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武後十三歲進宮,憑借一己之力,坐上皇後的寶座,可以說她的鬥爭經驗,完全可以寫一本後宮傳奇。
且耳聰目明的她,翌日就知道了楚國公府發生的夫妻互撕,隨即在第一時間召見了-李賢。因為她才發現,這個原本很是迂腐的兒子,其實也沒那麽不可救藥。
可李賢明顯在跟她裝傻充愣,就是抱著太平玩,甭管武後問什麽就是含糊其辭,油滑的跟那些老吏一樣,與武後印像中的兒子,差距越來越大。
唯一沒變的,就是他依然很喜歡太平,帶來了一大堆小玩意,專門哄小家夥的。而且,太平這個皇宮小霸王,也很是買賬,半天全都是笑臉。
“六郎,六郎!放下你妹妹,本宮有話對你說!”,武後這話說完,立刻就有機靈的女官上前,把太平抱了下去。
得,這下,李賢沒借口了,心裏再不情不願,也得走過去,恭領聖訓。一直以來,出於曆史的“慣性”原因,他都能躲就躲了。
可現如今,李賢算是想明白了,他這個身份,要想把武後徹底甩掉,完全不受幹預,自己單幹,根本是癡心妄想,天方夜譚。
所以,既然一定是逃不掉的,那所幸就不避諱了,見招拆招好了。
“六郎,你最近變化不小,而且還選了新王府,就這麽不願意待在宮中,還是你聽到什麽了?”
“或者說,在你的心裏,真的相信了,那段荒謬的宮廷傳言?”
武後這話說的,當然是有所出,一直以來,熟悉李治的脾氣的人都知道,皇帝比先帝-太宗更加喜新厭舊。後宮的女人,受寵的,那是“年年新人換舊人”。
<a id="wzsy" href="http://www.loubiqu.net">loubiqu.net</a>
皇帝嘛,三宮六院,嬪妃眾多是正常,可作為主持後宮的皇後,卻很難保證這樣的後宮和諧,武後麵對的困難,比文德皇後當年更加糟糕。
而且,惦記皇後名位的,不僅是那些新近的嬪妃,或者較有資曆的,連她自己的娘家人,也與她作對。
韓國夫人-武順,她的姐姐,不僅背叛她,勾引了她的丈夫。更是仗著皇帝的寵信,在後宮收買人心,企圖拉攏一些嬪妃,與其形成對抗之勢,直至有一天可以取而代之,將皇後的冠冕,戴在她的頭上。
看在一母同胞,且對於皇帝的遷就,武後忍了。可最不能讓她容忍的事,武順竟然利用李賢與她的親近,在宮中散步謠言,說她才是李賢的生身之母。
奪了她的丈夫還不夠,現在連兒子都不放過,武後是什麽脾氣,她可以不要,但你不能從她手中搶。
她是不喜歡李賢,可兒子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當然不願意便宜了武順。舊怨新仇之下,動了殺機的武後,在暗地裏作了點小動作,直接弄死了她。
而現在,賀蘭敏月又繼承了她母親的“遺誌”,爬上了自己姨夫的禦榻,攪弄風雲,且也盯上了李賢。而與其母親不同的是,她把拉攏換成了毀滅。
不僅在宮廷禦宴上設下了圈套,更是對耳根子軟的皇帝,吹起了枕邊風,否則皇帝不會漠視李賢在這麽小就搬出去。
那個鬼丫頭,就是想通過當年的舊事來惡心自己,不僅能替她母親出口惡氣,更是能離間她和李賢的母子關係,打亂武後的陣腳。
話說的這麽直白了,李賢當然聽的明白,端給武後一杯茶,淡淡笑道:“母後,今天必須要說麽?”
見武後點頭,李賢就坐在她的腳邊,端著茶盞,一邊喝,一邊說:西漢初年,漢惠帝與張皇後無子,是以呂後將惠帝與宮人所生之子-劉恭,抱給了張皇後,詐稱皇後之子。
且在惠帝身後,按照禮法,命嫡子-劉恭,柩前繼皇帝位,是為漢少帝。當然,這種狸貓換太子的法子,呂後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曆朝曆代的宮廷屢見不鮮。
可這種事不會發生在武後和他的身上,因為李賢不是武後長子,他的上麵已經有兄長-李弘了,即便是為了爭奪儲君之位,也沒必要去搶魏國夫人的孩子。
而李弘被立為儲君的時候,他還是個沒斷奶的娃娃,對於立儲的大事,根本幫不上任何的忙,皇帝也不會看在皇後子嗣多為由,就一定在她膝下選擇,這個理由是不成立的。
可好端端的,魏國夫人為什麽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悖逆皇後,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呢?就是因為,她吃準了皇帝的耳根子軟,也在某些方麵製住了皇帝,從而可以堂而皇之的窺測後位。
當然,人言可畏,三人成虎,這假話說的多了,信的人自然也就多了。本來武後就因為從前,當過太宗的才人被人詬病,且常年參與政務,倍受朝堂臣工的攻訐。
所以,魏國夫人這話,甭管是真,還是假,那些別有用心之徒,都會認為是真的,且為之大肆宣揚。皇後有多難堪,他們就有多高興,就是這個道理。
李賢給這種宮鬥,起了一個很好聽,又貼切的名字-美人心計。這皇帝的婆娘一多,肯定都避免不了,這種爭鬥。
聽了李賢這般話,武後的麵目表情,用“瞠目結舌”這個詞都不足以形容。因為李賢今日的表現,比幾個月前,在皇帝麵前撈王勃,更讓她吃驚。
她幾乎都不敢相信,這番條理清晰,分析透徹的話,竟然出自一向迂腐,書呆子一般的李賢之口。
以至於不由的讚歎道:“六郎啊六郎,母後真是小看你了。”
“平時不聲不響的,可你的小腦袋裏,卻什麽都知道。”
武後不得不承認,她確實小瞧李賢,因為這個小子根本就不是一個隻會讀書的書呆子,在宮鬥方麵,也是很有一套的。他,這些都是跟誰學的?武後很是想不明白。
“魏國夫人也好,韓國夫人也罷,不管她們說什麽,兒臣連一個字都不會信!”
“謊言終歸經不起推敲,更經不住追本溯源,像她們這樣的智力、心機,也就配當一個玩物而已,母後不必憂慮。”
且耳聰目明的她,翌日就知道了楚國公府發生的夫妻互撕,隨即在第一時間召見了-李賢。因為她才發現,這個原本很是迂腐的兒子,其實也沒那麽不可救藥。
可李賢明顯在跟她裝傻充愣,就是抱著太平玩,甭管武後問什麽就是含糊其辭,油滑的跟那些老吏一樣,與武後印像中的兒子,差距越來越大。
唯一沒變的,就是他依然很喜歡太平,帶來了一大堆小玩意,專門哄小家夥的。而且,太平這個皇宮小霸王,也很是買賬,半天全都是笑臉。
“六郎,六郎!放下你妹妹,本宮有話對你說!”,武後這話說完,立刻就有機靈的女官上前,把太平抱了下去。
得,這下,李賢沒借口了,心裏再不情不願,也得走過去,恭領聖訓。一直以來,出於曆史的“慣性”原因,他都能躲就躲了。
可現如今,李賢算是想明白了,他這個身份,要想把武後徹底甩掉,完全不受幹預,自己單幹,根本是癡心妄想,天方夜譚。
所以,既然一定是逃不掉的,那所幸就不避諱了,見招拆招好了。
“六郎,你最近變化不小,而且還選了新王府,就這麽不願意待在宮中,還是你聽到什麽了?”
“或者說,在你的心裏,真的相信了,那段荒謬的宮廷傳言?”
武後這話說的,當然是有所出,一直以來,熟悉李治的脾氣的人都知道,皇帝比先帝-太宗更加喜新厭舊。後宮的女人,受寵的,那是“年年新人換舊人”。
<a id="wzsy" href="http://www.loubiqu.net">loubiqu.net</a>
皇帝嘛,三宮六院,嬪妃眾多是正常,可作為主持後宮的皇後,卻很難保證這樣的後宮和諧,武後麵對的困難,比文德皇後當年更加糟糕。
而且,惦記皇後名位的,不僅是那些新近的嬪妃,或者較有資曆的,連她自己的娘家人,也與她作對。
韓國夫人-武順,她的姐姐,不僅背叛她,勾引了她的丈夫。更是仗著皇帝的寵信,在後宮收買人心,企圖拉攏一些嬪妃,與其形成對抗之勢,直至有一天可以取而代之,將皇後的冠冕,戴在她的頭上。
看在一母同胞,且對於皇帝的遷就,武後忍了。可最不能讓她容忍的事,武順竟然利用李賢與她的親近,在宮中散步謠言,說她才是李賢的生身之母。
奪了她的丈夫還不夠,現在連兒子都不放過,武後是什麽脾氣,她可以不要,但你不能從她手中搶。
她是不喜歡李賢,可兒子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當然不願意便宜了武順。舊怨新仇之下,動了殺機的武後,在暗地裏作了點小動作,直接弄死了她。
而現在,賀蘭敏月又繼承了她母親的“遺誌”,爬上了自己姨夫的禦榻,攪弄風雲,且也盯上了李賢。而與其母親不同的是,她把拉攏換成了毀滅。
不僅在宮廷禦宴上設下了圈套,更是對耳根子軟的皇帝,吹起了枕邊風,否則皇帝不會漠視李賢在這麽小就搬出去。
那個鬼丫頭,就是想通過當年的舊事來惡心自己,不僅能替她母親出口惡氣,更是能離間她和李賢的母子關係,打亂武後的陣腳。
話說的這麽直白了,李賢當然聽的明白,端給武後一杯茶,淡淡笑道:“母後,今天必須要說麽?”
見武後點頭,李賢就坐在她的腳邊,端著茶盞,一邊喝,一邊說:西漢初年,漢惠帝與張皇後無子,是以呂後將惠帝與宮人所生之子-劉恭,抱給了張皇後,詐稱皇後之子。
且在惠帝身後,按照禮法,命嫡子-劉恭,柩前繼皇帝位,是為漢少帝。當然,這種狸貓換太子的法子,呂後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曆朝曆代的宮廷屢見不鮮。
可這種事不會發生在武後和他的身上,因為李賢不是武後長子,他的上麵已經有兄長-李弘了,即便是為了爭奪儲君之位,也沒必要去搶魏國夫人的孩子。
而李弘被立為儲君的時候,他還是個沒斷奶的娃娃,對於立儲的大事,根本幫不上任何的忙,皇帝也不會看在皇後子嗣多為由,就一定在她膝下選擇,這個理由是不成立的。
可好端端的,魏國夫人為什麽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悖逆皇後,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呢?就是因為,她吃準了皇帝的耳根子軟,也在某些方麵製住了皇帝,從而可以堂而皇之的窺測後位。
當然,人言可畏,三人成虎,這假話說的多了,信的人自然也就多了。本來武後就因為從前,當過太宗的才人被人詬病,且常年參與政務,倍受朝堂臣工的攻訐。
所以,魏國夫人這話,甭管是真,還是假,那些別有用心之徒,都會認為是真的,且為之大肆宣揚。皇後有多難堪,他們就有多高興,就是這個道理。
李賢給這種宮鬥,起了一個很好聽,又貼切的名字-美人心計。這皇帝的婆娘一多,肯定都避免不了,這種爭鬥。
聽了李賢這般話,武後的麵目表情,用“瞠目結舌”這個詞都不足以形容。因為李賢今日的表現,比幾個月前,在皇帝麵前撈王勃,更讓她吃驚。
她幾乎都不敢相信,這番條理清晰,分析透徹的話,竟然出自一向迂腐,書呆子一般的李賢之口。
以至於不由的讚歎道:“六郎啊六郎,母後真是小看你了。”
“平時不聲不響的,可你的小腦袋裏,卻什麽都知道。”
武後不得不承認,她確實小瞧李賢,因為這個小子根本就不是一個隻會讀書的書呆子,在宮鬥方麵,也是很有一套的。他,這些都是跟誰學的?武後很是想不明白。
“魏國夫人也好,韓國夫人也罷,不管她們說什麽,兒臣連一個字都不會信!”
“謊言終歸經不起推敲,更經不住追本溯源,像她們這樣的智力、心機,也就配當一個玩物而已,母後不必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