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後,天君山上。
“報掌門!山下有個叫呂青的求見。”
“呂青?他可是國公身邊的紅人,他來做什麽?”眾人議論紛紛。
“是他一個人嗎?”
“是!”
“讓他進來吧。”掌門鎮定說道:“大家稍安勿躁,且看他怎麽說。”
不一會兒,呂青到了殿門,他將手中兩把葫錘交給門前執事,那執事以為輕巧,剛一撒手,便沉了下去,險些砸了手腳。
眾人定睛看那呂青,果然人高馬大,虎背熊腰,生得濃眉重眼,團字方臉,鼻梁高挺,人中飽滿。
呂青緩步走上殿來,環顧一周,躬身作揖問道:“見過各位,請問哪位是孫越孫掌門?”
“我就是孫越。”孫掌門向前走了一步。
“在下呂青,受浚王殿下指點,特來山門投靠。”
“浚王殿下?”掌門不解道:“將軍所說是不是虞皇後次子司空浚?”
“正是!”
呂青便把這一路來的情況,都與大家說道,眾人聽聞,方才明白。得知隨後孫府上下便至,眾人懸著的心,方才放下。
“如今護軍府一家老小已經救出,又有呂青將軍前來相助,這救下孫卓就又多了些勝算。”
“你們要去劫法場?”呂青大驚。
“孫將軍忠肝義膽,如今因不肯依附國公便被栽贓陷害,加上我本與他就是兄弟一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是呀,唇亡齒寒,天君山是名門大派,日後定要遭那國公毒手。”
“可是,那硰泱刑場固若金湯,行刑台四周是兩丈高的滑壁,每次行刑完,血水順著滑壁流下,就像是一個倒扣著的血碗,所以在京都,死刑犯有個別稱,叫‘扣碗’犯,刑場又叫‘扣台’,這‘扣台’光守衛就有百餘人,它的位置特殊,一旦發生騷亂,瞬間就能集結上千兵力,”呂青擔心道:“天君山雖門人眾多,但縱使傾巢而出,沒到硰泱,也早就被圍剿了,如何營救呢?”
“呂將軍放心,此次行動,我們隻有五人參加,要救隻能智取,不能強攻。”掌門道:
“呂將軍是否記得這刑場周圍的地勢?”
“那是自然,這些年,死的人太多,那裏幾乎每個月都要去個幾回。”
“那煩請將軍畫張地形圖,越詳盡越好,我們好做到萬無一失。”
“好!呂某定當盡全力。”
眾人盡皆各自準備,還有一天就要出發,每個人都仿佛箭在弦上,繃緊了神經。
且說這司空浚休息半日後便離開了國公府,他察覺左右,國公已然加派了對他的看守。他索性將計就計,佯裝生病,整日不出。但他仍派手下每天在刑場附近悄悄徘徊。
而另一方麵,慕逸在暗地裏,已經把一切安排妥當。
很快時間就來到了行刑當天。
清晨的一場暴雨,讓硰泱城煥然一新,忙碌的人們又熙熙攘攘地聚集在大街上,似乎並未與往日不同。
天君山上,掌門召集眾人道:“今日,我與高、柳、楚三位長老以及呂將軍前去營救,冷長老、王長老負責城門策應,孫俊負責城外接應。碧雲、平遙、陳燦、秦蘭四人作為門徒之首,留下來打理門派事宜。”
具體計劃如下......
掌門交代清楚一切細節後叮囑道:“這隱形散隻有一個時辰的效力,到時候,不管成功與否,都要撤離,不可戀戰。”
眾人得令,分頭準備行動起來。
碧雲出了天君殿便悶悶不樂,平遙一眼便看出了她的心思。悄悄說道:“我們苦練三年,這次可是大展身手的機會,怎麽樣,想不想去硰泱?”
“怎麽去?”碧雲眼裏泛著光。
“一會等他們下山了,我們坐七色鸞先飛過去。”
“好!”
兩人偷偷摸摸來到了山後。
“這裏地勢不錯,就這裏吧。”平遙一聲哨響,不一會兒,紫鸞便飛了過來。可他們等了半天也不見青鸞身影。
“青鸞呢?”碧雲失落地問道:“不是和紫鸞一起的嗎?”
“這個我也不清楚,你們好像隻見過一次,可能還有些生疏。”
“這樣,你和我一起上紫鸞吧。”
“掌門說了,鸞鳥高傲,不會讓第二個人騎上去的。”碧雲鬱悶道:“算了,還是你去吧,我留下來看守門戶好了。”
平遙見狀,安慰道:“那我先行一步,你想想上次是怎麽喚出青鸞的,要是青鸞來了,你就追過來。”
“好吧。”碧雲看著平遙漸漸遠去的身影,心理滿是失落。
且說這硰泱城內,司空磊一早便請國公至刑場邊的一處酒樓。
“今日之事準備得怎麽樣了?”國公問道。
“國公放心。”司空磊指著街口道:“這一路上,五十步一崗,全是我府內和軍中高手,別說一個人,就是一隻兔子,他也跑不掉。”
“好!大將軍安排妥當,那我就放心了。”
二人說著話,上了樓來。
國公上樓,見房間內正對窗戶的位置架著一個奇怪的東西。
“大將軍這是何物?”國公上前仔細看了看道:“這造型似弩,大小似弓,箭頭似爪,結合在一起,倒還是第一次見。”
“這叫飛爪弓,這幾日,我特命人打造五十隻,這從廷尉到刑場,沿街的每一個高點,都被伏設了這樣的飛爪弓,箭口塗毒,一旦被射中,倒鉤便難以拔出。”司空磊笑道:“被它射中,直接貫穿身體,絕無生還可能。”
“好!”國公切齒道:“就是要他們有來無回!”
“對了!這兩日,我派人盯緊了浚王殿下,他倒是安心養傷,門戶不出,但據可靠消息,他暗中派了下人去刑場附近勘察,大將軍還是小心為好。”
“國公放心,刑場護軍三百人,封鎖了一切可能逃跑的位置,他們若敢去刑場,那我們就合而圍之,一舉殲滅。”
“好!”國公起身道:“今日拿了劫法場的人,明日我便要了他們的命。”
二人移步窗前,相視一笑,心中似乎已經成竹。
烈日當空,地如蒸澤。
張卓與數名死刑犯已由廷尉押解而出。街上人頭攢動,看犯人押解而出,紛紛跟著看熱鬧。
“這些人,犯了什麽事?”平遙夾雜在人群中問道。
“小兄弟,你是外地來的吧?這近日啊,硰泱不太平,死了很多達官貴人,聽說都是逆賊南陽王的黨羽。”
“哦~那這為首的是何人?”平遙故意問道。
“小兄弟,你是山裏來的吧?南陽王早就死了,這為首的是虎賁中護軍孫卓,聽說與南陽王生母宋貴妃有染......”這百姓說著說著便歎氣道:“這宮中盡出些違背倫理之事,那宋貴妃都年近半百了,這找誰不好,非要找她,真是不可理喻......”
“是挺稀奇的。”
平遙正假笑著,偶然抬頭,發現兩側的酒肆,餐館,商鋪,攤販,似乎都異常強壯,立馬意識到了危險,加快了步伐。
孫掌門與眾人為了不引人耳目,決定分散開來,喬裝打扮進城,於刑場邊集合。
他自己則扮作一個老乞丐,一路向刑場乞討而去。
高長老與柳長老則扮成了少爺和隨從,一路湊著熱鬧往前走。
楚長老則與呂青扮作小商販,混在街口的商販中。
眾人皆發現刑場周圍埋伏重重,所以都盡力扮好了自己的角色。
這三位長老皆是打探消息的好手,自然很難被認出。隻有那呂青,原本就是硰泱城中當職將領,高挑的身材在人群中本就很紮眼,雖然喬裝打扮,但他生怕自己被熟人認出,所以動作都很不自然,很快便被注意到。
“報告國公,西街口疑似發現呂青,要不要現在動手?”
“不!先盯緊他,他一定有同夥,等時機成熟,再一網打盡!”
“大將軍,不知今日監斬官是何人?”
“是我帳下副將於威,此人擅使飛針,百步之內可穿楊,聽聞他有一寶物,名為魔心針,倘若紮入體內,便會與血肉結合,使人慢慢失去心誌,受其控製。若把針取出來,人就會立刻死亡。”
“大將軍帳下還有此等奇人?”
“九州之大,何奇不有,隻是國公身在京中,沒有我這山野村夫見得多罷了。”司空磊笑道:“有此人坐鎮,國公且放寬心。”
正談話間,一探子求報。
“進來!”
“報國公。”探子跪道:“孜萱姑娘書信一封,請國公親啟。”
“念!大將軍不是外人。”
探子小心翼翼打開書信,念了一遍。
聽罷,國公大喜,笑道:“真是天助我也。”
“傳令下去,調兵五千,直取天君山。”
“傾巢而出。”司空磊亦笑道:“這可是犯了兵家大忌了。”
眼看要至午時了,五人於隱蔽處,紛紛吃下了這隱形散。
正摩拳擦掌,準備動手。
一傳令突然騎馬至刑場,下馬拜稟道:“國公讓於將軍小心,有賊人服用隱形散混入刑場。”
這於威果然不是等閑之輩,他不慌不忙站了起來,環顧四周,仿佛洞察一切一般。
“來人!”
“在!”
“把地上潑滿水。”
“大家聽好了,都給我看仔細點。這隱形散,隻可隱形,不可隱聲,大家注意腳邊,如地上濺起水花,或聽到什麽腳步聲,必有人經過。”
“國公說了,這些賊人,無論生死,一人賞黃金百兩!”
頓時,刑場周圍,士氣高漲。
這天君山五人身在暗處,卻不敢輕舉妄動,眼看時辰已到。
於威手持斬令牌,仍於台下,那令牌在空中劃了一個弧線,眼看就要落地。
就在此時,平遙飛鸞而至,刑場內一陣混亂,
行刑的“扣台”突然下陷,頃刻間,孫卓便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眾人見孫卓已經獲救,趕忙撤退,可這於威又怎是吃素的主,他祭起魔心針,一針便把平遙刺中,墜落下來。
眾人方待去救,已然來不及了,隻得奪了城門,飛速趕回天君山。
“報掌門!山下有個叫呂青的求見。”
“呂青?他可是國公身邊的紅人,他來做什麽?”眾人議論紛紛。
“是他一個人嗎?”
“是!”
“讓他進來吧。”掌門鎮定說道:“大家稍安勿躁,且看他怎麽說。”
不一會兒,呂青到了殿門,他將手中兩把葫錘交給門前執事,那執事以為輕巧,剛一撒手,便沉了下去,險些砸了手腳。
眾人定睛看那呂青,果然人高馬大,虎背熊腰,生得濃眉重眼,團字方臉,鼻梁高挺,人中飽滿。
呂青緩步走上殿來,環顧一周,躬身作揖問道:“見過各位,請問哪位是孫越孫掌門?”
“我就是孫越。”孫掌門向前走了一步。
“在下呂青,受浚王殿下指點,特來山門投靠。”
“浚王殿下?”掌門不解道:“將軍所說是不是虞皇後次子司空浚?”
“正是!”
呂青便把這一路來的情況,都與大家說道,眾人聽聞,方才明白。得知隨後孫府上下便至,眾人懸著的心,方才放下。
“如今護軍府一家老小已經救出,又有呂青將軍前來相助,這救下孫卓就又多了些勝算。”
“你們要去劫法場?”呂青大驚。
“孫將軍忠肝義膽,如今因不肯依附國公便被栽贓陷害,加上我本與他就是兄弟一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是呀,唇亡齒寒,天君山是名門大派,日後定要遭那國公毒手。”
“可是,那硰泱刑場固若金湯,行刑台四周是兩丈高的滑壁,每次行刑完,血水順著滑壁流下,就像是一個倒扣著的血碗,所以在京都,死刑犯有個別稱,叫‘扣碗’犯,刑場又叫‘扣台’,這‘扣台’光守衛就有百餘人,它的位置特殊,一旦發生騷亂,瞬間就能集結上千兵力,”呂青擔心道:“天君山雖門人眾多,但縱使傾巢而出,沒到硰泱,也早就被圍剿了,如何營救呢?”
“呂將軍放心,此次行動,我們隻有五人參加,要救隻能智取,不能強攻。”掌門道:
“呂將軍是否記得這刑場周圍的地勢?”
“那是自然,這些年,死的人太多,那裏幾乎每個月都要去個幾回。”
“那煩請將軍畫張地形圖,越詳盡越好,我們好做到萬無一失。”
“好!呂某定當盡全力。”
眾人盡皆各自準備,還有一天就要出發,每個人都仿佛箭在弦上,繃緊了神經。
且說這司空浚休息半日後便離開了國公府,他察覺左右,國公已然加派了對他的看守。他索性將計就計,佯裝生病,整日不出。但他仍派手下每天在刑場附近悄悄徘徊。
而另一方麵,慕逸在暗地裏,已經把一切安排妥當。
很快時間就來到了行刑當天。
清晨的一場暴雨,讓硰泱城煥然一新,忙碌的人們又熙熙攘攘地聚集在大街上,似乎並未與往日不同。
天君山上,掌門召集眾人道:“今日,我與高、柳、楚三位長老以及呂將軍前去營救,冷長老、王長老負責城門策應,孫俊負責城外接應。碧雲、平遙、陳燦、秦蘭四人作為門徒之首,留下來打理門派事宜。”
具體計劃如下......
掌門交代清楚一切細節後叮囑道:“這隱形散隻有一個時辰的效力,到時候,不管成功與否,都要撤離,不可戀戰。”
眾人得令,分頭準備行動起來。
碧雲出了天君殿便悶悶不樂,平遙一眼便看出了她的心思。悄悄說道:“我們苦練三年,這次可是大展身手的機會,怎麽樣,想不想去硰泱?”
“怎麽去?”碧雲眼裏泛著光。
“一會等他們下山了,我們坐七色鸞先飛過去。”
“好!”
兩人偷偷摸摸來到了山後。
“這裏地勢不錯,就這裏吧。”平遙一聲哨響,不一會兒,紫鸞便飛了過來。可他們等了半天也不見青鸞身影。
“青鸞呢?”碧雲失落地問道:“不是和紫鸞一起的嗎?”
“這個我也不清楚,你們好像隻見過一次,可能還有些生疏。”
“這樣,你和我一起上紫鸞吧。”
“掌門說了,鸞鳥高傲,不會讓第二個人騎上去的。”碧雲鬱悶道:“算了,還是你去吧,我留下來看守門戶好了。”
平遙見狀,安慰道:“那我先行一步,你想想上次是怎麽喚出青鸞的,要是青鸞來了,你就追過來。”
“好吧。”碧雲看著平遙漸漸遠去的身影,心理滿是失落。
且說這硰泱城內,司空磊一早便請國公至刑場邊的一處酒樓。
“今日之事準備得怎麽樣了?”國公問道。
“國公放心。”司空磊指著街口道:“這一路上,五十步一崗,全是我府內和軍中高手,別說一個人,就是一隻兔子,他也跑不掉。”
“好!大將軍安排妥當,那我就放心了。”
二人說著話,上了樓來。
國公上樓,見房間內正對窗戶的位置架著一個奇怪的東西。
“大將軍這是何物?”國公上前仔細看了看道:“這造型似弩,大小似弓,箭頭似爪,結合在一起,倒還是第一次見。”
“這叫飛爪弓,這幾日,我特命人打造五十隻,這從廷尉到刑場,沿街的每一個高點,都被伏設了這樣的飛爪弓,箭口塗毒,一旦被射中,倒鉤便難以拔出。”司空磊笑道:“被它射中,直接貫穿身體,絕無生還可能。”
“好!”國公切齒道:“就是要他們有來無回!”
“對了!這兩日,我派人盯緊了浚王殿下,他倒是安心養傷,門戶不出,但據可靠消息,他暗中派了下人去刑場附近勘察,大將軍還是小心為好。”
“國公放心,刑場護軍三百人,封鎖了一切可能逃跑的位置,他們若敢去刑場,那我們就合而圍之,一舉殲滅。”
“好!”國公起身道:“今日拿了劫法場的人,明日我便要了他們的命。”
二人移步窗前,相視一笑,心中似乎已經成竹。
烈日當空,地如蒸澤。
張卓與數名死刑犯已由廷尉押解而出。街上人頭攢動,看犯人押解而出,紛紛跟著看熱鬧。
“這些人,犯了什麽事?”平遙夾雜在人群中問道。
“小兄弟,你是外地來的吧?這近日啊,硰泱不太平,死了很多達官貴人,聽說都是逆賊南陽王的黨羽。”
“哦~那這為首的是何人?”平遙故意問道。
“小兄弟,你是山裏來的吧?南陽王早就死了,這為首的是虎賁中護軍孫卓,聽說與南陽王生母宋貴妃有染......”這百姓說著說著便歎氣道:“這宮中盡出些違背倫理之事,那宋貴妃都年近半百了,這找誰不好,非要找她,真是不可理喻......”
“是挺稀奇的。”
平遙正假笑著,偶然抬頭,發現兩側的酒肆,餐館,商鋪,攤販,似乎都異常強壯,立馬意識到了危險,加快了步伐。
孫掌門與眾人為了不引人耳目,決定分散開來,喬裝打扮進城,於刑場邊集合。
他自己則扮作一個老乞丐,一路向刑場乞討而去。
高長老與柳長老則扮成了少爺和隨從,一路湊著熱鬧往前走。
楚長老則與呂青扮作小商販,混在街口的商販中。
眾人皆發現刑場周圍埋伏重重,所以都盡力扮好了自己的角色。
這三位長老皆是打探消息的好手,自然很難被認出。隻有那呂青,原本就是硰泱城中當職將領,高挑的身材在人群中本就很紮眼,雖然喬裝打扮,但他生怕自己被熟人認出,所以動作都很不自然,很快便被注意到。
“報告國公,西街口疑似發現呂青,要不要現在動手?”
“不!先盯緊他,他一定有同夥,等時機成熟,再一網打盡!”
“大將軍,不知今日監斬官是何人?”
“是我帳下副將於威,此人擅使飛針,百步之內可穿楊,聽聞他有一寶物,名為魔心針,倘若紮入體內,便會與血肉結合,使人慢慢失去心誌,受其控製。若把針取出來,人就會立刻死亡。”
“大將軍帳下還有此等奇人?”
“九州之大,何奇不有,隻是國公身在京中,沒有我這山野村夫見得多罷了。”司空磊笑道:“有此人坐鎮,國公且放寬心。”
正談話間,一探子求報。
“進來!”
“報國公。”探子跪道:“孜萱姑娘書信一封,請國公親啟。”
“念!大將軍不是外人。”
探子小心翼翼打開書信,念了一遍。
聽罷,國公大喜,笑道:“真是天助我也。”
“傳令下去,調兵五千,直取天君山。”
“傾巢而出。”司空磊亦笑道:“這可是犯了兵家大忌了。”
眼看要至午時了,五人於隱蔽處,紛紛吃下了這隱形散。
正摩拳擦掌,準備動手。
一傳令突然騎馬至刑場,下馬拜稟道:“國公讓於將軍小心,有賊人服用隱形散混入刑場。”
這於威果然不是等閑之輩,他不慌不忙站了起來,環顧四周,仿佛洞察一切一般。
“來人!”
“在!”
“把地上潑滿水。”
“大家聽好了,都給我看仔細點。這隱形散,隻可隱形,不可隱聲,大家注意腳邊,如地上濺起水花,或聽到什麽腳步聲,必有人經過。”
“國公說了,這些賊人,無論生死,一人賞黃金百兩!”
頓時,刑場周圍,士氣高漲。
這天君山五人身在暗處,卻不敢輕舉妄動,眼看時辰已到。
於威手持斬令牌,仍於台下,那令牌在空中劃了一個弧線,眼看就要落地。
就在此時,平遙飛鸞而至,刑場內一陣混亂,
行刑的“扣台”突然下陷,頃刻間,孫卓便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眾人見孫卓已經獲救,趕忙撤退,可這於威又怎是吃素的主,他祭起魔心針,一針便把平遙刺中,墜落下來。
眾人方待去救,已然來不及了,隻得奪了城門,飛速趕回天君山。