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中的“掏地溝”與其原意相差無幾。


    都是偷偷進村,打槍的不要類似意思。


    雖然源起華夏,但在現代圍棋中,卻是被冷國發揚光大。


    傳統圍棋中,以和國為首,強調的是棋局均衡,棋形優美。


    官子結束後,大家都會把自己的棋形補全,然後計算棋子目數。


    這種行棋方式,非常接近於中世紀的騎士精神。


    也就是說,和國那時候的圍棋,到了官子階段,並不會把棋下死,遵從的是點到為止。


    如果有人在這節骨眼上下棋,不但沒人會誇獎你,反而會鄙夷你,因為你不單單破壞了棋形的優美,而且手段下作。


    這種下作的手法被後人笑稱為“掏地溝”,為圍棋正道摒棄。


    然而這種局麵在冷國崛起後,有了極大改變。


    你對別人止乎於禮,想法沒錯,可不得不承認,棋盤之上,隻有勝負。


    真正的禮儀不是惺惺作態的抱拳承讓,而是竭盡全力,將這一局棋進行到結尾。


    這,才是真正對一個對弈人的尊重。


    冷國人天生好戰,對於未盡棋局,有一種走不完變化堅決不認輸的頑強鬥誌。


    即使在官子階段,他們也盡心竭力的把官子進行到無可落子的地步。


    可能對於冷國來說,這是一種嚴謹的態度。


    但對於和國來說,掏地溝這種下作手段,如果在世界普及,這簡直就是對圍棋的侮辱。


    始作俑者的冷國,就是爛泥扶不上牆,就是世界棋界的牛皮癬。


    因為這種分歧,在那個眾星雲集的時代,冷國與和國棋手大打出手,每次世界大賽,都會碰撞出激烈的火花。


    後來兩國棋手打出了火氣,連大宗師級別的棋手都牽扯進去。


    一場持續了數年的大戰悄然拉開序幕。


    此後,每一場冷國與和國棋手的比賽都牽動著整個世界圍棋界的目光。


    然而事實出乎所有人的預料,掏地溝的手段雖然下作,可不得不感歎這種手法的效率。


    在無數大賽過後,冷國棋手以其遠遠超越其他國家的勝率,響亮的甩了和國一個狠狠的巴掌。


    這時,很多人才開始思考“掏地溝”的長處,整個世界圍棋界陷入一片寂靜。


    然而就當所有人的目光注意在掏地溝這種手段上的時候,冷國再次拋出一個重磅炸彈。


    在隨後的比賽中,冷國棋手布局結束後,直接就掄起拳頭,進入到了中盤階段,一下打了和國個措手不及。


    要知道那個時代的圍棋可不是現在的布局、中盤、官子三階段。


    而是分為布局、序盤、中盤、官子四個階段。


    這種下法乃是和國傳承了數百年的下法,一下被冷國這麽搞,頓時掀起了滔天巨浪。


    明眼人可能已經發現,和國這種行棋,多了一個序盤階段。


    何為序盤?


    序盤就是布局結束後,準備進行中盤戰鬥的一個準備階段。


    就好像,兩軍對壘,列好部隊後,這邊喊一嗓子,“我要打過來了。”


    那邊應一句,“我已經準備好了,你來吧。”


    然後兩軍才開始正式廝殺。


    而冷國的做法就好像,和國這邊列好部隊,正準備喊,聲音還卡在喉嚨,然後就被冷國掄了一板磚,直接懵圈。


    對於秉承騎士精神的和國來說,這麽做簡直太野蠻了。


    你要下棋,老子陪你,可你丫竟然玩兒陰的,拍我搬磚,是可忍,孰不可忍。


    結果掏地溝事件剛剛平息,和國宗師就跳出來,對於冷國這種不講道理的下法在整個世界範圍內提出嚴厲批評,說這是擾亂棋界秩序。


    冷國雖然是個小國,可在世界上卻是一個圍棋大國,國內剛剛出現了兩位宗師。


    和國宗師這麽說,無疑於打了冷國這兩位宗師的臉,這兩位宗師當然不能忍,立即跳了出來,約戰和國宗師。


    既然你這麽牛逼,那好,大家擼袖子幹上一場,我也不跟你爭理,拳頭硬的就是老大。


    冷國宗師突如其來的挑戰,頓時在世界範圍引起一陣軒然大波。


    沒過多久,這場大戰就在華夏轟轟烈烈的開動了。


    幾天過去,一個消息突然傳了出來,和國、冷國宗師之戰,一勝一負。


    整個世界一片嘩然。


    冷國的兩位宗師都是那種新晉宗師,在宗師境界上遠遠不如和國的老牌宗師。


    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竟還能得到了一勝,這簡直跌破了所有人眼鏡。


    本來當時和國圍棋界就有些風雨飄搖的意思,結果這場宗師之爭後,和國在棋界地位瞬間一落千丈。


    甚至有些比賽中,已經有人開始模仿冷國下法。


    不但如此,而且效果還非常的好,悄然之間,一場關乎圍棋的變革開始了。


    在那個時間,和國宗師選擇閉上了嘴巴,閉門謝客。


    很多人都不理解和國宗師的這種做法,隻有華夏的幾位宗師站了出來,苦笑道:“兵者,詭道也。改革在所難免,冷國圍棋界怕要大興了。”


    一時間,整個世界風聲鶴唳,瞬間陷入死寂,仿佛預示著暴風雨前的寧靜。


    半年後,冷國兩位宗師帶隊,北上華夏,提出挑戰。


    整個華夏棋界嚴陣以待,派出了為數不多的九段選手,一場腥風血雨就此展開。


    一場場激戰過後,華夏棋界慘敗,甚至搞得當時華夏的領軍人物成了光杆司令。


    世界棋壇的最後一塊招牌傾倒。


    至此,冷國君臨世界棋壇,威壓宇內,世界棋壇談冷國色變,小兒聞之止泣。


    維持了世界圍棋界數百年的圍棋係統被打亂重組,一個新的圍棋時代冉冉升起。


    ……


    薑凡默默看著黯然神傷的澄澈,心裏堵的說不出一句話。


    現在的澄澈不就像那個時代的和國,新的秩序誕生,意味著舊的秩序死亡。


    在這小小的棋盤裏,包含著一個個時代的絕望,同樣也包含著一個個時代的希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這場棋,薑凡學到了很多。


    也因為這場棋,他看到了澄澈的內心。


    這是一個率真的小道士,懷著圍棋的夢想,跟他的境況類似,澄澈或許暫時會被表麵的東西蒙蔽,可總有一天澄澈會明白自己內心最需要的東西。


    為此,薑凡十分期待。


    “棋盤裏雖隻有勝負,可勝負不能代表你的未來。你是我迄今為止遇到的最難纏的對手,我相信你不會在這裏停下,我會在更高的地方等著你。”


    薑凡敬重這個跟他棋風類似的小道士,因為他知道,總有一天,他們還會見麵。


    望著默默離開的薑凡,澄澈眼中忽然爆發出一股強烈的信念,“是的,我們還會再見麵。下一次,我一定會打敗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棋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空明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空明音並收藏大棋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