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6年一月的時候,出了一件大事,好吧,也不算大事,義升行原來的老板林阿欽被債主們放出來,坐船回廣東。
本來,義升行雖然賣了,但資不抵債,至少有九十萬以上的債沒能還上,按照這時代的常例,林阿欽是不可能全須全尾地回去的。
正常來講,林阿欽老家的產業都要被沒收,甚至妻女都要被賣,但英國人不希望林阿欽的下場過於淒慘,以免今後再沒有中國人敢幫他們做事;
趙大貴對林阿欽觀感不佳,也不覺得收拾一個小嘍囉有什麽大用;
加上那些債主們也認為從林阿欽那裏榨不出什麽錢來,最多出口氣,在收下斯塔克等人一些補償後就同意放人。
林阿欽在上海這兩年,原先隻是帶著數百元本錢過來的,後來在上海混得風生水起,一度成為上海最大的壟斷商人,享盡了榮華,但這一下又打回了原形。
要不是趙大貴本著人道主義精神,免了他的船票錢,又贈送一百銀元的錢,他就是被放出來,恐怕都回不了廣東去的。
大家其實知道義升行和大貴行的關係很不好,當初林阿欽可是聯絡吳健彰和洋人狠狠打壓過趙大貴的。
因此,趙大貴這番作為博得了一片讚譽,大家都覺得趙大貴這人肚量很大,是個難得的好人。
林阿欽回去的時候,趙大貴甚至親自到碼頭,送他商船離去,倒把虛偽的一套戲碼演足了。
吳健彰和楊坊也不知道想什麽,也到碼頭送林阿欽回去,等他上船走了之後,還拉著趙大貴到附近茶樓喝茶,很是唏噓了一番。
從此之後,上海的買辦界就是他們三人三足鼎立的局麵了。
不過,趙大貴一提起三足鼎立的話,其他兩人拚命搖手,說趙大貴為人仗義,此番救市等於救人無數,以後他們兩個肯定要跟著趙大貴行事的。
楊坊也罷了,跟趙大貴年齡差不多,而且生意一直在兩人之下,吳健彰五十多歲的人說這話,就有些惡心了。
趙大貴也沒有趾高氣揚,跟兩人客氣了一番,心裏卻很清醒,吳健彰財力雄厚,此番隻是折損點元氣而已;楊坊有怡和做後台,此番損失也不大,真以為自己虎軀一震,將兩人收為小弟,以後有的是吃虧的時候。
不過,至少在一段時間內,兩人會在商界發出與趙大貴完全相同的聲音,上海的其他數十名買辦自然也不會跟他們三個巨頭對著幹,就是說在一兩年內,上海的買辦和買辦行將以大貴商行馬首為瞻。
這是原先的林阿欽也未能得到的待遇,如果合理利用,能獲利無數。
接下來的幾天,以趙大貴、吳健彰和楊坊為首,上海的買辦們開始頻繁聚會,商談很多事情。
西方商人開的洋行商人們本來對此並不在意,等到發現生絲和茶葉等出口商品價格慢慢上浮,銅鐵等進口商品呢價格卻有所下浮,這才反應過來,這些買辦是要聯合起來逆天啊。
洋行也不是善茬,立即采用各種手段,洋行和買辦行之間的明爭暗鬥就此展開。
中國的洋行和買辦之間的關係一直很特殊,理論上買辦隻是洋行雇傭的仆人或員工,但實際上這些買辦逐步掌控洋行裏的一切生意,又在暗地裏聯合起來控製生意,很多時候跟洋行平起平坐。
直到十九世紀八九十年代,甚至民國時期,外國人也經常抱怨買辦行脫離自身控製,“在洋行賺錢的時候,買辦賺更多錢;而且在洋行賠錢的時候,買辦也有可能賺錢”。
本來按照曆史,在這次洋布危機後,買辦們會進一步貼近洋人,幫洋行降低絲茶的收購價,但有實力強勁的大貴商行做後盾,情況就很不一樣了。
上海的絲茶價格,在1844年開埠的時候最高,之後一直在慢慢下降,在1848年的時候達到最低點,之後才開始慢慢恢複,但一直也未能恢複原先的高價,這跟絲茶等商品價格在歐洲一直沒怎麽變化,甚至有所上浮,形成明顯對比。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清朝的白銀流失和錢荒嚴重,導致銀貴錢賤;
而且洋行對中國的商品價格越來越了解,還用種種手段加以控製;
買辦們之間形成一種隱性的競爭,更願意降低價格以獲得更多生意機會,這方麵做得最過分的是先前倒閉的義升行,很多時候就是不賺錢也要爭奪生意機會,以保持行業第一的地位。
這種現象,對趙大貴的大貴商行自然是非常不利的,事實上對大部分買辦行也是不利的,隻是因為之前的買辦們一盤散沙,本應該做行業老大的林阿欽甚至帶頭破壞規矩,才導致買辦們之間隻有競爭沒有合作。
此番在趙大貴的帶領下,買辦們開始用統一的聲音發話;而洋行的西方商人因為這段時間損失嚴重,雖然急於應對,但未能做出足夠有效的控製。
這件事如今看來還很細小,但實際對本埠今後十幾年的商業環境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也是在一月份,大貴商行開了一次職工大會,獎勵前一年立下功勞的職員,還給不少人提升了職位。
從義升行轉來的掌櫃和夥計們,沒有什麽功勞可言,但看在新加入的份上,趙大貴也給每個人發兩個月工資,又溫言撫慰,努力收服他們的人心。
最後,趙大貴還提出賺兩百萬的目標,就是說要求大貴商行的全體員工再接再厲,在1846年至少要賺兩百萬以上的純利潤。
在這個時代,這可不是小數目,雖然廣州有伍家和潘家等大家族,資產總量遠遠超過大貴商行,但那也是數百年積累而成的,按照單一年份的收益,恐怕很難達到一百萬元。
就是清國朝廷,每年的財政收入也就四千萬元到六千萬元之間,每年的盈餘也就隻有數十萬元。
當年威名赫赫的東印度公司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倒閉的時候,年純收入也就一千萬元左右。
考慮到這些因素,就能明白趙大貴提出的這個目標有多宏大了。
然而,大貴商行的掌櫃夥計們陶醉在這些年的幾何級數發展,竟沒有一個覺得這個目標離譜的,反而瘋狂地喊口號,發誓一定要完成這樣的目標,場麵極度火爆和熱烈。
本來,義升行雖然賣了,但資不抵債,至少有九十萬以上的債沒能還上,按照這時代的常例,林阿欽是不可能全須全尾地回去的。
正常來講,林阿欽老家的產業都要被沒收,甚至妻女都要被賣,但英國人不希望林阿欽的下場過於淒慘,以免今後再沒有中國人敢幫他們做事;
趙大貴對林阿欽觀感不佳,也不覺得收拾一個小嘍囉有什麽大用;
加上那些債主們也認為從林阿欽那裏榨不出什麽錢來,最多出口氣,在收下斯塔克等人一些補償後就同意放人。
林阿欽在上海這兩年,原先隻是帶著數百元本錢過來的,後來在上海混得風生水起,一度成為上海最大的壟斷商人,享盡了榮華,但這一下又打回了原形。
要不是趙大貴本著人道主義精神,免了他的船票錢,又贈送一百銀元的錢,他就是被放出來,恐怕都回不了廣東去的。
大家其實知道義升行和大貴行的關係很不好,當初林阿欽可是聯絡吳健彰和洋人狠狠打壓過趙大貴的。
因此,趙大貴這番作為博得了一片讚譽,大家都覺得趙大貴這人肚量很大,是個難得的好人。
林阿欽回去的時候,趙大貴甚至親自到碼頭,送他商船離去,倒把虛偽的一套戲碼演足了。
吳健彰和楊坊也不知道想什麽,也到碼頭送林阿欽回去,等他上船走了之後,還拉著趙大貴到附近茶樓喝茶,很是唏噓了一番。
從此之後,上海的買辦界就是他們三人三足鼎立的局麵了。
不過,趙大貴一提起三足鼎立的話,其他兩人拚命搖手,說趙大貴為人仗義,此番救市等於救人無數,以後他們兩個肯定要跟著趙大貴行事的。
楊坊也罷了,跟趙大貴年齡差不多,而且生意一直在兩人之下,吳健彰五十多歲的人說這話,就有些惡心了。
趙大貴也沒有趾高氣揚,跟兩人客氣了一番,心裏卻很清醒,吳健彰財力雄厚,此番隻是折損點元氣而已;楊坊有怡和做後台,此番損失也不大,真以為自己虎軀一震,將兩人收為小弟,以後有的是吃虧的時候。
不過,至少在一段時間內,兩人會在商界發出與趙大貴完全相同的聲音,上海的其他數十名買辦自然也不會跟他們三個巨頭對著幹,就是說在一兩年內,上海的買辦和買辦行將以大貴商行馬首為瞻。
這是原先的林阿欽也未能得到的待遇,如果合理利用,能獲利無數。
接下來的幾天,以趙大貴、吳健彰和楊坊為首,上海的買辦們開始頻繁聚會,商談很多事情。
西方商人開的洋行商人們本來對此並不在意,等到發現生絲和茶葉等出口商品價格慢慢上浮,銅鐵等進口商品呢價格卻有所下浮,這才反應過來,這些買辦是要聯合起來逆天啊。
洋行也不是善茬,立即采用各種手段,洋行和買辦行之間的明爭暗鬥就此展開。
中國的洋行和買辦之間的關係一直很特殊,理論上買辦隻是洋行雇傭的仆人或員工,但實際上這些買辦逐步掌控洋行裏的一切生意,又在暗地裏聯合起來控製生意,很多時候跟洋行平起平坐。
直到十九世紀八九十年代,甚至民國時期,外國人也經常抱怨買辦行脫離自身控製,“在洋行賺錢的時候,買辦賺更多錢;而且在洋行賠錢的時候,買辦也有可能賺錢”。
本來按照曆史,在這次洋布危機後,買辦們會進一步貼近洋人,幫洋行降低絲茶的收購價,但有實力強勁的大貴商行做後盾,情況就很不一樣了。
上海的絲茶價格,在1844年開埠的時候最高,之後一直在慢慢下降,在1848年的時候達到最低點,之後才開始慢慢恢複,但一直也未能恢複原先的高價,這跟絲茶等商品價格在歐洲一直沒怎麽變化,甚至有所上浮,形成明顯對比。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清朝的白銀流失和錢荒嚴重,導致銀貴錢賤;
而且洋行對中國的商品價格越來越了解,還用種種手段加以控製;
買辦們之間形成一種隱性的競爭,更願意降低價格以獲得更多生意機會,這方麵做得最過分的是先前倒閉的義升行,很多時候就是不賺錢也要爭奪生意機會,以保持行業第一的地位。
這種現象,對趙大貴的大貴商行自然是非常不利的,事實上對大部分買辦行也是不利的,隻是因為之前的買辦們一盤散沙,本應該做行業老大的林阿欽甚至帶頭破壞規矩,才導致買辦們之間隻有競爭沒有合作。
此番在趙大貴的帶領下,買辦們開始用統一的聲音發話;而洋行的西方商人因為這段時間損失嚴重,雖然急於應對,但未能做出足夠有效的控製。
這件事如今看來還很細小,但實際對本埠今後十幾年的商業環境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也是在一月份,大貴商行開了一次職工大會,獎勵前一年立下功勞的職員,還給不少人提升了職位。
從義升行轉來的掌櫃和夥計們,沒有什麽功勞可言,但看在新加入的份上,趙大貴也給每個人發兩個月工資,又溫言撫慰,努力收服他們的人心。
最後,趙大貴還提出賺兩百萬的目標,就是說要求大貴商行的全體員工再接再厲,在1846年至少要賺兩百萬以上的純利潤。
在這個時代,這可不是小數目,雖然廣州有伍家和潘家等大家族,資產總量遠遠超過大貴商行,但那也是數百年積累而成的,按照單一年份的收益,恐怕很難達到一百萬元。
就是清國朝廷,每年的財政收入也就四千萬元到六千萬元之間,每年的盈餘也就隻有數十萬元。
當年威名赫赫的東印度公司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倒閉的時候,年純收入也就一千萬元左右。
考慮到這些因素,就能明白趙大貴提出的這個目標有多宏大了。
然而,大貴商行的掌櫃夥計們陶醉在這些年的幾何級數發展,竟沒有一個覺得這個目標離譜的,反而瘋狂地喊口號,發誓一定要完成這樣的目標,場麵極度火爆和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