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讓李凡用陰陽劍訣和那個武修比雙絞斧,一場讓王武和那個武修比拳力,還有一場由那個武修自己定內容,每項比試都是公平公正,決不暗算那個武修。
李凡還有一個要求,把自己用雙劍和啟光武修比試雙絞斧作為龍肯部族一方的指定第一場。
李凡這麽一說,王武雖然覺得二打一有點不妥,但考慮到自己確實不會兵器,還是答應了。
王武天生神力,最強項就是力道,現在雖然剛入金剛拳法的高階,但力道比普通人練成的金剛拳法高階巔峰還要多出一倍,差不多有兩千斤左右。
李凡在力道上比不上王武,金剛拳法也隻有中階巔峰狀態,力道隻有一千三百斤左右,但招式和臨陣經驗特別訓練過,比王武強的多,尤其擅長兵器。
聶青青雖然完成了金剛拳法的修煉,但力道也隻有一千兩百斤左右,隻比普通人多出兩百斤,原因主要還是她體內有一點李凡的金色電絲,所以比普通人強一點。
李凡讓王武仔細思考如何下戰書,內容和彩頭是什麽,自己和丹拓離開了房間。
當天傍晚,啟光部族軍營前飛來一架小無人機,送來了一份戰書,內容大致意思如下:
龍肯部族武修久仰啟光武修的威名,期望進行功夫切磋,無奈戰場上幹擾因素太多,趁此短暫的休戰期間,約定明天下午三點在奧當山脈西側的荒穀裏進行比試。
鑒於啟光部族目前隻有一個武修,龍肯部族不希望以多取勝,雙方分三場比試,贏兩局者獲勝。
題目由雙方各定一個,如果平手,第三場抽簽,贏的定題目。
若龍肯部族武修敗,願意交出龍肯部族核心武修功法金剛拳法,希望啟光部族也拿出一套核心功法作為比試的彩頭,坎迪部族的閃電腿功法除外。
雙方可以在比試前先派出一人用肉眼快速看一遍功法複本,分辨真假,然後將複本放在指定區域開始比試。
龍肯部族會顯示出足夠誠意,拿出完整無改動複本,期望啟光部族體現應有的大族風範。
本次決鬥比試純屬功夫切磋,一方認輸比賽立刻停止,不決生死,對方離開奧當山脈前不得襲擊。
這封戰書雖由王武起草,但大部分內容還是李凡後來改的,表麵上看似乎無懈可擊,但如果對方照做,龍肯部族隻占便宜不吃虧。
李凡打算拿出的是自己花了兩周精心改動縮編的金剛拳法簡化版,由於他精通古代文言文,連詞句都十分流暢,對方不可能看得出來功法不完整。
而啟光部族的那個武修就算是天才,一夜之間改出個讓人看不出破綻的功法也不太可能,加上對方那個武修十分自負,不擔心自己會輸,肯定懶得琢磨,多半實打實拿出個功法出來。
如果他真這麽做了,就中了李凡的圈套。
李凡吸收藍霧多時,腦力早已經提升的非同一般,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快速看一遍功法,一字不落的記下來對他來說是小事一樁。
啟光部族那個武修不可能有李凡這種奇遇,就算腦力不錯,頂多記個大概,而且記下的還是個縮編的簡化版。
就算最後輸了,啟光部族得到了金剛拳法的簡化版,但其實獲益大的還是龍肯部族這邊,因為李凡在比之前就已經背下了對方的功法全篇。
事情如李凡預料的那樣,無人機帶回一封回書。
啟光部族那個武修在軍營裏閑了幾天早就不耐煩了,見有這種消遣自然不會放過,而且還可以得到龍肯部族的核心功法,爽快的答應了。
第二天下午,李凡王武戴著十幾個煤山武修來到奧當山脈西側的荒穀中。
等了半個小時左右,啟光部族的那個武修戴著一個百人特種部隊前來赴約,法修沒有跟來。
李凡和王武上前,示意自己二人參與比試。
啟光部族的那個武修把嘴一撇,用鄙視的眼光上下打量了二人幾眼,拿出了一個複印文本。
李凡把準備好的金剛拳法簡化版複印文本遞給了對方,對方把他的遞給了李凡。
翻開啟光部族的文本,引入眼簾四個大字“雙絞斧法”。
李凡知道對方不可能把鎮族功法啟光神功拿來,已經預料到不是碎心掌就是雙絞斧,果然是其一。
來不及多想,李凡運足腦力開始分析記憶這本功法,十分鍾後,雙方翻看完畢,都對功法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沒有意義,一起把兩本文本放在了中間一塊大石背後。
煤山武修和啟光特種部隊都後撤到高處觀戰,三人開始商量比試順序。
啟光部族的武修提出他先定題目,李凡的意見是扔硬幣猜,誰的麵朝上就是誰先。
啟光武修覺得這也公平,於是摸出一枚硬幣,雙方各選了一麵。
“叮”的一聲,硬幣被啟光武修彈到空中,翻轉著落向地麵。
李凡運起念移功,在硬幣就要落地前控製了一下,結果是龍肯猜的那一麵朝上。
龍肯優先,李凡提出第一場由自己和對方比試兵器,雙劍對雙斧,不能用內力,隻能用肌肉力量,比的是兵器招數。
啟光武修覺得有點無聊,扔不扔硬幣都一樣要打,浪費那麽多時間沒必要,不耐煩的從背後摘下雙斧,示意李凡趕緊開始,別磨磨蹭蹭。
事情如自己預料的進行,李凡心情放鬆下來,拔出黑劍和青劍,施展開雙劍合璧的陰陽劍訣與對方戰在一處。
啟光部族不愧是雄霸綠石國首都地區多年的強大部族,雙絞斧法威力強大,配合閃電腿輾轉騰挪的靈活步法,攻勢十分凶猛,一上來就壓製了李凡。
李凡得到坎迪部族獻出的閃電腿法後立刻就開始修煉,但幾個月時間太短,隻有第一層的境界。
啟光武修大約四十多歲,正值武修年齡巔峰時期,按閃電腿功法判斷,他的境界已經達到了最高級的第五層,身法快如閃電。
李凡剛看過雙絞斧的功法,盡管時間短暫,但以李凡近乎變態的腦力也已經分析掌握了個大概。
按功法分析,啟光武修的雙絞斧也已經練到高階巔峰,完成了全部修煉。
兩把戰斧上下翻飛,李凡似乎被困在了一片斧影之中。
啟光武修見李凡隻有招架之力,一臉不屑,全力進攻,想盡快拿下李凡開始下一局。
沒想到強攻了一個小時,李凡還是一幅軟綿綿的感覺,也不反擊,就是不停的躲啊擋啊,但從沒有被傷到。
這下啟光武修有點惱火了,開始頻頻出奇招猛招,甚至故意露出一些破綻引誘李凡。
李凡依舊沒有主動出擊,還是遊走躲閃為主,一雙眼睛目不轉睛的觀察著啟光武修的每一個動作,腦子裏結合雙絞斧和閃電腿的功法不停的分析消化學習著。
啟光武修以為他在攻擊李凡,殊不知自己正在教李凡練功。
而李凡采用拖延戰術除了偷學以外還有另一個意圖,就是盡量消耗對方的體力,降低王武對陣的難度。
啟光武修就這樣高強度的攻擊了兩個小時,終於有點吃不消了,見李凡仍然不肯出擊,索性不再追逐李凡,開始找機會停下休息。
李凡見耗的差不多了,雙絞斧和閃電腿的招式運用也已經看的七七八八,突然轉變了套路,反守為攻。
右手的陽剛劍法大力進攻,左右的陰柔劍法見縫插針,陰陽劍訣不愧是上古劍法,每一種劍路都威力巨大,雙劍合璧更是精絕無比。
見李凡開始全力進攻,啟光武修的武者好勝心被激起,抖擻精神上來和李凡戰在一處。
啟光武修雖然功力深厚,但虧在提前被李凡摸清了自己功法的底細,加上沒見過這麽精絕的雙劍合璧劍法,又隻能使用兵器,不能用手腿攻擊和內功強壓,慢慢落了下風,若不是武藝純熟,早就敗了。
李凡不急於打敗對方,用盡辦法引誘對方拆招,看看雙絞斧和閃電腿在不利的戰局中能有什麽化解的套路。
就這樣又打了一個小時,天色漸漸有些暗了,李凡覺得差不多了,使出了陰陽劍訣的一個絕招,右手一劍擋開啟光武修的斧子,左手的黑劍神不知鬼不覺的出現在他咽喉處。
啟光武修見狀,無奈的認輸了。
李凡雖然獲勝,但心裏清楚,這是單約比兵器招數,如果不做約定任意出招,自己的功力不可能贏得了對方,雙劍可能早已經被對方雄厚的內力震落在地。
看看表,時間是下午五點半,李凡提議讓對方休息半小時,然後由王武開始第二輪對局,自己來到了山穀高處,和觀戰的煤山武修們待在一起。
啟光武修打不過李凡的雙劍合璧,琢磨著龍肯部族可能兵器厲害,拿出做彩頭的又是拳法,說明對方拳腳武功多半不怎麽樣。
而且往往先上的是最厲害的,第二局的應該實力弱一些,搬盤的機會還是很大的,所以盡管先失一局,士氣並沒有低落。
待他打坐了半小時後,第二局開始了,啟光武修果然提出這局比拳腳招數和內力。
王武凝氣蓄力,施展出高階金剛拳法開始與啟光武修過招,眾人聚精會神的時候,與煤山武修們一同觀戰的李凡卻悄悄消失了。
啟光武修練功多年,真氣充沛,但先和李凡打了三個小時,體力有些透支,隻能發揮出兩千五百斤左右的力道了。
王武雖然隻練了幾年功,但由於資質極佳,進步神速,加上天生神力,體力有又占優,一時間和啟光武修平分秋色。
天色開始逐漸暗淡下來,時間已經是下午六點多。
就在王武和啟光武修正在荒穀比鬥時,穀外突然傳來隆隆的炮聲和密集的槍聲。
啟光武修和王武雙雙跳出圈外,向觀戰的人詢問情況,一了解,穀外已經開打了。
由於事先有約定,雙方心平氣和的拿回了自己的功法複本,在穀中都沒有襲擊對方。
王武帶著煤山武修們從奧當山脈的山間小路奔回營區,啟光武修帶著一百人的特種部隊離開了荒穀。
剛一出穀,啟光武修就發現回營區的山路被一片沙塵籠罩,加上天色已暗,能見度極低。
特種部隊打開各種應急探照燈,把啟光武修圍在中間,提起十二分警覺慢慢向前移動。
前方的槍炮聲越來越響,啟光武修盡管有些不耐煩,但也擔心對方不守信用,暗設機關,況且就算自己不怕,可以衝出去,但這一百人的護衛隊可沒這個本事。
於是強忍著,和眾人一起慢慢的摸索探查著緩慢前行。
本來半小時就可以離開奧當山脈,啟光武修和護衛隊大約走了兩個小時,期間沒有遇到任何地雷和機關,也沒有人朝他們開槍。
總算離開了奧當山脈,沙塵也淡了。
啟光武修剛想帶著護衛隊狂奔,側麵山腰上突然響起密集的機槍聲,緊接著彈雨就封鎖了啟光部族一行人前進的道路。
啟光武修被強大的火力壓製在石頭後不敢抬頭,遠處啟光軍營裏的槍炮聲讓他心急如焚。
等了一會不見龍肯部族的火力減弱,啟光武修終於按耐不住,雙手抓住一塊大石充當盾牌,冒著彈雨強行向自己部族軍營的方向猛衝而去。
“轟轟轟”三顆地雷接連被踩響,啟光武修憑著迅捷的身法一一躲過,沒有被地雷炸傷,但也不敢繼續前衝,被迫停下來躲在大石後想對策。
時間已經是晚上七點半,啟光武修沒有等護衛隊過來與自己匯合,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排雷的辦法。
隻見他不停的把身邊的石塊一塊塊拋向前方不同的位置。
有的石頭觸雷,被炸的粉碎,有的沒有觸雷,落在了地上。
就這樣扔了幾十塊石頭後,啟光武修再次抓起大石塊做盾牌,冒著彈雨起身,踩在剛才扔出的未炸石塊上跳躍著前行,行進一段後繼續扔石塊。
李凡還有一個要求,把自己用雙劍和啟光武修比試雙絞斧作為龍肯部族一方的指定第一場。
李凡這麽一說,王武雖然覺得二打一有點不妥,但考慮到自己確實不會兵器,還是答應了。
王武天生神力,最強項就是力道,現在雖然剛入金剛拳法的高階,但力道比普通人練成的金剛拳法高階巔峰還要多出一倍,差不多有兩千斤左右。
李凡在力道上比不上王武,金剛拳法也隻有中階巔峰狀態,力道隻有一千三百斤左右,但招式和臨陣經驗特別訓練過,比王武強的多,尤其擅長兵器。
聶青青雖然完成了金剛拳法的修煉,但力道也隻有一千兩百斤左右,隻比普通人多出兩百斤,原因主要還是她體內有一點李凡的金色電絲,所以比普通人強一點。
李凡讓王武仔細思考如何下戰書,內容和彩頭是什麽,自己和丹拓離開了房間。
當天傍晚,啟光部族軍營前飛來一架小無人機,送來了一份戰書,內容大致意思如下:
龍肯部族武修久仰啟光武修的威名,期望進行功夫切磋,無奈戰場上幹擾因素太多,趁此短暫的休戰期間,約定明天下午三點在奧當山脈西側的荒穀裏進行比試。
鑒於啟光部族目前隻有一個武修,龍肯部族不希望以多取勝,雙方分三場比試,贏兩局者獲勝。
題目由雙方各定一個,如果平手,第三場抽簽,贏的定題目。
若龍肯部族武修敗,願意交出龍肯部族核心武修功法金剛拳法,希望啟光部族也拿出一套核心功法作為比試的彩頭,坎迪部族的閃電腿功法除外。
雙方可以在比試前先派出一人用肉眼快速看一遍功法複本,分辨真假,然後將複本放在指定區域開始比試。
龍肯部族會顯示出足夠誠意,拿出完整無改動複本,期望啟光部族體現應有的大族風範。
本次決鬥比試純屬功夫切磋,一方認輸比賽立刻停止,不決生死,對方離開奧當山脈前不得襲擊。
這封戰書雖由王武起草,但大部分內容還是李凡後來改的,表麵上看似乎無懈可擊,但如果對方照做,龍肯部族隻占便宜不吃虧。
李凡打算拿出的是自己花了兩周精心改動縮編的金剛拳法簡化版,由於他精通古代文言文,連詞句都十分流暢,對方不可能看得出來功法不完整。
而啟光部族的那個武修就算是天才,一夜之間改出個讓人看不出破綻的功法也不太可能,加上對方那個武修十分自負,不擔心自己會輸,肯定懶得琢磨,多半實打實拿出個功法出來。
如果他真這麽做了,就中了李凡的圈套。
李凡吸收藍霧多時,腦力早已經提升的非同一般,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快速看一遍功法,一字不落的記下來對他來說是小事一樁。
啟光部族那個武修不可能有李凡這種奇遇,就算腦力不錯,頂多記個大概,而且記下的還是個縮編的簡化版。
就算最後輸了,啟光部族得到了金剛拳法的簡化版,但其實獲益大的還是龍肯部族這邊,因為李凡在比之前就已經背下了對方的功法全篇。
事情如李凡預料的那樣,無人機帶回一封回書。
啟光部族那個武修在軍營裏閑了幾天早就不耐煩了,見有這種消遣自然不會放過,而且還可以得到龍肯部族的核心功法,爽快的答應了。
第二天下午,李凡王武戴著十幾個煤山武修來到奧當山脈西側的荒穀中。
等了半個小時左右,啟光部族的那個武修戴著一個百人特種部隊前來赴約,法修沒有跟來。
李凡和王武上前,示意自己二人參與比試。
啟光部族的那個武修把嘴一撇,用鄙視的眼光上下打量了二人幾眼,拿出了一個複印文本。
李凡把準備好的金剛拳法簡化版複印文本遞給了對方,對方把他的遞給了李凡。
翻開啟光部族的文本,引入眼簾四個大字“雙絞斧法”。
李凡知道對方不可能把鎮族功法啟光神功拿來,已經預料到不是碎心掌就是雙絞斧,果然是其一。
來不及多想,李凡運足腦力開始分析記憶這本功法,十分鍾後,雙方翻看完畢,都對功法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沒有意義,一起把兩本文本放在了中間一塊大石背後。
煤山武修和啟光特種部隊都後撤到高處觀戰,三人開始商量比試順序。
啟光部族的武修提出他先定題目,李凡的意見是扔硬幣猜,誰的麵朝上就是誰先。
啟光武修覺得這也公平,於是摸出一枚硬幣,雙方各選了一麵。
“叮”的一聲,硬幣被啟光武修彈到空中,翻轉著落向地麵。
李凡運起念移功,在硬幣就要落地前控製了一下,結果是龍肯猜的那一麵朝上。
龍肯優先,李凡提出第一場由自己和對方比試兵器,雙劍對雙斧,不能用內力,隻能用肌肉力量,比的是兵器招數。
啟光武修覺得有點無聊,扔不扔硬幣都一樣要打,浪費那麽多時間沒必要,不耐煩的從背後摘下雙斧,示意李凡趕緊開始,別磨磨蹭蹭。
事情如自己預料的進行,李凡心情放鬆下來,拔出黑劍和青劍,施展開雙劍合璧的陰陽劍訣與對方戰在一處。
啟光部族不愧是雄霸綠石國首都地區多年的強大部族,雙絞斧法威力強大,配合閃電腿輾轉騰挪的靈活步法,攻勢十分凶猛,一上來就壓製了李凡。
李凡得到坎迪部族獻出的閃電腿法後立刻就開始修煉,但幾個月時間太短,隻有第一層的境界。
啟光武修大約四十多歲,正值武修年齡巔峰時期,按閃電腿功法判斷,他的境界已經達到了最高級的第五層,身法快如閃電。
李凡剛看過雙絞斧的功法,盡管時間短暫,但以李凡近乎變態的腦力也已經分析掌握了個大概。
按功法分析,啟光武修的雙絞斧也已經練到高階巔峰,完成了全部修煉。
兩把戰斧上下翻飛,李凡似乎被困在了一片斧影之中。
啟光武修見李凡隻有招架之力,一臉不屑,全力進攻,想盡快拿下李凡開始下一局。
沒想到強攻了一個小時,李凡還是一幅軟綿綿的感覺,也不反擊,就是不停的躲啊擋啊,但從沒有被傷到。
這下啟光武修有點惱火了,開始頻頻出奇招猛招,甚至故意露出一些破綻引誘李凡。
李凡依舊沒有主動出擊,還是遊走躲閃為主,一雙眼睛目不轉睛的觀察著啟光武修的每一個動作,腦子裏結合雙絞斧和閃電腿的功法不停的分析消化學習著。
啟光武修以為他在攻擊李凡,殊不知自己正在教李凡練功。
而李凡采用拖延戰術除了偷學以外還有另一個意圖,就是盡量消耗對方的體力,降低王武對陣的難度。
啟光武修就這樣高強度的攻擊了兩個小時,終於有點吃不消了,見李凡仍然不肯出擊,索性不再追逐李凡,開始找機會停下休息。
李凡見耗的差不多了,雙絞斧和閃電腿的招式運用也已經看的七七八八,突然轉變了套路,反守為攻。
右手的陽剛劍法大力進攻,左右的陰柔劍法見縫插針,陰陽劍訣不愧是上古劍法,每一種劍路都威力巨大,雙劍合璧更是精絕無比。
見李凡開始全力進攻,啟光武修的武者好勝心被激起,抖擻精神上來和李凡戰在一處。
啟光武修雖然功力深厚,但虧在提前被李凡摸清了自己功法的底細,加上沒見過這麽精絕的雙劍合璧劍法,又隻能使用兵器,不能用手腿攻擊和內功強壓,慢慢落了下風,若不是武藝純熟,早就敗了。
李凡不急於打敗對方,用盡辦法引誘對方拆招,看看雙絞斧和閃電腿在不利的戰局中能有什麽化解的套路。
就這樣又打了一個小時,天色漸漸有些暗了,李凡覺得差不多了,使出了陰陽劍訣的一個絕招,右手一劍擋開啟光武修的斧子,左手的黑劍神不知鬼不覺的出現在他咽喉處。
啟光武修見狀,無奈的認輸了。
李凡雖然獲勝,但心裏清楚,這是單約比兵器招數,如果不做約定任意出招,自己的功力不可能贏得了對方,雙劍可能早已經被對方雄厚的內力震落在地。
看看表,時間是下午五點半,李凡提議讓對方休息半小時,然後由王武開始第二輪對局,自己來到了山穀高處,和觀戰的煤山武修們待在一起。
啟光武修打不過李凡的雙劍合璧,琢磨著龍肯部族可能兵器厲害,拿出做彩頭的又是拳法,說明對方拳腳武功多半不怎麽樣。
而且往往先上的是最厲害的,第二局的應該實力弱一些,搬盤的機會還是很大的,所以盡管先失一局,士氣並沒有低落。
待他打坐了半小時後,第二局開始了,啟光武修果然提出這局比拳腳招數和內力。
王武凝氣蓄力,施展出高階金剛拳法開始與啟光武修過招,眾人聚精會神的時候,與煤山武修們一同觀戰的李凡卻悄悄消失了。
啟光武修練功多年,真氣充沛,但先和李凡打了三個小時,體力有些透支,隻能發揮出兩千五百斤左右的力道了。
王武雖然隻練了幾年功,但由於資質極佳,進步神速,加上天生神力,體力有又占優,一時間和啟光武修平分秋色。
天色開始逐漸暗淡下來,時間已經是下午六點多。
就在王武和啟光武修正在荒穀比鬥時,穀外突然傳來隆隆的炮聲和密集的槍聲。
啟光武修和王武雙雙跳出圈外,向觀戰的人詢問情況,一了解,穀外已經開打了。
由於事先有約定,雙方心平氣和的拿回了自己的功法複本,在穀中都沒有襲擊對方。
王武帶著煤山武修們從奧當山脈的山間小路奔回營區,啟光武修帶著一百人的特種部隊離開了荒穀。
剛一出穀,啟光武修就發現回營區的山路被一片沙塵籠罩,加上天色已暗,能見度極低。
特種部隊打開各種應急探照燈,把啟光武修圍在中間,提起十二分警覺慢慢向前移動。
前方的槍炮聲越來越響,啟光武修盡管有些不耐煩,但也擔心對方不守信用,暗設機關,況且就算自己不怕,可以衝出去,但這一百人的護衛隊可沒這個本事。
於是強忍著,和眾人一起慢慢的摸索探查著緩慢前行。
本來半小時就可以離開奧當山脈,啟光武修和護衛隊大約走了兩個小時,期間沒有遇到任何地雷和機關,也沒有人朝他們開槍。
總算離開了奧當山脈,沙塵也淡了。
啟光武修剛想帶著護衛隊狂奔,側麵山腰上突然響起密集的機槍聲,緊接著彈雨就封鎖了啟光部族一行人前進的道路。
啟光武修被強大的火力壓製在石頭後不敢抬頭,遠處啟光軍營裏的槍炮聲讓他心急如焚。
等了一會不見龍肯部族的火力減弱,啟光武修終於按耐不住,雙手抓住一塊大石充當盾牌,冒著彈雨強行向自己部族軍營的方向猛衝而去。
“轟轟轟”三顆地雷接連被踩響,啟光武修憑著迅捷的身法一一躲過,沒有被地雷炸傷,但也不敢繼續前衝,被迫停下來躲在大石後想對策。
時間已經是晚上七點半,啟光武修沒有等護衛隊過來與自己匯合,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排雷的辦法。
隻見他不停的把身邊的石塊一塊塊拋向前方不同的位置。
有的石頭觸雷,被炸的粉碎,有的沒有觸雷,落在了地上。
就這樣扔了幾十塊石頭後,啟光武修再次抓起大石塊做盾牌,冒著彈雨起身,踩在剛才扔出的未炸石塊上跳躍著前行,行進一段後繼續扔石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