完成;也有直接買棉紗後紡織成布的,但據說這樣的方式所占的比例很小。
一般而言,三斤籽棉能加工成一斤皮棉,一斤皮棉能紡出十五兩棉紗,織成布匹就是寬度一尺左右,長一丈二到一丈五的土布。
這裏一斤皮棉紡紗,大約損失一兩,也就是隻能得15兩棉紗;據說印度棉花就比中國本土棉花差一些,一斤皮棉損失三四兩,也就是隻能得十二三兩棉紗。
如此說來,中國棉花的質量比印度棉花還高出很多,這有些讓人意外吧。
在紡紗過程中,就出現土布和洋布之間的巨大區別:
首先是因為中國的土布用的棉紗都是手工紡的,所以紡出來的棉紗特別粗,導致最後織成的布匹也特別粗厚,而英國用機器紡出來的棉紗就要細很多了;
另一個相對不那麽重要的特點是因為用的手工紡織機過於簡陋,導致布匹寬度隻有0.9尺到1.15尺,比英國布匹窄多了。
為了讓大家更直觀地了解土布和洋布各自使用的棉紗粗細程度到底有多大區別,先介紹一下棉紗支數的概念吧。
所謂棉紗支數,是重量一克的棉紗延展起來的總長度,也就是說如果棉紗的支數為10,那麽該種棉紗一克的長度為十米,這是相當直觀的度量衡。
知了看過一份資料,說中國土布所用的棉紗支數為6到10,而英國洋布用的棉紗支數為20到30期間,如此說來中國棉紗要比英國棉紗要粗兩到三倍。
隻是知了畢竟不是紡織專業的,並不清楚這份資料的數據是否準確,也無法確定其依據為何,不過從中國和英國的大量文獻資料的記錄來看,中國土布用的棉紗比英國洋布用的棉紗粗兩三倍甚至更多,是可以肯定的事情。
在這裏提示一下,似乎帆布和牛仔布(牛仔布其實也是帆布的一種吧)所用的棉紗,支數也隻有12而已,這說明清代的中國土布可能是比帆布更粗更厚的存在。
用這兩種棉紗紡織布匹的結果,就導致中國土布必然比洋布重得多,也粗得多,而且也更耐用得多。
另一方麵,洋布自然更輕便,更好看,觸感更好,缺點是沒有土布耐用。
而且,得益於染料工業的發達,洋布花紋也更好看,不過這一點似乎沒有想象中那麽有利,因為大量文獻證明中國人更喜歡購買純白色的布匹,然後按自己的喜好用中國的染料染成希望的顏色。
因為所用棉紗的粗細程度不一樣,直接導致兩種布匹的外觀、重量和耐用程度不一樣,同時使得土布和洋布的染布特性也有很大不同。
以這時代的中國人而言,最喜歡用蘇木染布,也就是將蘇木放入滾燙的沸水煮後,將布匹放進裏麵,然後做成中國人最喜歡的靛藍色,至於這種顏色到底是什麽樣的,就參考一下以前相聲演員們長穿的青色長袍。
土布和洋布的不同之處在於,將很粗的棉紗織成的土布放入蘇木沸水裏染布,拿出來後不易褪色,能用很長時間;
而洋布按照上述工藝,放入蘇木沸水裏染色,拿出來後放入水裏,就容易泛紫,也就是褪色。
如此看來,土布和洋布就是適用人群完全不一樣的兩種布匹:
土布耐用、粗厚,適合幹體力勞動的窮人使用,也更容易用中國傳統的印染方式染色;
洋布輕便、好看,更適合不怎麽做體力活的有錢人使用,不太適合用中國傳統印染方式,但用英國的染色方法也能弄得非常好看。
理解上述特點後,就說到布匹的價格問題吧。
翻看晚清時代的資料,就會發現很有趣的現象,就是說洋布對土布的衝擊是實實在在的,但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經過數十年的爭鬥,土布才一點點退出曆史舞台,表現出中國手工業頑強的反抗精神。
而且,還有一個有意思的情況,有些資料說洋布價格隻有土布的三分之一,但也有資料說洋布比土布貴,因此在競爭中並不怎麽占上風,這些言論容易讓人看糊塗,就讓知了詳細說明吧。
為了更好的理解這幾個問題,需要仔細閱讀下麵的資料。
按照1866年天津的英國領事發回英國的“貿易報告書”:
“三十年前開始貿易的時候,一匹本色市布的售價大約七兩,1840-1847年間約三四兩,...在1853年-1859年間,本色市布每匹價格約三兩。
下麵是英國進口的本色市布和本省土布的重量和價格的比較:
本色市布:一匹長38.5碼,寬三尺三寸,重8榜6.5盎司,零售價格每天津尺41文,每碼108文或6便士。
天津土布:同樣寬的布,重15磅又4.33盎司,每碼售價175文或9.75便士。
從上麵的比較看出,土布每磅價值441文,等於2先令又0.5便士;洋布值495文,或等於2先令又3.5便士。
中國人說,土布比洋布結實的優越性,比二者重量的差額更重要。”
為了更專業一些,在這裏也對這時代的清朝度量衡說明一下(除非本書中有特殊注釋的以外,布匹和其他度量衡就按照以下方式計算):
一丈等於十尺(清朝的尺),等於3.58公尺(就是米),等於11.75英尺,等於3.91碼,等於140.9英寸。
另外,一英鎊等於二十先令,一先令等於十二便士。
至於英製度量衡清朝到現在都不變,那就是一米等於100厘米,一英尺等於30.48厘米,一碼等於91.44厘米,一英寸等於2.54厘米。
清朝的一尺等於35.8厘米。
按照這些度量衡對上述資料進行分析:
長35.2米,寬99.06厘米的洋布,重量達到3246克,總價為231便士,按照一英鎊等於20先令,一先令等於12便士,這個價格相當於0.9625英鎊。
同樣麵積的天津土布,重量達到6926克,總價為375.4便士,相當於1.56英鎊。
很有意思的一個現象就是,按照麵積計算的時候,同樣麵積的土布價格是洋布的1.625倍;按照重量計算的時候,同樣重量的土布價格,隻有洋布的0.76倍左右。
也就是說,按麵積計算的時候,洋布比土布便宜很多;用重量計算的時候,反而是土布比洋布便宜很多。
在清朝,用麵積計算布匹單價的方法和用重量計算布匹單價的方法,總是同時存在的,這也難怪很多文獻看似自相矛盾,有時候說土布單價高於洋布,有時候又說洋布單價比土布更高。
土布的寬度從0.9尺到1.15尺不同,長度也有丈二到丈六、丈七乃至三丈,有很多尺寸,而且天津洋布的價格正常來講比魔都洋布要上浮兩成甚至五成,而且這還是1866年的資料,並不能完全體現1843年魔都開埠時的洋布銷售情況,但是從這裏依然能看出當時洋布貿易的一般情況。
要注意的是,從上述資料可以知道,英國洋布一匹的麵積比土布的麵積大得多,相當於寬度為一尺,長度為272尺的布匹;這是寬度為一尺,長度為三丈(即三十尺)的標準土布的九倍左右。
(知了注:上麵資料很有意思,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根據這個換算有關布匹貿易的其他數據)
趙大貴報出的洋布價格為每匹2.5元到3元(印花布要高一些),按照土布換算,如果以麵積計算相當於每匹0.27元到0.33元。
鬆江布向以物美價廉而稱雄,寬度為一尺,長度為長二到丈六的土布價格,每匹0.4元到0.9元不等,也就是三丈長的標準土布價格是0.8元到1.95元期間,如果以麵積計算,洋布價格就是土布的三分之一。
按照這一時代的英國人在魔都和寧波等地做的市場調查,土布的批發價格,每百匹四十元到九十元不等;而到了福州和廈門等地,不管是批發價還是零售價,都要比這個還要上浮一些。
這就不難理解在1843年到1845年期間,洋布一下子就大賣,通商的五個港口的清廷官員就向朝廷哭訴,說洋布價格隻有土布的三分之一,質量卻甚佳,輕便好用,導致所有人都買洋布,不買土布,本地織布的農民家庭受到很大衝擊雲雲。
讀完知了上麵的描述,書友們就會明白為什麽會出現上述情況,也會理解43年到45年期間,特別是開埠初期,洋布為什麽大賣,甚至使得大量商人不計代價地囤積洋布。
這洋布從輕薄程度、染色工藝到質感,都比土布強了不是一星半點,價格卻隻有土布的三分之一。
到場的幾位掌櫃聽說洋布的價格後,不由得都是非常動心。
趙大貴殷勤地招待眾人,又暗中觀察,知道這些人大部分都動了心了,不由暗歎一聲可惜了。
事實上,洋布的生意,要比目前看到的複雜多了,至少不能隻從價格和外觀判斷。
表麵上看來洋布比土布便宜很多,但那也是因為洋布單位麵積布匹所耗的棉花比土布少很多,原料成本低,而且因為是機器生產,加工成本很低廉所致;按照布匹重量上看,洋布不見得比土布便宜。
這還是其次,洋布還有一項很大的缺點,那就是因為用的棉紗很細,好看是好看,但不耐用,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破。
這一點對平時不做繁重體力勞動的有錢人無所謂,隻要好看就行,對農民來說就非常關鍵了,因為他們需要的其實是像帆布牛仔布一樣結實耐用,可以在田間工作時穿戴的衣服。
洋布在魔都等北方港口(這是相對於廣州說的,很多英國商人喜歡將魔都、廈門等稱為北方港口)開埠的一兩年內賣得很火爆,後來就出現大量積壓,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中國老百姓對這種布匹的缺點開始熟悉,明白這種布匹做成的衣服沒法在田間勞動的時候穿戴。
通商口岸周圍的農民買這些洋布,做成衣服,隻是在重要節日或重要日子穿上,圖其好看,平時卻是穿著土布的,到了內陸地區,就更是如此。
所以,在此強調土布和洋布其實是適用人群和用途截然不同的有根本性差異的兩種布匹。
這也給了土布一些喘息之機,在之後的數十年,從19世紀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土布一直跟洋布拚命爭奪中國市場份額,其中的故事堪稱可歌可泣。
曼徹斯特的紡織廠主們曾努力將土布擠出市場,但最後未能如願,在大多數時候洋布市場份額還是遠低於土布的。
有那麽一段時期,英國的紡織廠主們想紡出很粗的棉紗,用以生產布匹,做成土布一樣堅固耐用的布匹,以此搶占中國市場。
結果,在工廠論證後發現,這樣生產的布匹耗用的棉花太多,生產起來技術上倒是不難,但成本絕不會比中國土布低廉,遑論還要加上從英國到中國的運輸成本。
這真是令人遺憾的結論,在地球各地都呼風喚雨的英國紡織廠主們居然在中國,被如此原始的機器和生產方式所打敗,原因卻是“臣妾做得到,但不能做”。
到了最後,對中國土布的最後一擊是美國和日本的紡織廠完成的。
19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這兩國的工廠采用很粗的棉紗,生產仿土布的洋粗布,這種布同時具備洋布便宜的特性和土布耐用的特點,成功把中國農民紡織的土布擠出市場,導致大量的農民家庭破產。
考慮到洋粗布代替土布的年代就是19世紀10年代左右,跟清廷被推翻的時間高度吻合,經濟學家們認為清廷下台的原因就在於手工業的完全崩潰,是有一定道理的。
要知道對清朝的農民家庭來講,織布是非常重要的經濟來源,特別是在魔都等地區,八九成以上的家庭都靠婦女織布來平衡家庭收支。
可以這麽說,在魔都和蘇州等產布區的大部分農戶家庭,織布的收入遠高過種地的收入;絕大多數時候,這一地區的婦女織布賺到的錢,比辛苦勞動的男性還要多。
這一方麵表示這時代的清朝經濟結構已經變得非常畸形,體力更強的男性賺錢反而不如女性多;另一方麵也可以讓人直觀地了解這些家庭對紡織產業的依賴性,平時就是棉花的豐歉程度,也會嚴重影響一般農戶家庭的收支情況。
趙大貴接到洋布生意的單子後,就明白這麽多洋布湧進魔都,必然會導致本地土布滯銷,使得很多依靠紡織為生的農民家庭和城市人家庭遇到經濟困難,甚至破產。
隻是,他對此也無能為力,最多將洋布的價格抬高一些,給土布留多一些生存空間。
這都是赤果果的因果,趙大貴不久之後就會明白這種因果牽扯的嚴重性。
有關土布和洋布紛爭的篇幅好像長了一些,還是回到當前的情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