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這句話對於董小宛來說,比一萬個理由還要來得動聽。


    他果然是讀書人!


    隻是不知為什麽會淪落到廚房做小廝?


    “涇清渭濁,涇渭相入而清濁異。”


    她忍不住和了這麽一句。


    在她的這一句裏,“涇清渭濁”出自於《詩經》的《國風·邶風·穀風》,而“涇渭相入而清濁異”則出自於《詩經》的《毛傳》,恰好與伊凡的這句相呼應。


    熟讀詩書的董小宛自然清楚伊凡那一句的來曆。


    這也正是她把伊凡當成讀書人的原因。


    如果不是飽讀詩書之士,是不可能總結出這麽深奧的話的。


    伊凡根本就不知該怎麽應對。


    他之所以知道那一句,是因為那是後世人人皆知的俗語,他卻不知那一句是從《詩經》引申出來的。


    他根本就不懂《詩經》。


    他的沉默又讓董小宛誤會了。


    高潔之士,無需多言!


    她忍不住把伊凡奉為了知己。


    同樣是飽讀詩書之人,一個淪落到秦樓賣笑,另一個卻落魄於後廚,成為一個“君子遠庖廚”的廚房小廝,兩人正是同病相憐。


    她忍不住幽幽道:“如果可以,真想離開這汙濁之地,然後嫁一個讀書之人,過著平平淡淡的日子。”


    伊凡:“……”


    你要嫁什麽人、過什麽日子跟我有毛關係?


    我隻不過是來做任務的,任務一完成就跟你再無交集,我哪管得了你那麽多?


    他萬萬沒想到,他隨口說的幾句話,竟然引得董小宛向他開啟了吐槽模式。


    莫非這也跟任務的完成有關聯?


    按照他原本的想法,是等丫鬟回來後,教會董小宛水晶麵皮後就趕緊離開,去找鐵牛練習刀工的基本功的。


    可現在他卻不確定了。


    因為是副本任務,而且任務又是連環的,他知道任務的完成必須根據副本的進展來尋找線索。


    因此他不敢怠慢了,立即就回了一句:“百無一用是書生。”


    這是針對董小宛說想嫁個讀書人的說法而來的。


    “此話怎講?”


    伊凡:“……”


    他心想,你董小宛都已經家道中落了,還在做著以前大小姐的夢,這不是典型的身比天嬌命比紙薄嗎?


    你有這麽好的廚藝天賦,還不如在這方麵好好發展,去開個餐館養活自己呢!


    當然,這話隻能想想,不適合直接說出來。


    那就換一個說法。


    “讀書人有什麽好?除了吟詩作對、附庸風雅之外,還能幹什麽?上陣不能打仗,下地不能幹活,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動不動還要去煙花之地浪費錢財,你嫁給這樣的人,莫非是想倒貼去養他不成?”


    董小宛愣住了。


    她之所以喜歡有才會的讀書人,自然是因為之前的慣性思維。


    在她所接受的教育中,才子向來就是配佳人的。


    可伊凡這麽一說,她又覺得有些道理。


    身處秦樓,讀書之人她可沒少見,可她見到的這些讀書之人,確實一個個都是那種放浪形骸、附庸風雅之人,這一點倒是讓她很不喜。


    是啊,我身處秦樓這種汙濁之地,又怎麽能碰上潔身自好的讀書人呢?


    她頓時醒悟過來。


    不對,小呆不就是個潔身自好的讀書人嗎?


    他藏身後廚又是什麽原因?


    為什麽他死活都不肯承認自己是讀書人、還看不起讀書人?


    莫非是有故事?


    董小宛的好奇心一下就被勾起來了,她問道:“小呆,你以前是幹什麽的?哪裏人?”


    伊凡:“……”


    我隻不過是來做個任務而已,你用得著刨根問底嗎?


    我的來曆哪裏經得起推敲?


    “我是來自宋州的山野之人,因為喜歡製作美食,才進了秦樓後廚學藝。”


    因為身世經不起推敲,伊凡說得越來越含糊了。


    可偏偏董小宛不想放過他:“家裏還有什麽人?”


    “什麽人都沒了,家道中落。”


    殊不知,這句話又讓董小宛有了同病相憐的感覺。


    原來小呆比我還命苦!


    我好歹還有個家,還有個母親活著。


    “小呆……”


    她還想問點什麽時,隻聽見門簾一響:“小姐,我回來了。”


    是出去打磨綠豆粉的丫鬟回來了。


    伊凡鬆了一口氣。


    如果再背著丫頭挖下去,很快就要露陷了!


    唉,看來,得花點時間去儲備一點明朝的知識才行啊,任務得延續整整一個月呢!


    盡管灌湯包的做法他已經學到,但他真不能確定這任務的後續部分會不會還跟董小宛有交集。


    “董小姐,既然綠豆粉已經弄回來了,那我們先做水晶麵皮吧!”


    伊凡終於找到了轉移話題的借口。


    在沒有澄粉和生粉的情況下,做水晶麵皮還真是一件麻煩事。


    好在伊凡還有過研究,知道從麵粉中提取澄粉的方法。


    工序有點麻煩。


    伊凡先弄了一點鹽水和麵,把麵粉和成了麵團,然後又找了一個大盆,加了適量的水,開始用力在水裏搓·揉起麵團來。


    搓了好一陣,一大團麵剩在伊凡手裏的,就隻剩下了一小團麵筋。


    “這叫麵筋,用油炸一下再炒肉吃,很好吃的。”


    他順手把副產品遞給了董小宛。


    “真的嗎?”


    董小宛有些意外。


    很顯然,伊凡現在幹的事情超出了她所理解的範圍。


    在這個年代,暫時還沒有麵筋和無筋麵粉的概念流傳。


    她又指了指白白的那一盆麵漿:“這個怎麽辦?”


    “用小火熬,將水分熬幹。”


    如果是在後世,澄粉肯定是用機器烘幹,可在這個年代,伊凡卻隻能用最原始的辦法了。


    好在做水晶麵皮時,澄粉原本就要用開水和麵,這樣倒是省了一點時間,不用將麵漿熬成澄粉了。


    可就算是這樣,也還是讓伊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一團澄麵給熬製出來。


    接下來,綠豆粉也得如法炮製,將其中的綠豆皮、豆渣給分離過濾出來,然後再小火熬幹。


    唉,也許隻有董小宛這種在美食上追求完美之人,才會接受這麽複雜的做法!


    伊凡忍不住感慨了一番。


    殊不知,董小宛此時也在感慨。


    小呆和我一樣,在美食上也是一個追求完美之人!


    還有,他做事專注的樣子真的很迷人!


    她頓時又有了同病相憐加知己的感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廚藝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老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老黑並收藏廚藝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