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董小宛的催促,伊凡卻還是在發呆。


    他在想,既然灌湯包的學習來源在董小宛這裏,那他怎樣才能把它學到手呢?


    肯定得先博得她的好感才行!


    想了想,他開口了:“別急,一道真正的美味,講究色、香、味、形、意、養,而一個合格的食客麵對真正的美味,當然也不能牛嚼牡丹,否則就是對美味的唐突。”


    伊凡身為廚師,還是對美食文化有過一番研究的,現在就算沒有係統的幫助,他也能勉強說出一番道理來。


    這話立即又引起了董小宛的驚訝。


    她早就覺得伊凡不像粗鄙的廚師,而更像是一個讀書人,現在他的話似乎印證了這一點。


    色、香、味,形、意、養!


    這幾個字還不是一般的讀書人能說得出來的!


    她開始認真體·味這幾個字的味道。


    因為接觸廚藝並不算太久,加上在這個年代,對於美食文化的吸取渠道又有限,董小宛在美食文化的理論知識方麵還比較缺乏,伊凡所提的這幾個字讓她感覺非常新鮮。


    這也讓她更加對伊凡產生了好奇心理,也開始真正期待伊凡的點評。


    “從形來看,董小姐的灌湯包已經做得精致到了極致,我相信再巧手的廚師,也隻能做得如此。”


    伊凡並沒有著急品嚐,而是先點評起來。


    色香味,形意養,這是品評美食的慣用方法。


    在古代,美食講究的是色香味俱全,到了後世,隨著飲食業的發展,又慢慢加入了形、意、養。


    這其中,形是從色中分割出來的,指的是美食的形狀以及裝飾。


    伊凡不得不承認,眼前這個儀容精致但還略顯稚·嫩的董小宛有一雙巧手,這個灌湯包被她捏得美輪美奐,非常精致、完美,真的讓他挑不出任何毛病。


    “從色來看,這灌湯包的麵皮白中透亮,也稱得上是上品。”


    伊凡給出了第二個評價。


    當然,一個合格的美食品評家,不能隻說好聽的,那樣會讓人覺得很假。


    因此他又加了一句:“隻不過,若是這麵皮能換成晶瑩剔透的水晶麵皮的話,應該更能勾起食客的食欲。”


    董小宛驚訝地問道:“麵皮還有水晶的嗎?”


    伊凡愣了一下。


    麵皮怎麽可能沒有水晶的?


    在後世水晶包、水晶餃隨處可見啊!


    莫非明代還不知水晶麵皮的做法?


    他看了看董小宛,又看了看在一邊好奇地聽著的鄭大廚,立即就印證了這一看法。


    最起碼一點,董小宛和鄭大廚應該都不知道水晶麵皮的做法。


    “嗯,那種蒸出來後晶瑩剔透的麵皮就叫水晶麵皮。”


    董小宛立即就興奮了。


    她迫切地問道:“你知道怎麽做嗎?可以教我嗎?”


    伊凡:“……”


    我都還沒讓你教我做灌湯包,你就讓我教你做水晶麵皮?


    他立即心中一動。


    也許這就是可以換來灌湯包做法的捷徑!


    “這個一會再說。”伊凡先回了這麽一句。


    既然灌湯包的做法關係到他的任務,那他當然不能答應得那麽痛快。


    等價交換才是王道。


    他直接無視了董小宛期盼的眼神,對著手中的包子咬了一小口。


    灌湯包的吃法是有講究的。


    因為包子裏充盈了熱騰騰的湯汁,如果直接一口咬下去的話,很容易會把嘴給燙傷,因此正確的吃法,就是先咬一個小口來吸裏麵的湯汁。


    而且,一個上品的灌湯包,應該麵、肉、湯俱佳,先咬一小口的話,可以先品嚐麵皮的勁道。


    伊凡的又一個點評出來了:“皮簿筋軟,這麵皮吃起來很有彈·性,也是一流水準。”


    他這是實話實說。


    對於包子這樣的美食來說,最為講究麵皮軟而不綿,入口有嚼頭、有彈·性。


    毫無疑問,董小宛在這方麵又做得很好。


    他沒有理會董小宛的反應,對著那個小口深深地聞了一下,然後輕輕吮·吸起湯汁來。


    等湯汁吮·吸了差不多一半後,他又連皮帶肉咬下了一口,開始細細品嚐。


    不愧是上品灌湯包,這味道確實一流!


    伊凡不得不承認,這是他所吃過的最好吃的灌湯包,比他所在酒店出品的還要好吃!


    他幹脆大口吃了起來。


    對於一個用心來烹飪的廚師來說,最好的點評莫過於食客的狼吞虎咽。


    因此,伊凡現在的吃相稍微有些不雅,看得連鐵牛都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也看得董小宛掩口而笑。


    很顯然,伊凡的這一反應又讓她滿意。


    等伊凡吃完後,她才問道:“味道如何?”


    這是要求繼續點評的意思。


    一個包子下肚後,點評對於伊凡來說已經沒了難度,他現在需要做的就是組織語言,來給予這灌湯包最為客觀的點評。


    他想到了很關鍵的一點。


    吃灌湯包,湯的存在列第一位,肉餡次之,麵皮次次之。


    而在之前的點評過程中,麵皮已經點評過,因此他現在隻需加上湯和肉的點評。


    “湯汁的香氣醇正濃鬱、入口油而不膩,在香和味這兩點上,這湯汁做到了上佳。”


    “肉·香鮮嫩,甜而無渣,說明蒸的火候恰到好處,這肉餡的水準也是一流。”


    完整的點評結束。


    伊凡覺得,自己的這個評價應該是非常客觀的。


    這真的出乎了董小宛的意料。


    自從迷上廚藝後,她試製過不少小吃,也請很多人品嚐過,可點評能像伊凡這麽細致和到位的還真是罕見。


    色香味,形意養!


    她又細細體·味起伊凡所提的那六個字來。


    她能感覺到,伊凡的點評就是從這幾個字的角度來入手的,因此非常中肯,也有憑有據。


    可她還是覺得似乎缺了點什麽。


    “你說的意和養呢?”


    她又給伊凡出了點小難題。


    所謂意,是指美食的意境。


    就好比喝茶要講究個意境、氛圍、文化一樣,美食也有同樣的要求,它要求美食的命名、裝盤點綴、和其它美食的搭配高度協調,甚至還需與環境、食客的形象身份也高度協調。


    這麽一來,伊凡是沒法就單個灌湯包來點評這個意字的。


    至於養,指的是美食的營養。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能養人就是這個道理。


    越到現代,越是高端的美味,就越講究美味的營養,比如說葷素要合理搭配,食材之間要講究營養、藥性互補,要符合食客的個性需求等。


    這稍微花了伊凡一番口舌,才跟董小宛解釋清楚這個道理。


    董小宛興奮起來。


    她感覺自己似乎撿到寶了,立即就跟鄭大廚說:“鄭師傅,把小呆借給我吧,我要跟他試製新的灌湯包。”


    伊凡:“……”


    機會就這麽來了?


    這才是任務真正的轉機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廚藝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老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老黑並收藏廚藝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