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葺自然也引得了葉離的注意。


    當他聽到第一句的時候,不是像眾人一樣表現的是讚美之色。


    他的臉上就充滿了怪異之感,眉頭微微顰起,嘴唇也微微的抿了抿。


    心中總有一種莫名的感覺,總覺得有熟悉之感。


    但仔細一想,又找不到任何的頭緒。


    這種莫名其妙的感覺在心間縈繞,亂竄。


    一向對什麽事情都淡然的他,這次竟然有了情不自禁的慌亂之感。


    那種感覺,就連他自己也不能夠控製。


    他感覺這個東西很熟悉,仿佛是自己的東西一樣。


    可是他又清楚的記得,自己從來沒有做過這樣的策論。


    隨著策論聲的抑揚頓挫,葉離的心我也跟著聲調忽上忽下。


    不知不覺之間,似乎有些煩躁。


    謝姝看著台上的少年,聽到這悅耳的聲音,臉上浮現了一絲笑容。


    隨即低下頭,繼續研究著棋盤上的棋子。


    似乎想要將這棋盤上的棋子看穿一樣。


    謝姝將拿了一顆黑棋,隨意的一放。


    放在一個毫不起眼的位置,似乎對於棋局沒有任何作用。


    讓人完全摸不著頭腦,這一步棋的緣由到底是為什麽?


    易代秋也沒有在看向台上,也是低頭看向了謝姝正在撥弄的棋局。


    “你這是幹甚?哪有這樣子下去了?棋子就應當放在有用的位置,你這樣瞎放又能起什麽作用?”易代秋看見謝姝下的棋子,不知其意的問道。


    “瞎放?”謝姝微微一笑,帶有幾分神秘之感。


    棋子,棋子,當看下棋的人怎麽運用棋子?


    有些看似毫不起眼的一步棋,或許是那一局棋當中最關鍵的一步。


    有些看似能發揮大作用的棋子,實則隻是為了迷惑對手的表麵現象。


    誰能說得清楚,哪一步棋有大作用,哪一步棋又是沒有用的。


    看似平淡無奇的棋子,或許就是將來作用最大的棋子。


    一環扣一環,環環相扣,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看似相隔甚遠,看似毫無用處。


    事件才剛剛開始,不是下棋之人。


    又怎麽能看出這一步棋的作用,這一步棋的妙處。


    現在自然不是觀望這一步棋的最佳時機。


    看不出,也實屬正常。


    離校驗台有些遠的一座假山之上。


    站得高,看得遠,自然將所有的事務攬於眼中。


    山頂上站著兩個翩翩少年郎。


    秦瑉之,宋立染。


    兩個身染重病之人,湊在了一堆。


    就如同傳說中的難兄難弟。


    不過這一對難兄難弟,都不是簡單之人。


    宋立染輕搖自己手中的折扇,說道:“這石葺這次找的文章倒是不差,寫的十分的精彩,我都有幾分佩服,甚是想知道寫出這一篇文章的人是誰?”


    “知道了又怎麽樣?”秦瑉之的話,帶著一股慵懶的氣息。


    秦瑉之靜靜地站立,雙手環胸。


    站姿確實一點都不端正,有些歪歪斜斜的,顯得十分的瀟灑。


    一襲白衣,墨黑的發絲隨風飛舞,倒有幾分飄然欲仙之感。


    宋立染自然是沒有在意秦瑉之說話的意思。


    但有幾分熱情說道:“應該是一位才華橫溢之人,如若能與他相結識,定會是良師益友。”


    秦瑉之聽罷宋立染這樣讚歎的話語,看了一眼宋立染,臉上露出了幾分莫名的笑意。


    轉頭,又看向了校驗台之上。


    懷中的一隻手騰了出來,握住的拳頭鬆開。


    一朵紫色的小野花靜靜地躺在寬大掌心之中。


    這朵紫色的小野花,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展現出枯萎之態。


    就如同剛剛摘下來似的,鮮活動人。


    拿近一點點,仿佛能夠聞到那股獨特的野花香味。


    野花始終與嬌養的花不同。


    經曆了陽光日曬,風吹雨打。


    那股野性,那股韌勁兒。


    那種衝破傳統牢籠的束縛,那份堅定的心性。


    仿佛又能夠感覺到那人的殺伐果斷。


    “話不能說得這麽絕對,世事無絕對。”秦瑉之嗤笑道。


    此刻,校驗台之上。


    石葺也將他手中的策論念的差不多了,接近了尾聲。


    這一篇《教戰守策》念完一會兒。


    之前還安靜的連掉根針都能聽得見的校驗場。


    此刻響起了學子們,交頭接耳,小小的議論之聲。


    學子們雖然對石葺這深奧的策論不甚其解,但也能聽出來文章的好壞。


    隻覺得該策論寫得很是要好,辭藻華麗,文筆流暢,頗有淋漓盡致之感。


    學子們尚能聽出如此,在場的朝堂官員則是聽出文章中另外包含的深意。


    文章不僅寫得好,字字珠玉。


    還恰好寫出了南楚如今的時局所麵對的問題。


    說出官場,律令的不足之處。


    南楚欠缺的一些東西,那種根源上所缺失的。


    這策論不僅一針見血的指出了,還用了獨特的構思。


    巧妙的辦法,從本質上說出解決之道。


    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郎能夠有如此的見地。


    妙,實在是妙哉!


    不僅學子們,以及在場的官員被這篇策論驚豔到了。


    評判校驗結果的校驗官亦是如此。


    但也不乏他們對此有所疑惑,一個年紀輕輕的少年竟這般驚才。


    今日石葺所表現出來的才能,令他們難以想象。


    此時大放異彩,難道平時石葺都在故意藏拙。


    他們自然也要考校一番,予是校驗的公平性。


    就如之前謝姝一樣,但與謝姝又有所不同。


    這篇策論不是寫得好,而是寫得太好了。


    好到連他們都有幾分佩服的地步,聽到皆是神色一震。


    提及的東西,關係到了朝政,律令,主張的政策。


    他們自是不敢怠慢,當按照校驗所定下的規矩來評判。


    “你且細細的說一說,這種禍患現在看不出來,但是將來會看出的。現在不給它想辦法,那以後就有無法挽救的危險了。具體在哪些?”校驗官朝著石葺問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毒後好撩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淡水三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淡水三年並收藏毒後好撩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