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內,顧青初和元錦沛坐在上方主位,玉鐲端茶伺候在旁,孟氏柳氏坐在旁側,倆人原本慌亂的心定下來了。
老祖宗回來了!
因為時間有限,顧青初先是肯定了孟氏和柳氏的行為,然後安慰了柳氏,說她這次是無妄之災,顧家不會遷怒於她。
聽得柳氏淚眼漣漣,一直提起的心聽到老祖宗這句話,終於放下了。
詢問孟氏得知對方已經按照她寫信內容去做了,顧青初滿意地點了點頭。
她跟二人提起最新了解到的情況,告訴她們在下午案審該如何做。
說得差不多時間也到了,顧青初便起身準備離開了。
“顧家這些事很快就會過去,你們不必憂慮,下午時按我說的做即可。”
“是,謹遵老祖宗吩咐。”
顧青初說完事情,便出了寧良候府,在門口正好和巡邏一圈回來的影五碰上。
影五愣了愣,硬著頭皮道:“送完了?回去吧,下次記得挑新鮮的食材送來。”
沒辦法,他每日都和送菜的侍衛插科打諢,今日不說就會反常,所以隻能假模假樣說兩句。
“是,影五大人,小的知道了。”
顧青初惡趣味的應著,一聲影五大人瞬間讓影五腿有些打顫,自家大人那一眼是什麽意思,他沒想讓夫人這麽叫自己啊!
望著二人離去的背影,影五欲哭無淚,他以後再也不閑搭茬了。
*
威武——
大理寺再次開庭,周遭圍了許多老百姓,這是盛京最近除了大勝金國以外,討論最高的事情了。
得知今日開堂會審,不少百姓都前來觀看,顧青初和元錦沛來得有些晚,費了好大力氣才到了前麵。
這還是靠元錦沛以柔克剛的太極手法硬擠進來的,顧青初輕功是厲害,但麵對這人擠人跟牆似的“防禦”,輕功再絕妙也用不上。
站在第一排,元錦沛想起剛剛顧青初誇的那句真棒,他眼睛晶亮,不錯,又是在阿初心裏無可替代的一回!
堂上依舊是顧家上下老小都在,另一邊的劉難多了兩個人,他請了兩個狀師。
一個是熟讀大夏律典的宋大狀,一個是汾城出身,巧舌如簧的劉大狀。
前者大家評價其疾惡如仇,不畏強權,所以他能在眾多狀師避之唯恐不及害怕得罪顧家的情況下,還願意幫助劉難。
後者則是說與劉難出自一個本家所以願意相助。
很多大案會出現有兩個狀師的情況,劉難這邊倒也不算出格。
一切看似合情合理,其實這倆人是幕後之人給劉難特意安排過來的。
顧青初給孟氏寫的那封信,先是交代她不要慌,然後讓她派人四處調查關於柳家和劉家之事。
自孟氏去大理寺擊鼓,大家都明白天衛司的態度了,人家現在圍寧良候府,可和以前圍府邸不一樣。
<a id="wzsy" href="https://m.biquge.name">筆趣閣</a>
以前被天衛司圍了的府邸中人,有哪個敢出來給天衛司侍衛送水喝?天衛司何曾往府裏送過吃食?
府中人你是死是活,天衛司才不會管,他們隻負責不許任何人進出,且不講任何情麵。
瞧瞧現在對顧家人,不僅相處融洽,還放任對方出來擊鼓鳴冤,一路護送!
不管這是不是皇上吩咐天衛司善待顧家人,從這些侍衛舉止就能看出,天衛司和寧良候府根本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樣仇視!
在擊鼓鳴冤過後,原本不許寧良候府下人進出的天衛司侍衛,也放行讓顧府下人出門了。
行事隱蔽百姓不知,但時刻在門口盯著的那幫人可看得真真兒的。
他們盯著顧府出來的下人,發現這些人專挑汾城那邊過來的人打聽柳劉兩家的事兒。
如此看來,在府衙大堂孟氏不過虛張聲勢,仔細想想她根本沒說什麽證據,全都是顧家如何如何,寧良候如何如何。
她手裏除了交上來的斷絕書,其餘什麽都沒有了!
暗地裏不希望顧家好的人,開始給顧家下人傳遞錯誤消息迷惑他們,合計在即將到來的庭審讓顧家人出醜。
想想孟氏拿著一個個自認為調查來的證據,最後再被否定打臉,百姓見狀定然也不會相信孟氏之前說的話。
一場庭審,由著顧家當家主母,將寧良候那些“冠冕堂皇”都撕扯下來!
暗地裏的人們越想越興奮,他們半分沒有察覺,這是孟氏遵循顧青初的吩咐有意為之。
到了庭審之上,他們預想到顧家情況,那將變成劉難的處境。
顧青初瞧著站在那裏高高揚起頭顱的兩位狀師,心下鄙夷,不過道貌岸然,雞鳴狗盜之輩。
狀師?若是連孟氏一婦人都說不過,看日後還有何臉麵以此沽名釣譽。
惹顧家?
從下到上,誰都別想好!
升堂過後,先是劉難那邊狀師發言,將劉難塑造成一個忠厚老實,孝順善良的人,要不然怎麽說人家是狀師。
通篇說下來,沒有一處在辱罵顧家如何,卻將顧家內涵了個遍。
兩個狀師將劉難的無依無靠和顧家的權大勢大做上了對比,又提起汾城柳家和劉家,他們總是用對立的態度來講述。
如此一來在百姓心中,無論是在汾城還是盛京,劉家和劉難是最弱勢的一方。
激起百姓的同情心後,再說劉難如何冤,這趟盛京之行他不僅是為了自己,也為了汾城百姓免於受難。
更是樹立起一個典型,證明了律法中的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之論。
總之,兩個狀師扯了好大的旗子。
二人說完,表情雖然沒什麽變化,但眼中的自得泄露個徹底,來之前他們已經了解了,孟氏所拿的證據全是子虛烏有的,他們三言兩語就能攻破。
到時候這個案子劉難勝訴,作為給他辯言的狀師,贏了寧良候就代表贏了權貴!
日後百姓心中佩服他們,權貴心中忌憚他們,必然要奉為座上賓。
畢竟連寧良候都告贏了,滿大夏朝隨便找,除了皇家還哪有比寧良候金貴的了?權勢名聲旁人不及!
這案子結束後,大夏上下都會知道他的名字!
兩個狀師心中豪情萬丈,心中甚為澎湃。
簡單點說,這兩個狀師接劉難一案,不僅是幕後人給的銀子,更大的謀劃是要踩顧家上位。
他們當然知道劉難案子裏的貓兒膩,作為有經驗的狀師一眼就看出來了,但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故意忽視了。
寧良候如今生死不知,顧家兩位老爺都被關押起來,顯而易見顧家要倒了。
在這之前,讓他們“借個光”有何不可?
老祖宗回來了!
因為時間有限,顧青初先是肯定了孟氏和柳氏的行為,然後安慰了柳氏,說她這次是無妄之災,顧家不會遷怒於她。
聽得柳氏淚眼漣漣,一直提起的心聽到老祖宗這句話,終於放下了。
詢問孟氏得知對方已經按照她寫信內容去做了,顧青初滿意地點了點頭。
她跟二人提起最新了解到的情況,告訴她們在下午案審該如何做。
說得差不多時間也到了,顧青初便起身準備離開了。
“顧家這些事很快就會過去,你們不必憂慮,下午時按我說的做即可。”
“是,謹遵老祖宗吩咐。”
顧青初說完事情,便出了寧良候府,在門口正好和巡邏一圈回來的影五碰上。
影五愣了愣,硬著頭皮道:“送完了?回去吧,下次記得挑新鮮的食材送來。”
沒辦法,他每日都和送菜的侍衛插科打諢,今日不說就會反常,所以隻能假模假樣說兩句。
“是,影五大人,小的知道了。”
顧青初惡趣味的應著,一聲影五大人瞬間讓影五腿有些打顫,自家大人那一眼是什麽意思,他沒想讓夫人這麽叫自己啊!
望著二人離去的背影,影五欲哭無淚,他以後再也不閑搭茬了。
*
威武——
大理寺再次開庭,周遭圍了許多老百姓,這是盛京最近除了大勝金國以外,討論最高的事情了。
得知今日開堂會審,不少百姓都前來觀看,顧青初和元錦沛來得有些晚,費了好大力氣才到了前麵。
這還是靠元錦沛以柔克剛的太極手法硬擠進來的,顧青初輕功是厲害,但麵對這人擠人跟牆似的“防禦”,輕功再絕妙也用不上。
站在第一排,元錦沛想起剛剛顧青初誇的那句真棒,他眼睛晶亮,不錯,又是在阿初心裏無可替代的一回!
堂上依舊是顧家上下老小都在,另一邊的劉難多了兩個人,他請了兩個狀師。
一個是熟讀大夏律典的宋大狀,一個是汾城出身,巧舌如簧的劉大狀。
前者大家評價其疾惡如仇,不畏強權,所以他能在眾多狀師避之唯恐不及害怕得罪顧家的情況下,還願意幫助劉難。
後者則是說與劉難出自一個本家所以願意相助。
很多大案會出現有兩個狀師的情況,劉難這邊倒也不算出格。
一切看似合情合理,其實這倆人是幕後之人給劉難特意安排過來的。
顧青初給孟氏寫的那封信,先是交代她不要慌,然後讓她派人四處調查關於柳家和劉家之事。
自孟氏去大理寺擊鼓,大家都明白天衛司的態度了,人家現在圍寧良候府,可和以前圍府邸不一樣。
<a id="wzsy" href="https://m.biquge.name">筆趣閣</a>
以前被天衛司圍了的府邸中人,有哪個敢出來給天衛司侍衛送水喝?天衛司何曾往府裏送過吃食?
府中人你是死是活,天衛司才不會管,他們隻負責不許任何人進出,且不講任何情麵。
瞧瞧現在對顧家人,不僅相處融洽,還放任對方出來擊鼓鳴冤,一路護送!
不管這是不是皇上吩咐天衛司善待顧家人,從這些侍衛舉止就能看出,天衛司和寧良候府根本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樣仇視!
在擊鼓鳴冤過後,原本不許寧良候府下人進出的天衛司侍衛,也放行讓顧府下人出門了。
行事隱蔽百姓不知,但時刻在門口盯著的那幫人可看得真真兒的。
他們盯著顧府出來的下人,發現這些人專挑汾城那邊過來的人打聽柳劉兩家的事兒。
如此看來,在府衙大堂孟氏不過虛張聲勢,仔細想想她根本沒說什麽證據,全都是顧家如何如何,寧良候如何如何。
她手裏除了交上來的斷絕書,其餘什麽都沒有了!
暗地裏不希望顧家好的人,開始給顧家下人傳遞錯誤消息迷惑他們,合計在即將到來的庭審讓顧家人出醜。
想想孟氏拿著一個個自認為調查來的證據,最後再被否定打臉,百姓見狀定然也不會相信孟氏之前說的話。
一場庭審,由著顧家當家主母,將寧良候那些“冠冕堂皇”都撕扯下來!
暗地裏的人們越想越興奮,他們半分沒有察覺,這是孟氏遵循顧青初的吩咐有意為之。
到了庭審之上,他們預想到顧家情況,那將變成劉難的處境。
顧青初瞧著站在那裏高高揚起頭顱的兩位狀師,心下鄙夷,不過道貌岸然,雞鳴狗盜之輩。
狀師?若是連孟氏一婦人都說不過,看日後還有何臉麵以此沽名釣譽。
惹顧家?
從下到上,誰都別想好!
升堂過後,先是劉難那邊狀師發言,將劉難塑造成一個忠厚老實,孝順善良的人,要不然怎麽說人家是狀師。
通篇說下來,沒有一處在辱罵顧家如何,卻將顧家內涵了個遍。
兩個狀師將劉難的無依無靠和顧家的權大勢大做上了對比,又提起汾城柳家和劉家,他們總是用對立的態度來講述。
如此一來在百姓心中,無論是在汾城還是盛京,劉家和劉難是最弱勢的一方。
激起百姓的同情心後,再說劉難如何冤,這趟盛京之行他不僅是為了自己,也為了汾城百姓免於受難。
更是樹立起一個典型,證明了律法中的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之論。
總之,兩個狀師扯了好大的旗子。
二人說完,表情雖然沒什麽變化,但眼中的自得泄露個徹底,來之前他們已經了解了,孟氏所拿的證據全是子虛烏有的,他們三言兩語就能攻破。
到時候這個案子劉難勝訴,作為給他辯言的狀師,贏了寧良候就代表贏了權貴!
日後百姓心中佩服他們,權貴心中忌憚他們,必然要奉為座上賓。
畢竟連寧良候都告贏了,滿大夏朝隨便找,除了皇家還哪有比寧良候金貴的了?權勢名聲旁人不及!
這案子結束後,大夏上下都會知道他的名字!
兩個狀師心中豪情萬丈,心中甚為澎湃。
簡單點說,這兩個狀師接劉難一案,不僅是幕後人給的銀子,更大的謀劃是要踩顧家上位。
他們當然知道劉難案子裏的貓兒膩,作為有經驗的狀師一眼就看出來了,但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故意忽視了。
寧良候如今生死不知,顧家兩位老爺都被關押起來,顯而易見顧家要倒了。
在這之前,讓他們“借個光”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