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印刷圖紙的雕版通常是用鉛精心雕刻出來的,做出來非常費功夫不說,用完一次後還沒了用處,隻能回爐重煉;
趙大貴相當於用靈金製作出雕版來印刷,看著似乎奢侈昂貴,但能瞬間製成,而且還能反複使用,極為方便。
按照上述操作,趙大貴便得到了機床螺杆的設計圖和標準模型,還能在主世界裏用印刷機打印出來。
趙大貴做這一切並不費什麽功夫,前後也就花了數分鍾而已,比起一般熟練的製圖工人也要花七八個小時才能繪製出圖紙來,不知快了多少倍。
趙大貴接著按照上述流程,繼續製作機床中其他部件的設計圖紙和模型等,花了整整半天功夫,總算把一台機床裏所有部件的設計圖和模型等弄出來。
這樣一來,趙大貴的主神空間裏就用製作出的部件模型,組裝出一台精度極高的機床來;
手上也多了車床所有部件的一整套射擊圖紙來,主神圖書館裏的那一套,可以自己留著用,在主世界用印刷機打印出來的這一套,可以放在資料庫做備用,也可以讓其他工程師或設計師拿著翻看和借鑒。
趙大貴掌握“微米級尺寸控製”能力之後,很快就用這個能力弄出機床、蒸汽機、船舶部件等無數物體的設計圖紙來,其中很多還用靈金具現出模型,在主神空間裏進行組裝出來。
在仿製繅絲設備的項目組中,謝爾敦是真正的學霸,學習機械設計的速度極快,很多人認為他的設計能力一年之內就能超過陳凡這樣具備數十年經驗的老練工程師。
但是,即使以謝爾敦的數學天賦和用工程度,在設計方麵的進步速度比趙大貴要差上不少,這並不是因為趙大貴的學習能力比謝爾敦強,而是有上述作弊一樣的能力所致。
繪製圖紙,也算是工程師的基礎能力了,謝爾敦最多繪製上百張設計圖的時候,趙大貴已經繪製過數千乃至上萬張設計圖紙,還擺弄過無數機械模型,對機床乃至各種機器設備爛熟於胸,做到真正的心熟手熟。
通過一段時間的繪圖聯係,又借助主神圖書館的記憶輔助能力,趙大貴對這時代的機械設備的認知,以非常恐怖的速度提高,對造船廠的各種機床和蒸汽機,以及東方號等蒸汽船的機械設備結構,擁有了不輸於絕大部分工程師的了解。
雖然說這並不表明趙大貴就此成為卓絕的設計師,畢竟那更考驗人的創新能力和數學能力等,但至少表明趙大貴已經可以被稱為非常出色的工程師,還是基本功非常紮實的那種。
有了足夠積累後,趙大貴就可以繪製鐵殼螺旋槳蒸汽船東方號的全套設計圖紙,然後在主神空間裏用靈金製作出一百比一比例的模型來,到時候趙大貴的工程設計能力會有一個飛躍。
因為受到機械加工能力的限製,即使做出全套設計圖,也不見得能生產出實用的蒸汽船來,但至少在設計功底方麵,趙大貴跟這時代一流船舶設計師之間的差距會縮小到很小的程度。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趙大貴沉浸在設計能力快速提高的快感上,恨不得天天撲在這方麵的學習上,可惜的是有很多商業上的事務要處理,而且繪製設計圖和製作模型等其實非常損耗精神力,時時要用血神經真氣種子補充,並不能全天候進行繪製,這讓他感到非常遺憾。
學習機械設計,同時壓實根基之外,趙大貴又要忙起蒸汽機和繅絲機等設備的設計,這是實際檢驗他的設計能力的好機會。
事實上,設計複繅設備的主力隻有趙大貴、陳凡和謝爾敦三個人,其他三名工程師知識儲備不足,最多提點建議或打下手;其他學者和工人更加不堪,連打下手都不夠資格,隻能瘋狂地學習,努力跟上趙大貴等人的進展。
不過,繅絲機畢竟是比較簡單的機械,用機器來完成中國農民自己支個鍋都能做到的事情,實際沒有多少難度。
隻是因為大部分人都沒接觸過西方機械,開始的時候才會覺得這事情非常困難。
翻查各種技術資料後,經過一段時間的忙碌工作,有關繅絲機的設計也逐漸有了點眉目。
不過,工作之餘也要休息,過得幾天,到了洋人所說的周日,趙大貴麾下的商行、學院和工廠都照例放假休息一天。
每七日都休息一天,在後世來說極為正常,放到現在這個時間段,就顯得非常特立獨行了,一般的商行也就是每十天休息一天,更多的時候是根本不讓休息的。
一直跟著趙大貴研究繅絲設備的謝爾敦,也終於有時間休息,順便見一下好久不見的友人楊威利。
謝爾敦和楊威利都是望廈縣人士,兩家從很久以前就走得很近,到了這一代,兩個人都對西學感興趣,又同樣得聰明過人,自然而然就結為好友了。
趙大貴曾稱呼兩人為好基友,隻是謝爾敦遍覽群書,也不清楚這話的典故。
這段時間,謝爾敦學習“機械製圖入門”,又嚐試學習西洋機械的設計,仿製出洋人的繅絲設備來,西學方麵的學問飛速進步,可謂忙得不可開交,看著好朋友楊威利走上“歧路”也未能加以糾正,因此想趁著現在有時間,跟楊威利好好嘮叨嘮叨。
原來,趙大貴請了一幫洋人過來,要搞什麽紀律培訓,把手下沒事幹的工匠和職員全部轟過去,讓洋人好好拾掇一番,還問東方學院的學者們有沒有感興趣的。
這種事情,但凡腦子正常的人都知道避之唯恐不及的,偏偏楊威利不知抽了什麽風,竟跟著七八名年輕學者一起,去參加所謂的紀律培訓,每天跟那些工匠一起在地上摸爬滾打,可謂斯文掃地了。
“聽說某人最近老在地上爬來爬去,跟個泥猴似的,今日一見,還是挺幹淨吧。”
“聽說某人老躲在屋裏看書,一整月都不曬太陽,這臉色果然白了許多。”
兩個人找個城內的茶樓見麵,還沒坐下呢,就不忘互相損兩句,然後互相對視一眼,哈哈笑了起來。
謝爾敦本以為楊威利這段時間在城外吃盡苦頭,應該狼狽不堪才對,沒想到看見對方身上幹幹淨淨,渾身透著一股從沒見過的喜悅勁,臉上多了說不清的光彩,言談舉止間多了一種雷厲風行的氣息,不由暗中感到吃驚。
趙大貴相當於用靈金製作出雕版來印刷,看著似乎奢侈昂貴,但能瞬間製成,而且還能反複使用,極為方便。
按照上述操作,趙大貴便得到了機床螺杆的設計圖和標準模型,還能在主世界裏用印刷機打印出來。
趙大貴做這一切並不費什麽功夫,前後也就花了數分鍾而已,比起一般熟練的製圖工人也要花七八個小時才能繪製出圖紙來,不知快了多少倍。
趙大貴接著按照上述流程,繼續製作機床中其他部件的設計圖紙和模型等,花了整整半天功夫,總算把一台機床裏所有部件的設計圖和模型等弄出來。
這樣一來,趙大貴的主神空間裏就用製作出的部件模型,組裝出一台精度極高的機床來;
手上也多了車床所有部件的一整套射擊圖紙來,主神圖書館裏的那一套,可以自己留著用,在主世界用印刷機打印出來的這一套,可以放在資料庫做備用,也可以讓其他工程師或設計師拿著翻看和借鑒。
趙大貴掌握“微米級尺寸控製”能力之後,很快就用這個能力弄出機床、蒸汽機、船舶部件等無數物體的設計圖紙來,其中很多還用靈金具現出模型,在主神空間裏進行組裝出來。
在仿製繅絲設備的項目組中,謝爾敦是真正的學霸,學習機械設計的速度極快,很多人認為他的設計能力一年之內就能超過陳凡這樣具備數十年經驗的老練工程師。
但是,即使以謝爾敦的數學天賦和用工程度,在設計方麵的進步速度比趙大貴要差上不少,這並不是因為趙大貴的學習能力比謝爾敦強,而是有上述作弊一樣的能力所致。
繪製圖紙,也算是工程師的基礎能力了,謝爾敦最多繪製上百張設計圖的時候,趙大貴已經繪製過數千乃至上萬張設計圖紙,還擺弄過無數機械模型,對機床乃至各種機器設備爛熟於胸,做到真正的心熟手熟。
通過一段時間的繪圖聯係,又借助主神圖書館的記憶輔助能力,趙大貴對這時代的機械設備的認知,以非常恐怖的速度提高,對造船廠的各種機床和蒸汽機,以及東方號等蒸汽船的機械設備結構,擁有了不輸於絕大部分工程師的了解。
雖然說這並不表明趙大貴就此成為卓絕的設計師,畢竟那更考驗人的創新能力和數學能力等,但至少表明趙大貴已經可以被稱為非常出色的工程師,還是基本功非常紮實的那種。
有了足夠積累後,趙大貴就可以繪製鐵殼螺旋槳蒸汽船東方號的全套設計圖紙,然後在主神空間裏用靈金製作出一百比一比例的模型來,到時候趙大貴的工程設計能力會有一個飛躍。
因為受到機械加工能力的限製,即使做出全套設計圖,也不見得能生產出實用的蒸汽船來,但至少在設計功底方麵,趙大貴跟這時代一流船舶設計師之間的差距會縮小到很小的程度。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趙大貴沉浸在設計能力快速提高的快感上,恨不得天天撲在這方麵的學習上,可惜的是有很多商業上的事務要處理,而且繪製設計圖和製作模型等其實非常損耗精神力,時時要用血神經真氣種子補充,並不能全天候進行繪製,這讓他感到非常遺憾。
學習機械設計,同時壓實根基之外,趙大貴又要忙起蒸汽機和繅絲機等設備的設計,這是實際檢驗他的設計能力的好機會。
事實上,設計複繅設備的主力隻有趙大貴、陳凡和謝爾敦三個人,其他三名工程師知識儲備不足,最多提點建議或打下手;其他學者和工人更加不堪,連打下手都不夠資格,隻能瘋狂地學習,努力跟上趙大貴等人的進展。
不過,繅絲機畢竟是比較簡單的機械,用機器來完成中國農民自己支個鍋都能做到的事情,實際沒有多少難度。
隻是因為大部分人都沒接觸過西方機械,開始的時候才會覺得這事情非常困難。
翻查各種技術資料後,經過一段時間的忙碌工作,有關繅絲機的設計也逐漸有了點眉目。
不過,工作之餘也要休息,過得幾天,到了洋人所說的周日,趙大貴麾下的商行、學院和工廠都照例放假休息一天。
每七日都休息一天,在後世來說極為正常,放到現在這個時間段,就顯得非常特立獨行了,一般的商行也就是每十天休息一天,更多的時候是根本不讓休息的。
一直跟著趙大貴研究繅絲設備的謝爾敦,也終於有時間休息,順便見一下好久不見的友人楊威利。
謝爾敦和楊威利都是望廈縣人士,兩家從很久以前就走得很近,到了這一代,兩個人都對西學感興趣,又同樣得聰明過人,自然而然就結為好友了。
趙大貴曾稱呼兩人為好基友,隻是謝爾敦遍覽群書,也不清楚這話的典故。
這段時間,謝爾敦學習“機械製圖入門”,又嚐試學習西洋機械的設計,仿製出洋人的繅絲設備來,西學方麵的學問飛速進步,可謂忙得不可開交,看著好朋友楊威利走上“歧路”也未能加以糾正,因此想趁著現在有時間,跟楊威利好好嘮叨嘮叨。
原來,趙大貴請了一幫洋人過來,要搞什麽紀律培訓,把手下沒事幹的工匠和職員全部轟過去,讓洋人好好拾掇一番,還問東方學院的學者們有沒有感興趣的。
這種事情,但凡腦子正常的人都知道避之唯恐不及的,偏偏楊威利不知抽了什麽風,竟跟著七八名年輕學者一起,去參加所謂的紀律培訓,每天跟那些工匠一起在地上摸爬滾打,可謂斯文掃地了。
“聽說某人最近老在地上爬來爬去,跟個泥猴似的,今日一見,還是挺幹淨吧。”
“聽說某人老躲在屋裏看書,一整月都不曬太陽,這臉色果然白了許多。”
兩個人找個城內的茶樓見麵,還沒坐下呢,就不忘互相損兩句,然後互相對視一眼,哈哈笑了起來。
謝爾敦本以為楊威利這段時間在城外吃盡苦頭,應該狼狽不堪才對,沒想到看見對方身上幹幹淨淨,渾身透著一股從沒見過的喜悅勁,臉上多了說不清的光彩,言談舉止間多了一種雷厲風行的氣息,不由暗中感到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